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摩德夫卡


現如今手機的使用,已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來手機發展將會向更輕、更薄、更智能的趨勢發展。

首先,從手機軟件角度分析,未來手機快速發展與其軟件進步息息相關。如果手機裡面沒有豐富的應用軟件,顯然智能手機方便人們生活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說智能手機只有包含豐富的應用軟件,才能在信息化的今天快速繁榮的發展。


其次,通訊網絡的角度分析,手機快速發展離不開通訊網絡。手機發展史來看,從2G時代(數字語音為主)發展到4G(無線帶寬),再由4G到5G(支持大容量數據傳輸且更低延遲),手機通訊網絡的進步,大大促進了手機應用軟件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手機更快速的發展,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以及學習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IT架構師


手機是入口,未來手機外觀發展會從2個方向發展

手機,及移動電話。現今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未來也將成為我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從2010年開始,一款iphone 4 掀起了全球手機觸摸操作的普及。現如今當時進入全面屏手機時代。全面屏成為手機的基本配置。目前三種主流全面屏方案如下,分為小米mix系列的全面屏,iphone X系列的劉海屏和oppo find系列彈出屏

從智能手機歷史發展趨極端看,從外觀直觀有兩大顯著的特色。

1、屏幕的發展變化,成為顯著特色。現在的手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5.5英寸以上已經成為主流:隨著手機彩屏的逐漸普遍,手機屏幕的材質也越來越顯得重要。手機的彩色屏幕因為LCD品質和研發技術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種類大致有TFT、TFD、UFB、STN和OLED幾種。未來技術的發展會有更高質量的材質會取代。

不過從2010年iphone 4 觸摸操作開始,手機的屏幕變化越來越大化,正面佔比也越來大未各品牌手機商的追求方向。下邊分析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來分析發張趨勢。具體如下:

蘋果手機正臉發展機變化圖。從早期的iphone4 開始到現在的iphoneXR系列,手機的整體尺寸變大的同時,正臉的屏幕佔比越來越大!離正臉是全屏時代越來越進了。

三星手機,2010年到17年Galaxy系列手機的整體造型變化對比圖。整體可以看出從早期的平面屏到曲面屏整體技術的提高。直觀上,可以看出,屏幕與手機整體尺寸的越來越大化,屏幕佔比的大化。

2、整體手機的厚度變化,是另一個特色。因為手機的厚度決定,使用者的人機握感和舒適度。更是體現手機人性化的關鍵性因素。因為,如果握在手裡,都不舒服,或第一眼感官上覺得笨重的特點被定性,那很容易消費者被排斥。

現在主流手機的厚度集中在7-9mm之間。

所以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可以從兩個手機屏幕,和厚度兩個趨勢來發散預測

一、手機屏幕的發展會經歷,全屏時代(佔比100%)再到多維立體屏幕的發展趨勢。

全屏時代,不難理解,顧名思義就是手機正面屏幕佔比達到100%的手機。

按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應該在未來5年內可以實現。


多維立體屏幕是需要突破現有技術的基礎為基準,可以做到,不同方向,不同面上的屏幕,可以連動,可以獨立展現的一種方式。簡單理解為,手機的不同面單獨是一個屏幕,也可以連起來形成一個畫面。未來10年內最可行的方式為應用柔性屏幕,展現多維空間。

二、手機人機厚度,從現今的7-9mm區間段,進步到薄片手機時代,紙片手機時代

薄片手機時代定義為手機厚度在3-5mm區間段的主流手機,滿足功能的基礎上,做到無厚度感的智能設備。預計未來10年後技術的突破來實現。

紙片手機,像紙一樣爆的手機,厚度在3mm以內。攜帶非常方便,像紙一樣的可摺疊,可變型,可DIY,造型能力極強。需要科技技術與商業化成本等主要因素合力達到可行性時的產物。

當然,未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可能完全顛覆現有的手機形態。科幻片裡的情景都變成日常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盡情期待吧!

以上為個人見解,無需雷同,純虛巧合!

你覺未來的手機會是什麼樣呢?


設計芝麻事


歡迎關注中關村在線,首先,我們還得看看2018年手機都有哪些新的關鍵點。

經歷了手機廠商扎堆開發佈會的金秋10月,從現在到年底也算是消停了不少,既然手機都發布的差不多了,也意味著2018年也將離我們而去,回顧整個2018年,中國手機圈兒都發生了那些大事兒呢?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水滴?珍珠?還是美人尖?

如果說上半年是“劉海”全面屏元年的話,那麼來到下半年,全面屏就淪落為“美人尖”的時代。

水滴屏成為了今年的主流

不不不,更正一下,這可不叫“美人尖”,為了能讓屏幕顯得更加有逼格,更加帶有文藝的氣息,許多手機廠商都將它們稱之為“珍珠屏”或“水滴屏”。

不過呢,大家也都是不得已的妥協,還是可以理解滴!畢竟手機屏幕就這麼大,為了增加屏佔比還要兼顧前置鏡頭等傳感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呢?大家也別叫什麼“水滴”“珍珠”了,乾脆取箇中,就叫“水珠屏”吧。

屏幕指紋

今年年初,vivo正式推出了首款搭載屏幕指紋的量產手機,vivo X20Plus屏幕指紋版,可以說自此之後生物解鎖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vivo X20Plus屏幕指紋版

其實現原理是利用光電反射技術,專門適配OLED屏幕的RGB Pixel發出光線,穿透0.68毫米厚度的玻璃蓋板到達手指,再通過對指紋紋路的掃描反射,到達指紋Sensor,從而實現指紋識別。

不得不說,自從vivo將屏幕指紋帶到手機領域中後,讓全面屏時代來到提前了許多。

漸變色

縱觀整個2018年的手機圈兒,漸變色絕對是今年的主角,各大手機廠商就像商量好了一樣,都推出了屬於自己的漸變色。

華為P20 Pro

漸變色的起源應該要追述到華為P20,當時那一抹極光色著實亮瞎了我們的眼鏡,看慣了金屬背板的我們,在突如其來的漸變色中,我們顯得毫無抵抗力。

至此,漸變色就成為了今年手機圈的潮流色,無論是橫著漸,還是豎著漸,總之今年你不來漸變色,還敢說自己是旗艦機嗎?

三攝

當蘋果開始玩兒雙攝後,大部分國產商也是紛紛跟進,雖然雙攝不是蘋果首創(心疼HTC三秒鐘),但不可否認,正是蘋果玩兒起了雙攝,才讓雙攝成為了手機的標配。

華為P20 Pro首次搭載三攝攝像頭

但在國產手機界就有那麼一股清流,那就是華為。華為在今年年初首次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三攝的華為P20 Pro。

事實也證明了,4000萬像素+2000萬像素+800萬像素的設計在拍照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再配合華為自家的麒麟970AI處理器以及超級夜景模式,使得華為P20 Pro的拍照素質幾乎已經可以秒殺同級別的所有手機。

三星Galaxy A9s搭載後置四攝像頭

有意思的是,10月份,三星在西安發佈了搭載後置四攝像頭的三星Galaxy A9s,算上前置總共有5顆攝像頭。嗯,對,有5顆!

GPU Turbo

用過華為系手機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過去跑大型遊戲一般都不是麒麟處理器的強項,因此為了彌補大家對遊戲的渴望,在榮耀Play發佈會上,餘承東帶來了自主研發的圖形加速技術“GPU Turbo”

GPU Turbo圖形加速技術

可以說GPU Turbo的到來大大提升了華為以及榮耀系手機對於遊戲的體驗。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華為背後的研發實力可見一斑,不僅人工智能方面有所建樹,還通過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在GPU方面有了質的提升。

子彈短信

今年夏天,老羅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升級版的堅果Pro 2S,還帶了一款後續頗具人氣的APP產品“子彈短信”。

子彈短信榮登蘋果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名

根據錘子科技官網的描述,“子彈短信”是一項為高效溝通而生的特性,針對消息收發、工作管理,以及信息備忘做了大量優化,可讓用戶隨時隨地進行高效的消息處理。

有意思的是,子彈短信在正式開放下載後,短短几天就登上了蘋果App Store社交榜第一的位置,長期霸榜的微信、QQ已經有所不敵。

麒麟980

北京時間8月31日20:00,華為在德國柏林電子消費展(IFA)正式發佈了華為全球首款採用7nm工藝製程的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80。

麒麟980處理器

作為華為新一代旗艦處理器,麒麟980芯片還領先於其他芯片大廠,首次採用了7nm工藝製程,並在尺寸僅有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裝下了69億個晶體管,在性能和能效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自從聯發科經過自己不懈努力,逐漸淡出了旗艦機主板後,能與高通正面硬剛的也只剩華為麒麟系列處理器。從Mate 20系列的表現上也足以證明,麒麟980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5G時代即將來臨

雖然5G並不是今年才提出,但細心的同學應該也有所察覺,今年有關於5G方面的新聞可謂是鋪天蓋地。

而在11月19日北京市召開《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表示,2020年實現固定寬帶網絡具備千兆接入能力,重點區域實現5G覆蓋,也意味著寬帶資費每年降低10%。

另外,在1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18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透露,我國5G牌照最快將於今年年底發放。並預計中國移動5G計劃2019年預商用,2020年商用,2019年上半年推出5G智能手機。

榮耀錦鯉

前不久,支付寶推出了一個名為“中國錦鯉”的抽獎活動,一旦抽到之後將會獲得級全球免單大禮包,最終有一名微博叫“信小呆”女網友獲得的了此項殊榮。

就在支付寶錦鯉推出後沒多久,榮耀為了能讓大家繼續傳承好運(反正我也抽到),推出了“花粉錦鯉”。

榮耀推出“花粉錦鯉”

至於“花粉錦鯉”的大禮包嘛,雖然沒有全球免單那麼霸氣,但可以獲得榮耀產品全家福也是相當誘人。不知各位參與了嗎?

滑屏

今年可謂是全面屏元年,就連蘋果都摒棄了iPhone 8系列,從而推出了屏佔比不是那麼高的iPhone XR。但始終還是沒有解決前置鏡頭的困擾,雖然OPPO Find X和vivo NEX使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升降結構,但受限於成本過高,普及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或許是受到了二者的靈感,在臨近年底的時候,另一種全面屏解決方案誕生了“滑屏”結構。經過了前期的造勢,榮耀Magic2、小米MIX3、聯想Z5 Pro想必已經是深入人心。

榮耀Magic2

滑屏其實也只是這種類型屏幕的統稱,因為各家都有各家的叫法,但大致的原理還是基本相似的,通過滑屏結構將前置鏡頭隱藏在屏幕下方,來進一步的提高屏佔比。

榮耀Magic2滑動可搜索

目前這一類產品才剛剛上市,也很難判斷他們未來的市場表現,但從我個人的體驗感受來講,單從全面屏的視覺效果來看,未來應該是有很大潛力的。

寫在最後

受限於篇幅的問題,2018年的手機關鍵詞只能統計這麼多,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令大家深刻的瞬間,大家不妨在下方留言,看看大家覺得今年智能手機圈兒在你心裡是什麼樣的呢?

還有40天左右,2018年就將離我們而去,說實話,年初的時候真的沒想到今年的國產智能手機會如此生機勃勃。不過這裡面有驚喜,也有意外,看著一些品牌突飛猛進,也有一些品牌漸漸沉淪,未來還是未知數,就讓我們一起見證2019年的到來,期待2019年國產手機還將為我們帶來那些驚喜吧。購買手機首選天貓商城,享受品質服務。


中關村在線


在數碼愛好者中流傳著這麼一條金科玉律:等等你就贏了。

這兩年手機行業的發展似乎正在印證這句話的正確性,我們看到了 5G 時代的到來,同時也看到了摺疊屏的誕生,而另外一個代表手機發展趨勢的全面屏技術也在各大廠商的努力下,正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上大步前進著:屏下攝像頭技術。

自從 2016 年底小米首次提出全面屏的概念以來,各大廠商在為了提高屏佔比做出了各種千奇百怪的設計,從劉海屏、水滴屏到打孔屏,各種異形屏的手機層出不窮,但是屏幕最大的作用就是展示內容,所有的異形屏都會對信息的展示造成影響,這也是大眾對於異形屏在審美上一直詬病的一點。

而這些異形屏的存在正是廠商為了前置攝像頭所做的妥協, 可以說前置攝像頭正是實現真·全面屏的最大阻礙,vivo NEX 和 OPPO Find X 在去年的橫空出世帶來了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將前置攝像頭做成升降式結構,這個解決方案也的確足夠驚豔,然而這個方案也同樣是一個妥協的產物:升降電機會佔用大量空間和一定重量,滑蓋則會大幅增加手機重量。

在 6 月 3 日,OPPO 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爆料了首款屏下攝像頭的真機實拍視頻,帶來了目前最好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在這個視頻中,這款手機的前置攝像區域在攝像頭不工作的時候,是正常顯示內容的,跟屏幕整體顯示一致,而在啟動攝像頭之後,屏幕頂部會出現部分變黑且居中區域出現光圈,屏幕其他區域則是前置攝像頭的拍攝畫面。

這項技術的原理我們可以從 OPPO 去年 6 月申請的屏下攝像頭專利上可以看出來:屏幕被分割成了透光區域和不透光區域。透光區域是一個透鏡,不透光區域是屏幕。攝像頭位於透光區域下面,在攝像頭和透光區域之間,有兩個組件,分別是成像組件和投影組件。這兩個組件,正是實現屏下攝像頭的關鍵。當成像組件在工作時,感光元件配合透鏡下面的前置攝像頭進行拍攝,此時的投影組件是關閉的,並且是透光的。

這種設計是非常巧妙的,當然也有它存在的問題,那就是現階段的屏下攝像頭很難做到和非屏下一樣的效果,光學素質上肯定會有一定的損失。另外一點就是在成像質量方面,由於屏下攝像頭是通過 AMOLED 像素點之間的縫隙成像的,且 AMOLED 像素點是自發光的,屏下攝像頭是要面臨著極大的光線干擾問題的,想要達到非屏下的拍攝效果,只能通過算法進行彌補。

就在 OPPO 發佈了屏下攝像頭樣機的當天,小米總裁林斌也展示了屏下攝像頭技術,和 OPPO 不同,小米為了展示出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的優越性,用的就是小米 9 的工程樣機,兩相對比這下,屏幕觀感力見高下。

小米所採用的方案其實跟 OPPO 的有所不同,OPPO運用了微透鏡技術來解決透光的問題,小米的技術方案是直接在屏幕上的攝像頭區域做高透光和低反射,屏幕在使用前置攝像頭的時候直接關閉顯示,變透明。

這兩個方案雖然不盡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幹掉異形屏,比較遺憾的是兩者都還有待優化,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

不止是 OPPO 和小米,通過專利方案查詢,其他的國產手機廠商雖然還沒有公佈相關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但是在專利方面都可以查到已經有了相應的技術儲備。VIVO 的方案是講屏幕分兩個區域採用不同的材質,正常是 AMOLED,但是屛下攝像頭區域是透光率更高的 PMOLED。而京東方的方案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兩塊屏幕,需要用到前置屛下攝像頭時,對應部分的屏幕直接移動走。

大家比較關心的華為,同樣也有相應的方案,通過一層液晶調光膜+補光燈,通過不同電壓調節部分屏幕區域液晶層的透明度。可以說華為的這方案實現起來是最難的,因為一旦實現,這個技術不僅可以用於屛下攝像頭,還可以調節背蓋的透明度,實現手機背蓋在霧面和透明之間的隨意調節。

但是目前最有希望量產的還是三星,在很早就就提出了 NewInfinity 的屏幕解決方案,而且在 4 月份就對外公佈了自己正在研發完美全面屏的計劃,而且根據專業人士的預估,三星極大可能在第四季度就能夠推出量產的屏下攝像頭手機,從邏輯上來講,擁有手機全線生產技術的三星的確更加容易做出量產機出來,不過會不會出現 Galaxy Fold 的尷尬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國產手機不同的解決方案專利倒是從側面把老羅那句「都是供應鏈的技術」做了一次反駁,國產手機正在發力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而且也是正確的發力方向,再等等,就勝利了。


極客視界


未來如果人工智能成熟普及的話,手機就不會再有了,全程人工智能操控,想幹什麼直接一句話的事


huzibbs


我的想法是 未來不出帶前置攝像頭的手機 通過外設屏幕保護套 類是背夾充電寶 通過連接手機接口 實現把屏幕圖像顯示到手機套的屏幕上 然後有專門的拍照鍵 雙擊進入照相 長按按鍵對焦 單擊就拍照

手機保護套帶屏幕的 肯定會覺得屏幕會容易碎 只要弄成軟屏 或者幾年前那種塑料屏幕就不怕碎了


新疆國夢農業合作社


手機智能化依然是今後發展的大趨勢,但是其他功能也將向多元化發展,具體為:

1.身份認證:目前,手機號碼基本實現了實名制,今後,手機將成為我們個人的電子ID,到時候,查驗身份,只需出示手機即可,不必每天都揣著身份證。

2.掌上辦公:隨著各種辦公APP的不斷應用,今後,手機的移動辦公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移動辦公將成為現實。


方圓視界看歷史


手機是作為通訊工具而營運而生的科技產物,與其說手機以後發展到什麼地步,不如說科技發展到啥地步,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可能也會一步步發展的更高科技,更智能,更方便的為大家帶來更高的體檢,但是手機作為通訊為主的主要功能可能也會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中,被其他高科技設備替代,相信科學的力量一切皆有可能


炎曦百家說


手機未來的發展趨勢更智能,首先攜帶方便薄數像新文紙厚,可以捲成卷,可以摺疊,放在書頁中,智能方面,用戶主用時不用動手和嘴,大腦想什麼屏就會顯視出想要的東西,普及方面適合老中青及全面,信息時代手機不離其身,各種信息隨時可現,(但是別誤了工作)。


月20113鞠加良


未來的手機有三大主流!一無屏手機,二虛感手機,三全感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