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第一線,郫都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築起疫情防控“紅色堤壩”

疫情,來勢洶洶;阻擊,眾志成城。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郫都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中流砥柱”作用,履職盡責、勇擔重任,毫不猶豫地“逆流”而上,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

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第一線,郫都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築起疫情防控“紅色堤壩”

請戰書上一個個鮮紅手印 微信群裡一聲聲“我願意”

“我願意!”安靖街道衛生院黨支部35人的微信群裡,35句“我願意”排著隊出現在對話框中,擲地有聲。這個基層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共同宣誓,願意為奔赴前線,時刻準備。

“我科室全體人員一致決定,在保證本科室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可參與協助一線防控工作。”與此同時,一張來自該院外科住院部的“請戰書”出現在辦公室的桌面上,23個簽名,23個鮮紅的指印,讓人為之動容。

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第一線,郫都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築起疫情防控“紅色堤壩”

考驗面前,堅守是一種責任,“逆行”是一種勇氣。“危難時刻,共產黨員怎麼能不站出來?”帶著這份責任,全區各條戰線上的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奉獻在先,感人的鏡頭隨處可見。

在區人民醫院,400餘名醫務人員主動請戰,自願加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中黨員人數過半,有與妻子深情告別的丈夫,有對父母“食言”的兒子,有突然“失聯”的母親……

在區疾控中心,為確保物資保障,一名36年黨齡的老黨員張仕理爭分奪秒地聯繫各地供應商,短短2天,經他聯繫的供應商達100多家;一名連夜寫好“入黨申請書”的年輕小夥夏佳龍,日夜連軸轉地奔赴在防疫第一線,考慮到他家裡即將臨產的妻子,中心決定暫時不安排他參與突發疫情的現場處置,小夥子一下慌了:“家裡父母都在,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不用調整我的崗位。”

在安靖街道方碑社區,老黨員代德宗為自己和兒子各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他說:“因為年齡和身體的原因,我不能加入到抗疫隊伍中,但作為一名黨員,我也想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在德源街道永光村,黨員志願者帶頭每日無償為疫情防治定點醫院區人民醫院提供新鮮蔬菜100斤以上,力所能及保障“白衣天使”生活需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郫都區廣大黨員以自己的行動,為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稱號增添了新的光彩。

黨員志願服務隊 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郫都區各級黨組織全面動員,號召3萬餘名黨員幹部主動作為,把抗擊疫情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帶頭深入一線,帶頭開展疫情排查,帶頭抓好宣傳教育。

“我是黨員,隨時聽從組織的召喚”“召必回,明早準時出現在社區大門口”……當徵集社區志願者的信息發出後,犀浦街道犀和社區“黨員之家”微信區裡的消息就沒斷過。

作為郫都的人口大鎮,犀浦街道防控疫情面臨春節返鄉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交通樞紐人口密集度高等不利因素,“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任務艱鉅。面對嚴峻考驗,全街道24個村(社區)500餘名黨員幹部、100餘名黨員志願者齊上陣,開展入戶排查,發放張貼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加強高鐵站、市場等管控防護措施,通過全域噴灑消毒水、在小區設立登記和檢測點位等方式,最大程度管控疫情。

“黨員必須上去,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安德街道防控疫情鬥爭的第一線,黨員志願者們拿著排查表,一戶戶上門、一家家排查、一個個登記,建立臺賬,做好備案。同時,在各村(社區)主要道路138個勸返卡點實行24小時值班排查,很多隊員從上午8點開始工作到晚上8點,為節約時間中午只吃泡麵。

在德源街道馨美社區,25歲的現役軍人袁雪明回家探親時,主動請纓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在郫筒街道書院社區,50多歲的黨員劉承斌一邊照顧家裡年邁的老人,一邊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犀浦街道犀和社區,預備黨員劉學取消婚宴,全身心投入到社區排查工作……

連日來,郫都全域湧現出太多暖心故事。疫情當前,這些默默付出的“紅衣天使”,為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暖色,為我們傳遞出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記者 雷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