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戰疫 直擊一線」留觀人員如何生活?生活環境怎樣?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一些市民好奇,留觀人員如何生活?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記者從瀘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瞭解到,截至目前,瀘州市一共設有18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200多人正接受醫學觀察。1月30日下午,記者走進瀘州市龍馬潭區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探訪。

「瀘州戰疫 直擊一線」留觀人員如何生活?生活環境怎樣?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醫護人員到留觀者的房間查房、消毒

不到24小時 隔離醫學觀察點改造投用

記者探訪的這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是龍馬潭區一幢三層樓的房屋改造的。從選址、改造到投入使用,用了不到24小時。

醫學隔離觀察點已經打圍,有工作人員值守。清潔區域內,龍馬潭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孔祥林戴著口罩,一邊打電話,一邊查看現場佈置。“1月24日下午3點過選定的地方,25日上午9點過迎接第一批留觀人員。這幾天還要完善一些小細節。”從選址到投用,再到後期的留觀工作,還有三個月就要退休的孔祥林沒有休息過一天。

1月24日,龍馬潭區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龍馬潭區立即尋找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當天下午3點,龍馬潭區衛健局、龍馬潭區人民醫院等一行,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專家的現場指導下,選定龍馬潭區某街道內的這幢樓房作為一個觀察點。

這原本是一幢集辦公、休息等為一體的房屋,有10多個房間,但不具備隔離醫學觀察點的要求。方案確定後,由龍馬潭區人民醫院牽頭,按照醫學防控要求設置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打通三個通道:醫護通道、留觀者通道、醫療廢物通道;將原來的內陽臺封閉……

基礎設施的改造,從1月24日下午3點持續到25日凌晨3點。10多個獨立的隔離房間內,寬帶、電視機、熱水器等全部到位。1月25日早上,孔祥林一行,將毛巾、牙膏、牙刷、盆子等生活用品逐一擺放。從龍馬潭區人民醫院抽調的一名醫生、兩名護士,某街道抽調的公衛人員等全部到位。

1月25日上午9:20,第一批符合醫學留觀人員進入,各項工作全面開展。留觀人員通過專用通道進入觀察點後,進入單獨的房間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專業醫護人員每天定時對其體溫進行測量。同時,為方便留觀人員的生活,隔離醫學觀察點細緻周到做好保障,配備必需的生活用品,提供每日三餐,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專業處理。

100多名醫護人員報名 搶著要來觀察點工作

在龍馬潭區,龍馬潭區人民醫院負責兩個醫學觀察點的醫療保障工作,這是其中一個。醫生陳橋,護士劉奇、李倫芳等主要負責留觀者出現發熱及上呼吸道出現不適症狀,與相關部門及人員的對接工作。醫護人員每天至少兩次穿好防護服、戴護目鏡等進入工作區域,至少工作8小時以上。

1月30日,記者現場採訪時,正好有一名留觀者低燒,要從隔離醫學觀察點送到龍馬潭區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孩子的體溫雖然不高,但他的父親是確診病人,我們馬虎不得。”孔祥林接到值班醫護人員的報告,對孩子抽血,安排醫院的放射科等做好檢查準備。

接救護車直接開到通道門口,孩子和他的媽媽經過嚴格消毒後,從留觀者專用通道出來。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進行簡單交代後,將母子倆扶上車,救護車隨即開走。隔離區域內,消殺人員又一次進行消毒和處置。“在沒有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我們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孔祥林告訴記者。

為何如此嚴謹?孔祥林說,仔細排查,對醫護人員、對留觀者都負責。龍馬潭區第二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就是從這裡發現的。當時病人送到觀察點時,護士為其測體溫顯示低燒,還伴有其他輕微症狀,詢問得知與第一例確診患者有接觸史,隨即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正因為提高了警惕,才縮短了發現和確診的時間。記者準備離開時,孔祥林接到醫院電話,孩子檢查後無大礙,體溫也正常了,大家懸著的心放下了。

留觀人員在這裡都是單人隔離,不能出房間。按照規定是隔離觀察14天。他們長時間單獨相處,醫護人員還要負責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健康教育。

到目前,這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接待了幾批留觀人員,所有房間已經住滿。龍馬潭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嚴家富告訴記者,首批到觀察點的醫護人員工作快一週了,按照醫院的安排,一週後進行一次輪換。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很高,有80多名護士、30多名醫生主動報名,搶著要到醫學觀察點工作。

彭浪 川江都市報記者 周麗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