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丨復工上班後的這些問題,這場新聞發佈會上有了解答!

2月2日,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消息,按照自治區防控工作統一部署,明天全區行政事業單位開始復工上班,企業也將於2月9日以後復工上班。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另外,教育系統的防控工作有什麼樣的安排,社區防控工作情況怎麼樣,這些都是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問題。圍繞復工後的這些問題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社會管控組組長、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李鋼;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竇貴君;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張穎;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姜曉峰迴答了記者提問。


新聞發佈丨復工上班後的這些問題,這場新聞發佈會上有了解答!


  發佈會現場。記者梅剛攝

新聞發佈丨復工上班後的這些問題,這場新聞發佈會上有了解答!

  發佈會現場。記者梅剛攝

  記者:

  行政事業單位2月2日之後復工、企業2月9日以後復工,針對復工後如何避免疫情擴散,我們指揮部是怎樣安排的?

  李鋼:

  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復工上班,必將迎來人員聚集的高峰,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做好返崗、返工人員防控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關鍵時期。目前,我們制定了《自治區指揮部關於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節後返程上崗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做出了具體部署。通知中要求,對假期沒有離開本地的返崗上班人員,要主動向單位、社區報告休假期間的活動情況,無異常情況的,可以返崗上班;對去外地過年返回的人員,原則上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並定期向單位、社區報告隔離期間情況。一旦出現發熱等症狀,必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管理部門,及時進行處置;對發現有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隔離觀察人員有接觸史的人員,一律實行14天監督性醫學觀察,逐人建立檔案。隔離期滿後無異常情況的,方可返崗上班。要求各盟市要按照“有序、可控、應急”原則,提前制定預案,每日公佈本地區疫情信息,提示出行風險。要根據轄區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外出人員摸排情況和復工復業時間安排,精準測算本地區返程人流情況,區分輕重緩急,指導各單位錯峰、分流返程。

  通知中還有很多內容,規定非常具體,媒體朋友還有哪些想了解的情況,請關注這個通知發佈的內容。

  記者:

  針對假期結束後復工生產的工廠企業,指揮部制定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建議?

  李鋼:

  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供水、供氣、供電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始終都在保持正常運轉;由於疫情的出現,一些與疫情防控有關的企業也已提前復工;與群眾生活有關的生產、銷售、物流等行業也都在保障正常供給。除此之外,其他行業,我們要求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點,特殊情況需要提前復工的,必須在防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向有關部門報備之後,方可開工。對勞動密集型行業以及工作環境、通風條件較差的企業,建議延後復工,減少疫情風險。企業復工後,各級地方政府一定要加強監督和檢查。按照《自治區指揮部關於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節後返程上崗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制定嚴密措施,要求企業做好防控工作,嚴防疫情蔓延。

  記者:

  行政事業單位上班後,要實行彈性工作制。請問彈性工作制怎麼實行,您有什麼建議?上班後,大家難免會在一起開會、就餐,會出現人員聚集現象。防範工作應該怎麼做?

  李鋼: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所謂彈性工作制,就是為了減少疫情期間的人流量,採取的一種靈活上班方式。一是可以視條件實行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在不影響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一部分人可以暫緩上班。二是可以實行錯時錯峰和輪班制度。比如,一部分人上午上班,一部分人下午上班,上下班時間也要錯開高峰,減少人員聚集。三是推行網上辦公、居家辦公。

  為避免上班後人員過於集中,建議各單位減少聚集性活動。第一,嚴格控制各類會議和集體活動,少開會、開小會,部署工作任務時,儘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建議取消學習培訓、人才招聘等人員密集型活動。第二,建議不要安排集中就餐,提倡回家用餐,確需在單位用餐的,採取訂購盒飯等方式,保障職工用餐。如果不可避免的在一起用餐,儘量拉開距離,而且要少說話,減少飛沫的產生。第三,對窗口單位,要建立體溫測試製度,儘量拉大等候排隊人員之間的安全距離,防止出現扎堆辦事現象。第四,辦公場所要保持整潔、乾淨,要提前做好辦公場所、電梯、衛生間等設施的通風、消毒工作,保持辦公環境清潔衛生。尤其是食堂、電梯間、門把手、電梯按鍵等重點位置和區域的消毒。上班人員一律要戴口罩,見面不握手,互相不串辦公室,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記者:

  按照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安排,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於教育領域的防控工作也做出了一系列安排,請介紹一下教育系統的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尤其是大家所關心的開學時間,怎麼保障廣大學生特別是面臨中考、高考學生在家裡面的學習,下一步有哪些考試要推遲安排?

  竇貴君: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疫情發生以來,教育廳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加強統籌調度,進行周密部署。

  一是切實提高站位,迅速響應部署。及時向各盟市教育(教體)局、各高校下發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和做好應急預案的通知,從分類防控、聯防聯控、健康教育、值班值守等6個方面做出安排,並從1月24日起執行“零報告、日報告”制度;要求各地各校迅速摸排在武漢就讀的內蒙古籍學生、在我區就讀的武漢籍學生、我區高校假期留校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等情況,確保底數清。自治區宣佈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後,教育廳連夜召開專題會議作出部署,印發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了28條防控措施。目前,已印發8個通知,從全區學校延期開學、推遲高三年級開學、暫停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調整藝考時間、加強職業院校實習管理、調整高校教學安排、中小學“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加強校園安全防控、開展心理諮詢等方面作出安排,全面停止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集體活動,做到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發聲。

  二是積極回應關切,強化分類防控。堅持中小學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內蒙古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通了“延期開學期間在線教育服務專欄”,為各地在線教學提供資源和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服務;從1月29(初五)晚開始,組織內蒙古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專家團隊成員進行同頻互動遠程教師培訓。協調內蒙古廣電網絡2月2日(今天)起向全區直播包頭高三課程,2月3日起播放師大附中蒙語授課高三課程;協調中國電信、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提供在線直播服務。目前,全區12個盟市已經全面啟動中小學“空中課堂”工作。同時,各高校也在及時部署線上教學工作,開通各類網絡教學資源,確保不因延期開學降低培養質量。

  就廣大家長關心的高三年級推遲開學後、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問題,有的盟市安排學生在家通過“同頻互動課堂”上網聽課,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在有線電視頻道開通高三複習備考課程;有的盟市組織優秀教師講授複習課,分“學習任務”“知識框架”“典型案例”“配套練習”四個模塊,統一時長、統一格式,通過教育雲平臺進行點播;12個盟市雖然做法不盡相同,但都啟動了線上教學,確保學習不斷線、質量有保障。

  特殊類型招生考試方面,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教育部要求,我區對2020年內蒙古區內外高校藝術類專業特殊類型招生考試工作做出調整,原定於2月11日—24日中央民族大學等區外高校在我區設點組織的校考,原定於2月4日—27日自治區高校組織的區內校考,報名和開考時間一併推遲,具體報名和開考時間視疫情變化情況另行通知。

  此外,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給社會大眾和廣大師生帶來的心理問題,教育廳主動作為,指導內蒙古師範大學依託心理學科專業優勢,組建了專業的心理支持團隊,2月1日上午9點已經面向全區開展免費的心理諮詢和疏導服務,提供了熱線電話、電子郵箱、QQ群、微信公眾號等4種心理援助方式。

  三是堅持守土有責,狠抓督促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密集部署、及時調度的同時,強化疫情防控督查指導,構築聯防聯控嚴密防線。1月28日,鄭宏範副主席對駐呼10所高校進行了實地檢查;30日和31日,教育廳主要負責人採取不打招呼方式對呼和浩特地區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查訪,先後對大、中、小、幼等10所學校單位進行了實地檢查;2月1日,對校外培訓機構、中職學校進行了實地檢查。此前,教育廳還派出10名幹部、分5組到駐呼高校進行疫情防控工作查訪,全覆蓋檢查了18所公辦高校、5所民辦高校。對好的做法及時通報各地各校,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確保各地各校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

  謝謝大家。

  記者:

  區內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我們採取了哪些排查措施,目前追蹤掌握的情況怎樣?

  姜曉峰:

  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與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有接觸的人員的追蹤、管理和醫學觀察,首先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確定接觸人員的範圍及數量,逐個開展判定追蹤,對本轄區範圍內可管理的密切接觸人員開展醫學觀察,對於不在本轄區管理範圍內的密切接觸人員通過發送協查函的方式委託協助醫學觀察;密切接觸的醫學觀察方式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集中醫學觀察,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對象均相對獨立居住;每天早、晚對密切接觸人員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並詢問其健康狀況,填寫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記錄表;醫學觀察期間,密切接觸人員一旦出現任何症狀(包括髮熱、寒戰、乾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頭痛、乏力、肌肉痠痛、關節痠痛、氣促、呼吸困難、胸悶、結膜充血、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疼等),則立即向當地的衛生健康部門報告,並按規定送定點醫療機構診治,採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與排查工作。如排查結果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輕症病例,再進一步對與其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追蹤、管理和醫學觀察。

  截止2月1日24:00時為止,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251人,解除141人,仍在醫學觀察1110人;累計協查外省密切接觸者609人,其中出現臨床表現的26人。截至今天早8時,我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7人,疑似病例6人,出院病例1人。

  記者:

  目前醫院的主要任務是防控疫情,其他疾病的患者去就醫就診是否會受到影響?我們醫院是如何避免普通發熱病人與新型肺炎病人交叉感染的?

  張穎:

  目前醫療機構主要承擔救治和一部分防控任務,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全區公立醫療機構要正常開診,來滿足其他患者的看病就醫需求,應當說,其他疾病的患者看病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們建議,在就醫時儘量通過預約診療的方式,儘量減少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通過在醫療機構預檢分診制度和在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立發熱門診來分流普通發熱病人和新型肺炎病人,儘可能減少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

  記者:

  社區防控工作具體應該如何開展?據網民反映,有居民與防控工作人員產生矛盾衝突,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是怎樣處理和化解的?

  李鋼:

  社區的疫情防控是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我們主要採取小區進門登記、測量體溫、嚴禁外來人員進入等措施,同時,我們還組織社區網格員、公安片警、衛檢員和抽調幹部組成工作小組,聯合進行入戶排查。這給居民帶來了一些不便。據反映,一些地方的居民與防控工作人員產生了矛盾衝突。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希望廣大社區居民一定要理解,疫情防控和打仗一樣,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大家一定要顧全大局,本著“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的態度,多理解、支持、配合防疫工作。同時,我們的工作人員也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注意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去爭得廣大居民的理解支持配合。但是,對於個別拒不配合防疫檢查,辱罵甚至毆打工作人員的,我們會依法採取相關手段來解決。

  在這裡,我們也請廣大居民朋友,無論是復工上班,還是在家休息,在配合社區防疫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家庭防護的措施。不要人員密集場所,不要串門,出門要戴口罩,家裡要多消毒,勤洗手、勤通風,發現有類似症狀,一定要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早安全。我們也希望各個媒體在家庭的防護方面一定要多宣傳,天天講,不厭其煩地講,讓防護的習慣和知識深入人心。有廣大居民的積極配合,我們才能打贏這場防疫的戰爭。

  記者:梅剛 王皓


監審:張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