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火神山施工現場

​近日,武漢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事情,也被日本網友所關注。在為中國超強建築能力所震撼的同時,一些歷史愛好者也聯想到了日本戰國史上著名的“墨俁一夜城”。這些日本網友,將中國小湯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都比作“墨俁一夜城”一樣的壯舉和奇蹟。

玩過《太閣立志傳》遊戲的人,都很熟悉豐臣秀吉“墨俁一夜城”事蹟。事實上,中國北宋時也發生過類似事蹟,比豐臣秀吉更早幾百年,而且主角就是著名的楊家將第三代傳人——楊文廣。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的“墨俁一夜城”

我們首先談談“墨俁一夜城”。後來統一日本、入侵朝鮮的豐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最初只是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手下的一名下級武士。“墨俁一夜城”可說是他正式躋身戰國名將的一戰。

1566年,控制尾張國的織田信長為攻打美濃國的齋藤氏,需要在雙方交界的木曾川一帶墨俁地區建築堡壘,作為攻打齋藤氏的橋頭堡。然而,墨俁地區距離敵軍勢力太近(不過幾公里),築城部隊極易遭到攻擊,再加上地點低矮潮溼,建築工作存在很多困難。織田家兩位重臣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先後在此地築城失敗。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墨俁城遺址

​當時還只是織田家普通家臣的木下藤吉郎,自告奮勇擔負墨俁城的建築工作。木下藤吉郎首先拉攏美濃、尾張交界的豪族和野武士,取得他們的武力協助。然後在1566年9月的一天,木下率領織田部隊開始發起敵前築城作戰。據稱,參戰織田軍以三分之二部隊投入築城工作,三分之一部隊用於迎擊敵軍。

首先,木下藤吉郎帶領人馬在木曾川上游準備好修建城寨的木材,並提前安裝好城寨的各種結構部件,然後用木筏運送這些部件順河而下。築城材料運到墨俁後,木下藤吉郎率領兩千人的築城部隊利用現成材料和構件進行組裝,在一夜之間就在尾張和美濃的邊界建成了一座墨俁城。這就是著名的“墨俁一夜城”。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墨俁一夜城示意圖

​等到第二天天亮,上千名齋藤軍趕到現場,卻發現織田軍已在堡壘內嚴陣以待。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率領織田軍依託堡壘發起反擊,齋藤軍大敗而逃。由此,織田信長終於在戰爭中取得了關鍵性優勢。

隨後織田信長很快擊敗了齋藤家,攻下了美濃,並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統一日本的戰爭。通過此戰,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成為了織田家數一數二的重臣,並在織田信長死後成為統一天下的繼承人。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墨俁一夜城

楊文廣的“篳篥一夜城”

豐臣秀吉的“一夜城”奇蹟,其實並不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在北宋時期也發生了非常相似的一場戰鬥,這就是楊文廣指揮的“篳篥一夜城”。

楊文廣大約出生於公元999年,是真實歷史中楊家將的第三代,是楊業的孫子,楊延昭的第三子。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在評書和演義中的故事非常豐富,但他們的一些真實事蹟其實比虛構的演習還要精彩。而且,演義中才能並不突出的楊文廣,史實表現出來的軍事能力一點不遜色於父祖。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中國戲曲中的楊文廣角色

​“篳篥一夜城”之戰發生於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七月。篳篥城,位於秦州(甘肅天水)以西一百八十五里。篳篥城所在地方,位於宋朝重鎮秦州和散渡河谷之間,是西夏入侵的一個必經之地。宋軍掌握了篳篥城,就能夠將西夏軍隊阻擋在渭水平原之外。相反,如果西夏佔領了這裡,就會成為大舉進攻關中的橋頭堡,能夠長驅直入秦州和後方的渭河平原。

篳篥城,曾經在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年)隨內附蕃部被納入北宋秦州的管轄,但此後一直未得到朝廷重視。而且附近蕃部在多次遭到西夏劫掠後,“地空數百里”,篳篥城一帶成為宋朝和西夏之間的軍事真空區。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宋神宗

​1068年宋神宗登基後,秦州知州馬仲甫上奏請求修築篳篥城,得到陝西經略使韓琦的支持。韓琦指出:“……我朝昔取一時之計,棄廢蘭州,因失斷臂之勢,故德明、元昊得以吞噬西蕃以至甘、涼、瓜、肅諸郡。至寶元初,終至僭號,一向攻脅秦渭諸蕃。近日夏人復將西市城修葺,建為保泰軍,只與渭砦一百二十里——去漢界之近如此,前所未有。是以久在西垂諳邊事者,皆謂城篳篥則與成雞川、古渭通成御外之勢,隔絕夏人吞噬秦渭諸蕃及瞎藥、木徵、青唐諸族之患。小可以北逼榆中,大可以向洮湟。”(《續資治通鑑長編》)

此時的宋神宗銳意進取,十分贊同韓琦的主張,批准了篳篥城的修築。隨後,韓琦派遣秦鳳路副都總管楊文廣負責築城任務。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北宋和西夏的邊界地圖

​需要指出的是,此時的楊文廣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將。楊文廣雖然父祖兩代都是北宋名將,但他直到40多歲仍是殿直這個級別的低級軍官,官品大概僅為五十階左右。儘管後來受到范仲淹提拔,在1044年後投入對西夏作戰的一線。但隨著1044年宋夏和議,楊文廣也暫時失去了進一步表現才華的機會。

1052年,楊文廣作為德順軍知軍,被臨時調入狄青麾下,參加了對儂智高叛亂的討伐。此後,楊文廣又先後升任團練使、防禦使,直到擔任秦鳳路(轄區相當於陝西西部、寧夏南部和甘肅中部及南部)副都總管,成為對西夏作戰的主力戰將。

熙寧元年(1068年)七月,楊文廣率軍率軍前往篳篥城。此前,宋軍也多次試圖在篳篥修築城堡,但在西夏軍騷擾下都遭到破壞。為迷惑敵軍,楊文廣在事前放出消息,假稱將率軍修築噴珠城,首先率軍抵達了噴珠這個地方。“日已暮,乃急趨篳篥城”(《續資治通鑑長篇拾補》)。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西夏軍隊

​楊文廣所率軍隊數量,並沒有具體記載。但當時北宋秦鳳路兵額為二萬七千人,其中正兵不過萬人(《續資治通鑑長編》)。楊文廣作為副都總管,估計投入了秦鳳路大部分野戰兵力,最多也只有幾千人。

楊文廣率領這些宋軍,在夜色中急行軍數十里,連夜抵達篳篥地方,並緊急搶修殘破的堡壘。等到天色大亮,“虜騎大至”,西夏軍隊果然大舉前來,據估計兵力也在數千人左右。當看到宋軍已佔據並修復了篳篥城堡壘,西夏軍知道無法擊敗宋軍,只好灰溜溜地撤兵。

然而,真正戰鬥才剛剛開始而已。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北宋騎兵

​西夏軍撤兵時為了虛張聲勢,向楊文廣投書稱“當白國主,以數萬精兵逐汝”(再派幾萬人來趕跑你)。然而,楊文廣不僅沒被嚇到,反而派軍大舉出擊。西夏兵大敗,宋軍斬獲甚眾。“或問其故,文廣曰:先人有奪人之氣。此必爭之地,彼若知而據之,則未可圖也。”(《宋史·楊文廣傳》)

楊文廣率軍駐紮此地,繼續完善並增修了篳篥城的防禦設施,在宋神宗的旨意下,該城也改名為“甘谷城”。

儘管篳篥城之戰規模並不大,卻讓北宋取得了對西夏戰爭的關鍵戰略據點,大大改變了長期的被動局面。篳篥城成為了秦州乃至關中西部的藩籬,有效遏制了西夏的進攻,宋軍在此招民屯田,開展對蕃部的貿易,從此這裡“環數百里為內地”(《宋史·楊文廣傳》)。

楊文廣曾指出,篳篥城是兩軍“必爭之地”,很快也得到驗證。篳篥城之戰後數月,西夏權相梁乙埋再次派兵偷襲,結果被宋軍都監張守約以五百人擊敗。由此可見,西夏對這座堡壘的重視。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今天的甘谷地區

在兩場築城戰中,豐臣秀吉和楊文廣誰更厲害?

對比“墨俁一夜城”和“篳篥一夜城”,豐臣秀吉和楊文廣的作戰指揮,到底誰更厲害呢?其實,這兩場築城戰有很大的區別,也有不少共同之處。

相同的地方在於,豐臣秀吉和楊文廣都面臨“天亮敵人就會出現”的壓力,不約而同強調了行動速度和築城效率。同時,兩個人在堡壘初成的同時卻選擇了主動出擊,而不是為保住戰果消極防禦,放任敵軍離開,從而消除了對城塞的後續隱患。兩個人對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意識非常高。

但另一方面,墨俁城和篳篥城的客觀區別很大。墨俁城沒有現成的設施可供利用,但篳篥城卻有殘破的堡壘可作為基礎,因此楊文廣的真正築城工作並不多。相比之下,豐臣秀吉在土木工程方面的準備工作也更加完備,充分利用了河道運輸,在建設方面要更高效。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但是,墨俁城最大優勢就是距離豐臣秀吉的出發基地很近,墨俁距織田家的主城清州不過16公里左右。而篳篥城距離秦州卻長達103公里(宋代一里為558米),楊文廣最大的難題就是行軍速度,從秦州到噴珠城可能花了幾天,但從噴珠城到篳篥城的夜間急行軍卻只用了半個晚上,而且第二天就全力投入作戰,這一點的難度遠高於豐臣秀吉。由此可見,北宋西軍的身體素質和作戰能力非常強悍,楊文廣的指揮才能也非同一般。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豐臣秀吉在建設能力上雖然更勝一籌,但行軍作戰本領和楊文廣卻不在一個檔次上。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宋代地圖

中日的“一夜城”奇蹟對今天的啟示

2020年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掛牌,它雖然不能叫“一夜城”,但體現的動員和施工能力卻遠勝過古代。儘管如此,“墨俁一夜城”和“篳篥一夜城”也反映了很多相似的經驗。

首先,就是統一的認識和果斷的決策。無論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還是宋神宗、韓琦和楊文廣,上下級間對任務目標都達成了高度統一。儘管均存在巨大客觀困難和失敗經歷,但大家都堅定認同修築堡壘的重要戰略意義。認識的統一性,決策的果斷性,大大提升了任務的執行力。

同時,實施了超強的動員力,在最短時間內充分調動最大限度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豐臣秀吉在意想之外調動了當地的豪族和野武士,韓琦則調動了秦州幾乎全部野戰兵力。

日本人再贊“一夜城”壯舉:楊文廣和豐臣秀吉,都曾一夜創下奇蹟

墨俁一夜城模型

​另外,速度是勝利的關鍵,但為提升速度,也不能蠻幹硬來。豐臣秀吉進行了充分準備和調動,楊文廣則施展了“聲東擊西”之計,雖然二者方法不同,卻都成功迷惑了對手,隱蔽了自己的意圖,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外,不管墨俁城,還是篳篥城,當時經過一夜的短暫修築,其實仍只是很簡陋的防禦設施,但對付敵軍進攻卻都已經能勝任。兩座城寨的後續完善工作,都是隨後幾個月才繼續實現的。我們從“小湯山”、“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建築方式上,也能看到這種“實用性第一”的思想。

這些歷史事蹟的經驗雖然都來源於戰爭,但對於當代的應急救災工作或其他領域,仍然有著不少可借鑑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人類的能力和智慧,只要眾志成城,奇蹟是可以創造的。(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