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紅素高間接膽紅素高,直接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

張亞傑


膽紅素是血液循環中衰老的紅細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分解和破壞的產物。當紅細胞破壞過多(溶血性貧血),肝細胞膜對膽紅素轉運缺陷、結合缺陷、排洩障礙,肝功能損傷及膽道阻塞(各型肝炎、膽管炎症等)等原因都會引起膽紅素代謝障礙,血液化驗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結合)膽紅素含量時數值發生異常。



臨床上通過檢測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尿內膽紅素及尿膽原等項目,診斷有無溶血及判斷肝、膽病在膽色素代謝中的功能狀態。

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動態檢測總膽紅素、結合及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程度具有判斷黃疸類型、推斷病因、指導治療、觀察療效的重要意義。

1.血清總膽紅素(STB)測定:成人正常值為 3.4~17. 1 umol/L。檢查的意義在於判斷有無黃疸、黃疸的程度及演變過程,當檢查數值>17 umol/L,但<34.2 umol/L時有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存在,數值在34.2~171 umol/L 為輕度黃疸,171 ~ 342 umol/L 為中度黃疸,大於342 umol/L為重度黃疸。


2.血清結合膽紅素(直接膽紅素)(CB)與非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UCB) 測定:結合膽紅素正常值為0 ~6.8 umo/L;非結合膽紅素正常值為1.7~10.2 umol/L。根據結合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可以協助鑑別黃疸類型,如CB/STB<20%提示為溶血性黃疸,20%~50%之間常為肝細胞性黃疸,比值>50%為膽汁淤積性黃疸。

3.結合膽紅素為水溶性,能夠透過腎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現。 非結合膽紅素不能透過腎小球屏障,因此不能在尿中出現,正常情況下尿內沒有膽紅素。若出現尿膽紅素試驗陽性,提示血中結合膽紅素濃度增加,多見於膽石症、膽管腫瘤、胰頭癌等肝外膽管阻塞,膽汁排洩受阻;門脈周圍炎症、纖維化、肝細胞腫脹等肝內小膽管壓力升高的疾病;病毒性肝炎、藥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等肝細胞損傷或鹼中毒等疾病。



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很多人檢查肝功能的時候都會發現膽紅素升高,有些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有些又是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有些兩者都明顯升高。那麼,膽紅素升高的原因是什麼呢?接下來,吳醫生就帶大家認識一下。

膽紅素是什麼?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又有何不同?

膽紅素是一種橙黃色的膽汁色素,80%由衰老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崩解而來,紅細胞剛崩解出來的膽紅素為間接膽紅素(也稱非結合膽紅素),間接性膽紅素是脂溶性的,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造成膽紅素腦病(也叫核黃疸),這也是為什麼新生兒溶血性黃疸要換血或者照光的原因。

一部分間接膽紅素隨血液運輸到肝臟,在肝細胞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轉化為直接膽紅素(也稱結合膽紅素),這種膽紅素是水溶性的,能從腎臟隨尿液排出,所以我們的尿是淡黃色的原因。直接膽紅素再經膽道隨膽汁排入腸內,在腸道內成為糞膽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大便是黃色的原因。

總膽紅素是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

正常情況下膽紅素保持在正常的範圍,膽紅素升高往往提示一些疾病,那麼膽紅素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原因: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原因多見於溶血,造成間接膽紅素的產生過度,比如新生兒溶血、免疫性溶血等。

2.直接膽紅素高為主的原因:直接高膽紅素升高為主通常多見於膽道梗阻、膽汁淤積(膽道結石、膽管癌等),經肝臟轉化而成的直接膽紅素無法經膽道排洩,所以進入血液中的直接膽紅素增多。

3.兩者成比例升高的原因:兩者成比例升高多見於肝臟損傷(比如酒精性肝損害、肝硬化等),一方面肝臟轉化間接膽紅素能力下降造成間接膽紅素升高,另一方面肝臟損害由肝臟轉化而成的直接膽紅素釋放入血,所以造成兩者都升高明顯。

當然了,為了讓大家容易理解,這只是粗略的解釋,具體造成膽紅素升高的病因非常廣泛,具體是哪個疾病,還得根據病情具體分析。

我是全科醫生,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我講的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或者加關注吧。如果覺得有用,還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 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三個指標都升高:如果同時伴有谷丙轉氨酶等指標的異常,肝炎的可能性大;如果其他的指標都是正常的,只有膽紅素出現異常,那就不一定是肝臟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膽紅素出現異常,一定是肝的問題,這是人們認識的一個誤區,可能跟這個檢查項目的名字有關。所謂肝功能檢查嘛,裡面的指標有問題,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那一定是肝臟的毛病。



  • 事實並非如此!

來,聽聽龍大夫有溫度、實用、容易懂的肝病科普式解讀:

膽紅素來源於紅細胞。每個人的紅細胞都是有一定壽命的,當人體的紅細胞衰老、破碎後,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內的血紅素,釋放出來就變成了間接膽紅素。

  •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人體的紅細胞破壞過多,比如出現溶血的情況,間接膽紅素的生成就會增多。

這就是為什麼新生兒會出現黃疸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可能有溶血相關的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新生兒的紅細胞相對較多,破壞的也比較多。

間接膽紅素隨後被運送到肝臟,在肝臟內一種酶的作用下,會變成直接膽紅素。這種酶叫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 同樣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肝臟內的那種酶缺乏,間接膽紅素變成直接膽紅素,也就是說膽紅素的代謝出了問題,也會導致間接膽紅素升高。

這種間接膽紅素升高,如果不超過3倍正常值上限,有一種疾病是最常見的,叫

吉爾伯特綜合症,俗稱體質性黃疸。這是種良性疾病,通常不需要治療。

除了酶相對或者絕對不足之外,假如肝臟本身在肝炎發作的情況下,也會影響間接膽紅素轉變成直接膽紅素的過程。所以,急慢性肝炎發作期的患者,間接膽紅素一般來說也會高的。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說到直接膽紅素高的原因呢,請繼續往下看:

直接膽紅素合成以後,由肝細胞分泌排洩入毛細膽管中,再經過各級肝內的膽管,匯入膽囊就成了膽汁。最後排入腸道中,幫助腸道內脂肪的消化。

  •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肝細胞破壞過多,或者由於炎症水腫導致毛細膽管的阻塞,就可能會導致直接膽紅素吸收入血過多,從而表現為直接膽紅素升高。

由此,我們應該瞭解到以下一些知識:

  • 有肝炎發作的時候,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通常都會升高的。

對了,剛才還沒有交代,總膽紅素是由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相加而成的。這兩個膽紅素升高的程度和比例,取決於肝炎的嚴重程度以及膽管的阻塞程度。

  • 除了以上的情況,在發生結石或者腫瘤壓迫、阻塞膽管時,會導致以間接膽紅素為主的膽紅素升高。


沒有休息好、飲酒、藥物性肝損害、喝水少、飲食和其它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膽紅素暫時的輕微異常,這些異常往往沒有特異性。很多時候,我們醫生也無法確切知道具體的病因是什麼。

龍大夫溫馨提醒:一般來說,在轉氨酶正常的情況下,這些膽紅素的升高不超過3倍正常值上限,基本上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不一定要吃藥治療的。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血液膽紅素檢查常常被包含在肝功能檢查項目之中,也可出現在其他類血液檢查中,主要是瞭解膽紅素代謝相關功能是否正常。


膽紅素又可分為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有著不同的臨床意義。那麼,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偏高,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呢?


人體中大部分膽紅素來源於衰老死亡的血紅細胞,少部分來源於還未成熟就已經被破壞的紅細胞,微量的來源於血紅蛋白。所以,膽紅素來源於血紅細胞或血紅蛋白。

我們把由紅細胞衰老或血紅蛋白中釋放的膽紅素稱之為間接膽紅素,因為這類膽紅素不溶於水,在沒有轉化的前提下,不會代謝出體外。間接膽紅素要代謝出體外,需要經過肝膽、腸道以及腎臟的代謝,主要是要經過肝臟,將間接膽紅素轉變為溶於水的直接膽紅素。最後,直接膽紅素可通過糞便和汗液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穩定在一個安全的穩定水平。但是,當諸多環節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兩類膽紅素或其中某一個膽紅素偏高。

如果單位時間內紅細胞的衰老速度過快,就會導致血液中間接接膽紅素含量迅速升高。另外,當肝功能代謝出現異常,間接接膽紅素無法轉變為直接膽紅素時,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含量也會升高。通常情況下,間接膽紅素偏高,或可能由於溶血,或可能由於肝膽疾病。

如果血液中的直接膽紅素偏高,則說明間接膽紅素轉化之後的環節出現了問題,例如膽囊無法及時的排洩直接膽紅素,導致膽紅素逆流入血液。常常由於膽囊疾病,或肝內外單管阻塞導致。

肝膽疾病是膽紅素高的常見病因,對於成年人來說,膽紅素含量偏高多是由於肝膽疾病造成,也可能出現在錯誤輸血。

生活中從這3方面著手,能讓你輕鬆養護肝臟健康,遠離肝癌


睡眠:一個好的睡眠,對肝臟很有好處。晚上的11點-3點是肝臟休息、排毒的時間,這時候休息好了,能讓肝臟充分得到更多滋養,有利於肝臟修復。

情緒:情緒對肝臟的健康也很重要,保持積極、開朗的心態,能提高肝臟的活力,有延年益壽的作用。相反,經常生氣,則很傷肝,傷身體,很危害身體健康。



燕子飛去88


(醫患家特約回答: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張醫生)


黃疸對於很多肝病人群並不陌生,其原因是血清中膽紅素升高,引起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我們經常聽到醫生提到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又稱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又稱非結合膽紅素),這是肝功能的指標之一,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呢?什麼原因可以引起上述膽紅素升高呢?要想了解這些,我們首先要了解膽紅素來自哪裡及其在體內走向何方。





膽紅素的來源和產生,通俗來講,主要是紅細胞破壞降解之後,經過或者不經過肝臟的代謝形成的代謝產物。


總膽紅素是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即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所以說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中任意一個或者兩個升高,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升高。血液中正常或者異常的紅細胞,經過破壞後,生產血紅蛋白,血紅蛋白進一步代謝為為血紅素,血紅素經過酶的作用,形成了間接膽紅素(紅細胞→血紅蛋白→血紅素→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不溶於水,不能經過腎小球濾過,其在血液中必須藉助血清白蛋白作為載體。間接膽紅素在肝臟中與葡萄糖醛酸酶結合,形成直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溶於水,可經過腎小球濾過。


引起膽紅素升高的原因,不僅僅是肝臟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膽紅素升高。根據引起膽紅素升高的原因不同,主要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膽汁淤積性黃疸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相對少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溶血性黃疸,就是紅細胞的大量破壞,從而形成大量的間接膽紅素,超過了肝細胞的代謝能力,由此可見,溶血性黃疸,引起的是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直接膽紅素基本正常或輕度升高,總膽紅素升高。引起溶血性黃疸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血液方面的疾病,如海洋性貧血、遺傳性球星細胞增多症、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蠶豆病,其他還有新生兒溶血、不同血型輸血引起的溶血、以及某些藥物或者蛇毒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溶血。


肝細胞性黃疸,即肝細胞受損,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等。肝臟受損,間接膽紅素轉化成直接膽紅素的能力下降,血液中間接膽紅素升高,同時直接膽紅素由於肝臟病變也反流入血,引起血液中直接膽紅素升高,總膽紅素也升高。


膽汁淤積性黃疸,是各種原因引起膽道阻塞不暢,經肝臟轉化形成的直接膽紅素入血,引起直接膽紅素升高明顯,間接膽紅素正常或輕度升高,總膽紅素升高。膽汁淤積的原因分肝內和肝外。肝內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膽汁淤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泥沙樣結石、癌栓、寄生蟲如華支睪吸蟲等堵塞;肝外病變如膽總管結石、狹窄、炎性水腫、腫瘤、蛔蟲阻塞等。


由此可見,總膽紅素升高的原因很多,大體歸納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和膽汁淤積性黃疸等;間接膽紅素升高主要包括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也會引起間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的主要原因為膽汁淤積性黃疸,其次為肝細胞性黃疸。臨床上有些膽紅素是升高引起的黃疸,鑑別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如肝細胞性黃疸和膽汁淤積性黃疸。可以通過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比值大小,以及進行影像學甚至肝穿刺或組織檢查來進一步明確。


通常來講,總膽紅素正常值為1.7-17.1μmol/L(0.1-1.0mg/dl),直接膽紅素0-3.42μmol/L(0-0.2mg/dl),間接膽紅素1.7-13.68μmol/L(0.1-mg/dl)。一般血清中膽紅素超過34.2μmol/L(2mg/dl),臨床上可出現黃疸;血清膽紅素介於17.1-34.2μmol/L(1-2mg/dl)之間,為隱形黃疸。


針對輕微的膽紅素升高,需考慮藥物、飲酒等因素,必要時可以停藥停止飲酒後複查。如果膽紅素水平仍較高或下降不明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藥物干預治療:包括給予補充白蛋白,增加向肝臟轉運的載體;應用苯巴比妥藥物,增加肝臟膽紅素轉化的能力;利膽劑丙谷胺、熊去氧膽酸以及乳果糖、硫酸鎂、活性炭、考來烯胺等藥物促進膽紅素排洩;改善肝功能可以用如甘草酸苷、還原性谷胱甘肽、維生素C、硫普羅寧、肌苷、輔酶A、腺苷蛋氨酸等以及激素等,嚴重者出現肝衰竭,藥物治療無效,需應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療。


醫患家


張醫生在線----“一文了解膽紅素的來龍去脈!”

膽紅素的來源及正常值

人體內的膽紅素,主要是血液中衰老紅細胞在肝臟、脾臟及骨髓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分解和破壞的產物。這麼來講,初步代謝產物,不經過肝臟加工的膽紅素,我們稱之為間接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運輸到肝臟以後,被肝細胞攝取、代謝,就生成了直接膽紅素(結合膽紅素),隨後被分泌入膽小管,隨膽汁排入腸道。二者之和,即總膽紅素,總膽紅素一般不高於17.1umol/L。

膽紅素升高的意義

其實從膽紅素的代謝過程中,你就能夠看出,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升高是有不同意義的。一般來講,間接膽紅素升高,常見於溶血性疾病、肝細胞損傷。直接膽紅素升高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損傷。通常,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20%,常提示溶血性黃疸;20%~50%常提示肝細胞性黃疸;>50%常提示膽汁淤積性黃疸。

我們在看膽紅素變化的時候,常需要結合血常規、肝酶、B超、CT、患者疾病史等綜合判斷,才能找出膽紅素升高的原因。


用心做科普-真情為群眾-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重症行者阿鋒


段醫生答疑在線🔑膽紅素升高的原因🔑

膽紅素升高,因為它常表現為祈皮膚和眼鞏膜發黃,我們常稱之的“黃疸”。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以肝膽疾病最多見,也有其它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來進行逐一分析:



從膽紅素的產生、代謝和排洩途徑來尋找黃疸的原因:

第一步、產生:正常情況下,體內膽紅素主要來源於衰老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分解,約佔80%~85%。其餘的來源如無效造血和含血紅素的非血紅蛋白物質。這些產生的膽紅素稱為——間接膽紅素,或者未結合膽紅素。

第二步、代謝:間接膽紅素進入肝臟後,被代謝成直接膽紅素,或者稱結合膽紅素。

第三步、排洩:直接膽紅素隨膽汁進入腸道,大部分(80%~90%)隨糞便排出,這就是糞便發黃的原因;小部分形成尿膽原被重新吸收入肝,其中一些重新合成直接膽紅素進入膽汁,一些進入血液隨尿排出。



總膽紅素是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之和 。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出現膽紅素的升高,但是升高的比例不同:

(1)產生增多:①各種溶血性疾病(就是紅細胞破壞增多),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不同血型輸血後的溶血、蛇毒或者某些藥物引起的溶血等;新生兒黃疸(不管是生理的還是病理的 )、無效造血,如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鉛中毒等。

膽紅素升高特點:三種膽紅素都升高,其中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佔總膽紅素的80%以上。另外,血常規檢查中,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量降低;皮膚髮黃一般為輕度,呈淺檸檬色,沒有瘙癢;尿呈醬油色或茶色;慢性溶血者還有肝脾腫大。

(2)代謝受阻:多種原因引起的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可以影響膽紅素的代謝或者排洩,以對後者的影響最大。

膽紅素升高的特點:三種膽紅素均升高,升高比例相當,或者以直接膽紅素稍升高,佔總膽紅素的50%~70%。另外,皮膚中度發黃,呈淺黃至深黃色,伴有輕度瘙癢,肝功檢查其它項目可能同時有異常,如轉氨酶升高。

(3)排洩受阻:①肝內膽管梗阻,如結石、癌栓;②肝外膽管梗阻,如膽管結石、膽管炎、膽管癌、胰頭癌、肝胰壺腹周圍癌等。

膽紅素升高的特點:三種膽紅素,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佔總膽紅素的85%以上。皮膚重度發黃,呈暗黃色,甚至是黃綠色,皮膚瘙癢明顯,大便呈淺灰色或者白陶土色。

段醫生特別提醒:

(1)以前人們認為膽紅素是一種有毒的物質,但其實不是,適量的膽紅素對心、腦、血管、肝具有保護作用,過量的膽紅素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輕者就是黃疸,重者如膽紅素腦病。

所以我們常把膽紅素升高,作為一個發現疾病的指標,而治療上不以退黃為主。但是,一定要除外新生兒病理黃疸,治療以快速降低膽紅素為主,防止膽紅素過高損傷大腦。

(2)在分析膽紅素升高的原因時,還要根據身體其他表現以及其他的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不能通過一項就確定是哪種疾病。

(3)不同原因的黃疸,治療的方法是不一致的。如果是梗阻性的黃疸,就不能用退黃(促膽汁排洩)之類的藥,如果把梗阻解除了,黃疸自然消退。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人體內膽紅素代謝是在一系列的酶作用下進行的,受諸多因素影響。如果膽紅素代謝發生障礙,臨床可出現黃疸,在新生兒時期尤為常見。對於嬰幼兒首先需要很清楚什麼是生理性黃疸,什麼是病理性黃疸。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可以幫助你。

(一)什麼是生理性黃疸?

①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

②4-5天達高峰

③足月兒7-14天內消退

④早產兒消退時間大於14天

⑤足月兒血膽紅素<12mg/dl(205umo/L)

⑥早產兒血膽紅素<15mg/d(257mo/L)

⑦臨床上一般情況良好。

(二)什麼是病理性黃疸?

①出生後24h內出現黃疸

②黃疸進展比較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85μmol/L

③黃疸消退慢,足月兒14天、早產兒28天甚至更久

④足月兒血膽紅素)12mg/dl(205umol);早產兒)

15mg/dl(257umol/L

⑤血清結合膽紅素>26mol/L。

⑥黃疸退而復現。

間接膽紅素升高。

多由紅細胞破壞增多,膽紅素生成過多導致。常見(血型不合溶血,蠶豆病,頭顱血腫,皮下血腫,感染,低體溫,酸中毒,窒息等)。

直接膽紅素升高。

多見於膽紅素排洩障礙,膽管受阻。常見(先天性膽管閉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膽汁粘稠綜合徵,肝臟和膽道的腫瘤。)

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都升高,稱為混合性高膽紅素血癥。

多見於肝功能受損,肝細胞對膽紅素排洩功能障礙導致。(新生兒肝炎綜合徵,先天性代謝缺陷病,先天性遺傳性疾病。)

新生兒膽紅素升高,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多見。





兒科醫生葉水明


膽紅素是由卟啉類化合物在體內分解代謝生成,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約250~350mg膽紅素。其來源有:1.衰老紅細胞破壞、降解: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可在肝脾個骨髓等網狀內皮系統內降解產生膽紅素,占人體膽紅素總量的百分之八十。2.無效紅細胞生成:骨髓內作為造血原料的血紅蛋白或血紅素,在未成為成熟紅細胞之前會有少量分解而生成膽紅素。3.小部分膽紅素可來自組織中非血紅蛋白分解產生。



膽紅素有結合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未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之分,二者之和為總膽紅素。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產生的膽紅素經過肝臟的攝取、轉化、排洩以及膽紅素的腸肝循環等代謝過程,基本被清除,血液中膽紅素維持在較低水平,即<17.2umol/L,而且大部分為未結合膽紅素。當總膽紅素升高伴未結合膽紅素升高,提示溶血性黃疸,即由於紅細胞破壞過多造成,見於各種原因導致得溶血性貧血。當總膽紅素升高伴結合膽紅素升高提示膽汁淤積性黃疸,見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肝臟病變,常見為膽道梗阻。當三者都升高提示肝細胞性黃疸,見於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總膽紅素的升高\r\r總膽紅素的問題同樣也有著不同的原因,間接和非間接膽紅素的升高都會引起總升高。如果是各項都產生異常,那可能黃疸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還是先說生理上的引起,與總紅膽素有聯繫的生理現象還是很多的,飲酒,劇烈運動等,不過時間長了之後都會慢慢消減。病理方面範圍就很大了,和肝臟,血液有關的因素可能都會導致總膽紅素的波動,還是儘量通過明確的檢查確定情況比較好。\r\r間接膽紅素的升高\r\r因為紅細胞分解產生的間接膽紅素的數量過高,而肝臟無法轉化為結合性膽紅素,自然導致其在血液中的濃度提升。不僅能反映肝臟的功能情況,也能反映紅細胞的死亡情況。多半是病理性的升高,並以肝臟疾病和血液疾病為主。例如肝炎,肝硬化,肝壞死等等,和肝臟細胞的病變有關。這是肝功能的正常運行出現問題。再者是紅細胞的破壞數量過多,可能是在輸血中血型不和導致溶血,從而使紅細胞被破壞。其他原因也大同小異,類似貧血,中毒,燒傷之類跟紅細胞有關的直接原因。\r\r直接膽紅素的升高\r\r當紅細胞開始大量死亡時,間接膽紅素的數量會急劇增加,在代謝過後生成直接膽紅素。而當膽道被堵塞,排洩不暢時,直接膽紅素的數據自然就提升了許多膽紅素。膽紅素的提升分為兩種情況,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方面往往是新生兒黃疸導致的,屬於正常現象。而病理性的升高往往預示著阻塞性的黃疸,當然也可能是細胞損傷導致的黃疸,比較常見的症狀例如肝炎。建議最好定期排查複檢,瞭解病因。同時注意飲酒和飲食的問題,儘量清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