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農村散養的豬肉好,還是大規模養豬廠養的豬肉好?

鳳堰古叟


不知道這答案的人,應該是在城市長大的年輕人,凡是在農村長大的,或者說曾經在農村(自己或家裡有人)養過豬的,都知道農村散養的豬肉要比大型養豬場的豬肉好吃得多,現在農村散養豬很少了,就是農村人,也難得吃上真正的農村散養豬肉了,當然有些地方的人,都會自己養上一兩頭豬來供自家吃,那就沒有難得吃到“好豬肉”這一說了,反正在我村以經沒有一戶在象我們過去那樣養豬了,只有幾戶在規模化養殖,就是全市也是難找出幾戶人家在散養了,而現在所謂的散養戶,其養殖方法也是同規模養殖場的大同小異,只不過是養殖數量和規模小一些而已,曾經的傳統養豬方式和方法,也以成為歷史,曾經那種“豬肉”的味道,也只能在記憶中去“尋找”了。

曾記得小時候的我們,上學前後我們的任務,就是砍柴和扯豬草,因為我們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養豬,所以幾乎所有的“小朋友們”都有著相同的任務,為了“任務”,我們幾乎砍光了所有沒被禁止(禁山和樹除外)的柴,扯遍了附近村莊所有土地上的草,我們不畏艱辛,就是希望豬能長快些,賣豬後能有錢交學費,然而既是如此低的願望,很多的家庭都沒法實現,養豬人卻難得吃上豬肉,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那一丁點豬肉,說實話,那時候的豬肉確是好吃,現在條件好了,卻吃不上那麼好的豬肉了,現在的糧食、瓜果、蔬菜也都沒有昔日的“風彩”了。

現在養豬幾乎都是規模化養殖,據“內行人士”透露,不到3斤飼料能長成1斤毛豬,可以想象,現在的豬肉能有多好吃,能有多營養,不光是豬肉,吃不出當年的味道,現在其他肉類和糧食蔬菜瓜果,也都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是現在我們這些人的條件都好了,口味提高了,還是我們都錯了。

誰能告訴我,明知那樣養的豬,豬肉更好吃,我們又不那麼養,明知如何種糧食瓜果蔬菜更安全更營養,而我們卻要“這樣”種,為什麼呢?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龍形山生態


豬是散養的好,還是養殖場的圈養的豬肉好。我想我是一輩住在農村的老人,經歷了家家種田,戶戶養豬的年代,那時候每戶都養二三頭豬。為了使豬不糟蹋農作物,家家都有豬圈,平時都把豬關起來,早中晚都要把豬放出蹓蹓。有人為了省事,圈過小院子,讓豬自由出入。但是每天都要打掃豬圈。把豬糞集中起來發酵,米糠是豬的最好飼料,不過還是要搭青草的,如枸樹葉,當時這種樹很少,很難搞到,現在到處都有。苜蓿,薯葉。伴點糠就是豬的飼料,豬很少生病的。大家都不給豬喂藥。豬也長的很好。這種豬的肉首先是沒有羶味,煮熟了老遠就嗅到肉香。最主要一點就是飼養時間長,一般一年半才能出圈。而養豬場的豬三四個月就出圈了。你想想西瓜未成熟就催熟劑催熟了。能好吃嘛嗎。所以說散養豬肯定比養殖場的豬肉好吃,不過現在買不到小豬了。想養也難。


安徽巢湖記憶


肯定是農村散養的豬肉好。特別是一些山區的農村,因為沒錢買飼料,只能割豬草來加點玉米麵,煮熟後餵豬。這樣的豬肉吃起來既放心口感又好,就是養豬的農民賺不到錢。

前段日子,有專家要求禁止農村農民散養豬,認為散養不環保,借這個機會談談。網上曾曝光過大型養殖場用尿素還有什麼催長素的化學藥品餵豬,一天能長兩三斤,不用去管一天到底能長多少斤,就想問一下專家門,那些催長的化學藥品能全部代謝乾淨嗎?蕎殖者為了增加收益可是什麼都乾的出來。前兩年的蘇丹紅還記得嗎?

雖然大城市裡基本上都是養殖場的豬肉,但是|至少還有農村這一片藍天啊!不能因為你們在大城市裡深居簡出只有問題肉可吃,就一定要把我們農民也拉下水吧?我們吃的放心,你們就眼紅了是嗎?

什麼才叫環保?農村農民散養豬牛雞,差不多都把糞便用來還田,當作肥料給莊稼給蔬菜消犛了。哦,前段日子看到有專家說不敢吃用糞便種的菜,以為不衛生。那你們儘管去吃用化學肥料種的,農殘超標的菜,我們農民不攔著你。那些大型養殖場,臭氣熏天,而且糞便也沒有還田,偷偷的排放到河裡溝裡,你們看不到就環保了?掩耳盜鈴莫過於此。

養殖場的豬肉,和散養的豬肉,根本沒法比,放鍋裡一炒,養殖場的豬肉全是水,肉片也馬上縮小,而散養的豬肉放鍋裡炒,水分很少的。

專家門要不服氣,想吃散養的豬肉就多去農村走走,別因為不服氣就瞎搗亂,我們農民只想吃的放心些。

還有,這幾年的怪病重病與吃到嘴裡的那些化學藥品脫不了干係。

不想再吃蘇丹紅,瘦肉精的朋友們頂起。


無證農民禹二孤獨子


當然是農村散養豬肉好吃了,不過前提是自種自養的五穀雜糧豬肉才好吃,如果跟養殖場一樣買加藥的飼料喂出來的幾個月育肥豬,那就沒啥區別了。

說實話,現在除開農村有自己養來自己吃的,自家沒人餵豬的打工人都吃不到散養的五穀雜糧豬肉,連親戚家辦酒席都是買的肉辦的,他們自己喂的豬肉留著自家人吃,我老公家兩個姑老表家辦孫子滿月酒就是買的肉。

農村米糠,玉米丶紅苕丶土豆丶蔬菜餵養的豬最少要一年才長兩三百斤,他們不喂激素藥。飼料豬肉不沾刀,不沾手,還沾鍋。五穀雜糧喂的一年以上的豬那肉用刀一切就沾滿油,肉也要用熱水洗,不然滿手沾滿油,除了有一種糯豬品種肉有點沾鍋,一般都不沾鍋的,但糯肉品種的豬肉很好吃,難得遇到一頭那種豬。

農民散養戶養來自己吃的豬肉,與養殖場激素藥配的飼料養幾個月出欄的豬肉口感區別可大了,可能我們自己不養豬都難得吃到鄉豬肉,我家親戚也沒養豬,回老家到市場買的也是養豬場的豬肉了,特別懷念自己以前養的豬肉的味道,等打不了工了再回家養個豬嚐嚐。


吳安秀13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一些肉類也逐漸的挑揀起來。就好比雞肉一樣,在大棚裡養殖的肉雞,因為出欄天數、品種、飼料等原因,都不如農村裡散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香。而豬肉也是如此,那麼到底是農村裡散養的豬肉好。還是大規模養豬場養的豬肉好呢?李子來說一下:

我們先看一下農村養豬戶和大型養豬場裡的生豬是怎麼管理的,用什麼飼料進行飼養的,餵養的是什麼品種再來決定一下是那家的豬肉好吃。

第一,大規模養豬場的飼養方法和餵養品種:

在去年的時候,我和同行們有幸參觀了省內一家大養豬場。根據豬場管理人員的介紹,我明白了大型養豬場的一些飼養管理方法。大型養豬場飼餵的生豬生豬是外三元豬,因為這種豬的瘦肉率比較高,而且價格也貴。

這些豬兒在一豬一間的小籠子裡,根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就像肉雞一樣,吃了睡然後再睡醒了再吃。而飼餵的飼料都是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的,餵養也是十分的方便,飼餵的飼料也是自己飼料廠裡的配合飼料。因此在這種機械化的養豬下,肉豬出欄的時間也是比較短的,從小豬到大豬需要5~6個月的時間。

第二,而農村裡散養的豬就不同了,因為硬件所致,因此來說,生豬出欄的週期要長一些,我再說一下農村散養豬是怎麼養的:

很多農村散養戶在養豬上,由於一些資金限制,導致飼養的方式也比較簡陋的,因此餵養的生豬出欄的日子就長了一些。

散養戶一般餵養的品種是內三元為主,就是本地的母豬和外來的生豬留下的豬,就是內三元豬,比如太湖三元豬等。而這種豬的抵抗能力比較強,但是瘦肉率低,因此就賣不上價格。


在飼餵的飼料上面,為了降低養豬成本,很多農戶都是自己加工飼料的。比如用玉米,豆粕,花生秧粉,在加上一些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等,用粉碎機粉碎了,然後自己攪拌而成。有時候為了防禦一些豬的疾病,就加上一些黃芩粉,黃芪粉等。而在夏天的時候,由於田地裡很多野草,散養戶們也放養一些野草等,來降低飼料的成本。所以說,這種豬的的抵抗能力也是比較強的。

至於養豬的空間,和大型養豬場也是不同的,由於養豬採用的是半封閉養豬,在豬欄裡也是有很大空間的,有的養豬戶乾脆在白天把豬放出來。但是在這種環境下,生豬的出欄時間是很慢的一般的在7~10個月之間。


因此來說:

由於養豬散養戶和大型養豬場兩種不同的養豬方式、餵養豬的品種和出欄的時間來看,大型養豬場都是佔有優勢的。但是慢工出細活,在豬肉的質量上,由於農村散養戶飼餵的飼料不同,和出欄時間不同決定了,農村養豬戶的出欄的豬肉質量是比大型養豬場的豬肉質量要好,因此來說農村散養戶的豬肉要好一些。


李子說農


當然是散養的豬肉好。

為什麼呢?就拿我家來說(包括我們當地人),都是祖祖輩輩養1頭或2頭年豬,無論怎麼養得一年,而且不用生長素添加劑什麼的去催肥,自家用玉米、蠶豆、燕麥、油渣餅這些,慢慢的將年豬養肥。待到年終殺了做的肉菜,離家遠遠的就能聞到濃郁的豬肉味,而且當你吃的時候沒有那個肉腥味。

前年由於意外原因,我家抓小豬的時候已經到6月份,等到年終殺的時候豬還有點小,導致去年後半年沒肉吃,就市場上買著吃。可是市場上的豬肉,看著挺新鮮挺好的,做的肉菜無論怎麼做,那個肉腥味讓我接受不了,後來就不買著吃了。

所以說散養的豬肉香,是沒有添加任何飼料添加劑。而大規模養殖廠的豬出欄快,他們想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減少養殖成本儘早出欄,才能獲得最好的收益。



冬日暖陽187833482962


農村散養的不好,小編,你來我這看看,成都出來的旅遊大巴,開到我們鎮外找個地方停下,三,四十人哪都不去,直奔農貿市場……豬肉攤,哪個不是二,三十斤兩大袋,猜肉都被他們買貴了。我這邊賣的豬肉,多數都是豬販從鄉下收購的農家自養的。


明師葡萄1


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進步,無論如何現在飼養的豬都比不上70一80年代的豬,因那時一般都是每家養一頭到二頭就可以了,吃的是家裡的剩飯和地頭種的南瓜紅薯等農作物,加上當時的生活條件差,有時豬也確吃的,因此當時的豬肉不肥而瘦肉多,一年來指望豬賣個過年錢,還得賣給到指定的食品站宰殺。所以當時的豬肉都太別好吃,一年也吃不了幾次感覺特香。如今的豬大都是豬場飼養,飼料、飯店甘水,各種添加劑等都是加快成長的動力,也就5到6個月就長成了大肥豬在400到500斤左右,就是有家養的也基本一樣,總之進入經濟時代就有了這翻天覆地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不斷更新,人們的味口也隨之發生了更進一步的俞越,烹飪的花樣是發揮的更加完美的多樣化,農村散養和大規模養豬廠的肉都一樣的優秀!!!


友誼WXL


請問是農村散養的豬肉好,還是大規模養豬廠養的豬肉好?。上了點年紀的,都可以回憶下,我們小時侯,吃的豬肉為什麼比現在的豬肉香,而且還好吃,那時候,可沒聽說過有養豬廠大規模養豬,全是農村一家一戶,用米糠和泔水及野菜餵養大的,既沒有抗生素,也沒有合成飼料,用現在話說,純天然,綠色,無任何汙染。而現在吃的大多都是大規模養豬廠生產的豬肉,及少量進口豬肉,相比之下。哪個豬肉香而且還好吃,不就清楚了嗎。

奇怪的是,為什麼有些號稱“專家”的東西們,藉口農村養豬不衛生,汙染環境,極力反對農村農民散養。還是一句老話,不懂不可怕,怕就怕那些明明不懂,卻偏偏裝懂的東西們,不僅誤國,而且還害民。現實豬肉價格飛漲,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個人之見。歡迎說理的正反意見,反對無理漫罵和人身攻擊。


老兵4200


農村豬肉是否好吃,了能用群養或散養區分,主要是看喂的什麼飼料。群養規模大,沒有青飼料,都是喂混合飼料,也就是我們常吃到的這種肉。現在有些散養,單家養的,養大後賣它,喂的也是混合料,同群養一回事。只有極少數喂青飼料,如菜葉,野豬草,米糠,麥麩,包穀面喂出耒的,才是真土豬,味道才香,口感才好。但是由於成本很高,不划算養,所以市場上很少賣,即便有,價格都很高,買的人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