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線的這些身影 真美

杭+新聞

連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場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阻擊戰在西湖各地打響。父子兵、夫妻檔、一群人……全民戰“疫”,這些身影匯聚著必勝的力量,以個人“小家”的犧牲,換取“大家”的安全。

“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相信,明媚的陽光終會來到,那時讓我們摘下口罩,看到彼此的微笑。

上陣父子兵

西湖區雙浦鎮東江嘴村北大塘執勤點,14歲的陳穎濤和爸爸陳偉一起執勤。儘管這兩天天氣放晴了,但是錢塘江風更凜冽了,呼呼地吹著一旁簡易的藍色帳篷。

東江嘴村位於雙浦鎮最東面,三面環江。防疫工作啟動後,東江嘴村一共設立4個點位,每天安排志願者24小時執勤,做好村子進出人員的檢查和登記。“我們執勤時間是上午7點到下午4點,一天9個小時,中午吃飯是家裡送來的便餐。”陳穎濤介紹,“前幾天下雨,進出以本村村民為主。昨天開始放晴,濱江、蕭山方向來釣魚的人很多,我們都一一勸回了。”開學時間延期,上初二的陳穎濤決定每天陪爸爸一起在江邊站崗。“雖然很冷,但是比起晚上執勤的叔叔伯伯,我們算很輕鬆了。”

在蔣村街道包建股份經合社,村裡燒酒席的“廚師長”李石河這幾日很忙,忙的卻不是本業,幫著社區24小時3班倒看管轄區隔離點。“我參加過2003年的SARS志願巡查,我有經驗!我報名!”作為一名有著35年黨齡的退伍老兵,李石河主動要求值守0點到8點最苦最累的一班崗,早上小憩一會,下午又到小區門口對人流進出進行值守,從未有一絲的抱怨。李石河的兒子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毅然加入到一線的防疫民兵應急連。每天輪班到全街道8個社區進出口疫情檢測點全天候堅守執勤,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排摸每輛來車、每位訪客,不遺餘力守好小區進出的第一道門。

戰疫夫妻檔

“寶寶,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你在家要乖,聽奶奶的話。”

每天一大早,爸爸趙華就將小牛牛交給了奶奶,然後夫妻倆各自奔赴防疫戰場了。

趙華,西湖區城管局轉塘中隊執法隊員,他妻子是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窗口工作人員,他們放棄了節假休息日,主動要求在崗值班。在新加坡TR188次航班飛到杭州後,219名乘客在市委黨校集中醫學觀察,雲棲小鎮成為了隔離人員家屬的接待地點,作為屬地隊員,趙華主動要求前往接待點開展工作。

作為窗口工作人員,趙華妻子是第一時間接觸患者的,即使有發燒病人來掛號繳費,她也沒告訴趙華,怕他擔心。隨著疫情升級,妻子更加忙碌,早出晚歸的她只能從跟丈夫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孩子的情況。而身處隔離接待點的趙華,一邊心裡牽掛著妻子,一邊也同樣安撫著來往接待點的市民。接待家屬、登記物品、細心寬慰,趙華用他的一言一行踐行著“隔離不隔愛”。

“這邊廢棄物是怎麼處理的?有消毒清運嗎?在這邊隔離,會不會傳染給周邊居民?”一天,一個附近的住戶來電詢問廢棄物的處置情況。為解決居民困惑,趙華第一時間至廢棄物處置點查看,經確認,廢棄物均由專人、專車進行清運,不會產生二次汙染。趙華第一時間告知了住戶,打消了這位住戶的疑慮。

社區總動員

在三墩鎮頤蘭社區,有一群最美媽媽,面對兇猛的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她們放下了家中年幼的孩子,勇敢無懼,用平凡的實際行動,在自身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你好,我這裡是頤蘭社區,你們在家嗎?最近有去過武漢嗎?……”走進社區辦公點,屋子裡充滿了此起彼伏的電話聲。社工們拿著厚厚的名冊,正挨個詢問居民出入情況。

頤蘭社區包含3個小區。居民共1806戶,其中流動人口3000多人。疫情發生後,社區第一時間通過一系列方式篩查了重點關注人員。1806戶居民,相當於要打1000多個電話,社工和熱心居民平均每人要撥打一百多個。為了能抓緊時間多打幾個電話,頤蘭社區社工吃飯稱得上是“囫圇吞棗”。在社工們的桌子上,“金嗓子喉寶”潤喉和“菊花茶”也成了標配。在大家加班加點的努力下,大年三十日下午,1806戶居民基本摸排完成。除了電話排摸,社區還通過顯示屏、單元門口張貼告居民書等形式,提醒居民做好個人衛生防護,並組織物業對小區進行消毒。“社工們太好了,大過年的還為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給他們點贊!”一位社區居民感慨道。

1月27日,社區城管專幹朱新靈通過排查得知,社區有一戶人家自湖北荊州自駕返回社區,孩子發起了燒,經測量,孩子的體溫達38.6℃。藥箱裡沒有適合孩子服用的藥物,孩子的母親著急得直掉眼淚!朱新靈通過電話一面穩定孩子父母慌張的情緒,迅速讓孩子爸媽採取物理降溫法,在孩子的腋下和頸部反覆擦拭酒精進行降溫,一面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情況。

在得知孩子確診是患上了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後,並不是感染了冠狀病毒肺炎,朱新靈長長舒了一口氣,要知道她自己也是是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疫情突然來襲,她接到任務主動奔赴工作崗位,長時間在社區堅守甚至忘了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