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4架國際專機運回320萬隻口罩、30萬件防護服——卓爾抗疫“生死時速”

(記者文濤)6天時間,6個國家,4駕專機,320萬支醫用口罩,30萬件防護服,3.2萬副護目鏡,數十臺紅外測溫儀……這一串數字,記錄了一家武漢民營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為保衛家園、守護民眾所展露出的驚人爆發力。

戰爭與圍棋多有相通之處。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爭,作為參戰者之一,閻志和他的卓爾控股,從一開始就抓住了兩個要害:一是搶佔盤面“急所”,二是追求行棋效率。

一線醫護人員需要最周全的防護,頻頻告急的醫用防護物資,正是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後的第一大急所。

行棋效率自不待言。為一線醫護人員籌措防護物資,需要足夠快的速度,也需要足夠大的量級。

抗擊疫情是在挽救生命,是在跟時間賽跑。卓爾的“生死時速”由此拉開大幕。

直擊:48小時打通國際採購保障通道

湖北、武漢是此次抗疫的主戰場。疫情發生後,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捐贈、援助源源不斷向這裡彙集,其中,“卓爾”與“專機(包機)”無疑是兩個熱門關鍵詞。

1月26日中午12時50分,一架東航包機滿載320萬隻醫用口罩(含27萬隻N95口罩),從菲律賓馬尼拉飛抵武漢天河機場。同批採購的1萬件隔離服當天凌晨已利用客機貨倉運回武漢。

另一架國航包機從柬埔寨金邊運送20萬件防護服,也隨後到達。


6天4架國際專機運回320萬隻口罩、30萬件防護服——卓爾抗疫“生死時速”

國航包機在武漢天河機場卸貨


1月30日傍晚,5萬件最高級別醫用防護服由順豐貨運專機從日本東京運抵武漢。

2月1日晩上7時30分,一架順豐貨運專機再次從日本東京運回37450套最高級別醫用防護服。

這4架專機(包機)運載的醫用防護物資,採購方全部是卓爾控股發起的卓爾慈善基金會。

以首批2架包機為例,從動議到國際採購再到運抵武漢,僅僅用了不到48個小時。

1月24日,農曆除夕,武漢醫用防護物資告急,市裡多個渠道詢問卓爾可否通過海外供應鏈提供應急支援。15時50分,卓爾董事長閻志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啟動卓爾海外供應鏈,成立抗疫捐贈、供應支持行動小組,決定從周邊國家採購急需物資,同步啟動航空資源搜尋。


6天4架國際專機運回320萬隻口罩、30萬件防護服——卓爾抗疫“生死時速”

在機場倉庫等待下發的卓爾援助物資


當天21時12分,經卓爾宇航聯絡,東航承諾最快速度、全力支持卓爾貨運國際配送。

25日凌晨2時,卓爾智聯在新加坡負責人確定採購清單,鎖定新加坡、柬埔寨、菲律賓防護服及口罩貨源。

25日15時許,確定東航包機承運馬尼拉線路;18時許,經民航總局協調,確定國航承運金邊線路。

26日4時50分,東航貨機到達馬尼拉;7時20分,國航貨機到達金邊。

26日下午,東航貨機與國航貨機先後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這次疫情發生以來,全中國除了我們,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做到。”2月1日晚,第4架專機順利抵漢後,卓爾智聯一位高管在微信朋友圈如是留言,自豪之情溢於屏面。

覆盤:全球供應鏈數年積累一朝發力

卓爾智聯這位高管的自豪有足夠底氣。用一位多年從事國際貿易的業內人士的話來說,正常國際合約履行起來一般都很慢,涉及看樣、合同、交期、運輸、交割、清關、轉運等多個環節,沒有個把月搞不下來。

始於除夕的這場戰鬥,在內部,由卓爾公益基金會、卓爾智聯全球供應鏈網絡、卓爾宇航國際空運物流體系以及華中數控等卓爾旗下上市公司協同完成;在外部,為卓爾助攻的“朋友圈”堪稱超豪華——湖北省、武漢市黨委、政府,外交部,民航局,駐外(日本、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使領館,武漢海關,天河機場,東航,國航,順豐,還有眾多國外大牌企業。在馬尼拉,當地一位陳姓將軍甚至親自押車到機場。

借1月30日到漢的第3架專機覆盤,可以清晰地還原出卓爾的“通關秘籍”。

首先要過的採購關。海外常規訂單生產的週期較長,無法滿足“戰時”需要。卓爾緊急聯繫協同日本最大綜合商社之一的丸紅株式會社,克服支付障礙,由供應商緊急調配5萬件防護服到機場倉庫。與此同時,為避免不符合國內醫用標準,需要在採購的第一時間拿到日本標準,翻譯後比對國內標準並送衛生部門確認。

第二關是通關。在緊急狀態下向日本海關提前報送電子清單,對方海關驗貨、商務質檢均開通綠色通道。

然後是物流關。國家民航局出面協調順豐貨運專機承運,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交部、駐日使館等協調日航提供緊急地勤保障。

防護服運抵武漢天河機場後,分配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此前已向武漢海關報備,這批防護服得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清點、報關、驗收,提前提取,大部分由抗疫指揮部快速分配分發,一部分由特別緊缺的醫院直接領取。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卓爾智聯近年來潛心構築的全球供應鏈,在疫情的“試金石”面前一朝發力、熠熠生光。卓爾宇航則擔綱國內航空接應人,與各方及海內外物資調運團隊緊密配合、無縫對接。

冷靜覆盤的背後,是卓爾人的滿滿熱血。掌門人閻志大年三十統籌部署、督導海外物資包機回漢直到凌晨;大年夜零點,卓爾智城董事長方黎牽頭成立十多人的志願者小組,協助分發物資;卓爾宇航副總裁徐強駐守機場接機聯絡,分發物資,連續兩三天作戰,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卓爾智聯副總裁餘偉在新加坡帶團隊調集貨源及聯絡貨運,48小時沒閤眼……

一以貫之的社會責任與多年積累的產業勢能共振,令卓爾爆發出巨大能量,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1月31日,卓爾公益基金會向襄陽、鄂州、仙桃捐贈的抗疫急需醫療物資全部送達。至此,卓爾公益基金會捐贈範圍已覆蓋湖北省全部17個市州,累計捐贈總額接近3000萬元。

下一個急所在哪裡?卓爾又將視線轉向患者與民眾最為關心的抗疫一線醫院床位。

1月30日,在武漢市江岸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武漢市第八醫院聯合卓爾公益基金會成立“武漢市第八醫院卓爾長江應急醫院”。

卓爾長江應急醫院是首家由社會公益組織捐助成立的慈善、應急性防疫醫院。醫院由武漢市第八醫院北院臨時改造而成,總計設置床位300張。作為江岸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定點醫院,由武漢市第八醫院專業醫護人員承擔日常救護工作,卓爾公益基金會負責該院醫用物資、防護用品、救治藥品保障和資金支持。首批支持的醫療物資和部分藥品已到位,後期卓爾公益基金會將適時跟進醫院需求,加大醫用物資、防護用品捐助力度,確保醫院的正常運營需求。

30日、31日兩天,卓爾長江應急醫院持續收治部分發熱病人,共使用床位144個。

由卓爾公益基金會支持建設的第二家應急防疫醫院,2月1日也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分擔現有醫療機構的救治壓力。

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仍在繼續。疫情警報一日不解除,卓爾就要與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和千萬市民攜手並肩,奔跑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