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寵妾幾乎都遭過呂后毒手,但為何偏偏薄姬能逃過一劫?

小幹探


薄姬是漢文帝的母親,劉邦的姬妾,她的一生頗有傳奇色彩,兼具私生女、二婚女等等標籤,但卻能先後成為魏王魏豹(秦亡後項羽分封的諸侯,不是戰國時期的魏王)和漢高祖劉邦的女人。而且還能躲過歷史上以狠辣聞名的呂后的魔爪,安然無恙的活到了呂后的去世,最後和兒子劉恆幸運的接過了大漢江山。那麼為什麼偏偏薄姬就能躲過呂后的魔爪呢?

薄姬

薄姬不受劉邦寵愛是顯而易見的原因

這個原因太史公司馬遷已經為我們總結出來了,在《史記外戚世家》裡對薄姬的記載中明確表達了這個觀點和相關信息。

  • 薄姬的確小有姿色,但是並非傾國傾城,他能被從織布房召入內宮,的確因為她的姿色,但是以我們後面會提到的情況來分析,她應該是隨一批人進入內宮,並非單單她一個人的美貌吸引了劉邦。而且進入內宮後,長年不受劉邦的寵幸,也就證明了劉邦可能一次性挑選了一批長得不錯的女人充入他的內宮,而薄姬在這些人裡屬於不受劉邦關注的。

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內後宮,歲餘不得幸。《史記外戚世家》
  • 薄姬的被寵幸可能是偶然行為。剛才提到進入內宮後,薄姬歲餘不得幸。但是她有兩個好閨蜜,一個是管夫人,一個是趙子兒,她們三個曾經約定誰先富貴了都不要忘記(提攜、照顧)彼此。結果管夫人和趙子兒可能因為長的更漂亮都得到了劉邦的寵幸,而且可能受寵的程度不低。某日她們陪劉邦在一起,就提起了這個事情,劉邦得知後,感覺薄姬有點可憐,三個好閨蜜就她一個人沒有被寵幸,於是同情心突然氾濫的劉邦當天就把薄姬召過來並寵幸了她。是不是像電視劇的情節,但是這的確是太史公司馬遷在幾千年前記錄下的歷史。而且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薄姬真的是不受寵。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無相忘。”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史記外戚世家》
  • 劉邦死後,薄姬沒有和其他劉邦的女人那樣被呂后關在後宮,而是被放出來,讓她去了兒子劉恆(當時已被封為代王)那裡。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明確給出了原因,簡單明瞭就是因為薄姬不受寵。

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

那麼除了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裡提到的這個原因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使得薄姬能夠被呂后放過而且還能到自己兒子那裡當王太后呢?個人認為可能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呂后

薄姬善於為人處世

還是基於《史記》中的記載,從薄姬被她的兩個好閨蜜提及以前約定的故事就能看出一點端倪。雖然《史記》中沒有提及為什麼她們倆個要在劉邦在的時候提起這件往事。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假設一下,如果這次提及舊事是她兩個好閨蜜為了履行約定故意提及的,那麼在可以證明管、趙兩人真的是“大漢好閨蜜”之外,或許可以證明薄姬與她們相處的極好,使得她們兩個願意為她製造機會。

如果管、趙二人不是故意提及,這次事件僅僅是偶然的話,那麼我們除了感慨薄姬的幸運之外,或許也能證明薄姬不管入宮前後肯定經常出現在她們兩人的日常生活中,因為當時管、趙兩人同樣已經先得到了劉邦的寵幸,那麼她們這兩個地位差不過的人見面的機會肯定不少,要重提舊事也肯定早就提過了,在這種場合還能提及只能是證明她們見到對方後心裡的共同潛意識就是薄姬。

還有就是在劉邦同情薄姬並召幸她的時候,她所說的那句話也能體現薄姬在為人處事方面的能力。《史記》裡記載,薄姬當時對劉邦說她前一天晚上夢見有龍盤踞在我身上。對於當時還在和項羽爭天下的劉邦來說,有什麼話比這句話讓他聽了更舒服呢?這不就是暗示劉邦就是真龍天子嗎?

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史記外戚世家》

魏豹和薄姬

薄姬深諳後宮政治規則

前文提到了薄姬善於為人處世,個人認為同時她還深諳後宮政治規則。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薄姬的身世、經歷等加以分析。

  • 薄姬是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的女兒,也就是說盡管她是私生女,但是她的外祖父應該是魏國的宗室。那麼薄姬應該能夠接觸到一些貴族家庭裡“後院政治”,在妻妾成群的貴族家庭裡從小耳濡目染了一些“宮鬥技巧”。

  • 其次薄姬的第一任丈夫是魏王魏豹,而且據說魏豹就是因為看相的人說薄姬將要生下天子才在楚漢相爭的時候突然從劉邦陣營反叛到了項羽那裡,也導致魏豹受到了劉邦的懲罰,被韓信帶兵滅了國,薄姬也就因此被弄到了劉邦後宮的織布房裡。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薄姬應該在魏豹那裡是地位不低的女人,那麼她在魏豹的魏王后宮裡肯定已經上演過宮鬥戲碼了。

由此,薄姬應該比劉邦身邊的其他女人更能瞭解後宮政治規則。從當時的情況看,劉邦的後宮最受寵的應該是戚夫人,最有地位和權力的應該是呂后。無論比貌美受寵,還是比地位權力,薄姬在她們面前都差好幾個檔次。再加上薄姬在被劉邦寵幸了一次之後依舊不受寵幸,雖然就這一次薄姬就生了個兒子。但是深知後宮政治的薄姬顯然知道以她的條件生了兒子如果不低調的話,她將死的很慘,於是正好借劉邦不寵愛自己乾脆當個隱形人,最好讓所有人都忘記自己的存在。

  • 從劉邦死後薄姬被允許外放,而且還能到兒子的代國去當王太后的情況來看,薄姬不僅成功做到了讓呂后她們不敵視她,而且估計她還取得了呂后的歡心或者同情,畢竟我們從呂后的手段來看,她是相當記仇和狠辣的人。或許薄姬也利用自己的不受寵接近呂后並博取了她的同情吧。畢竟在有一段時間裡,呂后在後宮被戚夫人弄的也是非常狼狽,在這種情況下,她或許會同情同樣備受冷落的薄姬。

  • 最後我們從劉邦幾個兒子的情況來看,劉邦的八個兒子裡,庶長子的生母是劉邦發跡前的情婦曹氏,她或許都沒有進入劉邦的後宮;次子是呂后所生,三子是戚夫人所生,四子就是薄姬所生,七子的生母和薄姬很像,是趙王張耳身邊的美人,被劉邦寵幸了一次後懷上了老七,但是這個姓趙的女人因為劉邦不肯相認在生下孩子後自殺了。其餘五、六、八三個兒子的生母史書中都沒有記錄。以薄姬的不受寵她應該和劉邦這三個兒子的生母地位相當或者比她們更低。那麼為什麼薄姬能夠被歷史記載下來,而這三個沒有記錄?顯然這幾個女人要麼是和戚夫人一樣與呂后爭過寵,後來被呂后幹掉了,要麼就是她們沒有薄姬那麼善於為人處事和深諳宮鬥規則並獲得了呂后的歡心或同情進而被幽禁在後宮之中。


圍爐品茗人


要說呂后的心狠手辣地步,簡直叫人心驚肉跳,這世間怎麼會有如此狠毒之人呢?劉邦死後,呂后大權獨攬,將劉邦寵幸的女子趕盡殺絕,尤其是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更是被呂雉做成“人彘”,開創了兩千年的醫學謎題。

題目中也說寵妾遭到毒手,薄姬屬於那種不是很被寵幸過的女人,估計呂后看了薄姬也很同情她,薄姬和兒子劉恆沒有被呂后下毒手,後來反而成為漢文帝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薄姬原來並非劉邦的妾室,而是魏豹的的女人,在反秦抗爭中,魏豹藉助當初魏國宗室力量自立為魏王,在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也承認了西魏王魏豹的政治地位。

楚漢戰爭爆發的時候,魏豹前期站在劉邦這一邊攻打較為強大的西楚霸王,後來聽算命的說自己的女人薄姬可能生下天子就跟劉邦決裂,打算在楚漢相爭必有一傷後奪取最後的霸權,隨即與項羽講和。

劉邦因此派人攻打魏豹,魏豹戰敗後還被劉邦捉了去,劉邦看到薄姬很有姿色,就將其納入後宮。

估計當時正值楚漢戰爭,劉邦也沒有時間跟薄姬在一起,一直處於被冷落的境地,直到劉邦和官夫人、趙子兒在一起聊天時,得知當時薄姬與官夫人、趙子兒關係十分要好,並且約定過“先發達的那個人不要忘記同伴好友。”他們兩個人都受到了劉邦的寵愛,只有薄姬一個人沒有受到寵幸過,劉邦很憐憫薄姬,當天晚上就將薄姬招來侍寢。

漢高祖五年的時候,薄姬生下劉恆,這讓呂后也極為仇視,據說當時想盡各種辦法陷害薄姬,但是薄姬處處忍讓,也不反擊。

最後讓呂后也下不去手了,薄姬雖然有些姿色,但是在劉邦的後宮當中屬實不算出眾,而且又是二手的,說到底能進宮完全是因為命苦,而且在寵幸薄姬一次之後,劉邦就將其冷落,很少再臨幸她。

因為對呂后的權力不產生威脅,又沒有權勢,所以就被呂后放過了。

劉邦死的時候,呂后開始施展對過去情敵的報復,薄姬知道在宮中沒有什麼好下場,因此請求呂雉讓她出宮跟劉恆一塊到封地去,呂雉因見其沒有受到劉邦多少寵愛就允許了,使得薄姬遠離後宮的是非之地。

實際上,即使薄姬遠到代地,呂后也沒有放棄對薄姬和劉恆的監視,劉恆稱帝時候立的皇后竇氏,其實就是呂后安插在他們身邊的眼睛。

竇氏很受劉恆的喜愛,估計後面也有呂后的因素,對於呂后專權,薄姬採取的是示弱的方式,隱忍不發。

等到呂后死後,呂后的勢力遭到了反呂聯盟的聯合剿殺,大臣們商議擁立繼位的皇帝必須是跟呂后聯繫不大的,不然有可能會反撲報復他們,最終選定劉恆繼位。

有了呂后專政這個教訓之後,他們都希望找到一個沒有複雜背景,沒有過後權力的人來當太后了,薄姬恰恰就是這樣的人,劉恆能夠繼承皇位,跟薄姬當年不爭不搶也有一定的關係。

歷史就是這樣,有時候你不去爭一下怎麼知道是你的;還有的時候,你去爭一下,反倒不如不去爭了,能一直熬到最後的,才是勝利者,比如春秋五霸的晉文公,本來有九個兄弟,最後全部都死了,他才能繼承王位。


史論縱橫


劉邦死後,呂后殘忍報復了很多劉邦的寵妾,其中最讓人熟知的就是呂后把戚夫人變成了“人彘”,可是這其中有一位叫薄姬的姬妾卻可以逃過呂后毒手,劫後重生,後來兒子劉恆還當了皇帝,呂后之所以沒加害薄姬的原因更多是因為薄姬並不受劉邦寵愛,為人一直低調,沒有像戚夫人那樣作死,不爭不搶,懂得在呂后面前裝可憐示弱是她得以逃脫呂后魔掌並且後半生永享富貴的重要原因。

薄姬是個二婚再嫁劉邦的姬妾,本來是魏王豹的夫人,後來被劉邦戰敗後,劉邦把薄姬和其他有姿色的女人都收入了宮中,可能薄姬長相不對劉邦胃口,剛進入宮中的薄姬一年都沒見過劉邦,其他姬妾都贏得了劉邦的寵幸,因此很多人嘲笑薄姬,有次被劉邦聽到,覺得薄姬可憐,於是臨幸了她。

沒想到劉邦臨幸了一次薄姬就懷上了龍種,懷上龍種後,薄姬不張揚,一直到孩子臨產,劉邦才知道,可是生下孩子的薄姬依然沒得到劉邦的寵愛,只是囑咐她好好看孩子,就被劉邦拋之腦後了。

呂后知道薄姬生下孩子後,先是醋意大發,也去找過薄姬麻煩,可是薄姬表現的楚楚可憐,還對呂后百般磕頭求饒命,呂后知道這個女人也已經年老色衰,不得劉邦寵愛,過的比自己還慘,況且薄姬性格又軟弱,是個軟柿子,而且也沒有想著和自己搶老公以及和自己兒子搶太子,覺得不對自己構成威脅,因此也沒把她當回事,隨她自生自滅了。

劉邦死後,呂后成為了皇太后,她一向恨通了深宮中那些勾引自己丈夫的狐狸精,呂后開始了對以前情敵的清算,慘不忍睹,這時候的薄姬很聰明,她每天對呂后百般討好,無慾無求,不化妝不穿新衣服,和個老媽子一樣伺候呂后,說實話,這樣的薄姬真的讓呂后恨不起來,

為了躲避呂后對自己和兒子的殺害,薄姬自願帶兒子劉恆遠離京都,呂后看著她可憐,童畜無害的樣子,於是放她一馬,薄姬得以逃脫了呂后的魔掌。

呂后病逝後,群臣一致商議,薄姬與劉邦所生的劉恆堪當重任,於是薄姬兒子劉恆成為皇帝,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文帝,不爭不搶的薄姬笑到了最後,成為皇太后,從此母儀天下,無限榮光,薄姬的事蹟告訴我們,低調的女人最幸福!你們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小聰歷史客棧原創,喜歡可以關注我哦!


小聰歷史客棧


呂雉的心狠手辣,相比大家都有所耳聞,皇后之時便幫助劉邦殺死了韓信,彭越這兩位開國元勳,在皇太后之時,更是殺死了戚夫人、管夫人、趙子兒等劉邦之前寵幸過的妃子,但是唯獨放過了薄姬,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薄姬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根本就沒有引起呂雉的嫉妒憎恨。換句話來說,薄姬根本就不入呂雉的法眼,最後才沒有被害死。

其實薄姬就受到過劉邦僅僅一次寵幸,而這還得感謝她的兩個好姐妹管夫人和趙子兒。這姐妹三人從小便認識,感情也相當好,而且還曾約定“苟富貴,勿相忘”。後來三人也都被納入宮,而薄姬入宮一年多,都未曾被劉邦召見。

後來劉邦帶妃子們出去遊玩,偶然之間聽到管夫人和趙子兒說起小時候的事情,劉邦心想寵幸誰不是寵幸,於是當晚便召見薄姬侍寢。薄姬高興的屁顛屁顛的,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能徹底改變自己目前的處境。而這個薄姬也是比較爭氣,一次就懷了孕,還是個兒子,取名叫做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這都是後話,自從被劉邦寵幸完那一次,薄姬就再也沒有收到召見,漸漸的被人們淡出人們的視線,可以說絲毫沒有引起呂雉的嫉妒憎恨,這也就是為何後來沒有被呂雉的處死的原因。

好了,一上就是本人的見解,不知道您對以上看法有何看法,請在留言區留言評論,謝謝。






大咖秀歷史


人貴有自知之明。正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人都很貪心,對某些事,自己雖不具備能力條件,卻非想做成它,結果只能損失慘重,吞痛不已。在這裡我們就要學習一下西漢初年的漢文帝之母薄姬了。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的一個嬪妾,最初是魏王豹的妻子,楚漢戰爭時期,魏王豹原本跟隨劉邦打項羽,當聽說有人給其妻看相說薄姬將生天子,就投靠了項羽。後來漢高祖派人打敗了魏王豹,將薄姬送進宮中的織房。一次劉邦去織房,看薄姬很有姿色,就詔令納入後宮,但一年多也未見召幸。薄姬在年少時曾與管夫人、趙子兒等玩伴相親愛,並約定先貴的人不要忘記同伴好友。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受到劉邦的寵幸,一天劉邦與兩位美人在成皋靈臺相歡,兩位美人對劉邦笑談起當年與薄姬相約的話語,劉邦很憐憫同情薄姬,當天就召來薄姬同房。薄姬見了劉邦就說,她昨晚夢見蒼龍盤踞在她肚子上,劉邦說,這是吉兆,他願意和她一起促成好事。劉邦臨幸了薄姬以後,直到死,就再也沒有召幸過薄姬。但就這一次,薄姬竟有了身孕,就誕下了後來的漢文帝劉恆。薄姬曾苦讀《道德經》,深通清淨無為之道,在你死我活的後宮鬥爭中,薄姬母子選擇隱忍,無慾無爭。漢高祖死後,呂后掌權,幾乎殺盡劉邦子孫,唯獨幼小的劉恆倖免於難。並非是呂后手軟刀下留人,實在是薄姬母子的與世無爭、無慾無求救了他們。一來薄姬在宮中長年不得寵幸,與呂后遭際相同,有點同病相憐;二是薄姬從不參與後宮爭寵奪嫡之事,清心寡慾,以弱示人,讓對手感到她軟弱愚笨,放鬆了對她母子的戒心;三是劉恆在諸子中最年幼弱小,沒什麼勢力;四是甘願被分封到其他王子都不願去的西北邊疆、毗鄰匈奴的荒漠兇險代地做代王。遠離朝野,遠離紛爭,幾乎被朝野遺忘。劉邦死後,呂后幽禁殺害了很多劉邦寵幸的愛姬,不讓她們出宮,而薄姬則因為不得寵,得以允許出宮,跟隨兒子前往代地,成了代王太后。呂后死,諸呂作亂被伏誅,劉邦兒子稀微,眾大臣又因劉恆仁慈善良,一致同意迎立代王劉恆為皇帝,劉恆就成了漢文帝,薄姬也被尊為薄太后。

薄姬能從一個二婚的妃子,最終成為薄太后,得益於她的幸運,也得益於她的仁善溫厚,更得益於她的清心寡慾與世無爭的態度。“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在薄姬母子處得到了很好地驗證。


sunjin72976689


呂后把劉邦的寵妾都報復了,唯獨薄姬能逃過毒手,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劉邦

1. 劉邦根本不愛薄姬,其就寵幸過一次薄姬,還是因為薄姬少年時兩個夥伴管夫人和趙子兒都入宮被劉邦寵幸,於是在一次閒聊中,她的兩個朋友管夫人和趙子兒就當著劉邦的面把這件事說了,而且還嘲笑薄姬,劉邦可憐薄姬,所以召見她並寵幸了她。而薄姬也有心機,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說這是貴相,那我就成全此事。所以說,劉邦寵幸薄姬的出發點是可憐她,不涉及感情問題,即便生下兒子劉恆,既然不被寵幸也沒有愛情,其兒子必然不會受到兒子的重用,所以呂雉未對其下手,因為薄姬和劉恆不威脅到呂后的利益。

影視劇中的薄姬

2.薄姬的低調為人。薄姬身在宮中,但看慣了宮內為了爭得寵幸而上演的一出出悲喜劇。薄姬知道自己在劉邦心中的地位,也看到了戚夫人被寵愛呂雉恨之入骨的無奈,雖然劉邦是皇帝,但是呂后畢竟是他的皇后和結髮妻子,呂雉的話在劉邦那還是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薄姬在無關愛情之後,低調為人,就想塵埃一樣地位卑賤,不參與任何勢力,也參與爭寵,平和心態,保持生存就好。

3.及時離京去代地與兒子相聚。薄姬知道京城是是非之地,所以請示呂雉去代地同兒子一同居住。在呂雉眼中根本沒有把薄姬放在眼中,所以很痛快地答應了她的請求。同時身在代地的劉恆也甚至箇中利害,他也堅持不參與的原則,儘量避開政治中心那些鬥爭,所以母親也低調,兒子也低調,就這樣在呂雉血雨腥風血洗劉家子弟的時候,他們母子倆相安無事。



誠如題主所說,呂雉報復的都是劉邦的寵妾,薄姬之所以能夠辛免於難,這就說明薄姬就不是劉邦的寵妾而已。

薄姬,歷史又稱薄太后,這個本該註定和劉邦其他姬妾一樣被默默遺忘在歷史角落的女子,卻意外的由於自己兒子代王劉恆被大臣們拉出來做了皇帝,自己捎帶的在歷史上被記了一筆。

“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出自《史記·外戚世家》

呂雉,這位在不到二十歲就嫁給大他十五歲的中年亭長劉邦,之後這位亭長幹起了革命,呂雉帶著孩子在擔驚受怕中操持著這個家庭;革命成功後,劉邦身邊早已妻妾成群,呂雉年老色衰,已經失去了丈夫的寵愛。期間,自己的兒子差點本該到手的帝位差點擦肩而過。劉邦駕崩後,呂雉將劉邦的其他七個兒子全部封王遷往藩地就藩,將劉邦寵幸過姬妾御幸的愛姬如戚夫人等,全部幽禁起來,不能出宮。

薄姬的兒子劉恆被封為代王,但是由於薄姬極少被劉邦寵幸,讓呂雉感到同病相憐的緣故而得以出宮,跟隨兒子劉恆前往封地代地。


薄姬,這位父親與從前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私通而生下的女孩。時值秦末亂世,同為前魏國貴族的魏豹自立為魏王,魏媼就將自己的女兒薄姬送進魏王宮中。當時女神算許負曾為薄姬看相,說其將生下天子。魏豹本來跟隨劉邦共同對付項羽,當聽到許負的話後,心中就打起了小九九,因而背叛劉邦。於是劉邦曹參等人攻打併俘虜了魏豹,同樣聽說許負的預言,將薄姬納入後宮。

劉邦這個老色鬼早就忘了薄姬的存在。辛虧薄姬年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關係親近,相互約定將來不論誰先顯貴都不要忘記同伴好友。結果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受到劉邦的寵幸,兩人就推薦了薄姬,劉邦一時感動當日就翻了薄姬的牌子,薄姬也厲害,一晚上就成了事——懷上了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代王劉恆。可是,從這之後,劉邦再很好翻過薄姬的牌子。


呂后在執掌朝政十五年後,終於撒手而去。此前收到打壓的劉氏宗族和諸功臣元老聯合起來開始反攻倒算,清理呂氏的勢力,先廢后殺少帝劉弘,準備在劉姓皇族選擇皇位繼承人。

新帝人選必須滿足兩點條件:一是新帝人選的母親不能出自勢力強大的孃家,防止再次出現後宮、外戚把持朝政的現象;二是由於當時呂雉大封呂氏子孫為王,並將呂氏子女與劉氏宗室聯姻,因此新帝人選不能與呂氏有任何關係。

而此時的薄姬最大的依靠就是兒子代王劉恆,哪有什麼強大的孃家勢力可依;劉恆之前王后與其所生四個男孩相繼去世,此時所寵幸竇姬僅是一名姬妾,也沒有有勢力的孃家。就這樣,劉恆完全符合諸功臣元老的理想人選,順利的撿了一個皇帝噹噹。


安定郡小書生


劉邦在織布廠發現薄姬這個美女之後,就把她從勞動的第一線弄到了他眾多的備胎群中,但奇怪的是薄姬成為劉邦備胎之後,竟然沒有被劉邦召喚過一次。薄姬在劉邦的眾多女人之中,就好像被遺忘了一樣,但就算被遺忘了,也比在一線當工人強。薄姬這樣平淡無味的生活,一直持續了一年多,最後還是和她要好的閨蜜被劉邦寵幸,薄姬的閨蜜在劉邦面前為她美言一番,這樣薄姬才再次納入劉邦的視線。像劉邦這樣的帝王,想翻誰的牌子那還不是由自己的心意,隨後劉邦和薄姬就有了一夜之歡。可能老天也比較照顧薄姬,就只這一次她竟然懷上了龍種,雖然她自己出身低微,但能有這樣的結果還是非常幸運的。


劉邦和薄姬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薄姬懷孕生子之後劉邦基本上就沒有召喚過她,有人說劉邦這樣是為了保護薄姬,只有這樣疏遠她才不會被後宮有權勢的女人傷害。但我感覺這種說法沒有什麼歷史依據,因為當時受劉邦寵幸的女人真是太多,劉邦的子嗣也不少,沒有理由對薄姬特殊照顧。那時候劉邦最寵愛的就是戚夫人,呂后和戚夫人二人爭的是你死我活,總體來說劉邦在世時戚夫人還是略佔優勢的,這一點從劉邦廢立接班人可以體現出來。

每個人都是有嫉妒之心的,女人之間的嫉妒之心更甚之,呂后每天看著在劉邦身邊的女人們。而自己孤苦伶仃卻不受待見,這樣的情況時間長了,難免會讓她的心裡會有一些畸形。這樣的情緒會日積月累的積攢起來,所以劉邦死後呂后掌權,這些在她心中落下仇恨印記的女人,必然會成為她第一時間打擊的對象。尤其是戚夫人被呂后收拾的最慘,開始戚夫人還好,只是被侮辱囚禁起來做苦力。後來呂后感覺這樣還不過癮,不足以發洩她心中的怒火,就砍去戚夫人的四肢,再把戚夫人五官全部毀掉,之後再扔到廁所汙穢之物中侵泡。由此可見呂后對劉邦身邊受寵幸的那些女人們是多麼的仇恨,也可以看出呂后毒辣的手段和殘忍的心機。


薄姬能夠逃脫呂后的毒手,主要是因為她很少能夠和劉邦見面,她不受劉邦寵愛自然出鏡率就低了,呂后對她的仇恨也就很小,所以劉邦死後薄姬沒有受到呂后的打擊,而是去他兒子封地過著平淡的生活。戲劇性的是人越是不爭不搶,越是會受到老天爺的照顧,呂后的政權垮塌之後,薄姬的兒子劉恆被擁立為帝。這樣母以子貴的情況下,薄姬這個看似平凡的女人,最後得以皇太后的無上榮耀。


追記歷史


呂后的狠毒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這種變態是來自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她早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和隨時喪命的恐懼,而這些都是她丈夫劉邦帶給她的,所以在他的內心裡面(或是潛意識中)她就覺得她的丈夫在感情上是虧欠她的。二是劉邦在稱帝以後非但沒有對她做出任何的感情歸還,反而廣納嬪妃,寵信戚夫人,甚至威脅到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在這時呂后的不安全感會被無限放大。她在掌權之後殺皇子、誅後宮、滅功臣,說白了其實就是對劉邦的一種報復,所謂愛屋及烏,同理恨屋也會及烏,凡是和劉邦關係好的,劉邦倚重的,或是劉邦疼愛的都不能逃出她報復的範疇。而薄姬僅僅是劉邦三千後宮中極不起眼的一個,呂后自然也就沒必要去殺她了。當然這也和劉恆母子淡然處事,明哲保身不無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