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1月27日晚22:30分左右,市民楊先生經過曲江收費站,發朋友圈感嘆,“此時此刻的曲江收費站,工作人員還在測體溫,辛苦了,晚回的人兒耐心等待吧!”

也許這些天,你不得不出門,也許你仍要趕路,也許你一直在關心哪些高速口人少排隊短。也許因特殊時期的封路讓你極為惱火,也許因要一一測體溫而排起的長隊讓你焦躁不安。

然而,這個特殊的假期,這個所有人難以忘記的冬天。在你我趕路時,有一群人,他們帶著家人的擔心、期盼,隨時面臨危險駐守在高速,為你我護航。

她也很想回家,但她仍在服務區為廣大司機提供好熱水、便飯

“我想,他們都是趕路的人,一定也很想見到自己的家人。”

“老婆,你在那邊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每天短短几分鐘的通話,成了張芳和丈夫這些天的精神支柱。

張芳是陝西高速集團臨潼服務區的超市領班,今年35歲。她和她的丈夫都在服務區工作,丈夫是渭南西服務區加油站的一名計量員。兩人相隔30多公里,開車只要十幾分鍾,如此近的距離,他們上一次見面,還是在二十多天以前。而本來約定好初二一起回家過春節,陪陪老人和孩子的願望,在這個春節也落空了。

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疫情爆發以來,高速工作人員堅守在崗位,也被隔離在服務區。“我家大孩子照顧小孩子,老大也才十四歲,小的還不懂事,整天哭著要爸爸媽媽。”張芳的聲音有些哽咽,和記者說話時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家裡老人70多歲了,身體也不太好,很想念他們!父母沒什麼文化,只是打電話說村裡都封路了,有點害怕,讓我保護好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擔心他們。”

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張芳所在的服務區24小時服務,她的所有同事也都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已經在自己的崗位上待了整整18個年頭的她,在交談過程中幾度哽咽。“現在國家有難,我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我們能做的不多,但一定要做好防護,做好本職工作。”她表示,“作為我來說,就是讓司乘人員來到咱們服務區,能喝一口熱水,吃一口熱飯。我想,他們都是趕路的人,一定也很想見到自己的家人。”

測體溫、一一登記......他在疫情一線對往來車輛嚴格排查

媳婦的話兒讓他百味陳雜,卻也是堅守的動力

今年46歲的權宏科,是陝西高速集團白泉分公司白河管理所的所長,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整整26年的他,度過了無數不回家的春節。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這個行業的服務性質,就是別人休假的時候恰恰是我們最忙的時候,但我樂意!也習慣了!”

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今年春節,依舊是一個不回家的日子,還是一個工作任務更艱鉅的日子。疫情發生以後,權宏科所在的單位給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購買了防護的物資,口罩、手套、護目鏡酒精、溫度計、消毒液等一個都沒落下。特殊時期,還要對往來車輛進行嚴格排查,測體溫、登記......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

在執行過程中,大多數司乘人員都比較配合,但也有少部分外來車輛在接受排查時,情緒會比較激動。“他們會說‘我就是住在這附近的,你不讓我下,咋辦?’”權宏科對華商報記者說,“我們都會耐心地給他做思想工作,一定要接受檢查,檢查確認無異常後,還要叮囑他們回家後自動進行隔離14天。特殊時期儘量不出門,出門就要按照相關要求,為自己也為大家。”

趕路?心焦?煩躁?不想測體溫?在西安堅守崗位的他們說:不可以!請理解

妻子每天都會給權宏科打電話,叮囑他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昨天媳婦兒說了一句讓我特別感動的話,她說,‘你是我們家的頂樑柱,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不會說什麼好聽的話,但是我支持你,有大家才有小家!’”妻子的這番話令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權宏科說,“我當時還開玩笑地誇她‘很有思想覺悟嘛’,其實心裡百味雜陳。當然,這也是我堅守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