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房價會跌到20到30萬就能買一套房嗎?

昔日丶憐惜丨


大早上的,又看到這樣的問題,反思了很久,為什麼國人都喜歡做這麼不靠譜的預測。😑

10年後,20年後,這樣的標題最討厭。如果人人都靠預測10年,20年後來過日子,那還能好好努力嗎?我還預測我若干年後會死,是不是反正要死,現在怎麼樣都行了?

精確預判的極限也就是2-3年,如果要說10年20年以後,鬼知道。

房價高不高問題不大,問題是人們怎麼切實的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天天為了買不起房子而自怨自艾,一點意義都沒有,對生活質量的提高沒有半點幫助。做人就應該腳踏實地的努力,腳踏實地才能解決問題。

什麼是腳踏實地,比方說我也很想在北上廣深買房子,但是動不動就上千萬,所以我不會再考慮,於是我就在我們省會買了,150萬還是最好的地段,這樣就叫腳踏實地。

以此類推,如果我買不起省會的,我就去買地級市的,如果我地級市的買不起,那就去買縣裡的,連縣裡都買不起,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多做幾個兼職也能多賺點。

最後,買不起可以租嘛。總之人要活在當下,不要活在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夢裡。


真子大叔


問題:十年後,房價會跌到20萬到30萬一套嗎?

回答:這個問題是多少人的一個夢,20萬到30萬就能買一套,首付三成6萬到9萬,十年後的房價,現在的收入,是不是就能達到居者有其屋?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自古至今,亙古不變,誰不希望有自己的家,不希望這個家的產權是自己,租來的總歸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住的也不踏實,然而現在有房子者大有人在,無房者亦然…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住房訴求由來已久,可如何讓天下寒士俱歡顏貌似也是由來已久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解決?

以下僅為假設,如果可以…

一、去商品化,讓房子不再作為商品進入市場交易,這樣一來,人們就不必關心未來房子是漲是降。

二、建造公租房或者公產房,凡是在一座城市居住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申請公產房或者公租房,而不僅僅是當地戶口人專享。

三、取消學區要求,取締學區房,孩子可以自主選擇學校,通過考試,達到入學要求即可入相應學校。

四、落戶條件改變,外來人口居住一定年限,為該城市做出相應年限貢獻,就可以落戶該城市。

不需要多舉例子,如果以上假設能夠實現,自然就不需要考慮十年後房價會不會跌到20-30萬。

回到房子本身,依舊是商品房的事實無法改變,公租房,公產房雖有卻只能賣給本市戶口的人,學區房短時間無法解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望子成龍不曾改變,至於落戶一座城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更不是以待在這座城市時間決定…

如果有一天房子真的20-30萬一套,我們國家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說房聊事


十年後房價如蔥,說這話的是誰?是首富馬雲。

後來馬雲做了兩件事:

1:在香港買了個豪宅 價格是多少億忘記了。 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

2:成為了萬科集團的董事長,萬科是什麼公司?自行查閱。

最後引入一個名場面收尾: 我不喜歡錢,我從來沒有碰過錢,我最開心的時候是我以前當老師拿著90塊錢一個月的工資。。。。。。

表揚撒貝寧的敬業精神! 反正我的反應 如圖。



專注城市更新舊改拆遷


按照現在通貨膨脹來算,十年以後的20、30萬也就相當於現在的10多萬。

老百姓現在和透支未來幾十年的錢大都在房子上,要出現縮水的這麼多的情況,那真的是場災難。

如果房價跌到20、30萬一套,那麼土地、人工、房地產相關聯的門窗、水泥電梯等等行業價格,也會相應壓縮,否則開發商難以盈利,誰還會去做。那麼就不是房地產一個行業的災難了。

此外,房產暴漲暴跌都不是政府所希望出現的局面,畢竟土地款和稅收還影響著很多地方財政收入。


人笙百態


只要中國的經濟還在發展,大城市的房價就不可能跌到20,30萬就能買。小城市有可能,但是你敢買嗎?

1、假設真是這個價格,你買得起,別人也買得起,我甚至可以認為相當大數量中國人都買得起。那麼問題來了,輪得到你買嗎?到時候是拼運氣搖號,還是拼關係開後門?

2、大城市的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大城市因為人口聚集效應,而且這個集聚過程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對比歐洲、美國、日本等等發達國家的集聚程度,我們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可見我們的城市還會進一步集聚。

而不管這些城市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什麼,人還是會往那些高度集聚的地方遷移過去的。因為那裡的機會更多,分工更細,生活的品質更高,所以在這些地方,平均的房價可能還有上升的餘地。

3、小城市有可能降到這個價格,因為老齡化嚴重和生育率不斷下滑,部分小城市可能因為人口荒,導致城市衰退,房價大幅度下跌,如果這樣的20萬的房子,你還敢買嗎?


樓市大局觀


現在的孩子啊,以後繼承多少房子🏠,算算唄,爹媽一套,岳父岳母一套,爺爺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自己應該有一套吧!家庭條件好的房產投資的應該有吧!想想吧!


夢想真誠6655


房價至少會不會跌到20-30萬一套。我認為不切實際。但未來的房價肯定與實際成本差不多,不會有目前這麼多的泡沬的價位,未來應該有有相當部分房地產商倒閉。現在家庭人口4-2-1化,人口老齡化後,年輕人面臨家庭壓力是很大夫妻倆瞻養4~8位不等老人其購買力也會大大降溫。人口在減少,年輕人就不缺房子,一個城市出現空置率達到一定數量。誰還會去買房呢?


傅經鴻


看你是說多大平米的房子了。

如果按照100平米來說,20萬到30萬是絕對不可能的,成本都不夠。開發商投資建房,每平成本在2500到3500之間。要想買房,個人認為在4000到7000之間為合情合理價格。

建議:那些說房價會漲,保值的純屬開發商銷售、中介和房託。房子不是幾百上千的東西。需要思之再三啊。


Fred8000


這個問題嘛,現在物價啥都在上漲,你覺得房價會跌到那裡去?就算便宜人家賣給你也是要成本的,難道虧錢送你?

當然如果一個城市連發展都沒有我想房價真的會跌,而且是白菜價,但凡一個城市在發展,你想他降幾乎不太可能,頂多是穩起的。

看前幾年的房價就知道蹭蹭蹭的往上漲,現在都說在降價,懂行的就知道其實並沒有降多少!現在的降就是穩!


三妹愛追劇


這個問題有點籠統了。

房地產是分區域的,現在的小城市不用20萬就可以買到一套房了,鶴崗就是一個例子,房子已經是白菜價了。

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在未來的十年後仍是堅挺的,原因:

一、房地產仍是經濟支柱產業,上下游相關產業還需要房地產來拉動;

二、一二線城市發展規劃,人口將持續流入,對房地產的需求仍呈旺盛態勢,無論是租房市場還是銷售市場都有人口做為支撐。

三、城市發展導致土地成本的不斷推高,城市裡的一草一木、道路交通、地鐵、公共配套設施等公共產品的建設和完善,這都導致了相關土地成本的上升。

四、建築材料和物價的上升,以及貨幣的貶值,資金的避險需求,房地產仍是不錯的標的,這都助推了房地產價格的上升。

投資房地產選擇城市一定要選國家重點發展的區域並且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在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都會保持房價的堅挺的態勢,不用擔心房價會跌到20到30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