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戰報」“今天我休息!”“從沒覺得呼吸新鮮空氣是如此的珍貴!”

逆行而上 號角吹響;

不獲全勝 絕不收兵!

今天是該院援鄂第一批醫療隊

到達武漢的第七天,

在經過了前期適應、緊張培訓、

開展工作、熟悉流程等內容後,

隊員們的救治工作也開始步入正軌。

風雨同行 挺身而出

今天,是塗杳然到武漢之後的第一個休息日,可是,他卻主動放棄了,因為他看到了武漢市第五醫院急診科裡繁忙的景象,他得知門急診科急需更多的幫手。於是,他主動領導請戰,申請利用休息時間到門急診去做志願者!

作為南昌市第一醫院急創中心C組的組長,塗杳然是第一批進入武漢市第五醫院ICU病區的。此時此刻,他深知保重自己身體良好的重要性,也深知確保安全的自我防護的重要性。可是他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的選擇放棄休息,主動前往門急診幫忙。

他說:“作為援鄂醫療隊的成員,我更應該加倍努力,不怕辛苦,同偉大的武漢人民一起打贏這場大決戰!”

「援鄂戰報」“今天我休息!”“從沒覺得呼吸新鮮空氣是如此的珍貴!”

從“太空宇航員”到“地球人”

“通過左三層右三層的扒脫,我終於從‘太空宇航員’成為了一名‘地球人’了,可是這個地球人不太好看,手上和臉上已經滿布勒痕,明顯感覺到口罩繩子的側邊已經快把臉壓出水泡了。下班回家,深吸了口新鮮空氣,從沒覺得氧氣是如此的救命。”

——摘自援鄂醫療隊員朱荔昆《援鄂日記》

朱荔昆,是該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也是該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之一,是一名90後。1月27日,朱荔昆隨江西省援助湖北第一批醫療隊抵達武漢,正式開始了她援鄂救治的工作。

在每日的緊張工作之餘,朱荔昆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在這特殊的時刻,每一個文字都飽含著力量和希望,每一段話語都帶來了深深的感動——

“原地待命了兩天今晚終於要上戰場了,3、4、5組今夜各派6名醫生和6名護士去協助五院的十一病區開科,並且今晚就會有病人陸續收進來,整個科室要收滿。接到組長通知,我主動請纓要求今晚一同攜護理組長前往收治病人,大家都為我的勇氣而點贊,其實我內心並無太多想法,只想和組裡的小夥伴戰鬥在一起。”

“錄入完體溫單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三點半,離下班還有半小時,可是穿著整套裝備已明顯感覺到了脖子的僵硬,負重的鼻樑幾近壓塌、耳朵也感覺不再是自己的了,特別是近視的夥伴,帶著兩個鏡、還有兩層口罩力量全部負重在耳朵上。很辛苦,上班根本不敢轉動脖子。”

“天亮了,吃下泡麵就呼呼的睡去了,後面還有更多的未知等著我們,保護好我們自己,就一定看得到我們堅守在一線的身影,穿上防護服我們誰也不認識誰,但我們依舊像一個戰壕裡的戰友一樣,相互協作、相互打氣,一定堅守到這場疫情已經跟我們耗不下去的那一刻,疫情無情,人有情!”

——摘自援鄂醫療隊員朱荔昆《援鄂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