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減少對京劇院團的財政供給,讓演員走向市場,百花齊放可以嗎?

花哥看風景


溫室裡育不出好花!京劇還有別的傳統劇種,是國粹不假,但僅靠政府供著反倒會越來越沒了市場和觀眾!道理大家都明白,任何藝術只有市場認可才能生存和發展,京劇憑什麼例外?即便說現代社會傳統文化生存艱難,但藝術的前提依然是市場!再說喜歡京劇等傳統藝術的並非完全無市場無人!何不讓這些傳統藝術在市場裡成長壯大或是淘汰,政府不必干預。相聲市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前些年相聲市場萎縮,幾無生存空間,但自打殺出個德雲社,反倒風生水起,熱火朝天了!京劇等傳統藝術完全可以讓它在市場裡游泳,大浪淘沙,存下來了的肯定是精華!才是適應當代的傳統文化,才有可能出大家名匠,否則永遠只是和熊貓似的受保護國寶!養尊處優,碌碌終生了!


胡頭蟲兒一個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還是深深的沉思了一下。

  首先,我的答案是暫時不可以的。

  原因如下:

  第一,不光京劇啊,包括其它劇種,這麼些年來,確實都是在走一個下坡路。受眾越來越少,影響力自然也就越來越小。如果此時貿然將之推向市場,太過於危險,恐怕現今的戲劇市場還無法支撐戲劇的自我生存發展,怕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市場淘汰,所以京劇及其它戲劇還是需要國家財政的支持。我們要有耐心,慢慢的恢復戲劇市場的繁榮,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

  第二,任何一個行業,面臨的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現在的社會是節奏特別快的社會,快餐文化盛行其中,極少有年輕人能夠沉下心來去學習古老的中國戲劇。唱戲和唱歌截然不同,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一點都不假。唱歌,你有一副好嗓子就可以了,唱戲呢,沒有那麼簡單,唱唸做打,少一樣都不行,哪一樣都需要水滴石穿的刻苦訓練才行。現在的年輕人能吃這種苦的太少了。

  第三,如果現在就將戲劇推向市場,市場一旦反應不佳,立馬影響到盈利能力,那麼如何養活戲劇人員。不能光讓大家靠著犧牲精神來傳承祖國的文化藝術吧?尤其是年輕演員,他們忍了一時,那能忍了一世嗎?我們不說一切都向錢看,但是說到底,市場終究是要靠多少錢來證明一件事情的,錢多,火爆,錢少,涼涼。就是這樣簡單。

  第四,戲劇演員需要多年的艱苦磨練才能上臺表演,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耐性。可是前面說了,現在是快餐文化的世界,你今天不出名,明天不出名,後天老子不幹了。大家看看,現在的戲劇名家,有年輕人嗎?幾乎沒有。再看看春晚,戲劇節目能佔個幾分鐘?三十年前有名的於魁智、李維康等人,現在好像還是他們在撐大場面,斷層如此嚴重,這可如何是好?這可不是推向市場就能解決的大問題。所以我們要慎重。

  第五,市場太小,觀眾太少,年齡太老。年輕人現在都不喜歡戲劇的這種表演形式,聽戲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年輕人都跑去看電影了,玩角色扮演去了。讓他們走進劇場,估計不要票,都不會有幾個人去。倒是有些外國人好像表現的挺喜歡戲劇,但說實在的,他們也就是圖個新鮮,就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一個心態,看個熱鬧而已。就算你把這些外國人留在中國一輩子,他們估計也弄不明白,為什麼白臉的就一定是個壞人。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如何讓年輕人走進劇場,讓年輕人喜歡上戲劇,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都需要一起來努力才行的。年輕人多了,市場就活了,錢就來了,什麼問題也都解決了。

  最後,再說一遍,把戲劇推向市場,是一件需要謹慎考慮的事情,衝動不得。


好好對對子


其實這已經不是設想,對於很多地市級以下原來設立的各類戲曲團體,現在大部分都已經推向市場化了。從目前的實際運作來看,效果其實不好。

題目中,主要談的是京劇,但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所有傳統戲曲。

先看京劇。現在的情況是,京劇在國家層面和各省級層面基本上都有專業的劇團。這些劇團基本上都是接受財政供養的。地市級以下的京劇團以前也有很多,現在基本上都轉制撤併了,生存狀況不是很好。現存的這些財政供養京劇團,如果撤銷財政支持,應該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有少部分能夠實現盈虧平衡,甚至於略有盈餘,但大部分應該資不抵債,很有可能解散。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京劇目前的受眾非常有限,主要面向中老年觀眾。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和活動能力相對有限,所以很難提供穩定的票房保證。京劇演出市場的容量很有限,所以能夠供養的劇團是比較少的,在經過市場化競爭之後,只有少數劇團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存留下來。至於其他衍生產品市場的開發,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很難形成穩定的收入來供養劇團。

再看其他戲曲。就目前情況看,中國各個劇種當中唯一能夠實現市場化運作,並且有比較好的收入保證的,就是東北二人轉。二人轉兼具戲曲和曲藝兩大特色,在當代社會,二人轉為了契合市場需求,有意識的弱化了戲曲的成分,強化了曲藝方面的特徵。雖然說在坊間一直有對於二人轉現場表演內容低俗的指責,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目前唯一能夠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實現民間劇團生存的劇種。從歷史上看,戲曲本就發源於民間是世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只是後來被人為的拔高,變成了一種與民眾逐漸脫離的高端藝術。二人轉的成功就是源於它開始迴歸戲曲的本質,加上有意識的強化了曲藝的內容。相比戲曲而言,曲藝部分的觀賞難度要更小一些,也更容易實現跨地域傳播。

崑曲現在成為了戲曲當中最高端的代表。憑藉著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的推動,戲曲在短時間內獲得了高度的關注,市場化領域的改革有一定的推進。但是從長遠來看,其發展依然非常艱難,遠不如二人轉樂觀。主要原因在於,崑曲目前的思路是主打高端市場,以雅作為其特徵,門票價格極為高昂。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富人們附庸風雅的一種手段,但從長期來看,一旦失掉興趣,很快會再次沉淪。我個人認為,崑曲的市場化改革走錯了路。

二人轉的成功對於中國戲曲的市場化改革有重要的啟發。當然二人轉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藉助了其橫跨戲曲和曲藝的特徵,其他的劇種,一般沒有這個優勢。不過,二人轉在市場化的運作過程當中,主動根據民眾需求調整節目內容和編排,這是其他劇種都沒有的勇氣。將二人轉的成功單純的歸結於迎合世俗需求,恐怕不是一個客觀的評價。戲曲要想再次繁榮,必須徹底摘掉高雅的帽子,進行俚俗化的改革貼近中下層民眾的實際需求。


用戶4325101516


京劇(也包括其他劇種)如果斷掉皇糧,可能是一劑良藥。現在劇團吃皇糧養了一批躺著吃飯的敗家子。有些人不會演幾齣戲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吹是什麼大師、藝術家,有幾個認真學戲練功?祖宗留下的京劇劇目大約有幾千出,(有資料講約七千出)僅三國戲就有上百出。現在全國上演的劇目只有幾十出,其他全丟了。這不是敗家是什麼?想看戲,一年也不演幾次。劇目不是鎖麟囊就是狀元媒,一出四郎探母還要幾個人演。天天翻來覆去這幾齣戲,要戲沒戲,要角沒角誰還看?!所以劇團斷皇糧改民營、跑碼頭,多排戲,多演戲。過去一個名演員會二三百出戲,一個劇團能演幾百出戏,這才叫劇團,叫角兒。這麼辦,讓那些敗家子們知道天上不掉餡餅,想吃飯得自己掙,庶幾能出幾個好角,能出點好劇團。


用戶121956007356


與七十年代末開始的那場改革開放挽救了中國的命脈一樣,完全走向市場化絕對是振興京劇(其他的藝術種類也是一樣)的不二選擇,只有徹底斷了國有院團的輸血才能從根本上激發京劇事業的內在發展與創新動力,這從49年以前國內的京劇繁榮(比方說四大名旦時期)和現在美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各類藝術院團(美國幾乎聚集了全世界所有藝術門類的佼佼者)的繁榮就可見一斑,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從根本上鬆綁對各類文化藝術創作的束縛和禁錮,不要動不動就統一思想、統一認識,也不要動不動就審這個、斃那個的,其實從德雲社的情況就可以說明一切


塞外長天


憑它不是一般人能練出來,只希望國家重視,讓京劇生存下去,不想讓它成為非遺,看到跨年的一些演出又跳又吼,真的沒有美感,真心爰不起來。


熊貓媽媽462


那就是種安樂死 這個需要一個對比

意大利的歌劇現在都很繁榮 歌劇在一個形式上是一個統一的主體了 各地區有些區別 但大方向上都溶合了 他的基礎是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自發 學校少量補貼的 興趣杜 加上學校 教會 社區辦的興趣社 唱詩班

而舞臺歌劇是一個高級版

京劇 國內民間戲的最主要一和小 但囯內在全國範圍多少有一點影響的地方戲種 超過30個

而支派更多 國內所有劇種都沒有一個穩定 有一定範圍的基礎 主要靠國家撥款 而商業上收入上極不穩定 只要社會上大波動幾次 國家又不大力扶持 滅亡是遲早的

現在的香港基本上完了 臺灣還有不錯的群體

但力量不斷的在下降


超超9918


京劇以及其他傳統戲劇,都有他獨特的魅力,在當今社會,藝術形式多樣化,而現代化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挑戰是現實的,很多人在問,古老的戲劇需不需要?憑什麼財政要拿出錢來供養他們?我有一個小觀點供網友評判,傳統戲劇是我們祖先遺傳下來的寶貴財富,他所傳遞的都是真善美的思想,財政拿出的錢來解決劇團的困難也是有限的,大部分戲曲團體員工的工資也是微簿,而戲曲演員的要求是很高的,唱唸做打要樣樣精通,要真正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君不見有一檔節目,請影視明星來學戲曲,大多避而不見,他們深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沒的功底,就不想出醜了,所以不是取消,而應加大投入,文藝要百花齊放,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的就是想讓傳統文化再一次的火起來。


峰迴路轉230068351


早該如此。五六十年代劇團都是:下鄉演出掙錢。為什麼要養。教看醫療都市場啦一個劇團財政養著民眾咋說。


用戶1407256594859


戲劇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傳統和歷史,足球代表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