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42天去醫院做檢查還要錢嗎?


題主問這個問題,確定不是在逗人玩的嗎?只要到醫院做檢查,用了醫院的醫療設備(磅體重的不算),肯定就要交錢的,除非像某些醫院使用套餐,產後的檢查費用,在當初生產時,就交過費用了。

有的寶媽產後42天做檢查,有的寶媽是沒有去的,謐媽當初在產後43天去醫院做檢查了,但是那時候只做了一個B超,花了80元,檢查子宮有無淤血,檢查之後,子宮沒有淤血,本來我問醫生還要不要做其他檢查的,那醫生讓我去婦產科問問,後來我一想,只要我去問了,相信那醫生應該會建議我去做的,但因為當時來醫院做檢查的人很多,等不及做其他檢查了,匆匆趕回去給寶寶餵奶。

當然在後來,謐媽也沒有去做檢查,但是我每天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異常,因為謐媽錯過那次檢查,雖然不後悔,但內心想,只要是未知,就有隱患,如果決定不去,平時就要多注意點,一直到後來,月經恢復了,我才放心。


其實後面的檢查,我大概能猜想到,應該是關於盆底肌損傷,產婦如果沒有去做盆底肌恢復的話,也可以自己在家做提肛動作或盆底肌恢復,再觀察自己平時大笑、咳嗽等,有沒有漏尿情況發生,下面還會不會時不時發出“噗噗噗”的尷尬聲音,或者有沒有什麼東西從陰道流出,如果有,那麼便是盆底肌損傷過大,陰道鬆弛(或子宮下垂),都沒有恢復,反之,如果沒有,就說明盆底肌在恢復。

關注@楊謐說,讓你在孕產和育兒路上不再焦慮!

楊謐說


需要花錢,每個地方和消費水平不一樣,收費標準也不一樣,一般檢查200--300元就足夠了。



前提是不做盆底肌修復,如果做這個的話,花費就大了,需要1000--3000元,盆底肌修復個人意見如果輕微的可以自己在家訓練修復,盆底肌沒有恢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容易漏尿,如打個噴嚏、大笑、咳嗽就會漏尿;夫妻性生活生活中影響快感。



產後42天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做,可以檢查新媽媽的身體恢復情況,能夠及時發現新媽媽的多種疾病隱患。

後檢查,一般在產後6---8周之間為佳。

產後42天檢查包括以下幾方面:

  1. 量體重:體重增長過快,要減少主食和糖類食物攝入量,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同時加強體育鍛煉;
  2. 測量血壓,血壓沒有恢復正常,查明原因,對症下藥;
  3. 婦科檢查:醫生檢查盆腔器官、看子宮恢復正常、陰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是否正常、會陰和陰道撕裂傷口是否癒合等;
  4. B超:分娩4星期後,子宮就能恢復原來大小,如果子宮收縮不好,就會有大量出血,還有伴隨發燒發熱,或者是有嚴重異味分泌物等;
  5. 產後併發症,對於產後併發證的新媽媽,如果患有肝病、心臟病等,需要到內科檢查;
  6. 產後避孕,醫生也會指導產後新媽媽避孕方面知識,避孕方式可以選擇宮內節育器,一般在產後6-48周就可以放置;
  7. 乳房檢查,母乳指導;


新生兒也需要檢查,進行保健檢查,一般包括身高體重、頭圍、肚臍癒合、營養狀況和智力發育等方面,對嬰兒做一個全面、系統的健康評估,也能為家庭育兒提供具體指導。


丁媽親子時光


傳統意義上來說的,坐月子是30天,但是從科學角度,醫學角度去出發產後坐月子的時間應該是42天。因為子宮在產後六週,也就是42天的時候才能恢復,因此醫院會安排,產婦在後42天的時候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很多孕婦覺得這次檢查沒有必要,感覺自己寶寶生了身體,又沒有什麼異常的狀況,其實42天去醫院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時發現異常解解饞以及盆腔器官的恢復情況。

一般來說,42天產後複查,主要是一些常規的檢查具體包括

血常規

做血常規檢查,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些妊娠合併貧血或者產後出血的媽媽,在產後會發生貧血的現象。如果孕婦在產後出現了高熱,也需要進行血常規檢查。

尿常規

如果產婦在產後發現自己小便有不適,一定要進行尿常規檢查,看看是否有尿道炎或者其他炎症。

盆底檢查和婦科檢查

產婦分娩時,對盆底肌肉以及神經有非常大的損傷,會造成陰道鬆弛,尿失禁等等症狀。因此產婦一定要進行盆底康復鍛鍊,這樣可以恢復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

做B超

主要是檢查子宮的恢復情況,一般來說,在產後42天,子宮是可以恢復到懷孕之前的大小。B超還可以檢測出是否有子宮積液,如果有子宮積液,產婦會出現腰疼,小腹脹痛的現象

有些醫院可能還會安排產婦進行一些其他的檢查,當然也不是每個項目都需要進行,如果產婦沒有其他的不適,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最重要的就是檢查B超,看看子宮的恢復情況。

所以,按照這個標準算下來,產後42天的檢查,大概只需要一二百元就足夠了。

42天的新生兒也需要進行復查

產後42天,除了孕婦需要複查之外,新生寶寶也需要一同去醫院進行復查。

主要是檢查寶寶的身高體重增長是否正常,看看寶寶的黃疸是否退去。

兒科醫生還會根據寶寶的狀況,給出哺乳和生活性的指導建議。

如果在42天當中,準媽媽對寶寶的餵養有任何的疑問,也可以藉此諮詢醫生。

總之,42天的複查,無論對於產婦和新生兒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不管什麼時候去醫院檢查都肯定是要花錢的,除非是醫院免費普及的項目,不過這種活動每年可能也就一兩次,並且一般都不會和產後複查有關。

其實很多女性都會因為在懷孕生孩子的時候導致身體上有一些損傷,產後並沒有如期恢復,比如說產後漏尿,骨盆變形之類的,尤其是產後漏尿,對於這種事都是羞於啟口,所以並沒有引起重視。現在女性康復這一塊越來越受到女性們的重視了,新媽媽們在出院的時候醫生一般都會特別交代,產後42天最好回醫院複查一下,看看產後的恢復情況。



懶媽媽生一胎的時候就沒有聽醫生說產後42天回醫院檢查的話,可能那個時候對這方面還不是很重視,所以對產婦也沒有那方面的要求。二寶是2017年出生的,由於是剖腹產,在醫院都住了幾天,隔壁床的產婦是換了一撥又一撥,每次產婦出院的時候,醫生都會交代42天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回醫院檢查一下。懶媽媽產後42天的時候也回醫院檢查了一下,醫生只是幫檢查了一下,然後做了個b超,醫生說了沒事就回家了。

產後42天檢查什麼項目?

  1. 傷口檢查。大部分媽媽生孩子的時候都會留下一些傷口,順產的媽媽會有側切或者撕裂的傷口,剖腹產的媽媽就不用說了,傷口會更大,而且更明顯。產後42天去醫院醫生就會幫忙檢查這些傷口的癒合情況,看看有沒有感染等。
  2. 子宮檢查。在產後42天,子宮包括子宮頸口,子宮壁和子宮體都基本上已經恢復了,到了醫院醫生會幫新媽媽重新檢查一遍,看看新媽媽子宮的恢復情況,比如說有沒有子宮垂脫情況等。
  3. 妊娠併發症檢查。有些媽媽在懷孕期間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症狀,但是在懷孕之前是沒有的,在產後醫生也是需要檢查一下新媽媽在這方面的恢復情況的。


  4. 血常規。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可能都會有輕微貧血的症狀,產後42天做個血常規可以讓醫生幫助瞭解新媽媽身體的情況,看看是否有貧血,如果貧血的話要根據新媽媽的情況進行治療。
  5. 尿常規。做尿常規是為了檢查新媽媽有沒有尿道感染之類的。
  6. 盆底肌檢查。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由於胎兒的壓迫或者分娩時重度撕裂等原因導致盤底肌鬆弛,產後經常有漏尿等其他情況,這對於新媽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及時檢查及時治療。

做這些檢查一般需要兩三百塊錢吧,有些醫院只是做個b超的話就不用那麼多,檢查的費用可能就這麼幾百塊錢,但是如果盆底肌鬆弛,需要做盆底肌修復的話那可就不止這個價格了,盆底肌修復每次就需要好幾百塊,做的次數越多,花的錢也就越多。



其實還是建議新媽媽都去做一下檢查的,雖然需要花幾百塊錢,但是對於自己的身體來說,花上那麼兩三百塊錢就能知道自己的健康的話還是很值得的。因為很多新媽媽其實在產後都會有一些小問題,及早知道才能及時處理,不至於變成大問題。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要錢。

但是建議去檢查一下,有條件最好做產後修復,最明顯的就是如果漏尿的話,說明盆底肌受損很嚴重了。


簡單地生長c


42天檢查不只是要檢查產婦,還需要檢查寶寶。產後產婦檢查主要是做婦科檢查,看子宮和陰道的恢復情況。寶寶主要是抽血以及看發育情況。都需要花錢的。這些不報銷。


原好問


產後42天,媽媽是需要一個全面的檢查,主要是通過檢查知道寶媽產後的恢復的情況。根據結果寶媽可以調整飲食以及作息等,以便儘快恢復最佳的狀態。去醫院檢查肯定是需要費用的支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