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是怎麼看待中國男足歸化外籍球員的?

飛騰小子


中國男足最近歸化行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無論是已經成功歸化的李可,侯永永,還是正在歸化程序的埃爾克森和高拉特,可以說每一條信息都撥動著中國男足球迷的心絃。

同樣關注著歸化進程的還有各大國外的媒體。比如當初李可(延納里斯)加盟的時候,英國媒體《talksport》就報道了李可即將加入中國國籍併為中國男子足球隊而戰的消息。這是外媒第一次報道中國歸化球員的消息,態度也是十分曖昧,報道稱中國尋找具有中國血統的優秀球員是為了改良他們的國家隊大名單。

而最近,大規模的歸化行動更是讓全世界都開始關注起了中國足球,《衛報》稱,中國如果歸化了埃爾克森以及高拉特,毫無疑問,中國將擁有全亞洲最頂尖的鋒線陣容。文章還多次強調,如果中國有了裡皮做教練,加上歸化球員,這樣中國都沒有辦法殺入世界盃,那真的會讓人難以置信。

《紐約時報》也給出了中肯的評價:“通過歸化球員政策,中國足球嘗試成為國際足球的一股新生力量。”

不過亞洲媒體可就沒有這麼客氣了,日本的媒體就看衰歸化政策(雖然日本是亞洲最大的足球歸化國),他們認為中國的歸化,會打亂亞洲排名和格局。

拋開媒體,王霜和武磊的橫空出世,恐怕早已經改變了外國人們對中國球員的看法,自己新生力量的崛起加上歸化球員,我相信,中國足球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更多討論,請及時發佈在評論欄哦,我會與您及時探討。





條條說體育


歸化球員:中國足球的又一塊遮羞布

獨觀體育 2019-07-01 12:19:48

高拉特、埃爾克森,中國足球的遮羞布?

歸化球員這個命題,在2019年的中國足球,隨著中赫國安的李可、侯永永,山東魯能的德爾加多的成功入籍,映襯在世界盃亞洲出線權的氛圍中,不僅僅成為了場內場外的熱門話題,似乎一下子又燃起了中國球迷進軍世界盃的希望。

中赫國安開中國足球歸化球員之先河

筆者並沒有所謂的血統論或者民粹主義,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現實生活的需求,選擇自己的國籍,那些曾經指責明星、名人入籍他國,或者將孩子生在國外入籍就是不愛國的“偽愛國主義者”,面對如今入中國籍的球員是不是狠狠地打臉了自己的“雙重標準”?

但是,歸化球員真的能夠拯救中國足球嗎?筆者的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從全世界範圍看,歸化球員絕不是一個國家足球水平提高、乃至打入世界盃的捷徑。很多人在提到歸化球員的時候,往往會例舉日本足球和卡塔爾足球。不可否認,從拉莫斯到三都主,從阿里到拉維,都成為日本足球、卡塔爾足球崛起的核心力量,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日本足球和卡塔爾足球今日的成功,恰恰是來自於優質的青訓體系,不斷地輸送出大量的人才,而成為今天亞洲足球強國。歸化球員只是一針催化劑和融合劑,是補齊了木桶的“最後一根短板”。從六屆世界盃的比賽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足球真正的強大,不是歸化球員,而是根植於每個球員內核的“桑巴足球”。

日本足球歸化球員拉莫斯、內爾松、三都主、田中斗笠王

而中國足球呢?是在自身的青訓水平低下的基礎上,中國足協的官老爺們為了自己的政績,大開方便之門,妄圖通過另一種新方式“歸化球員”複製當年閻世鐸的“豪賭世界盃”。30年了,我們從當年可以和日韓伊朗沙特互有勝負,到如今的憑藉自身實力完全不可能與這些亞洲強隊抗衡,甚至連卡塔爾、泰國足球都逐步崛起可以戰勝中國隊的時候,中國足協又另闢蹊徑,讓“歸化球員”成為中國足球的遮羞布。

那麼,即使有了歸化球員,就真的能夠幫助中國足球圓夢世界盃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首先,世界頂級球員能夠規歸化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第二,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也阻礙了很多優秀球員歸化的機會;

第三,歸化球員的實力不足以幫助中國足球搶到2022世界盃的4.5張入場券。

關於第三點,可能很多人帶著疑問。那麼,我們來詳細論述一下:

一、李可真的是國家隊的中流砥柱嗎?按照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入選國足的歸化球員只有李可一人。筆者認為李可的確是一名實力高於絕大部分中國球員,但又被媒體和球迷過分高估的“歸化球員”。李可的優勢很明顯,作為中場後腰,在攻防兩端有能力達到“BtoB”,並且還可以勝任右後衛一職,給了主教練調配空間。但是無論在國家隊還是在中赫國安,李可水平和能力都還達不到之前鄭智在國家隊和俱樂部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即使在聯賽中,施密特的首選還是防守能力更強的池忠國而非李可。而在國家隊的後腰位置上,還有吳曦、蒿俊閔、黃博文這些實力至少不遜於李可的國產球員。兩場熱身賽的表現,面對弱旅菲律賓和塔吉克斯坦,李可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談不上有優異表現。

李可國家隊首秀中規中矩

二、更多的歸化球員能夠成就世界盃夢想嗎?傳聞當中,高拉特、埃爾克森、布朗寧都有可能搭上“最後的末班車”,暫且不論合規成功歸化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使成功歸化國足就真的能夠一夜之間成為亞洲四強嗎?我們藉助亞冠聯賽,來客觀的看待一下中國足球的真實實力。遙想六年之前,投機商人許家印靠著中國足協的制度不完善,沒有相應的俱樂部盈虧“紅線標準”,瘋狂展開“金元足球”,在轉會市場興風作浪,完全違背足球市場規律的把大半支國家隊以及在亞洲水平範圍內的超級外援納入囊中,(這種情況在歐洲、日韓一定會受到相應公平競爭法案和俱樂部盈虧規則的限制),用“超級國家隊”打亞冠-亞洲足球俱樂部盃賽,才贏得了兩次被很多中國球迷、廣州球迷引以為豪的亞冠冠軍。但實際上,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我們在國家隊層面的水平其實差距在加大。以近四年的恆大、上港、國安、魯能為例,依然都是國足班底,依然都是超出亞洲水平的豪華外援,但是四年時間,沒有一支球隊能挺進決賽,更不要說染指亞冠冠軍獎盃。而在賽場上,日韓球隊經常出現只有一名外援上場,依然全面壓制中超BIG4的局面,這還是在亞冠聯賽東西亞分區的情況下。聯賽是一個國家足球水平的基本標尺,依靠超級外援打天下既不是中國足球俱樂部的出路,也不是國家隊“歸化球員”豪賭世界盃的出路。

三、“歸化球員”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俱樂部層面,中赫國安開中國足球之先河,各傢俱樂部也蠢蠢欲動,本來這樣的歸化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無可指責。但在中國足球的體制和環境下,無約束的歸化將成為俱樂部投機取巧獲得好成績和壓制本土球員成長的雙刃劍。到目前為止,中國足協還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俱樂部歸化名額限制條款。有消息說,未來將規定不得超過兩名。按照最新的第十六輪開始的聯賽政策,U23必須保持一名,外援可以四人次,也就是說除了守門員位置強制政策不可以引入外援外,在一場比賽其餘十三個上場名額當中,外援和歸化球員可以佔到6人,如果再算上換下一名U23必須換上一名U23,真正國產球員的比重只佔到一半。並且以中超聯賽的實際情況來看,幾乎所有俱樂部的中軸線核心全部由外援擔綱,國產球員的配角地位進一步凸顯。而在國家隊層面,我們又有什麼數據和可供參考的案例可以證明,有了前鋒高拉特、前腰埃爾克森、後腰李可、中後衛布朗寧的國家隊就能夠在12強賽中,從兩個小組中突破日本、韓國、沙特、伊朗、澳大利亞五支世界盃常客的圍剿?如果一旦卡塔爾真的被取消了主辦權,我們又多了一個勁敵攔路虎。所以所謂“歸化球員”,最大意義對於國足而言,最多是40強小組賽不用像上一屆一樣,依靠全亞洲的幫忙才進入12強。而這一屆的“只差一步到羅馬”,會強化中國足協在面對2026世界盃擴軍的利好之下,進一步加快歸化進程,確保在自己官位上實現中國足球世界盃賽場上“零的突破”!

媒體報道高拉特、埃爾克森、布朗寧即將歸化

說到底,“歸化球員”本身不是不可以,在全世界也都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對於目前官本位總想投機取巧、一球成名的中國足球而言,這是一支興奮劑。就想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在面對媒體時回答為什麼中國籃球不歸化球員時所說的:“歸化球員可以短時間的為我們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對於我們自己國家的籃球事業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有害的。”

姚明公開談歸化球員對中國籃球“有害論”

體育,一定有功利的一面和屬性。但是隻靠著功利不可能從體育大國成為體育強國。隨著冬奧的臨近,中國弱勢的冰雪項目也在大喊“歸化政策”,以中國冰球、中國滑雪、中國花滑目前的水平,真的依靠歸化運動員就可以染指金牌嗎?答案顯而易見。北歐、德國、美國、加拿大這些冰雪強國幾十年上百年的冰雪運動基礎和傳承,沒有哪一個是靠所謂的“歸化大計”成就今天的強國地位的。

中國人喜歡走捷徑,喜歡拷貝複製,喜歡彎道超車,前幾年更是喜歡大談特談可笑的所謂“後發優勢論”(中興事件之後再也沒人提了,一夜之間讓國人猛醒)。足球也是一項系統科學工程。就像一部優質的飛機、汽車發動機的研製,別人花幾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發,幾千萬次的試錯數據才有了今天的質量保證。我們妄想通過站在別人的肩膀就超越別人,這樣和天方夜譚、痴人說夢有什麼區別?更別忘了,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給他人做嫁衣,每個國家都在不斷地強化自己的優勢地位,這就是國家實力競爭,無可厚非。

中國足球和這個國家一樣,不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發展的路徑就擺在面前,但是——沒有捷徑。


獨觀體育


其他國家沒有資格對中國男足的歸化指手劃腳吧,因為中國男足的歸化已經算很晚的了。

在國際足球中,歸化現在幾乎是很普遍的現象,像奪得世界盃的法國隊,上場的11名球員中,8人是歸化的,一些球星,也都是歸化的,齊達內原藉是阿爾及利亞的,卡莫拉內西原籍阿根廷的,後來代表意大利參加的世界盃等等,這都是很正常的。

在亞洲層面上,日本早就有歸化球員,像什麼田中斗笠王和三都主,都是歸化的巴西人,西亞球隊就更不用說了,西亞一些小國,人口並不多,但是卻很有錢,因此歸化大量的非洲裔和巴西裔的球員,像卡塔爾、科威特、巴林等小國,足球水平在亞洲排中上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停的在歸化球員,保證本國足球隊的競爭力。

所以其他國家沒必要對國足的歸化說些什麼,中國男足做好自已就行了。


米爾哈雷德


誰愛怎麼看就怎麼看,我們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

1、歸化是國際足聯政策允許的,我們只是按照足聯規定要求去做而已,不是鑽空子,不是投機取巧,因為政策對每一個會員國都是平等的,每個國家都可以用。我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歐洲足球強國德國法國意大利都有歸化球員,亞洲日本早就有,現在菲律賓、關島我們這些世預賽同組對手也有,這說明什麼?說明足球歸化是足球發展交流的重要方法!

我們大可不必過於放大歸化的弊端,也不必擔心會對足球青訓產生毀滅性影響,有好的球員願意為我所用,本身就說明我們強大國力的吸引力!

2、外界對於我們的評論無外乎這麼幾個說法,一是非亞洲領域,大多是持贊同態度,和他們又沒有多大關係,認為歸化可以提升國足實力!二是亞洲國家,是不是認為中國歸化就是“狼來了”,會對他們進軍世界盃和亞洲大賽取得好成績產生不利局面?


這和我們都沒有關係,卡塔爾亞洲盃奪冠不是依靠歸化球員嗎?也沒有其他國家多說什麼吧,說了也不管用,我只是記得2019亞洲盃是卡塔爾奪冠了,至於怎麼奪冠的,誰管呢?

這個世界只承認強者,美國是第一大國強國,至於他們原來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是強取豪奪還是發戰爭財,是不公平競爭還是打壓對手,現在說也沒有什麼意義!足球同樣如此!

3、做了就不要怕別人說,老百姓有句俗語說,聽見兔子叫還能不種黃豆了?關鍵是我們怎麼做?怎麼才能做好,要有計劃有條件有步驟!


足協要有計劃,什麼時間段歸化什麼球員多少球員,要有目標,符合國足需要的就要想法設法歸化,不能瞻前顧後,猶抱琵笆半遮面!但是也要提高標準,不能什麼水平多大年齡都列入歸化範圍,年齡偏大水平能力並不是多好的球員,還是省省吧!


大家覺得呢?還是要考慮政策的利弊,不可能百利無一害也不可能百害無一利,關鍵是看歸化對中國足球的發展,特別是長遠發展是不是真有好處!既然決定了肯定是綜合分析過的,所以就按照我們的方案去做好就是了!


享受看球


規劃恐怕是急功近利的中國足球管理層能用的最後一招了。這一招能夠激起反應的只有亞洲國家,首先要面對這支擁有規劃球員國足的就是亞洲球隊,而規劃球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國足實力。擁有規劃球員的國足進去十二強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此最為關心國足使用規劃球員的國家肯定是日本、韓國、伊朗、澳大利亞、沙特這些國足在十二強賽有可能直接對戰的亞洲勁旅。

亞洲國家對於中國足球隊使用規劃球員的事褒貶不一,沒有出現清一色的看好與看衰。規劃幾個比本國球員有實力的外援的確能提升實力,或許這回不會輸給敘利亞了,進去十二強賽也穩了,但懂球的人都明白,國足規劃的幾個外籍球員都不是世界級的,放到歐洲主流聯賽裡,恐怕連保級隊的主力都當不上,更別說像孫興慜一樣成為熱刺進去歐冠決賽的功臣或阿茲蒙這樣的荷甲最佳射手。

至於說歐洲國家,人家有高水平的聯賽和大量的優秀足球人才,加之承認雙重國籍,用非純本國血統球員早已經不是新鮮事,因此人家不會太在意中國足球規劃幾個外援的事,除非中國隊進入了世界盃並和某個歐洲強隊交鋒。


奇醜超


向西方學習

不是把他們淘汰的東西

當作寶

向洋人借鑑

不是將人家丟棄的垃圾

收進門

人貴有獨立思維

拿來主義乃愚人

好大喜功糊塗志

急功近利亂彈琴


鳳凰涅槃雙魚座


放眼看世界歸化球員是一件比較平常和普通的事情了,只是現在中國這樣做顯得比較新鮮而已。其實也沒什麼,既然中國人自己不行,那就歸化一些水平不錯,也願意為中國足球出力的外國人,增加球隊實力,使中國隊成為亞洲強隊,最終進軍世界盃。

只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很多行業都已經發展到世界頂尖水平,在體育項目中也是穩居奧運會等賽事獎牌榜前三,只是足球領域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外界對於我們的評論大多是認為歸化可以提升國足實力,但是更多的聲音還是認為歸化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關鍵還是要做好青訓,培養足球文化和土壤,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喜歡這項運動。中國足球路還很長!


翼彩人生


第一我們自己的事情管別人怎麼看幹嘛?只要不違反國際足聯規定,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第二誰會對這個不爽呢?西亞那群酋長土豪們應該是不會不爽的,因為這事他們做了多少年了;歐洲南美的國家也應該不會不爽的,因為你歸化14個(一隊加三替補全上),也不是人家對手。一個清華北大的博士生去在意某個縣城的中學生中考發揮的好不好,你會不會覺得他吃撐了?剩下什麼馬爾代夫泰國菲律賓之類的,首先他們也歸化,其次他們的意見完全可以無視。至於說什麼歸化球員是為了錢不是為國爭光,拜託你還活在80年代初麼?他們入籍了就是中國人,賽前奏中國國歌,贏了升中國國旗,還要怎樣?關於怎麼向子孫後代解釋這個問題,需要解釋麼?你子孫不是秦朝人,你今天需要和他解釋為什麼雲南人是中國人嗎;你子孫不是唐朝人,你今天需要和他解釋為什麼朝鮮族人是中國人嗎;你孫子不是明朝人,你今天需要和他解釋為什麼蒙族人是中國人嗎?


第三根肋骨的門神


外國人幹什麼都沒人說三道四,為什麼中國這麼點事就吵翻了天。原因就是:——中國媒體成天沒事胡編亂造的太多了……


糖果176399193


為什麼要管人家怎麼看?自己舒服了就行。別人舒服了,只有自己不舒服,這事堅決不幹。所有人都難受,只有自己舒服了,這事必須辦!還管別人怎麼看,典型的奴才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