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

——記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合唱隊合影於上海師範大學(崔海順攝影)

近幾年,在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活躍著一支老年外語歌詠隊。歌詠隊成員主要由田林社區八、九、十村的老年居民組成,平均年齡70餘歲。他們在八、九、十村居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多年來堅持用外語演唱歌曲,他們不僅能用中文、英文、德文、俄文演唱歌曲,這幾年,他們又學起了世界語,唱起了世界語歌曲,並且在多次大型活動上用世界語等外語演唱,還用世界語朗誦,受到了世界語界等觀眾的好評,鑑於他們對世界語的熱愛、奉獻和對世界語文化的傳播所作出的貢獻,上海市世界語協會會長周天豪特意發去了感謝信。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隊員們在認真學習世界語歌曲(沈小西攝影)

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是一支由近20位退休老人組成的隊伍,成立於十多年前,由一群有共同愛好歌唱的老年人自發組成,他們當中退休前有科技人員、教師、企業職工等,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也60餘歲。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隊員們在認真學習世界語歌曲(沈小西攝影)

隊長徐明玉退休前是一名激光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80餘歲的老人。說起歌詠隊成立的初衷,她格外高興地說“退休已幾十年了,兒女也都成家了,就想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於是就約上幾位志同道合的老友開始練習演唱。” 前幾年,她和丈夫先後患了大病,她家務、醫療一肩挑,然而她始終牽掛著歌詠隊的事,身體稍有好轉,就趕來印歌詠隊的唱歌紙、做單詞表,盡心盡力地為隊員服務。她從學俄文到英文,從學德語到世界語,學一樣像一樣,真堪稱隊員們的楷模。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隊長徐明玉(沈小西攝影)

歌詠隊的老人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夕陽別樣紅。他們積極開展學外語、唱外語歌曲的活動,展現了新時期老年人的風采。87歲的、退休前是情報研究所的研究員張波,在歌詠隊是最年長的一位,他在社區學校教俄語,一教就是十餘年,還教唱俄語歌曲。張老師好學不倦,求知慾強。他以活到老,學到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學世界語,他也是從頭學起的,他敢學、敢碰,教材一發下來就看、就問,經常提出疑難問題,這樣他進步最快。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87歲的退休研究員張波(沈小西攝影)

隊員們以前都沒有學過世界語,如董玉琴等隊員不恥下問,有問題就提,硬是一字一音將世界語啃下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稱“張大俠”的隊員張俠魂,他也做好為歌詠隊音樂配音的無償服務工作。好幾次彙報演出,他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地通過電腦做配音,有時還從現場趕回家修改後再過來趕場。而隊員崔海順也積極為大家參演活動拍照,給大家留下了美好的記錄。

隨著這支老年外語歌詠隊的頻頻亮相,社會知名度越來越高,其他社區的老年人也來報名參加,其中有一位老人光來回的路程就要花費好幾個小時。

這支老年外語歌詠隊成立初期,他們用中文、英文、德文、俄文演唱歌曲,打2016年起,在歌詠隊成員之一、上海世界語協會原副會長許德基教授下,他們開始學起了世界語,又熱衷於用世界語演唱歌曲。

歌詠隊分別在2017年1月19日徐彙區田林社區僑聯代表大會、9月28日“茶與愛”世界語國際微電影大賽獲獎影片展映暨“柴門霍夫年”讀書活動、2018年6月7日田林社區居民演唱會、6月23日上海市世界語協會第7屆代表大會、2019年12月21日第一屆首爾上海世界語論壇等大型活動上用世界語等外語演唱,還用世界語朗誦尤利巴基的詩《給我們的語言》和世界語對話,他們演唱的世界語歌曲有:《友誼地久天長》、《歡樂頌》、《茉莉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綠島小夜曲》、《歡樂頌》、《我和我的祖國》、《平安夜》、《紅莓花兒開》、《第聶伯河在咆哮》等。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的“茶與愛”世界語國際微電影大賽獲獎影片展映暨“柴門霍夫年”讀書活動上演唱世界語歌


說起教老人們學世界語的許德基老師,老人們都豎起大拇指來稱讚他,稱他為田林社區的達人。許老師長期從事中學的教學工作,數十年來,他一直致力於世界語的推廣與普及活動,先後在上海市第二中學、田林三中、徐匯中學、五十四中學、西南高中、嚮明初級中學、敬業中學等學校開設過世界語選修課。為了讓社區老人也能更快地瞭解和掌握世界語,他精心備課、認真教授,生動有趣,老人們在許老師的帶領下,聚集到世界語的綠星旗幟下,學起了世界語,唱起了世界語的歌曲,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

而在隊員當中,更有一位奇人,她就是畢業於解放軍外語學院英語系的黃曉梅,曾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編審,是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她曾翻譯有關資料200多萬字,出版英語譯作十餘部,也曾用德語翻譯出版過有關科技的文章。而今,在歌詠隊,自從跟著許德基老師學了世界語,初級課本還沒有學完,黃曉梅就靠著自己深厚的外語功底,將國際著名世界語學者、作家、詩人尤利烏斯﹒巴爾賓的世界語詩La masakro成功譯成了中文,並被上海翻譯家協會主辦的第27屆 “金秋詩會”錄入《中國:異域想象》宣傳冊。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黃曉梅(圖中)、上海世界語協會原副會長許德基(圖左一)(沈小西攝影)

歌詠隊的老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豐富多彩的外語歌曲演唱,還有學習世界語、學唱世界語歌曲後的意外收穫,不但給社區的居民帶來了精神食糧,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更是傳播了世界語,使更多的人知道了世界語、瞭解了世界語。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在第一屆首爾上海世界語論壇上演唱世界語歌曲(沈小西攝影)

上海世界語協會 沈小西報道,沈小西、崔海順攝影


愛唱世界語歌曲的上海老人們-上海徐彙區田林社區老年外語歌詠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