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固定,但每次要生活費的時候,我媽都會說兩句讓我聽著不舒服的話,我該反駁嗎?

袁思怡


我認為天下間沒有那個父母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願自己過得苦點累點都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點。

這就是來自父母的愛,一種無私奉獻的愛。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是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表明自己的意思。

兒行千里母擔憂,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要去到外地讀書了。作為父母肯定是想讓他們在外面生活得體面一點,不至於被別人瞧不起。父母掙錢不容易,她也知道可能每個月給你的生活費不夠,但他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滿足你。

至於你說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固定的,每次張口跟父母要錢的時候,他們都會說一些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就要看他們說的是什麼話了。如果他們叫你省著點用,不要花錢大手大腳的,這樣你也覺得不舒服,那就真的是不懂得體諒父母,不懂得他們賺錢的難度。因為我認為天下間沒有那個父母會給錢自己兒女的時候還會罵罵咧咧的,因為他們恨不得把所有他們認為好的東西統統都給你,又怎麼可能讓你受委屈,只是我們自己不理解而已。

一、父母掙錢不容易,要多體諒他們,不要跟他們頂嘴,更不要讓他們擔心。

我覺得沒有誰家的錢是大水衝來的,也沒有誰家的錢是地上撿來的,更沒有誰家的錢是憑白無故得到的。而是自己的父母在外面任勞任怨,努力掙來的血汗錢。生活本就充滿著辛酸,父母為了供你讀書更是不容易,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為的就是能撐起這個家。但是不管如何辛苦和困難,他在你的面前從來沒有抱怨過,每天都是笑呵呵的。為的就是不給你增加壓力,讓你好好學習。

而你倒好,不但理直氣壯的要錢,而且對於父母的嘮叨還想反駁回去,真的是不知道賺錢的不容易啊。父母的嘮叨不是說你怎樣不好,只是讓你在學校省著點用,不要一兩天就把一個月的生活費給幹掉了。他們賺錢很辛苦,又沒有文化,人又老實,做一天的工下來,別人給多少就要多少,也不會去和別人討價還價。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學校裡面開心玩耍的時候,你的父母在幹嘛?他們有可能在某個工地裡辛苦的搬磚。當你在學校裡面吃好的喝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們此時此刻在吃什麼,有可能是鹹菜加饅頭。即使他們很辛苦,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在你面前表現出來。

所以我們不要認為父母給錢我們是天經地義的,我們要多體諒他們,用學習成績來回報他們的辛苦,還要照顧好自己,不要讓他們擔心。

01、面對父母我們要學會感恩,十月懷胎不容易。

02、面對父母的嘮叨,我們不要心煩,要耐心聽講。

03、面對父母的辛苦我們要學會體諒,為了我們,他們真的是非常辛苦。

二、每次向媽媽要生活費的時候要記得說聲謝謝,有可能因為你的一聲謝謝,她都會高興一整天。

其實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是希望我們能明白他們的用苦良心。為了能讓我們在學校有一個好的生活條件,他們省吃儉用,再苦再累的工也去做,並且他們不捨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錢。工作賺來的錢全部攢起來,為的就是留給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在外面肚子餓了,甚至都不捨得花錢買一份盒飯來吃,因為他們覺得太貴了,還不如鹹菜和饅頭來得實在。

雖然父母的辛苦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想象得出來。所以當我們向父母張口要生活費的時候,要記得和他們說一聲謝謝,謝謝父母無私的奉獻,謝謝父母無私的愛,謝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等我們出社會後,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父母。

可能因為我們的一句謝謝,父母會感覺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所有的疲勞都會煙消雲散了。

所以我覺得一句謝謝既可以表達出我們對父母的辛苦表示理解,又可以讓父母感覺我們懂事了,真正長大了,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

01、多理解父母,不要讓他們覺得我們長不大

02、和父母說一聲謝謝,因為他們真的不容易

03、學會為父母分擔一些壓力

三、多關心自己的父母,隔三差五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其實在生活中父母最牽掛的還是自己的子女,不懂你們有沒有發現,如果你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打過電話給自己的父母,突然之間打個電話回去,你會發現在電話那頭的父母非常的激動,以至於講話的聲音都有一些顫抖。並且還一個勁的問你在學校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吃飽之類的話,雖然明明知道答案,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我覺得當我們和父母分隔兩地,長時間不得見面。我們可以隔三差五的打個電話給自己的父母,聽一聽他們的嘮叨,聽一聽他們的聲音,以解思念之苦。我們也可以詢問一下父母的近況,問一下他們最近過得好不好,還可以囑咐他們,讓他們不要過於勞累,要注意身體。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不管我們身在何處,最牽掛我們的還是自己的父母。即使我們長大後還是一樣,因為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01、多關心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感覺到你也是在乎他們的。

02、多陪他們聊聊天,聊一聊你的學習和生活。

03、放假的時候,回家多陪陪他們。

總而言之:父母一輩子真的不容易,為了孩子,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他們從來沒有好好得過休息,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在工作,賺錢養家。我感覺父母就像是電視裡的超人一樣,無所不能。

我是“辛勤的工程師”專注於教育領域,善於解決教育問題。如果你也有不能解決的教育問題,請關注我,並邀請我來為你解答。


辛勤的工程師


我兒子大二,每個月二千二的生活費,每月七號我準時打錢給他,逢年過節,我會給他發個紅包。每次我都會問他錢收到了嗎,夠不夠用?而他總是回答夠了,謝謝媽媽。

我很喜歡那句話:錢是用來享受生活的,不是用來存在銀行的。所以我的存摺裡幾乎沒有錢,我都是把錢用來買房,買車,買茶葉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上。每次孩子從大學回來我們都會去環境好的飯店吃幾頓美食,去高級會所放鬆一下身心,平時我們都是很隨意的小生活,而不管我怎麼安排生活兒子都很開心,如果他不喜歡的事他會直接說,我們遇到事情都會勾通退讓包容,所以生活得很輕鬆愉快,母子間很少有生氣和不涼解的事情。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高興了我就快樂。我越是對兒子信任大方,兒子越是尊重我愛戴我,從來不亂花錢,要買什麼東西也會跟我說說,而我很少發表意見,只是善意的提醒一下他買的東西要實用要喜歡。因為我知道父母和孩子在思想上在欣賞上都存在代溝,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情不是很好嗎?

我不知道你媽媽為什麼要說那些話,可能平時她就是個愛說話的人,而你很少跟她勾通,所以她在你需要她的時候多說幾句話,刷一下存在感,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覺得你如果不愛聽就委婉的跟她說出來,也許她說那些話她覺得是為你好,你不要怪她怨她,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有空多打打電話給她,即使是每天一聲問候,她也會很開心很幸福的。

祝福你新年快樂,也祝福你媽媽新年快樂。


劉鈴言


1996年我上大學的時候,生活費是三百元,我媽怕我亂花錢,還非得月初給我二百,月中給我一百。導致我幾乎一點零花錢也沒有,於是我暗自發誓,等我自己賺錢了,再不開口要一分錢。清苦的大學時光結束後,我畢業進入事業單位,月薪550,我才知道300元對於父母來說已是不少,畢竟我還有個哥哥,農村還有大量的親戚。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畢業後我很注重開源節流,結婚的嫁妝5000元是我自己攢的婚後買車,也全靠自己積累。經濟上的獨立可以讓我生活的有足夠的尊嚴,再不看誰眉眼高低。這樣多好,缺錢自己賺,是一種最佳的人生哲學!


Zmcjojo


我大學(2018屆)的時候每個月生活費只有600,而且每次媽媽都會拖幾天才給我打錢,平均下來每個月約500塊錢。她總是覺得我花錢很多,因為我有個無敵省錢的遠房表姐,她每個月生活費300-400,所以媽媽覺得我600真的是很過分,可是實際上……

我每次要錢她都說風涼話,直到大二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是沒法過了,貴的菜不敢點,聚會從來不去,我決定反抗,反抗的方式是直接不要錢了,哈哈!

我嘗試寫稿子掙稿費,同時努力學習賺獎學金,偶爾去輔導班教課,這樣下來,我一個月能有1000+,生活質量直線上升。

所以,辦法總是有的呀!

現在我讀研,補助+獎學金+自己收入,我不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甚至還經常給家裡買東西。

樂觀一點咯嘿嘿


孫芳圓


我不知道你媽媽在給生活費的時候會說什麼讓你不舒服的話語,我分享我自己的真實經歷給你看看。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女兒六歲那年老公去世,我一個人把她拉扯大,小學,初中,高中,大專,能給她的愛我都會加倍的給,但是不寵溺她,女兒大二兩年,每年每個月的生活費沒有變過,1100/月,大部分時間我都不會再囉嗦她,因為給的錢也不是很寬鬆,偶爾會開玩笑說,等我以後老了找她要錢的時候能夠像我這樣秒給,我就很幸福了,偶爾也會嘮叨幾回不要亂花錢,該花的還是得花。但是每年過生日和過年另外給點錢,她每年過春節收紅包2000左右都是自己收起來的可以貼補零花錢。每年的暑假都會去做暑假工鍛鍊自己,你現在是大學生了,應該也成年了,多體諒父母的辛苦,大學生很多時間,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去做兼職提升自己,鍛鍊自己還可以掙點零花錢!所以不要反駁父母,媽媽嘮叨的時候適當的撒下嬌就過去了,祝你學業有成!


湘邵老蔣


我大一,一個月1200的生活費,老爸要交店鋪房租,家裡的開銷,弟弟平時的花費,有時沒什麼生意或資金一下子週轉不過來的時候,會和我說錢還有剩嗎,最近老爸手頭有點緊,晚點會打過來,我一般會讓他別擔心我,我還有錢,我之前去實習賺的工資沒動過,就是想留著[大笑],買衣服的錢都是從這個工資裡面出,不想再管老爸要這個錢,打算今年的暑假也去打工,再存起來,慢慢用


排排是西瓜的


我曾經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費,08到11年每月四百然後漲到500,真的不夠用,然後我反抗了,大學動了腦筋,就是每月週六週日簡直,那時候網絡簡直比較少,都是去實體店賣衣服,每天100這樣我每月就是800,我學習不錯,獎學金一學期2000多,每月500這樣我一個月就是1300多,還有放假我也不玩,十一到十月七日,兼職一天100就是700,十月收入2000,說真的你想想辦法,我最不喜歡求人,寧願求自己,給的不夠就不要啦,那600能幹啥,你看我這自己賺的1000多不香嗎,就是犧牲了玩的時間,上學好好上,有獎學金,我十月一生日都去打工了,那時候攢了社會經驗,上班反而輕鬆了

一句話,求人不如求己,找父母要錢還要張嘴,我寧願求自己,跟老闆張嘴,因為我付出了勞動,不公平待遇我就可以說,那時候年輕,為了十來塊我都跟老闆吵過,因為學校離簡直地方遠,下班晚回宿舍宿管阿姨找麻煩,吵了能咋的,大不了下次換個兼職地方


小可愛麻麻170101


作為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孩子雙重身份回答一下。

我母親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只要買東西要錢,必定難為你,難聽的話就得受著,為啥,拿人手短。!

但是,這樣拿了人家就感激你,認識你的不容易了嗎?要我說,你不說,十分恩情,說了,一分。

提個問題,你上班每個月按時發工資,你覺得這個公司還挺好的。

但是,每次發工資,老闆娘都在旁邊說,懶鬼幹啥啥不行,又窮又饞,發工資跑挺快。

相信沒幾次,你有機會,肯定跳槽。為啥,我明明憑自己本身工作,你說的和你施捨一樣。人格侮辱。

那你說,孩子不是員工。

是的呢,孩子是親人,不是員工,親人就能侮辱?

當然,說幾句酸話不算侮辱,但令人厭惡。

你又說,孩子不給我創造價值啊,光花錢!我在問你,不創造價值,你生孩子幹啥。

你問問自己,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樣的報答?每次你寄錢都隔空給你磕個響頭?

早知道,你的孩子已經大學了,很多道理都懂,你給他錢的時候,他是心虛的,你這時候說,你想幹什麼,要挾嗎?你想想你的老闆發工資給你,不是說,下個月繼續努力,而且說,你知道公司這個月業績不行,你自己看著辦吧。你肯定拿了錢就上招聘網站,絕對不會去想,我老闆這麼難還給我發工資。就是你老闆把這話說了,你心裡也是呵呵。

其實,簡單來說,這種說酸話的行為,就是情商低。往往自己付出的最多,最後一分不得,人家都不待見,第一個被拋棄。我媽在我表弟小時候經常給他買衣服啥的,每次都讓我表弟說,以後對姑姑最好,孝敬姑姑,現在我表弟30的人了,結婚都不通知我媽(在一個城市)

最後子女,你自己要想清楚這個底層邏輯後,就對酸話不敏感了。她說就讓她說去。很多人改不掉甚至沒有這樣的認知。你無力更改。

最後一句,作為過來人,儘量經濟自由,我上大學假期都在打工,你會發現,你會掙錢了後,父母對你的態度會好很多。即便是離開,你也有底氣。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相互牽絆但是不干涉。相切不相交。[微笑]





一棠貓


我沒有上過大學,我不知道大學要生活費是什麼樣的,我只記得我上初中的事。

我上初中的時候住校,一個星期回家一次,還是02 年的時候。一個星期10塊錢,每次要生活費的時候都要低聲下氣跟我媽要,我媽每次都要念叨半天才給,給的時候還嫌多都會扣一兩塊。學校離我家挺遠的來回坐車都要兩塊,所以只有走路去,每星期都在家帶點鹹菜辣醬才能湊活過一星期(導致我現在看見鹹菜辣醬心裡就反酸水)。我是個女孩子,後來大點來了生理期,要買需要的生活用品也不會單獨給,只有在生活費裡擠點出來買。

我最怕的就是開學要學費,要學費得提前幾天就開始要,要學費得那幾天天天都得捱罵最後一天基本都要罵哭了才給。

後來長大了心裡總是有一點自卑感,工作後哪怕自己做的比別人好,自己心裡也覺得什麼都不如別人。


笑起來真不好看


我爸媽都是一個學期一個學期的給錢我,就是每個學期給一次花完就沒有的那種[捂臉]平均下來每個月在廣州這樣的地方真的比較少[捂臉]我確實不怎麼夠花(我也不亂花錢啊),但就是我爺爺每次在我回家的時候都暗戳戳的給我塞錢(他就是怕我一個女生在外面缺錢),再加上我寒暑假兼職那點點錢,所以就夠花。然後我才一直沒有跟爸媽說生活費不是很夠,而且他們還一直以為我很有錢[捂臉]還想減少我的生活費[捂臉]

所以我這種一個學期給一次錢的就不存在每個月要錢的問題,但是就是有計算好每個月能花多少錢,不然我怕我期末沒錢花[流淚]其實爸媽能主動給生活費真的很好,因為我們這種年紀開口要錢自己也覺得很尷尬,我室友也是一個月給一次那種,爸媽也不主動給生活費,她們都是拖到最後自己真的要沒錢了才開口要,就是很卑微那種,要了也不一定給,就是要反覆的開口要幾次才給那種[捂臉]但是爸媽真的沒必要在給錢的時候說難聽的,因為這樣說我們也真的挺難受的,如果實在是經濟不寬裕的家庭可以讓孩子珍惜點花或者鼓勵孩子在週末的時間做做兼職什麼的,真的沒必要說一些不舒服,這樣大家都挺難受的。(而且大學的時候確實也還沒到經濟可以完全獨立的時候,確實是需要爸媽的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