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今年六歲,我週末一回家就纏著我要手機看,手機癮很大,咋辦?

漢漂阿松


現在手機的普遍性導致很多孩子,手機癮很大,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管好自己,給孩子做榜樣。

孩子回來,我們放下手機,跟孩子一起做遊戲,看繪本,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如果我們自己一直拿個手機,而去要求孩子,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孩子自然不會買賬,所以我們首先從自身做起。


桅笑wx


首先自己不玩手機,手機不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如此簡單,孩子看到父母玩手機肯定也是想玩的,同理,她沒有玩手機的環境她怎麼會去想要手機玩,我家娃以前也是老是要玩手機要看電視,我意識到了她一玩手機就太過專注手機,脾氣暴躁,很傷眼睛,我就乾脆把電視線拔了,回到家我也儘量把手機放抽屜,晚上娃睡了我才玩下手機,現在我家孩子很少找手機很少找電視,沒有手機電視,她自己總能找到東西玩,她會看書玩玩具畫畫。

我們大人看手機的自控能力都很差,也不能責怪孩子,首先是我們創造手機的環境給他,能讓一個兒童自律自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父母就是孩子的環境。



惹事香奈兒


孩子看手機無非是孩子未能找到比看手機更好打發時間的事情,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找好玩的事情來代替看手機。父母們可以試試下面這種方法。

今天上午我家大寶也告訴我自己好無聊,我和孩子通過合作製作選擇輪的遊戲以及玩這個遊戲驅趕走了無聊,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試試:

背景:今天元旦,大寶沒上學在家休息,因為起的晚就沒出去玩,爸爸出差沒回來,我也不想開車出去遠一點的地方玩。

吃完飯後我陪小寶睡覺,順便看看書,一會兒大寶來到床前,告訴我:“媽媽,我好無聊啊”。我收好書,對她說:“你很無聊是吧,那我們來玩個遊戲吧”。

第一,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製作選擇輪

  • 這番話激起了孩子的興趣,趕緊挨著我坐下來,我說:“我們用選擇輪的方式打發無聊的時間,你覺得怎麼樣?”雖然她不是很樂意,但是能看出來她也有躍躍欲試的想法,我告訴她,“你幫忙準備一張紙和筆,你不會寫字,我幫你寫字”。
  • 孩子聽我說後找來紙和筆,然後我說“我們如果很無聊,我們一起頭腦風暴想出哪些好玩的事情能夠讓我們忙碌起來,不再無聊”。
  • 一開始,孩子說想不出來,我知道她還沒進入狀態,於是我就拋磚引玉說出一個:“點名字,這個你覺得可以麼?”,她勉強地說:“還可以吧”。然後她說:“,吃水果呢?”我說當然可以啊。
  •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我們一共頭腦風暴想出了十幾個打發無聊的事情,我一一寫下來,並且讓孩子自己用剪刀將它們剪下來,疊好,然後告訴她,“我們需要一個盒子來裝這些選擇條,你去找盒子,由你來決定用哪一個”。孩子找了幾個盒子,最終確定為一個手鼓裝選擇條。

第二,讓孩子通過玩選擇輪的遊戲打發時間

  • 最後我告訴她,我們可以開始玩遊戲啦,孩子搖搖裡面的選擇條,抽出了一張,打開一看是吃水果,然後孩子趕緊跑去吃了個獼猴桃。
  • 就這樣,當孩子無聊做完一件事後又接著做第二件事,這些事情都是通過孩子自己去選擇,她自己掌握主動權,而不是我要求她去做的,玩著玩著就吃飯了,無聊的上午就這樣被孩子打發了。

語萱媽咪呀


王華老師來答疑,以實例講教育。

六歲女孩手機癮大,這個事情絕不容輕視。

之前我曾經接待過類似的一個實例。六歲的男孩,看手機玩遊戲已經上癮到不能放下一刻的程度,只要家長拿掉他的手機,他就會爆發尖叫,並伴隨打人。這個孩子這種情況形成,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原因是,孩子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家長通過理療的方式給孩子治病。每次理療需要靜臥兩個小時,一個六歲的孩子怎麼呆得住?靜得下來?於是手機成為有效的保證孩子安靜的工具。三個月之後,孩子身體上的疾病好了,看手機成癮了!

由於孩子一直看的是一個樂高遊戲,這在生活中也有實際可用的玩具,所以我給到家長的辦法是,在現實生活中建立孩子游戲的快感,把孩子從虛擬的世界裡拉出來。同時,一定要增強孩子和家長的親子互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陪伴的快樂。經過兩週的堅持,孩子成功的放下了手機,恢復到正常的幼兒園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每用樂高做出一個模型,就請媽媽拍照發給我,發朋友圈。在幼兒園裡,手工的課上他的表現也得到老師的肯定誇獎,他還教小朋友們一起做積木遊戲。通過這些現實中的快樂來源,讓孩子越來越喜歡在現實生活中與家長與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在手機裡玩。

重要的是,我要求家長從此之後,在家裡盡一切可能的不用手機,如果是工作上的事情,儘可能的避開孩子接發信息。尤其是不要自己在那用手機玩,看小視頻,或者是打遊戲,卻要求孩子不碰手機。這一點孩子的爸媽非常配合,連平時不怎麼和孩子一起玩的爸爸,也按要求做到。這也是讓孩子在短期能改變的重要原因。

而這個實例最關鍵的一點是,孩子還小,他還有大量的事情需要依賴家長,家長的引導作用現在對孩子影響還很大。如果現在不進行干涉引導,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長年的玩手機成癮,將成為孩子內心世界的唯一支柱,任何一點干涉都會造成“入侵式”干擾,孩子會產生激烈的反抗。因此,發現孩子對手機上癮,拿起放不下,不玩就不行,見到爸媽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要手機等等表現,就要立即開始反思,家長的有效陪伴和良性引導是否到位。

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虛擬的世界裡生活,而放棄真實生活中的快樂,讓一個人寧願縮在虛假的世界裡也不回到現實生活中,只有一個解釋:他想要的快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這就是在向家長提出警告:沒有陪,陪得不夠,陪得不對,都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為人父母不易,要保障生活還要確保教育的效果,但是,少拿一單業務十年之後我們不會影響什麼,少陪孩子一個小時,長此以往,孩子的成長將無法回頭,彌補的機會都沒有。畢竟,等孩子覺得他不再需要的時候,你就是上趕著陪,人家也不會理你,還不會領情,只會煩你。

好好陪著孩子,把教育孩子當成人生的第一大事來做,不要讓孩子的成長中留有遺憾。

王華老師以實例講教育,關注我,一起成為睿智爸媽。


王華教育


手機問題,網絡問題,現在對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社會,完全讓孩子不接觸也不太可能,我們大人是不是也整天離不開手機呢?

下面就這方面做一下簡單分析。

我的觀點是,對於手機問題,要疏不要堵!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去學習才是應該的,玩手機就是不好,調皮不好......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思想。你是想要一個只會學習的學霸,還是要一個全面發展健康快樂的孩子呢?

孩子喜歡玩手機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生活枯燥,除了一日三餐,上學,其他沒什麼感興趣的,因為手機裡面內容豐富,所以喜歡看。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下適合的內容,讓孩子增長見識,滿足好奇感。另外有時間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還可以發展一項孩子喜歡的運動,讓運動成為習慣。


對於孩子喜歡看的一些節目,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談,節目裡面發生了什麼,讓孩子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給孩子定一些小目標,看完給我們講一講。

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對孩子不利的危險事件,這時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學會怎麼應對,然後以合理的方式避開危險,學到有益的知識。

像小孩子都喜歡吃冰淇淋,我們就要和他們商定,一週吃幾次,吃完要漱漱口防止蛀牙,然後隨時提醒一下,就好了。手機也一樣,不要孩子一玩手機就如臨大敵。不知你注意沒,有時我們越是不讓孩子動的東西,他們受好奇心驅使,總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去動動,研究一下,這時反而是危險的。有些孩子還會覺得挺刺激,會把這當做日常生活中的瑪麗蘇,成了讓他們放鬆快樂的所在,時間長了就有可能成癮。所以,我們不如一開始,很自然的看待這些事,教給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就好。

優勢教養2.0的方法告訴我們,生活中要善於發現並發展孩子的優勢,幫助孩子多從事優勢活動,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到時有個好的學習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詳細內容請關注竹風媽媽頭條號,閱讀有關文章和視頻介紹。

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


題主的女兒今年六歲,喜歡玩手機。這不是特例,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智能手機的興起,以及互聯網的便利,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被手機深深吸引了,恨不得24小時都盯著手機看。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孩子之所以變得喜歡玩手機,都是受到環境的影響。父母下班回到家,玩手機是一種放鬆方式。孩子玩孩子的,家長看自己的手機,雙方沒有互動。

有時,手機也是大人逃避責任的一種工具。孩子不聽話,哭鬧,只要把手機給他玩,就萬事大吉。這樣一來,孩子自然玩上癮了。

那麼,家長怎麼才能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給孩子建立邊界

在我們家裡,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是有密碼的。包括臺式電腦、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就連寫作業用的手機,也設置了密碼,需要用的時候,來找我開鎖。我也曾經試過把手機的密碼去掉,可是沒幾天,我就趕緊重新設置了密碼。

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孩子還沒有自我約束能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孩子就會失控。不要說孩子,連大人可能都管不住自己,本來想打開手機看條信息,結果把朋友圈刷了個遍,直到沒有新的信息為止。何況一個孩子呢?

給孩子建議邊界,就是不要過度地滿足孩子,對孩子要有要求。孩子什麼時候能玩手機,玩多久,看些什麼,由大人說了算,而不是孩子想什麼時候玩都可以。

大人可以給孩子約法三章,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或是成績考得特別理想,可以獎勵半小時時間。但一到時間就要停下來,不能超過時間。超過的話,下次的獎勵取消。

二、改善陪伴的質量

真正的陪伴,不是人在曹營心在漢。而是家長放下手機,做到真正的陪伴。

一些家長對孩子也不能說不關心,但只是停留在生活方面的,但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卻沒人關注。孩子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和滿足,只能寄託在手機上了。

有一個孩子叫奇奇,今年五歲多,媽媽很喜歡玩手機,奇奇只能和芭比說說話,有時覺得沒意思了,就去玩媽媽的頭髮。

奇奇的爸爸週末才回一次家。週末是奇奇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只要她撒一下嬌,爸爸就會把手機拿給她玩。因為爸爸難得見到女兒,自然什麼都依奇奇了。

但是,爸爸週一就要回去上班,奇奇又開始了無聊又無趣的生活,媽媽只喜歡追她喜歡的電視劇,奇奇只好開始無理取鬧,想引起媽媽對自己的關注。

後來,奇奇媽有一個學兒童心理學的朋友,建議奇奇媽媽多和孩子做一些互動,讓奇奇有事可做,從那以後,奇奇媽媽就開始教女兒學兒歌,還買了一些繪本來給她讀故事,很快奇奇就迷上了看書,變得越來越乖了。

三、善用電子產品

其實,喜歡電子產品也並不是一件壞事。用好了,也大有益處。就拿手機來說,如果孩子遵守規則,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孩子玩一下手機,還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玩。

比如說,手機上會有一些做手工的視頻,或是畫畫的視頻,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然後試試看誰做的手工好。家長也可以跟一些視頻教程,陪著孩子一起畫簡筆畫、練寫字,也可以學舞蹈。

總之,手機用好了,也可以讓陪伴更有質量,前提是有大人的參與和陪同。孩子的能力是需要用心去培養的,如果家長只顧玩自己的,錯過了孩子能力培養的敏感期,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和接受能力就會變差,以後去學校學習,也就沒有興趣了。

家長要有所作為,需要付出不少的精力,孩子才能越來越好。如果生而不養,小時候不管,孩子長大了以後,想管也管不了。許多孩子一到了叛逆期,就整天沉迷在網絡中,父母用十頭牛也拽不回來了。

總之,孩子一旦有了手機癮,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題主的女兒才六歲,如果這時開媽管教,還來得及。關鍵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到言傳身教,做到約束孩子,並且用心去陪伴,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以上是海棠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人魚海棠,職場媽媽、故事寫手和育兒領域創作者。關注海棠,一起成長。


人魚海棠


小女兒今年六歲,我週末一回家就纏著我要手機看,手機癮很大,咋辦?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從全國各地的普通家庭中挑選了100個孩子,分成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另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10年後,跟蹤調查的結果令人唏噓:痴迷手機的50個孩子裡,只有2位考上了大學。另一組的50個孩子,幾乎全部考入了大學。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裡,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80%的孩子,被手機偷掉了健康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最小的孩子,已經熟練到能自己用手機看動畫,一看就停不下來。

  再大一點的孩子,刷抖音、玩王者榮耀、吃雞……,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手機,讓正在認知這個世界的孩子,走了彎路,生了心魔。

  比如,某初三男生經常玩王者榮耀等遊戲,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無計可施,於是讓奶奶將孩子的手機藏起來。沒想到,男生髮現手機沒了,情急之下,男生到商店買了一把水果刀,威脅奶奶交出手機,好在被警方及時制止,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只是為了要回手機玩遊戲,就能拿著刀逼至親交出手機。

  00後女兒迷上了手機直播,3個月內給男主播打賞花掉了10幾萬。

  這些都是孩子趁媽媽睡覺的時候偷偷付款的,還註冊了自己的賬號私自登錄充值消費。

  更過分的是,女兒刪掉了媽媽的消費通知。等媽媽發現銀行卡里錢不見的時候,起訴要求退錢已經晚了。偷偷打賞,偷偷遊戲充值,這樣的行為不在少數。

  一個班級過半的學生玩抖音,老師急得都哭了;

  小學生用手機拍抖音,結果直播了媽媽洗澡全過程;

  孩子在抖音,拍喪禮全過程,發幾段話集讚的,讓人唏噓……

  手機就像這群孩子的精神鴉片,原本活力十足充滿生命力的孩子,所有飽滿的生機就這樣被吸走了。

  說手機是毒品,一點也不過分。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願意帶著他玩的父母

  也有極個別不喜歡玩手機的孩子,但遺憾的是,她們的父母,離不開手裡的手機。

  河南公交車一工作人員撿到一個被乘客遺忘的紙箱,紙箱裡裝滿了小學生的手寫信。

  這些信中不約而同提到,希望在假期裡爸爸媽媽不要玩手機了,多陪陪自己。

  成長期的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屬性。

  家長們的日常行為,非常容易被孩子們所模仿。

  身為父母,真的應該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陪自己慢慢成長的孩子。

  一個時刻離不開手機的孩子,她的背後是一對同樣離不開手機的父母。

  放下手機,帶孩子去外面走一走,手機裡的色彩外面的花草樹木都能給你。

  放下手機,和孩子好好說說話,隨便聊一聊最近發生的事兒。

  放下手機,陪孩子認認真真吃頓飯,也教她們一些生活的動手能力。

  放下手機,孩子還小,需要的不是手機,而是一個願意帶著她們玩願意陪著她們長大的父母。

  一部小小的手機,是不是真得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沒有答案。

  要知道的是,最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

  別讓手機勝過親情,勝過健康,勝過愛。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孩子成長健康、注意力問題、語言問題、大腦發育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想要諮詢,歡迎關注: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下方留言或評論,會盡快幫您做專業指導!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手機現在越來越成為了孩子成長的障礙,有人說要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其實手機本來是一種工具,應該是被我所用的工具,而相反,越來越多的人被工具所奴役。這也就反應了惰性的缺點,也反應出了精神領域的貧瘠。


第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分離,造成了情感的空虛。每週末回一次家,說明工作日是不在家的,如果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對於孩子而言,在情感與你是有隔閡的,或者說孩子對於父母的情感期待是空洞的。兒童精神分析家梅蘭妮·克萊因認為,與孩子超過兩天的分離,會讓孩子產生被拋棄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的積累會導致孩子對於父愛或者母愛的失望,進而尋找替代品,這就是常見的手機,手機充當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過度性客體。

在手機上的快樂感覺等同於了父母愛的感覺。


第二,家裡人營造出了玩手機的家庭氛圍。每個家庭都是人均一部手機,如果家裡人在閒暇時間都是在玩手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面孩子很難不玩手機。一個家庭,父母工作很累,回到家就是葛優躺,然後通過玩網絡遊戲,追劇,刷抖音,等搞笑視頻,這的確能夠緩解疲勞。

對於孩子而言,從家長的歡聲笑語中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就是:玩手機是快樂的。我也要玩。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盲目從眾的,更何況父母,爺爺奶奶都在玩,更不用說要一個還沒有形成自律習慣的孩子。


第三,陪伴不僅僅是兩個人在一起。首先要清楚孩子現在手機成癮已經是既定事實,不要被自己的焦慮情緒所困擾,針對這個事情要做出具體的改變和行動計劃。其次,改變家庭環境,和家人溝通,在孩子面親不要玩手機,可以看書,散步,打掃衛生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提高和孩子相處的陪伴的質量,讓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週末難得回家,不妨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交朋識友,讓孩子體會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最後,只有自律的父母才能帶出自律的孩子,不抱怨,去行動,才能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


壹步養心格


這個說明娃已經養成習慣了,需要慢慢的改!我覺得作為家長可以做到一下幾點!

1:作為家長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使用手機。如果一天天拿著手機,孩子就會質疑憑什麼你看手機不讓他。

2:一週回去一次,那麼就抓住週末的時間,和娃一起互動做一些親子活動,要麼帶娃出去逛逛,去去公園,去釣魚,去圖書館等等。分散注意力,多參加有趣的活動。讓娃在玩中忘記手機。

3:和娃一起商量討論,達成協約,互相監督,互相鼓勵,不看手機,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


糖寶貝兒的媽媽


孩子看手機有癮

相信會有很多父母被這個問題困擾著,在現在的社會,無論是孩子和父母都會經常拿著手機看,父母往往看手機的時間佔據生活中的1/3,

1. 現在科技是越來越發達了,很多新鮮事物只能通過手機才能給人帶來很多的信息,同樣手機也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多的便利,孩子也可以通過手機瞭解到世界的變化,讓孩子學到很多新知識,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但是好多事往往有利就有弊,經常看手機,對孩子來說,雖然瞭解了新鮮的事物,但是長時間的看會對孩子的眼睛有害,甚至有嚴重的會形成孩子的社交障礙,所以合理的安排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孩子模仿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往往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不妨可以試試,這樣父母在下班後選擇看書,那麼孩子也會跟著一起看書,但是如果父母下班後就躺在沙發上看手機,並時不時的發出一些詭異的笑,那麼孩子就會好奇然後學習父母行為,父母就相當於孩子的鏡子,父母幹什麼?孩子就跟著模仿什麼,孩子手機有癮的話,父母大多數也是手機成癮的人,想要孩子戒掉手機癮,人父母首先要戒掉自己的手機癮,多陪伴孩子

3. 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一般對聲音,眼色,人物吸引手機裡的遊戲視頻多變的顏色,各方各面都能輕易地吸引到孩子的目光,父母都能沉迷於手機中的各種事物,更何況孩子了, 每個孩子都有特別好奇的心理,對於新鮮的事物就有迫切體驗的心理,手機完全給予他實現,對於這類型的孩子,父母只用拿出一些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替代手機就能夠解決孩子的手機癮

4. 孩子的時間不知道幹什麼

很多時候父母工作特別忙,下班了也會忙於工作,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種情況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很無聊,恰恰這個時候手機就可以用來打發時間,甚至有很多父母為了忙於自己的事情,會買手機給孩子來打發時間,這會給孩子傳達一種錯誤的訊息,孩子以為用手機來打發時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就算父母再苦再累,也不要忘了陪伴孩子,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玩具,然後代替手機,相信孩子內心是更希望父母能夠陪伴她的,出去玩是父母也不能只是一味地看著手機,最好和孩子多說話聊天,貪心也不要讓孩子覺得在父母眼中,他不如手機

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手機的玩物,一定要幫助孩子消除,讓孩子成為手機的主人,勞逸結合,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