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最近天乾物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不是有點上火,而是非常上火。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作為土耳其這個世俗國家的現代蘇丹,埃爾多安一直有“拳打美國保安隊,腳踢俄國炊事班”的雄心壯志。再加上土耳其雖然在一戰後從奧斯曼帝國被打回原形,但小亞西亞半島依然是東西方交流的必經之地,土耳其海峽依然是遏制俄羅斯的戰略要衝,這讓埃爾多安情不自禁地待價而沽起來。

為了實現所謂的奧斯曼帝國夢,埃爾多安除了在北約內部和美國唱反調,還一直有通過一兩場戰爭證明自己從而渾水摸魚的野心。於是在2019年10月美國拋棄盟友庫爾德之後,埃爾多安緊接著發動了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高調介入敘利亞內戰,在土敘邊境敘利亞一側建立了縱身為30公里的所謂庫爾德隔離區,並和俄羅斯瓜分了敘利亞北部,獲得了伊德利卜省的勢力範圍。

而作為中東四大強國之一,僅僅在敘利亞上躥下跳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於是趁著利比亞風起雲湧,埃爾多安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武力干預。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但埃爾多安虎虎生威的攻勢並未拉低大家的智商,反而讓土耳其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仇敵。所以在埃爾多安以為土耳其可以文體兩開花時,美俄等國開始讓埃爾多安首尾不相顧,進退兩更難。

2020年1月29日,經過俄敘聯軍一個多月的熬戰,終於攻下來敘利亞軍事重鎮馬拉特-埃爾努曼,控制了M5號公路,打開了通往伊德利卜省的大門。

眼看敘利亞老巢不保,還沒等埃爾多安怒髮衝冠,利比亞的哈夫塔爾又送上一份大禮。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2020年2月2日的報道,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戰鬥中,有71名土耳其聯軍士兵被打死,44~55名聯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土耳其在利比亞局勢中同樣遭受了重創,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阿拉伯電視臺的確認。

在2019年12月13日哈夫塔爾的利比亞國民軍對的黎波里發動總攻以後,埃爾多安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因為哈夫塔爾想要甕中捉鱉的,正是土耳其的戰略合作伙伴,即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在2011年利比亞因茉莉花革命爆發內戰,進而推翻卡扎菲政府之後,這個北非石油富國就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中。作為利比亞卡扎菲時期的下屬及利比亞最大的軍閥,哈夫塔爾在卡扎菲政府倒臺後不斷髮展壯大,並最終佔據了除的黎波里周邊之外的90%以上的利比亞國土。而哈夫塔爾之所以能夠成功且敢於合圍的黎波里,除了俄羅斯和法國等國家的支持,美國逐漸放棄騎牆政策也是重要原因。

而在失去戰略縱深且石油資源等立身之本的情況下,風雨飄搖的民族團結政府,雖然有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卻也不得不尋求外援以圖苟延殘喘,隔海相望且蠢蠢欲動的土耳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哈夫塔爾圍攻的黎波里之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同土耳其簽訂了大陸架石油天然氣開採協議,通過巨大的讓步換取了埃爾多安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不離不棄。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所以儘管哈夫塔爾多次警告威脅土耳其不許干涉利比亞內政,但土耳其除大量派出無人機外,還先後派出4000多名軍人進入利比亞,這無疑讓哈夫塔爾的統一進程遭遇巨大阻力。

不過因為俄羅斯等國家的強力支持,埃爾多安縱然再兇狠也一拳難敵四手,出現如此嚴重的傷亡率實在是情理之中。

那麼面對如此的奇恥大辱,埃爾多安會作何反應呢?會知難而退,選擇放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嗎?靜夜史認為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

因為當前埃爾多安面臨的問題絕不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這麼簡單,除了咽不下這口氣,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無論哈夫塔爾還是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本質上不過是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博弈的棋子。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敘利亞和利比亞雖然遠隔千里,但本質上卻沒有什麼區別。所謂的勝負,在大國眼裡不過是撲克麻將的輸贏,傷亡的士兵們也不過是政客眼中可輸可贏的金豆。

雖然俄羅斯支持哈夫塔爾重創土耳其,但卻不意味著哈夫塔爾能乘勝追擊一統利比亞;而土耳其雖然折損了100多名士兵,但卻無傷大局。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場所謂的慘敗不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演罷了。

作為土耳其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大戰場的主要對手,俄羅斯出於介入中東局勢的需要,固然有打擊土耳其的意圖。但因為土耳其與西方國家劍拔弩張的站位以及俄羅斯在天然氣出口及土耳其海峽受制於土耳其的戰略短板,決定了雖然俄羅斯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支持哈夫塔爾和阿薩德修理埃爾多安,但為了全球戰略卻又不得不需要埃爾多安。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夠在敘利亞和利比亞落地生根,俄羅斯必須深諳“養寇自保”的精髓,這注定了無論哈夫塔爾還是阿薩德都不會贏得太輕鬆,而且從長遠來看,他們還贏不了,所謂的內戰結束依然遙遙無期,而這就需要埃爾多安等反派的密切配合。

鑑於俄羅斯與土耳其都不想輕易離開敘利亞和利比亞,因此他們在兩個戰場的攻守勝負本質上就是兩國在利益上的討價還價。而想要得到更多利益,無論普京還是埃爾多安,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堅持打下去,無論輸贏。

所以土耳其沒有兵敗,利比亞,哈夫塔爾也沒有再贏一局,埃爾多安當然會矢志不移地打下去,直到下一場勝利或失敗的到來。

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利比亞慘遭羞辱的埃爾多安到底會如何抉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