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一定要押韻嗎?

歲月都江堰


詩歌一定要押韻嗎?

回答: 不一定要押韻。

當然,古詩另當別論。

古詩要求嚴格,講平仄,講韻腳,講對仗,條條框框很多。

現代詩的韻分為: 詩韻和腳韻兩種。

詩的表現形式分: 有韻詩和無韻詩兩種。

韻的表現形式可分為: 段落韻,隔行韻,轉換韻,句句韻(順口溜)。

為什麼說現代詩無韻也可,有韻也行。下面通過我自已創作的無韻詩《過年》來分析一下吧。

短詩 ‖《過年》

翻過那座山 雞就叫了

這隻雞挺美 叫——

春天

這首詩《過年》寫於2017年雞年春節。記得那一年,我被《星星》詩刊聘為《星星》詩刊公益編輯。在《星星詩刊》App上寫下這首詩,介於網絡上對於詩歌定義無休止的爭論,詩是不是必須有韻,無韻就不是詩的觀點,我一向持反對態度的。

其實,現代詩就是白話詩,就是叫你用白話文寫詩。有時無韻的也是詩。當然,有些白話詩讀者為何質疑不是詩,其原因很簡單,作者沒有把白話文轉成詩歌語言。那麼怎樣區分白話詩是詩或散文,最低要求和最簡單的方法: 每一首作品中,每一段段尾句是不是白話詩歌語言,每一首作品結尾句是不是白話詩歌語言。現代詩要求每一句都是詩歌語言不太現實。

無韻詩和無韻腳的詩難道就沒有意境與張力嗎?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記得當年大家在《星星詩刊》APP上寫同題詩《過年》。大部分作品無非是寫走親戚、放鞭炮、發紅包、吃東西、發祝福,同一主題寫詩該寫什麼,你得找到自已的語言表達方式。

“翻過這座山/雞就叫了”,其實過日子就像爬山一樣,我們永遠都在艱難地行走。2016年我的日子過得挺苦的。日子爬到山頂了,人開始下山,另一年來了,這雞就叫了,也就是過年了。這一年我有什麼感悟和希望呢?“這隻雞挺美/叫——春天”。在這裡,我巧妙地抓住了雞的形象特徵與寓意,用一個雙關語表達了我對於過年的心境: “渴望春天“。

整首詩很短,僅僅三行,簡潔含蓄,行文上無韻,好像一個字沒寫過年,也沒有韻腳,但確實是韻味十足,越讀越有味,這就是在《過年》。無韻的白話文照常可以寫出詩味來,並且非常濃郁而芬芳。

因此,我一直堅持,寫白話詩也講究含蓄之美。有些人寫詩滿篇都是憂傷、疼呀、痛呀的字眼,你讀完整篇文章,都不知她痛在哪裡,疼在哪裡,這叫詞不達意,天馬行空的亂寫。你寫詩,你寫“愛“,文字上不顯“愛“,卻又有濃濃的愛,這就是寫詩的高手,人間不可多得的詩才。呵呵,當然我不是,我只是玩詩的農民而已。[呲牙][呲牙][呲牙][玫瑰][玫瑰][玫瑰]





安嶽楊天朋


說說詩,先分中國詩和外國詩。

中國詩,這裡要說的古代的中國詩,因為現代的中國詩其實是外國詩。

古代詩分古體和近體兩類。近體詩的押韻很多人都清楚,必須押平聲韻,而且不能換韻不能通押。那麼,什麼是換韻和通押呢?我還是從古體詩說。

大家都知道,唐朝出現了近體詩(即格律詩),在此之前的詩體叫古體(當然是跟近體同時使用,並沒有因為近體的出現而消亡)。

有種說法,各個民族文學的起源都是詩歌,古體詩應該也不例外。而人類語音是不斷演變的。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歌應該是《詩經》,其中的作品現在看來基本是押韻的,當時也應該是押韻的。

截止到南北朝時期,有記載的韻書大概是十三四種,不過好像都沒怎麼流傳下來;現在能看到的是隋代陸法言的《切韻》。唐朝以詩取士,韻律要求很嚴,試帖詩以外的作品也都符合《切韻》。宋朝有兩部韻書,一是北宋官修的《廣韻(意思是增廣切韻)》,一是南宋平水人劉淵修訂的《平水韻》。這三部韻書出入不大。

近體詩押韻問題不容置疑,我主要說說古體詩的押韻。古體詩跟近體在韻律方面的區別,也表現在押韻上。它可以換韻,但不能鄰韻通押。所謂“鄰韻”指的是有些字讀音相似但分屬不同韻部,所以押韻時也不能混用。我只說平聲,如上平一東二冬下平八庚九青十蒸、上平三江下平七陽、上平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部分下平十二侵、上平十三元部分十四寒十五刪下平一先十三覃十四鹽十五鹹等。當然具體寫作時還有特殊性。

我早就查找了《唐詩三百首》中的部分古體詩。五古部分,第一首張九齡《感遇四首》其二,押去聲九屑,第二首其四押下平聲十二侵。然後李白的《下終南山……》押上平聲五微,《月下獨酌》押上平聲十一真換去聲十五翰,《春思》押上平聲四支。杜甫《望嶽》押上聲十七小,《贈衛八處士》押下平聲七陽……

七古部分我沒有從頭查。孟浩然《夜歸鹿門歌》押上平聲十三元換去聲六御。李白《廬山謠……》有幾次換韻,包括下平聲十一尤、下平聲七陽、上平聲十五刪、下平聲十二侵、下平聲八庚。

大概是篇幅短的不換韻或少換,長的換韻多。七言樂府王維《老將行》用韻有上平聲四支、上聲二十五有、上平聲十二文三種。

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詩歌是押韻的,而且要求比較嚴格。那麼外國詩歌呢?

相對於中國詩,外國詩被我們叫做“自由詩”。那它們有多自由呢?

還是隻說押韻。我不懂英語,但是學外國文學史知道“十四行詩”這個名詞(當然我連一首也沒看過),聽說格律非常嚴——莎士比亞就是個優秀的十四行詩人。

以前我問過教英語的同事,他們說英國詩是押韻的,我也曾上網找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又上網搜索了些拜倫的詩。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我們將不再徘徊

--george gordon, lord byron

——拜倫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我們將不再徘徊

在那遲遲的深夜,

儘管心兒照樣愛,

月光也照樣皎潔。

[!--empirenews.page--]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利劍把劍鞘磨穿,

靈魂也磨損胸臆,

心兒太累,要稍喘,

愛情也需要歇息。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黑夜原是為了愛,

白晝轉眼就回還,

但我們不再徘徊,

沐著那月光一片。

………………

如果這幾首詩能做代表的話,那麼可以看出英國詩歌是押韻的,而且好像是奇數句和偶數句分別押韻。

所以說,認為中國詩不押韻,是因為古今語音的演變。而外國詩同樣應該是押韻的,大概是翻譯成漢語以後不押韻了。一次監考英語,我寫了首詩:

月考:英語

(平水韻下一先)

(2016年9月8日)

我有疑題曾問辨,即從英語覓詩篇。

他人寫就自依韻,譯作漢文成野禪。


衛宏胤


詩歌(此謂古詩詞)因有韻而別於文。

詩若無韻,如畫龍少睛。古詩之所以傳誦千年,得力於其魔術般的音韻。有韻吟之流暢,朗朗上口,讀後難忘。請問:我們從小至老接受、喜愛、且能背誦的古詩,有幾首沒韻的?

自"新文化運動"風起逾百年,西風漸進,新詩潮起,似對中華傳統詩歌之韻有意疏之甚而棄之。

但,除了如徐志摩、戴望殊、郁達夫等少數峧峧者作品給人深刻印象之外,餘之多波浪不興。時至今日,個見新詩還在途中踟躕,未有重大突破與發展,究其源由,餘武斷認為與無韻或少韻應該有些關係。

請諸君閱一首外國詩: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眾所周知:這是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的詩,在我國廣為傳誦且耳目能詳。為什麼一首外國詩流傳華夏,辨識度極高?皆因押韻。這真該感謝可敬的譯者,其一定是諳熟古詩之道,方能"拿來"變神奇。若直(硬)譯該詩(我曾看過直譯版)猶哲學說教般平淡,了無詩意,何來優美?

當然,愚認為傳承中華古詩詞,探知精髓仍需有韻!有韻一一則利吟、利記、利傳。即使所謂"打油詩"皆是全有韻而存世。還有,"順口溜"市井老少皆知,也因有韻,方才順口,其理簡也。


曼德羅


詩是要有韻的,詩是什麼?有韻的表達某種感情、某種境界的。律詩包括詞賦,都是有規律的韻腳相映。那麼就是現代自由體詩,是否要有韻呢,看法不一,我認為還是要韻的,如″國歌″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等,都自由體詩,都是有韻的,讀唱起來朗朗上口,美妙動聽。當然有的人寫詩是不要韻的,像散文或小說式的語言,沒有詩味,更沒有詩家語的風範了,這類詩大部分是外國人寫的。


晨聖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弄清楚詩的分類。首先,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接下來我們先看古體詩。

古體詩歌題材從詩句字數上看,四言、五言、七言都有,甚至也有雜言詩,即句式長短不齊,多見於《詩經》和《漢樂府詩集》。古體詩歌,格律自由,不拘泥於對仗、平仄,押韻也較為寬鬆。

我們來看首古體詩。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曹操著名的詩篇,可以看出整個詩篇對押韻並不是特別嚴謹。所以題主要想寫這樣的古體詩,可以參考一下。


但是題主如果想創作近體詩,那麼就得認真參考以下幾點了:

近體詩,又稱“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押韻、格律的漢族詩歌體裁。為了區別於古體詩,而取近體之名。大部分是指唐初之後形成的詩歌體裁。

近體詩大概劃分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類別。

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除了字數、押韻、平仄、對仗(絕句不要求)幾個方面還要注意幾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

2、律詩除了首尾兩聯之外,必須對仗。

3、在任何情況下可以不拘泥平仄的只有七言近體詩每句的第一個字。

4、用韻,古人把同韻同調的字歸類,同類字可以互相押韻,即成為一個韻部。經後人刪減形成後來的“平水韻”。

5、律詩二四六八句,絕句二四句必須押韻,必須一韻到底。且常見韻腳大多為平聲韻。

6、有些字古今讀音不同,參考古音、可以入韻,例如: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此處斜應讀為(xia)。

近體詩流傳至今的著名詩篇不勝枚舉,我拿一篇出來示範: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除了上面提到的古體詩、近體詩之外,近代以後開始流行現代詩,當中也不乏有大師級作品,但相比較傳統詩歌,還是顯得略不成熟。(此處並無貶低現代詩歌之意)。至於近幾年突然冒出來的各種體,如梨花體等等,個人感覺,當個笑話看看就好,不必當真。


流觴淺酌月


我認為詩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文學體裁。就你所提的問題有水平的人可以寫成—本厚厚的書,。最簡單的回答就是: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最主要是要有精練巧妙的語句和奇妙的意境。當然最好是能押韻!因有吟詩之說,詩一般是能供人吟讀的。為了吟讀有郎朗上口抑揚頓挫之味道,所以才有平仄押韻之格律詩。所以即使是現代詩一般都選擇有押韻才好!





勤思有樂


《七絕二首》

其一

常伴梅前待雪時,

中宵不寐夜歸遲;

狂歡不敢高聲語,

怕道山妻笑我痴。

(四支)

其二

清晨不見舊蒼苔,

孫女歡欣樂開懷。

強抱爺爺不放手,

扶牆移步“看梅開”。

(十灰)

丁酉臘月初十(2018.0126),今年新雪來遲。早起,攜小孫女窗前看雪。小孫女要至後園看梅花開了未。南方梅花開放得遲,才孕骨朵。其實梅常待雪,雪卻未能逢梅。真是“梅似秋鴻來有信,雪如春夢了無痕”,令人真是惆悵。謹借網友美圖以饗。



葡萄爺爺1


詩論十首

文/周延龍

【其一.此計難清】

此計誰能說得清,說清未必寫分明。

詩情總在詩之外,何苦糾纏幾字驚?

【其二.格律】

宋韻唐風處處聞,今人效法亂紛紛。

常爭格律紅雙耳,李杜從來不論文。

【其三.詩在詩外】

宜當詩外下功夫,何忌方家笑有無。

非是華詞皆妙語,情真俚句亦璣珠。

【其四.苦歌】

自古才情苦作歌,千秋塊壘未消磨。

偏教廖落文詞好,許是人間傲骨多。

【其五.我著我歌】

無論新詩與舊詩,爾來並作一腔痴。

我心我手研時意,哪管他人落笑資。

【其六.莫作無病呻吟】

千古詩情緣在真,莫將無病苦吟呻。

區區幾字何需注,生涼孤僻不待人。

【其七.出律】

平平仄仄幾圍牆, 方格填字著妙章。

如若眼前能寫意, 縱然出律又何妨?

【其八.說新韻】

誰雲新韻並非詩,新韻何嘗缺妙辭。

畢竟大千多色彩,秋高必是發春枝。

【其九.引用乎?剽竊乎?】

欲賦閒愁效宋唐,雕章索句自相當。

三瞻平水知清遠,一入詞林得嫩涼。

拓意推敲應有似,竭思引用也無妨。

如今易主通篇去,可共浮生別樣殤?

【其十.自嘲】

塗鴉俚句作鋤耘,未慮才情量幾斤。

無意描紅班吏筆,有心學步杜陵文。

諄諄惠語師猶謝,霍霍霜刀我更欣。

唯願此生琴案老,貶褒譭譽任由君。


周延龍詩歌


押韻好,有詩為證——

是哪個調皮的小孩

把春圈在一個院子裡

他手裡舞動著皮鞭

把花草,小樹當奴隸

沒有他的命令

誰也別想放肆

小草在地下生著悶氣

小樹閉著眼,抽抽泣泣

一股小風,在牆外徘徊

看著小孩的皮鞭

噤若寒蟬

一隻小狗,肆無忌憚

闖了進來

嚇得小孩,皮鞭落地

淚水漣漣,尿溼了褲襠

大家競相開放

花兒吐蕊,美麗芬芳

小草露頭,無比剛強

小風兒藉機飛過了高牆

低空的白雲受了鼓舞

開始醞釀

一霎時

小雨灑向大地

春天飛出了高牆

藉著春風,跟著蝴蝶

飛向遠方


水電工老路書法


謝謝悟空大師,回答如下。

做詩一定要押韻,必須要押韻!古今中外沒有例外!

從孔子的《大雅》,《小雅》,到屈原的《離騷》,從漢賦到唐詩宋詞,從唐詩宋詞到古鳳新韻,再到近代、現代、當代散文詩和歌詞,皆必須押韻!

如行文不押韻,則是小說、散文、隨筆或其它的文體形式。

韻是詩歌的靈魂和精髓!

詩歌的韻律,猶如早晨,太陽璀璨的朝輝!

猶如晴朗夜空,一輪明月四周絢麗的月韻,曼妙的神采,在飛………………

猶如長江黃河波浪驚濤,澎湃歌唱,大地母親的心扉………………

猶如萬枝梅紅渲染千里雪飛!

猶如美人的玉面和玉面上的酒窩,那樣嬌美!

猶如萬里春風浩蕩,輕撫萬千柳翠!

猶如少男少女,於月上柳梢之時,人約黃昏,牽手相隨,初戀的心扉!讓人痴迷,讓人回味;讓人眷戀,讓人陶醉……………………

謝謝大師!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