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到底怕的是什麼?怎麼才能消除這種恐懼感?

昕月藍殤


恐婚是對婚姻排斥和逃避。造成恐婚的心理原因:

1、你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不順暢,造成你從小沒有感受到夫妻之間愛和理解,帶來你內心對婚姻的恐慌和不安。

2、心理還沒有成熟。不想擔當一個成年人在社會和家庭中需要擔當的責任。結婚了就沒有人寵著我了,還需要我為別人付出。

3、環境的影響。周圍有不少不結婚的人。尤其看到有人結婚後不幸福,甚至離婚帶來許多麻煩等。

4、對婚姻抱有不理性消極的認知如:婚姻是愛情墳墓,女人就是愛錢,男人沒有好東西等。總覺得結婚了自己就失去自由了。

5、不能中立評價自我價值。找伴侶的條件與自己實際真實條件相差太大。符合自己要求的看不上自己,看上自己的不符合要求。

6、認為自己經濟保障上很難滿足條件。如住房,養育孩子,結婚費用,彩禮等。

晚婚不一定不好,在婚前如果搞明白

“我是誰?(性格特點,思維模式,行為規律)”。

“我想要什麼(你內心要實現的目標)”。

“如何才能實現?(需要自己具備怎樣的才能)”。

自我心智成熟成長後,再去戀愛結婚,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主動權在自己手裡,就不會恐懼不安了。



張老師心理健康家園


和很多朋友一樣我曾經也很害怕婚姻。

我怕的不是失去自由,不是生孩子有多痛,不是害怕承擔責任。

我怕的是,婚姻終將消磨愛情。

我問過很多長輩,婚姻是什麼。

他們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他們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他們說,愛人總有一天會變成親人。

身邊很多已婚的親戚,朋友,我在他們身上都看不到美好。

婚後對彼此的冷漠,厭倦,總是讓我望而生畏。

我們拼盡全力找到愛情,並不是為了和一個親人在墳墓裡平淡地死去。


面具有兩個朋友,一個叫大嘉一個叫小甜。是一對情侶,他們當初是在一家漢堡店認識的,當時小甜剛剛失戀,男朋友劈腿了一個白富美。在大學門口當著小甜的面上了白富美的車。小甜在漢堡店失魂落魄的喝著酒,大嘉當時在漢堡店做兼職,他從來沒見過在漢堡店把自己喝的爛醉的女孩子。

小甜喝多了,就拉著大嘉說:你知道嗎?我為了他報考了XX大學,我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我選了不喜歡的學校不喜歡的專業,只是為了能和他在一起。今天他和我說快畢業了,他必須要找個對自己前途有幫助的女孩子,像我這樣的人,只能陪他到這了。

大嘉看著這個酒精中毒般的女孩子,這樣可憐的哭訴,有了一種強烈的保護欲,他給小甜買來了醒酒藥,扶她躺到了沙發上。小甜醒後做起來看著大嘉,笑著說謝謝你!

大嘉是個耿直的理工男,沒什麼,換了誰都會管的。不過以後女孩子不能再外面喝那麼多了。小甜看著大嘉笑了,她笑得很甜,像向日葵那樣溫暖。

大嘉送小甜回學校,沒想到大嘉居然是計算機學校的校友,他們互留了微信,小甜和大嘉說再見,笑得依舊是那麼甜。大嘉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可愛的女孩子,也許就從那一刻起,小甜開始走進大嘉的心裡了。

大嘉話很少,遇到小甜之前他是個典型的直男癌。但留了小甜的電話號碼後,他會有意無意的和小甜分享一天遇到的有意思的事;小甜今天學校食堂的貓吃的好飽,它胖成了一個球;小甜今天室友從老家帶來了特別好吃的家鄉美食;小甜聽說明天周杰倫來巡迴演唱會......

就這樣,小甜和大嘉一起去食堂看貓,順便一起吃了飯;大嘉去小甜的寢室樓下送美食,順便聊了很久;大嘉去請小甜看演唱會,順便吿了白。

他們畢業,工作,直到2014年2月14號結婚。婚禮上大嘉對小甜說:有我在,不允許你受到任何傷害。小甜說:有你在,我不會受傷害。

其實愛一個找任何藉口去見她,竭盡所能去保護她,即使不相信全世界也不可以不相信你的她。

三年來,大嘉比戀愛時更加呵護小甜,小甜比以前笑得更甜了。大嘉每天西裝革履去上班,下班去買一大袋子零食帶給小甜,他說他不怕小甜變胖,他愛的就是小甜,胖瘦都是最好看的。

小甜工資不高,會積攢兩個月送大嘉一塊名牌手錶,她說給大嘉買禮物是她最開心的事情;大嘉已經是一家外企的高層,可是任何聚會他都會帶著小甜,他說小甜是他的全世界,能娶到小甜是他這輩子最值得炫耀的事。

大嘉和小甜向我證明了,最終打敗愛情的,從來都不是婚姻,只是不夠愛。

那些最終走散的人,不過是輸給了自己,卻把責任推給了婚姻。

而真的愛情,是不會輸給婚姻的。


面具讀心理


‘恐婚’就是對婚後不確定性的焦慮和擔憂,怕的是:自由空間被壓縮,閒暇時間被剝奪,生活質量被降低,幸福人生被泡湯。結婚是兩個人兩個家庭共同的‘事業’,結婚意味著從個人世界進入二人世界及大家的世界,面對的已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要面對伴侶的父母和親友,要面對共同的成果一一孩子,要合奏鍋碗瓢盆交響樂,要與兩家家人共享喜怒哀樂,結婚使一個人從單純走向繁複,意味著不再簡單也不再自由。人類有多層次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自尊與尊重的需要是基本需要,自我實現是高層次需要,人是在被愛與愛之中感知存在和價值,人是在奉獻中實現自我,最原初直接的奉獻是對伴侶、親人的奉獻。我們慶幸自己被塑造成人,成為頂級的智能生物,我們感恩祖先和父母,是他們把人的基因傳承於我們。我們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愛與被愛的需要,依戀和愛戀就順理成章,情侶感情成熟就繞不開性愛,而結婚是戀愛的里程碑,是性愛的通行證,是人生的新起點,步入婚姻殿堂就水到渠成。如果你和億萬人的想法一致,不辜負祖先,有責任讓人類種族永續繁衍傳承,到了你這代不能中斷,要讓自己的基因更好地傳承,如果你和另一半已經難分難捨,那麼,結婚是必由之路,你會渴望結婚而不恐婚,你會渴望迎來新生命而不想滯留在二人世界。總之,你對結婚的認知決定了你對結婚是嚮往還是畏懼,結婚讓生命之花絢爛多彩,結婚會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結婚讓我們更好地愛與被愛,結婚讓我們更好地享受人生!


楊勇5338


對於“恐婚”這事我想90後的我們感觸頗深吧,不想去認識新朋友,不想去開始新的戀情。其實是沒有安全感,看到太多身邊的朋友離婚,也看到太多婚前親密無間,婚後家宅不寧。看到太多結局慘淡的婚姻,也嘗試了感情的苦,對於結婚好像也沒有太多的嚮往了。

這個時代變化很大,再也不是父母那個結婚就是一輩子的年代,我們被各種原因所影響著,比如我在別人眼裡就是我要求高,這個看不上那個看不上,而真正的原因卻是我不願意去考慮結婚這事,我無法想象要怎麼愛一個人才能去ta家生活一輩子,並且為ta承受生育的疼痛,我無法想象。

然而我卻是一個感性的人,當真的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所有擔憂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不必刻意去改變什麼,在你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時,你可以努力變的足夠優秀,我們不用去逃避婚姻,也不用去強求,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可以治癒ta恐婚症的人。加油!2020![心]



清歡渡🍃


“恐婚”或許有多種原因造成的,有家庭,社會,自身等因素,而我認為導致“恐婚”的有兩種原因最重要,最根本。一是對對方還沒有完全信任和託付,二是自己的責任感不夠。這兩點婚後生活能否持之以恆最重要的兩方面。

作為過來人可以跟“恐婚”族聊聊自己的經驗,婚姻是男人女人對於成熟的龍門,這是從孩子成長為人的必經階段,男孩、女孩終究會變成男人、女人。生活沒有完美的過程,經得起生活帶來的磨鍊,才能享受生活賜予的幸福。


東林散人


恐婚是害怕自己也會受到婚姻帶來的傷害。害怕自己不能夠把控婚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恐婚及高離婚率,都在正明著我們的人生觀出現了問題,我們的處世觀念友親親情正在被摧毀和改變。正在被弱化,事實證明,現在的年輕群體不能正確的面對生活和處理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因此才出現了這些社會現象的高發!針對這些現象,幫助他們改變看事觀點,引導其樹立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生活態度,即可治癒。



醒悟人生75069606541


"恐婚"是怕被欺騙,其實就是缺少安全感。有的人是怕被騙感情、有的人是怕被騙金錢。

婚姻其實就是"佔有",叫擁有更好聽吧。婚姻是一種責任,當兩個人擺了喜酒或領了"證"之後,被叛對方的一方會受到別人的譴責或自己良心不安。

"恐婚"的人,有些是在原生家庭中的關係不和諧而導致心理太敏感,不敢跨出婚姻那一步;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在社會中受了挫折,而懼怕結婚。

消除"恐婚"的心理,就是必須先強大自己的實力,當自己有了實力後,能不依賴婚姻的對方,就更有了自信與選擇權,也更能說得起話。

當一個人有能力讓別人獲得幸福或成就感時,是不會"恐婚"的。


武夷山獨行俠


我也恐婚,因為現在的我一無所有,沒有事業,也沒有一份好工作。我怕婚後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怕自己沒法融入男方的家庭,我怕自己結婚後會失去自我,我更怕我看錯人。


小黑莉


婚姻源自愛,有愛沒,不防了解一下愛的真諦,阿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