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作文語言更靈動鮮活?

用戶5547794389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老穆認為,作文要想得高分,一定少不了出彩的語言!在一篇作文中,出彩的語句不必很多,但一定要有幾句能讓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的。只有這樣,才堪稱佳作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通篇語言都比較質樸,但在“父親買橘子”片段,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一系列動詞,從而讓文章出彩,讓人

過目不忘

具體內容如下: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作文要想得滿分,在發展等級分上,應該做到哪些呢?老穆就來告訴大家!

【1】 深刻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邏輯關係,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 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3】 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語言富有表現力。

【4】 有創新

見解新穎,構思新巧,推理想象獨到,個性色彩鮮明。

今天,咱們著重來聊語言!

老穆認為,你的考場作文語言之所以不出彩,大概有兩個方面原因:

【1】有語言功底,但不會運用技巧。

【2】語言功底弱,且不會運用技巧。

接下來,穆老師就教給大家一些讓語言更靈動鮮活的方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1】學會運用修辭手法

如比喻、擬人、排比、反覆、誇張、設問、反問、引用……

【比喻】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而我則認為,奶奶給予的愛,就像是一杯剛衝好的糖水,雖然只能給人以溫暖和清甜,卻能滋潤人的心田。—《收藏奶奶的愛》


【擬人】雨勢並不減弱,它

歡快地在空中舞蹈,打溼了門前的小花小草,打在了湖面上,蕩起了陣陣漣漪。——《守望》


【排比】剛踏進初中的我,真的不知道聞老師為什麼要帶我們去書店買書,為什麼捨得每週拿出兩節課讓我們讀書,為什麼每天的語文作業總是“隨筆一篇”。——《把青春的綠色鋪滿征途》


【引用】不知怎麼,想起一首詩,不知有沒有記錯: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可否應景?藝人做活,隱者採藥,相差彷彿吧!——《雲深不知處》


【2】善用聯想想象

【例舉一】那一年,我8歲。小小的我,像是經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沒錯,就是這樣的。我清楚地記得,外婆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夢見外婆就站在我面前,手裡捧著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大米飯的洗禮》

【例舉二】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春》


【3】精選動詞

對於父親最早的印象,便是“夏日捉知了”。炎炎夏日,他左手抱著我,右手舉著竹竿,在屋後的樹上搖來晃去。至於抓到了沒有,我早已忘卻,但父親高大寬闊的胸膛,卻暖了我三十年。——老穆原創《八百里的父愛》


【4】精選形容詞

我邁著歡樂而又擔憂的腳步走進家門,對著那一向很勤儉的媽媽,喉嚨卻彷彿被棉花塞住了,半天吐不出個字兒來,可又害怕明天仍被笑話,許久之後,我才慢慢地張開口:“媽,我……我想……想買一雙新鞋……子。”——《原來,我是如此任性》


【5】精選疊詞

幾場好雨過後,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綠油油的、香噴噴的、溼漉漉的。——鄧雲鄉《兒歌》


【6】精選色彩詞

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石崖上的棗樹》


【7】精選詞語、成語

每次,我帶著虔誠的心,光臨彼境。山水綠開,層花欲燃。它輕歌曼舞步步生蓮。——《做個有心人》


【8】適當使用文言(文白相間)

夏天天熱,陰晴不定,片雲可以致雨,用不著等什麼“油然作雲,沛然作雨”,頭頂上一片黑雲,西北風一卷,“噼裡啪啦”就下起來了。——鄧雲鄉《兒歌》


【9】長句與短句

相屬的板車,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蔥蒜,噼噼叭叭的煎油聲,勾著所有途經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朽葉的梔子花》


【附】老穆原創作品賞析——《蜜蜂來過》(原發表名:茉莉王)

1、時值深秋,身體抱恙,難得回老家修養一段時間,閒來無事,重操就業,心織筆耕。

2、書桌臨窗,窗外有山,山顯得異常寂清,像一條生了鏽的鐵鏈,拴住這裡的村莊許久許久了。   

3、伏案而坐,執筆沉思,或許是許久未曾動筆,文思如梗,流將不出。怒棄手中筆,長嘆一聲,點一支菸,望著窗外的大山,陷入了沉思。      

4、不知過了多久,隱約聽見"嗡嗡"地聲響,順聲望去,小蜜蜂!我禁不住叫出聲來。但見它用頭在落滿灰塵的玻璃上撞來撞去,似乎是在向我求救。我心頭猛然一驚,腦海閃過許多詞彙,"深秋","冷風","落單","無助"?      

5、想到這,我連忙起身,拉開了好些年都未曾打開過的窗戶,一股股冷氣襲來,我欣然的望著眼前這位小傢伙,彷彿它是我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我連忙伸出雙手,招呼它進來,然而結果出乎意料,它並未像個飢寒交迫的孩子一般,直接衝進來,問我要這要那,而是飛走了。   

6、望著它遠去的身影,我不禁暗暗自責,失望的關上窗戶,回到書桌前,繼續埋頭,冥思苦想。似乎是那隻小蜜蜂給了我靈感,但見筆尖在紙上飛快的劃過,發出優美的聲響。

7、"嗡嗡……",小蜜蜂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又好奇的抬起頭,望著眼前黃褐色的小精靈,我的眼睛變得深邃……

8、"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於同情,我再次站起身,將窗戶打開,可結果跟上次一樣,小蜜蜂再次飛走了,或許是害怕的緣故。

9、如此這般,一連好幾天,每天都可以在窗口看到那隻可愛的小蜜蜂,漸漸地,我已習慣了這位陌生來客,它似乎也漸漸熟悉了我,於是我作出了一個決定,以後再也不關窗戶,隨時歡迎這位精靈進來。

10、然而有一天,我望了整整一天,也不見那隻小蜜蜂的身影,我開始焦躁不安,過來一會,再也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於是放下手中的筆,去窗口一看究竟。   

11、兩隻小蜜蜂死在一起,緊緊地!我久久沒有動彈一下……   

12、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沉浸在小蜜蜂的傷痛中,小蜜蜂是在用最後的生命去守候、去等待、去堅守,不肯離去,這種情感,作為人類的我們,又會引發怎樣的思考呢?


【結束語】古人寫詩,尚且“兩句三年得”;古人煉字,往往“捻斷數莖須”。如今我們寫作文,有何資格不去錘鍊我們的語言能力呢?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文章生動的關鍵是選用恰當精妙的、新鮮傳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極具表現力的詞語,使所描述的對象給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的感覺,以增強感染力;把所闡發的事理表達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徹,以增強說服力。

寫文章要選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特徵的那一類詞語,用詞精當,鮮明生動,富於變化,增添文章的文采。最準確精當的詞語一是靠積累巧借,如果平時有意識地準備些詞語,則會在作文時詞語生動。如:推崇毅力用“磨穿鐵硯”,寫時間之快用“白駒過隙”,述悲痛之極用“泣血捶膺”。若有意識地準備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成語、俗語,在行文中哪怕貼切地用上三兩個就可能達到詞語生動的目的。二是靠推敲錘鍊。推敲錘鍊,就是對意義相近的若干詞彙進行大小、分寸間的細緻比較和挑選。如“僧推月下門”,“春風又綠江南岸”。在語言表達中,使用一般的詞語,可以憑藉語言的基本功迅速解決,而關鍵的詞語,則常常需要仔細斟酌,有時甚至必須反覆推敲錘鍊。

1、精心錘鍊動詞。

動詞是文章的靈魂,動詞運用得妙,就能增強文章的精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動詞運用得有靈氣,還能增強文章的氣韻,使文章活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

“車門一打開,人們爭相往裡擁,抱著孩子的婦女費了好大勁才擠上來。上了車的人快速搶那幾個不多的座位,一位白鬍子老頭剛挪到空位前,行動敏捷的紅臉大漢已經補滿。乘務員用嘶啞的聲音為老人和婦女喊坐,窗前的幾個青年裝著沒聽見,若無其事的欣賞風景。最後,一個小學站起來,鑽過人群,讓抱孩子的女人坐下。一個男青年終於忍不住了,拉著老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上面幾句動詞運用很精彩,根據人的形體不同,心情不同,選用的動詞也不同。胖子用“補”、婦女用“擠”、小學生用“鑽”、老頭用“挪”、男青年用“忍”,這樣不僅用詞準確而且生動形象。

“爺爺躬著身子,站在老樹下,呆呆地目送遠去的孫子。”

“爺爺的身軀彎成一輪新月,倚著老樹,呆呆地望遠去的孫子。”

前者用語過於直白,而後者用語則顯生動、形象,把爺爺那種蒼老、有情的形象生動地描摹出來。

魯迅先生的《藥》: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的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點地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

這裡表述手的動作其準確程度、生動程度幾乎達到無可更改的地步。其中“攤”字把劊子手索款的架勢活現了出來;而“搶”、“扯”、“裹”、“塞”,既準確生動地表現了手所觸到的四個不同對象,又貼切地表現動作的急迫利索。而“抓”又體現劊子手對金錢的訛詐式攫取。

2、精心錘鍊色彩詞。

色彩詞語多是形容詞或形容詞的短語,有時也用疊音詞。色彩詞能增強語言的意境美、繪畫美。疊音詞可以增強語言的音樂美,同時使詞語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細膩濃烈,增強語言的意境美。

走過茂密的竹林,眼前一亮,羊角山由粗到細挺拔在山峰上。穿過蜿蜒而上的植物長廊,伴著一陣陣撲鼻而來的芳香一直爬到山頂,就好像到了如夢如詩的仙境一般。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展現在眼前。百合花樹上有許多婀娜多姿的百合花,它那嬌弱的身子,隨著清涼的春風翩翩起舞,令人陶醉!羊角的右邊還有一座婷婷的少女雕像,聳立在羊角旁,雕像頂上長滿了綠茸茸的小草,好像給少女戴上一頂小帽,為她遮陽擋雨。羊角有了百合樹和少女雕像襯托著,顯得更美麗!

3、精心錘鍊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

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能形成一種整體和諧美。成語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簡潔,意義蘊豐,可以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成語的連用有時還可以有增強情勢的效果。

“海瑞身處爾虞我詐的官場,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屈原居廟堂之高而不隨波逐流,被流放卻贏得千古悲風。諸如此類,俯拾即是。古人尚能‘出淤泥而不染’,難道我們今人就不能做到嗎?”

這裡巧妙地運用了幾個成語,揭示了古人的風采,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掌握豐富的詞彙是“運用”的先決條件,怎樣運用?無非是對已掌握的詞語進行辨析和選擇,選擇運用得準確,恰如其分,往往化腐朽為神奇,是做到生動有文采的第一步。如果用詞不準確,那意味著與生動、有文采無緣。

5、運用古語和典故。

古語和典故是中國文化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寶貴語言財富,也是我們今天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看下面兩例:

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骨氣就是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以上兩例一是明引,一是暗引。明引是將原文不改動的引出來。後者是取其“人盡皆知”的一部分,或者分開來直接使用。


97高老師


每次習作後“語言不生動”的批語像惡魔一樣跟隨我們;氣憤,搜腸刮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憋”出的自以為不錯的“佳句”,竟讓老師“視而不見”,無聲地“槍斃”了!語不驚人死不休!是呀,語言不僅僅是作文的外衣、包裝,它與作文的思想、事物的形象密切相關。有了新穎的題材、巧妙的構思,還需要生動傳神、富有魅力的語言,才能把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真情實感充分地表現出來。<




balabalabala


以我之見

一篇好作文的一般標準:

文面潔 語言美

結構新 思想深

那麼,要表達“春天快要來臨”,該如何用優美的文字表達出來呢?

經典美文賞析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選自-朱自清《春》

我們分析一下,這段文字作者從哪些方面,運用什麼手法把“春天已經來了”的意思寫活了的呢?

繪聲

繪聲,就是使用富有表現力的擬聲詞。上面文段中,蜜蜂“嗡嗡”的聲音就是“繪聲”。

繪色

繪色,就是遣色彩於筆端。在作者筆下,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面,繪出了生機勃勃的春景。

繪態

繪態,就是抓住景物或人物具有特徵的動作神態。成千成百的蜜蜂 “鬧著”、大小的蝴蝶“翩翩起舞”、草叢裡的花兒在“眨眼”。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描繪出了不同的物象,使其姿態萬千,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

可見,加強繪聲繪色繪態的寫作訓練,可使語言具有畫面感、立體感,從而增強文章的語言表現力。

衝關技巧:如何讓文章靚起來

1、善用修辭,形象描繪。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畫面和形象加以表達,使語言具有畫面感、立體感,從而增強文章語言的表現力。

例: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運用“反覆(疊詞)、擬人”等修辭,可以使語言更加形象、讓人產生聯想、想象,有審美效果。

2、善引佳句,增強意蘊

例如1:

春天是什麼?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花藍波;是志南“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和風細雨;是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柔情朦朧;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鶯囀花香。

3、巧用鋪墊,逐句深入

文似看山喜不平,如果採用鋪墊的手法,先確定好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接著由此展開聯想,從不同角度進行鋪墊,然後推出自己要表達的中心句,這樣就更有韻味和文采了。

生活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大學,我們看人看事的語言和神情姿態會將思想情感表達出來。

現實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是實實在在的世界,是可以感知可以觸摸的世界。

同學們可以從身邊的美文中學習積累許多東西,如:冰心、餘秋雨等文學家的作品中得到薰陶,也可以到生活中去領悟,希望大家加強訓練,多讓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引領大家認識世界,提高作文水平。


一隻遨遊的豬


首先,你要會觀察!這是寫的前提!沒有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即使你背太多的好詞佳句也不會有很好的表現力!因為你不會靈活運用!

其次,才能進去寫的過程!真正寫起來那就要靠練習了。

如何練習?

1.先嚐試寫自己喜歡的小片段,例如你比較喜歡寫景,那麼就重點練習寫景。字數不要太多,但必須精美!每個字詞都要斟酌!堅持一段時間,保留一下來,再回頭讀讀,發現你會有進步!至於多少數量,因個人而定!沒有死規定!

2.上難度的訓練!靈感訓練法!一旦有靈感有想法馬上提筆就寫,不是在手機,不是在電腦,而是在紙上!!!!!抓住契機,描寫句子要加入形容詞,更要真情實感!你觀察到什麼就用你的視角表現什麼!

3.第三個階段,強迫式訓練!練習自己最不擅長的片段!仿寫會有效果!專門挑選好的文章,需要鮮活的,你就換個主題再仿寫!寫得多就有效果!

最後,總結。練習語言就如在今日頭條裡,寫文章,回答悟空一樣!愛好是第一位!第二就是用心學!第三就是堅持!沒有別的捷徑可走!

祝你進步越來越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試著描寫一下這幅圖吧!


我是帥他媽


提起作文,學生害怕,教師頭疼。教師指導得有板有眼,從選題一直到開頭結尾,語言車載船裝,但學生的作文依然是廢話連篇,更是乾巴巴的,無絲毫新鮮感。眾所周知,這是傳統寫作教學遠離學生生活,禁錮學生個性,忽視習作教學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在實踐中藉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棄傳統習作教學。讓習作教學成為師生積極的生命互動,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才能喚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讓作文“鮮活”起來。

一、 走進學生的生活

小學傳統的一篇作文教學往往是分兩課時完成,要求學生在八十分鐘內教室完成,指導、擬稿、修改、篆寫。似乎學生習作所需信息全部儲存於大腦之中,習作時只要提取後稍作加工即可,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樣看來,學生在習作指導的課堂“無話可說,無話可寫”應是情理之中。從這個角度看責任不在學生,而在於教師,是我們教師使學生遠離了豐富多彩的寫作源泉——生活。因此習作教學首先打破“一篇習作就是兩課時的習作教學”,這沿襲了幾十年的教法,而讓習作時空飛出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因此習作指導首先要做“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比如我們可以在單元教學之前,甚至開學伊始讓學生明確習作的要求,放手讓其到生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構思,充分擬稿。因此,一篇習作的練習週期不是兩課時,而應根據具體習作要求,可以是一週,也可以是兩週,甚至一個月,學生所寫之作便是他們生活中的積澱。

二、 激發學生情感

法國啟蒙思想家 德有一句名言:“沒有情感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心。”由此,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須是學生情感的積極參與,因為學生內在的詞彙若沒有情感驅動只能永遠保持沉默。只有學生胸中有情,才有可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下筆才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如習作“成功的體驗”,教師用人人皆知的北京申奧成功的那個瞬間,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的那個場面,喚起學生的回憶,交流學生所取得的成功,激起學生獲得成功後的喜悅、自豪之情,引發情感興奮,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讓所有學生進入“我要說”,“我要寫”的精神狀態,這樣學生的情思得以自由放飛,學生的習作就充滿情趣。如某同學說:“今年運動會,我跑400米,當我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戰勝疲勞,取得第二名為班級爭光時,贏得了同學們的喝彩,我感到成功的快樂。”某同學說:“大課間操增加了武術操,我接受能力不強,動作不協調,通過努力最後終於合格了,老師表揚了我,我感到非常高興,同時增強了我的自信心,鼓勵我不斷向新的目標前進。”……

三、 鼓勵個性表述

1、抒發真情,作文應該是學生生命的獨白,心靈的對話,《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因此作文教學要努力與學生的經驗和情感溝通起來,引導學生注意細緻觀察,體驗生活,用自己的話寫出真體驗、真感情。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實話實說的氛圍,採用課堂讀學生的習作的形式來慢慢地引導學生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發真情。教師要精心挑選學生的習作,有的文字雖稚嫩樸質,但事件真實可信,流露的情感真摯自然,就要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讀展示,以此來喚醒、影響更多的學生。

2、自由選材。“自主寫作”是語文課標寫作教學方面很核心的一個思想。自由選材應該是自主寫作的一種表現。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個自然景象,一件細微的小事,一縷難以察覺的情思,都可以引發人的寫作慾望,都可以寫進作文,作文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自覺領悟思考,才會獲得新的認識和提高。

3、自主表述個性語言。由於個性不同,知識背景、經歷不同,小學生的作文在語言表達上也體現了不同的個性。各具個性的語言在作文中最富有生命力。個性化的語言運用,能增強作文的個性化和生命力。當學生說出有個性的語言,寫出實話實說的作文,教師要加以鼓勵,對個性化語言的閃光點和哲理性警句要加以點評和昇華。學生想怎麼寫,就放手讓他們大膽去寫。只有讓真情流露,內心的表白、個性的語言成了作文的交流,才是個性體驗和個性寫作的真正開始。

四、 發揮評價功效

1、分層而評,增強習作的自信心。翻開一個班的作文便可發現,得“A”的總是那幾個學生,得“ C”的甚至“D”的跳不出“C”與“D”的圈,一個習作總是得“C”與“D”的學生,他們的習作自信在被一個接著一個的“C”與“D”中擊得粉碎,而遠離成功的彼岸。因此,教師應採取分層而評的策略,增強各層次學生的習作自信心,讓他們每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1)、面對全體學生分層而定,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定等級的標準不同。(2)、對一個學生的要求則循序漸進的,如對一個習作後進生最初得優的標準是:能把一個句子寫完整,接下去得優的標準是:要把一句話寫具體,再接下去得優的標準是:頂格不寫逗號、句號、問號等標點符號……。這樣逐步提高,一步步將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2、指導性批閱,促進形式再發展。作為一種作文評價及反饋的傳統方式,給作文寫評語仍然被語文教師廣泛應用。那麼批閱這一環節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其教學的功能,促進學生髮展呢?最普遍是通過評語,指導學生再修改、再提高,這就要求我們的評語面對學生,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你豐富的想象讓人著迷,我想看到故事結尾。”“你的詞彙特別豐富,但這個詞要推敲一下。”“如果不是那些錯別字搗亂,你的習作將是一篇優秀作文。”“在此處加入動作描寫,你的作文將更漂亮。”……這些評語因文、因人而異,凝結著老師的智慧和情感,既能給學生以自信心,又能給他們引導和矯正,更能給學生以人文關懷。再一種形式是面批,當面指導。其次就是再次對具有典型的習作進行集體點評。

五、 提倡以學定教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創意的表達。”回憶一下小學一般習作指導流程,審題指導——選材指導——表達方式與技巧的指導——學生練習。不難發現,這種流程突出了教師的主導,而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從審題到選材,甚至如何表達,卻被“辛苦”的教師所代替,習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學生接觸到題目後,還沒有來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時”作指導,這樣使學生在習作時都努力體現教者的思路,表達出教者的觀點,導致學生習作“千篇一律”,而學生創造性在這“千篇一律”中被扼殺,這樣的習作練習學生不怕嗎?

那麼,應如何進行習作指導呢?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實踐初探:“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以學定教的習作指導策略,建立以評改為中心環節的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初寫——師生評點習作——互評——自改——撰寫——再改……,這樣把習作前的觀察與構思,擬稿與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甚至在校外,置於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完成。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地進行觀察、構思、擬稿、自改,在改正過程中,最大限度的張揚了個性,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將教師的指導環節融於對具體習作的點評之中,並置於學生擬稿之後,這樣讓教師在指導前可以通過學生初稿,瞭解最真實具體的學情,而後的以學定教有針對性的點評方案,這樣“從學生中來”的有針對性的具體形象的協作指導,學生易於接受。當然,學生的習作會“鮮活”起來。


益者新語


深圳小作家作文閱讀寫作專職教師,四位一體作文教學法創始人,深圳小作家作文教學輔導團隊負責人,先後在語文報,青年文摘,意林等權威雜誌期刊以及校園文學刊物發表多篇教學文章,在中小學閱讀寫作教學輔導方面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 ,尤其在小升初、中考語文閱讀理解與寫作有著非常獨特的快速提分輔導經驗。



一、引人注目的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它是生動傳神還是黯淡無光,是善睞的明眸,還是呆滯的魚眼,給人的印象可謂天壤之別。它又是“ 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 窗口”,透過這扇窗,讓人感到一股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眼前為之一亮,見後怦然心動,一見鍾情。



巧用古詩詞名句,名言警句。古詩詞名句,名言警句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文學素養,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一位同學寫一個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同桌,擬題“ 何處是歸程”,把對同桌前途的擔憂之情表達得委婉深沉。再如“ 人生是花,愛是花的蜜”“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等。

活用歌名歌詞、廣告語。膾炙人口的歌曲,它們的名字或是歌詞曾在人們的記憶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都是詞作者精心的錘鍊,巧妙的引用或化用,定會帶來美的享受。如“ 從頭再來”“ 陽光總在風雨後”等;有人說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廣告時代,無論何時何地,不論何種媒體,你隨時都可能會見到廣告的影子。一些富有創意的廣告詞給人的印象更深刻。如“ 我選擇,我喜歡”“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等。

妙用修辭。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文體和內容,靈活巧妙地使用修辭,能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雋永,錦上添花。考場作文如能善用修辭,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化靜為動,使你的語言鮮活靈動,魅力四射,從而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如“ 讓我和你一起飛”運用擬人手法表現音樂對年青人的吸引力;“ 陽春白雪的孤獨”運用借代手法寫高雅音樂在市民中的尷尬地位。這些標題的確活潑開放、清新脫俗,給人以文采飛揚、耳目一新之感。



二、恰到好處的導入新穎脫俗的開頭

往往給人清新、灑脫之感,形式多樣,色彩紛呈的導入會形成一股強大的視覺衝擊波,以達到先聲奪人的目的。運用題記。題記具有意蘊豐富、情味綿長的特點。巧設題記,可創設情境,開宗明義,還可透視亮點,展露才情。如“ 有一種高度,不是尺寸的攀比,而是醞釀的果實。”“ 生命已經打開,你需要哪種精彩。”等。 巧設懸念、景語烘托、妙語感悟等導入。使用這種形式可吸引讀者,以達到欲罷不能的效果。如“ 第一次回首,從不瞭解你的美麗;第二次回首,從不瞭解你的溫柔;第五百次回首,對你的一切還是那麼模糊。”



三、豐盈靈動的主體

考場作文中,主體部分的語言最能體現考生的基本功。豐美的詞語,飛揚的文采,靈動的語言,讀起來如風行水上,給文章增添了無窮魅力。整散結合,打造語言的音韻美。文章要長短結合,整散相間。長句悠揚,餘音嫋嫋;短句鏗鏘,玉盤落珠。如以“ 微笑”為話題作文,考生在形式上大膽創新,讓閱卷老師更爽目。“ 懷著一顆赤忱的心,毫不掩飾的,將你最燦爛的微笑撒播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散佈在生活的每一個空間,你的生命,會因此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微笑吧,你會發現這是多麼高尚的美德—— — 跌倒時,它會給人陽光般的援助;迷惘時,它給人們波濤般的勇氣;失落時,它給人們清風般的慰藉;衝動時,它給人們天空般的胸襟。

巧借幽默,增添文章的情趣美。在考場作文中,如果我們在把握好文章主題和內 容 的 前 提 下 , 採 用“ 大 詞 小用”、“ 褒詞貶用”、“ 行語移用”、“ 成語活用”等方法讓我們的作文充滿幽默情趣,從而使文章新穎別緻,情趣頓生。融入思考,散發語言的哲理美。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深刻思考融入作文,並且能用精練、生動、形象的語言來顯現這樣的思考,文章就會意蘊優美,富有哲理,從而使文章意味悠長。如以“ 讀書”為話題,考生這樣寫到:書是一座山,前人經驗的山;書是一片海,無限知識的海。以這樣大氣的文筆,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四、精煉有力的結語



恰當昇華,以求其深刻性、回味性,或戛然而止,或回應開頭,或深化主題,或啟人心智等。如“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這一切都源於自然。自然是偉大的、神奇的,它與生活是那麼的近、那麼的緊,品味自然,不就如同品味生活了嗎?用“ 尾記”或“ 後記”的形式作結,或與“ 題記”遙相呼應,渾然一體,或巧妙點題,卒章顯志。如“ 選擇心靈的不凡,去創造驚世的人生。選擇心靈的從容,卻點亮生命的色彩!你是否選擇了呢?”。

以上是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師為你解答分享,更多詳情百度搜索:深圳小作家作文,深圳作文覃老師


深圳精英數學團隊


對於大部分同學,可能積累了很多的詞語和句子,但是到寫作文時,仍然感到力不從心,腦海一片空白,如何在寫作文時能夠把積累的詞和詞語運用到恰到好處呢?


“奶奶說我是一顆小小的開心果,總能使她滿是皺紋的臉,綻開歡樂的花朵。”這是初一學生的作文《我的奶奶》中的一句。小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祖孫之間的親情很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像這樣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亮點,也是我們可以模仿的地方,因為它簡單易操作。

這就是一個句式,只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人物及其特徵換一換。寫句子變成了填空題:()說我是一(),總能使他她(),()。 比如可以把它轉化到爸爸的身上:《我的爸爸》--“爸爸說我是一隻快樂的百靈鳥,總能使他滿是煩悶的心,燃起奮進的火苗。”《我的老師》--“老師說我就是一枚解語花,總能使她平靜的心湖,泛起無邊的漣漪。” 這是一類情感類的仿寫,只要記住句式,多多練習,這個句子就屬於你的了。因為用得多了,你就會手到“句”來。


另一類是哲理類的句子。很多學生困惑,哲理句怎麼仿寫,這隻有有思想的人才可以寫出來。老師告訴你--非也!比如“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這個句子儘管選擇的是一個小小的野花,但是卻表達了同人類一樣的不要孤芳自賞,要謙虛謹慎的品質。

如果在我們作文裡,通過敘事寫景的文章,在文章中寫到這樣的句子,就是大大的亮點,會為文章增色不少! 事實上依照例句,我們也選擇其他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句話換成填空題:“(),你()時,()便()了!”並且還要運用擬人的修辭格。 比如:“小小的蠟燭,你燃燒自己時,世界便光明瞭。” 符合這個句式,並且含有很深的哲理。


可以用到作文裡來比喻老師、志願者們、邊疆戰士、默默無聞的英雄們等。 再比如“籠中的鳥,你安於現狀時,自由便夭折了。”這句也符合這個句式,並且含有很深的哲理。同學們可以想一想,這個句子在作文中可以用來比喻我們生活中的誰? 許多同學面對寫作時很無助,覺得就是寫不出好句子來,或者寫出的句子很平淡,就像在記流水賬,還有諸多語病存在,導致許多同學頻頻失分,成為一大憂患。 而仿句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只要找到優秀的句子,模仿他的句式或者他的寫作手法,就可以使我們許多同學的創意和才情有了更多的表現空間。因為寫句子變成了填空題。其實,只要我們掌握方法,發揮想象力,完全可以把它牢牢的拽在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