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處處與你作對,該怎麼辦?

用戶1328883163126


個人一切成長行為實踐都是基於“利己”“求存”為目的的,孩子表現出與家長作對,其核心是為了展示自我力量或者是模仿。孩子在不同時間段表現出不合作的意義與行為是不相同的,與孩子和睦相處的關鍵就在於根據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給予“與時俱進”的教導方式,理解他們的成長方式、尊重他們所選擇的人生道路。

1、童年

童年期的孩子,他們的行為習慣多來自於模仿,也就是他們見到別人做某件事情,感覺有趣他們就會模仿,比如跟隨大一些的孩子說“髒話”。對於何為“髒話”,以及“髒話”代表什麼,他們都不清楚,他們清楚的就是喜歡這個發音或者某些行為。童年的如果和您作對,那麼很有可能是家中有一個和您作對的伴侶或者長輩,給孩子做了示範。也就是當您管教孩子時,旁邊總有一個不同的聲音或者是您自己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對於同樣的事情在不同時間使用了不同的標準,比如您在教導孩子吃飯時會要求他們“細嚼慢嚥”,同時您在某些時候又要求孩子“吃快點兒”。所以,家庭之中教導孩子時需要儘可能統一標準,不給孩子留可鑽的空隙、相互矛盾的引導。

孩子成長自覺

2、青春期

孩子的青春期也是令很多家長所頭痛的“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過前期的學習實踐,已經掌握了部分生活經驗,在身體能力上也擁有了些許自主行動能力。他們期待自己能在更多事物上能自己做主,想要實現“我的成長我做主”。這個時期孩子表現“叛逆”的是孩子急欲證明自己“我能”,比如證明我能選擇自己的朋友、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選擇......

青春期的本質是孩子開始形成以我為中心的行為特質,是個體人格定性前的關鍵期。孩子是表現的“落落大方”還是表現的“唯唯諾諾”,與這一時期家長的管教有莫大的關係,如果孩子事事都順從家長的管教,就會表現的“唯唯諾諾”;而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與尊重,那麼孩子就會形成“落落大方”的性格特質;當然最“壞”的情況就是家長嚴厲管教,而孩子卻堅決不服從,這就被家長定義為孩子“叛逆”,“叛逆”孩子的本質是,他們追求的自由與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期待產生了偏差。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即不能硬拉著不放手,也不能一放到底、任其自由。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運用過來人的身份,積極、正向的教導,為孩子們的成長定向。

追求獨立

3、成年後

成年後的孩子逐步實現,從孩童時期的身體獨立,過渡到身體、心理、行為上的全方位獨立。這個時期的孩子總想借助於自身力量,幹出一番事業,而少受家長的管束。成年之後的孩子與父母作對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工作、婚姻以及教育孩子方面的自主,擺脫父母對自己生活的影響。然而,現實是一些新進城家庭,父母與子女多住在一起,年輕的父母需要幫手幫助帶孩子,祖輩帶孫子就成為了家庭協調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眾多家庭矛盾【特別是不孝孩子】的根源。

4、化解親子矛盾的建議

人生一切成長活動本質是追求生活上的“獨立自主”,每個孩子成長都希望能有一天實現“我的生活我做主”。作為父母,理應“換位思考”借用自己曾經的成長經歷,教導孩子從依賴家長生活,逐步實現獨立自主的生活,也就是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給予他們適度的成長空間自由。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這位媽媽,孩子總是無緣無故打你,看個電視還不給你看,你一定很苦惱。

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說是小孩子,肯定沒到青春期。如果是三四歲,可能是到了第一逆反期。

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比小時候大了許多,開始越來越聰明。他什麼都想參與,覺得自己什麼都會,棒棒噠,想用各種方式顯示自己的能力。有時候大人替他做好了,他還要大人放回去自己做,看上去很作呢。

我遇見過,在電梯上,遇見同層的母子倆,我順手按了樓層。誰知道小男孩氣壞了,要自己按。他媽媽說下次讓你按,小男孩不依不饒,非要自己按,開始打媽媽。我趕緊把樓層取消,讓孩子自己動手······

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這麼大的孩子迫切的需要被看見,被認可。但是他們又沒有成熟的語言功能,如果你不讓他呈現本事,他也不會表達,只能很不開心。老實孩子會不高興,哭唧唧,厲害孩子就要鬧啦~~~

有時候大人莫名其妙,因為孩子不會表達啊!他有很多需求,也會有情緒困擾,需要被看見被認可被尊重,就是不會說。

這時候,需要兩條腿走路。

一、告訴他規矩:不可以隨便打人,打媽媽也不可以,有事好好說話,不好好說媽媽聽不懂就幫不到你了。這個過程不可以笑著說,不可以口氣輕輕的說,要正色的嚴肅說。如果隨便帶過,下次他還會打你。

二、試著理解他,溫柔的問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了。如果是有需求,需要被媽媽關注和呵護,那就放下手機,離開電視,用心陪著孩子玩。

現在的家長有時候會覺得:給你吃給你喝,你還鬧什麼。但是小孩不是小動物啊,他需要情感交流,需要愛的表達。如果大人始終忙於家務、工作、交友、手機和電視,孩子需要被看見被愛,卻被冷落,自然不爽。當然打媽媽不對,我們要教會孩子正向表達,學會規則和尊重,也要學會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希望每個寶寶都在大人的耐心陪伴下順利度過第一逆反期~!

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

心理學不是用來裝能的,是用來解決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的。——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我有一個親戚,她每次跟兒子聊天,不出兩句話就可以吵起來,母子的溝通方式,完全可以用“暴力”來形容。

在他們每次的對話當中,我都發現,親戚完全處於“強者”狀態,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每次兒子想要解釋的時候,她都會搶先一步去反駁他。

因為這樣的溝通方式,親戚兒子也逐漸開始拒絕溝通,兩人的談話總是充滿呵斥和吵嚷聲,而親戚總是跟我們埋冤說自己的兒子多麼的不聽話。


帝師帶你開闊眼界


小孩子處處與你作對,該怎麼辦?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在對待孩子這塊,多少有點感悟。

如果經常看育兒類的,應該知道,孩子的這些叛逆舉動是和他的成長分不開的,男孩來說叛逆性更強,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

孩子的叛逆分三個時期:

2-3歲一個時期寶寶期

6-8歲一個時期兒童期

12-18歲一個時期青春期

這些時期都是他們成人必有的反應,寶寶期更多是摔東西,亂寫亂畫,這個時候更多是對身邊事情的定義模糊,自我意識的形成,這就需要父母對與他們溝通,以便他們有一個對與錯的認識。

兒童期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獨特性,有了自己的主見,這時候會對大人對他的要求以情緒和動作上表現出來,這個時期是快速形成是非對錯觀念的時候,對他的將來性格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記憶。

還有就是青春期了這個也是最讓父母操心的年齡,在這個時候性格和三觀的特殊時期,也是他最危險的時期。

知道這些不妨就反推應對的方法,這樣才更有助於我們做父母的幫助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拿別人教育孩子的一套複製在自家孩子的身上,參考一下就行,所以,我就沒過多的說我該怎麼教育,這是不合理的,只能我們做父母的自己來摸索一條適合一家環境的教育方式。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希望能幫助你。😃


生活中的小銳


這位家長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挺普遍的,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我家的寶寶是男孩,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比較乖,到了兩三歲就開始不聽話,大人說什麼,他都說“不”,現在是家裡的小小“造反派”。

孩子為什麼開始處處作對?兩到三歲的孩子身體活動能力已經很強,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擴大活動範圍,這開始說明孩子自我意識已經很強烈了!孩子已經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大人讓我做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想用反抗的方式獲得家長更多的關注。

家長應該怎麼辦?家裡有個造反派是很正常的,3歲左右的孩子到了反抗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各位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切記不要發脾氣,好多孩子的壞脾氣,都是從爸爸媽媽學來的!

孩子在兩到三歲的時候進去第一個反抗期,開始自己穿鞋,自己吃飯,出門不讓大人抱,不戴帽子,經常違拗家長,開始自己做主。各位家長應該高興一下,說明孩子自我意識很強,開始喜歡堅持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將來會發展成有主見,獨立性強的人。

家長總是習慣用大人的思維和標準要求孩子。給位家長不妨耐心、平和的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不違背大的原則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會成為有主見、獨立性強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小松鼠爸爸與各位年輕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育兒知識,共同進步。





小松鼠爸爸育兒


定規則,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的過程,你給的選項都是可以接受的選項讓她選。或者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方案是可以執行的,也是可以的。

制定好規則,態度好一點,然後去執行就可以。除特殊情況可以通融外,其餘的情況儘量的不要通融。


Andy成長日記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有人說,孩子就是上帝派下來折磨你的!這混世魔王處處與你作對,你每天為了想辦法應付搞得身體都被掏空了!值得安慰的是,萬千家庭都是這樣的!打他?罵他?不理他?講道理?在你把所有的方式用遍以後,還是沒效果。那怎麼辦呢?

1、耐心聽孩子說話

好多孩子很家長對著幹,其實是彰顯自己的存在感和力量,尋求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比如孩子說“我不想吃飯”,父母不能立刻下命令說必須吃飯!而要耐心問他“為什麼不想吃飯啊?”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願意和他溝通的,他肯定會跟你解釋清楚,此時你表明態度“我知道你還想玩玩具,但是現在是時候吃飯了”,家長要用開放式的姿態讓孩子能夠有表達自己的機會,他就不會用極端的方式比如,哭鬧,打罵父母的方式了。

2、不給孩子下命令,不強迫孩子必須執行你的要求,協助他滿足自身需求

比如孩子喜歡在公園玩沙子,到最後弄的髒兮兮的,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大自然,在這個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我們安靜做一個旁觀者,保障他的健康就好

3、不要講一些孩子不懂大道理,和他做遊戲讓他理解

換個讓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角色互換,讓他設身處地的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問寶寶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媽媽,孩子總是打你。你會怎麼辦呢?

親子溝通根本問題是理解,孩子不是故意作對,而是成長而已。



陳澤心c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作對。

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大人的問題。

可以覺察一下,平時是不是很少陪伴孩子,即使陪伴孩子,也是你做你的事,他玩他的。

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高質量陪伴,自然會去尋求,這便成了我們眼中的處處作對。

孩子不是在搗亂,而是在找尋觀注點。他希望父母,把看向別處的眼睛,投射到他的身上。

你已經看到了孩子的表面問題,這是很好的。那就請再往裡多看看,看到真實的問題存在。

有事沒事,多多陪陪孩子吧!



你看花兒在微笑


我看見你提到孩子處處和你作對,會無緣無故地打你,不給你看電視。 想問問你,他這些行為,你是否也對他說過,會打他也不讓他去看電視呢? 作為小孩子他是不理解這些是跟你做對的行為,也許他潛移默化學在父母上,家裡長輩上,或者早期養育者上學會了這些行為,也許是他經歷過,感受過的,覺得這是大家連接溝通的方式。



這是個很好的開始,他這些行為表現在你身上,讓你感受不舒服了。也許他經歷過這些感受,他讓你感受了他的感受。



因此趁現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教會他怎麼去愛人。首先你要讓他感受到你對他足夠的愛,讓他全身心感受到他擁有大家足夠的愛,尊重和界限。被愛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懂得如何愛一個人。


遇儀


從我的視角來看,孩子是處於高峰叛逆時期。1~2歲的孩子開始學會說不,3~4歲的孩子學會了抵抗,5~6歲的孩子就已經會給你鬧彆扭,更別說那些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了。

所以孩子在作對時不要打罵,儘量有善對待。對孩子講道理。

在孩子的曰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在學習上不要和別的孩子攀比。對孩子的學習也要多些關注!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