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陳倉:一名黨員醫生的戰“疫”日記

寶雞市陳倉醫院 付建華 2020年2月2日

1月26日,接到醫院醫務科通知,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醫院號召黨員醫務人員率先組建發熱門診第一梯隊。

領導話音剛落,會場裡的就響起此起彼伏的請戰聲……甚至心內科一個護士同事,拿出了早就寫好、帶在身上還沒來得及交出的請戰書,講道:“我家老人身體還好,負擔輕,請領導優先考慮我吧……”“我家已經安頓好了,家人理解支持我的工作,請考慮我……”“不管是馳援武漢,還是增援我區發熱門診,我們都願意……”“保證完成任務……”“請領導放心,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寶雞陳倉:一名黨員醫生的戰“疫”日記

危難關頭,正是考驗我們黨員幹部政治覺悟和職業精神的時候,同志們的熱血在沸騰,激情在燃燒,踴躍加入了抗疫第一梯隊。

一份份請戰書,一枚枚鮮紅的指印,見證了45名醫護人員面對疫情時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決心和保衛人民群眾健康為己任的初心和信心。會場裡,醫護人員激昂的熱情和使命感、責任感迅速交匯、融合,瞬間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1月28日(農曆正月初四),我和一位女同事上發熱門診。我和同事揮了揮握緊了的拳頭,加油,我們小聲給對方打氣。

寶雞陳倉:一名黨員醫生的戰“疫”日記

開診後的工作緊張而忙碌,女同事負責普通發熱門診,我負責武漢返鄉人員發熱門診,各司其職。

我們的主要工作流程是詢問病史、服藥史、外出經歷、密切接觸史。然後再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進行篩查和甄別,梳理出需要對症處理的患者、需要居家留觀的患者、需要在院留觀的患者,以及需要請醫院專家組會診的患者。

為了減少發熱患者與周圍就診患者之間的接觸,醫院從發熱患者入院辦理就診卡,到抽血化驗、胸部CT等,全程都有護士協助完成,以最大程度降低發熱患者與周圍人群交叉感染風險。

前來就診的患者,無論武漢返鄉還是近期有過外出經歷的發熱患者都很焦慮,擔心自己感染上病毒。武漢打工返鄉人員小王,12月初從武漢打工返回寶雞。2天前在家洗澡受涼後出現發熱、咳嗽,自測體溫37.5攝氏度,自己主動與家人隔離。今日為明確診斷來到發熱門診。

寶雞陳倉:一名黨員醫生的戰“疫”日記

“醫生,我會不會感染病毒性肺炎了?會有生命危險嗎?我爸媽會不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滿臉焦慮的小王,提出一連串問題。

“冠狀病毒潛伏期是1-14天,一般為3-7天。你回家已經超過1月了,發熱也是和洗澡受涼有關,暫不考慮冠狀病毒感染。”我安慰小王,“不過,我還是要給您做相關檢查,進一步排除和明確發熱、咳嗽病因,好嗎?”。我耐心地解釋道,小王點頭答應。

你知道咳嗽禮儀嗎?我和小王一邊聊,一邊開具檢查。“這我知道,咳嗽禮儀就是咳嗽或者打噴嚏時儘量不要對著人群,應該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手絹不要隨意丟棄……”小王的緊張和侷促不安漸漸消失了,還大方的和我談起他在武漢的工作經歷以及年邁父母在老家務農的辛苦與不容易……

沒過多久,小王的檢查結果出來了。血常規、降鈣素原提示細菌性感染,肺部影像、凝血、肝腎功、心肌酶等均未見明顯異常,請示醫院專家組後。開藥回家觀察,按時測體溫,有不適隨時電話聯繫發熱門診。

忙碌的工作中我們發現,發熱診室需要臨時增設陪護椅、檢查床,以更好地方便患者就診。我們向院領導、醫務科長提出建議後,在目前醫院工作無比繁忙的情況下,陪護椅、檢查床不到半小時就落實到位了。呼吸科主任,既是醫院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又兼任專家組成員,也是發熱門診的堅強後盾和堡壘,他瘦削的身影不時穿梭在院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發熱門診部,電話裡堅定有力的聲音和現場篤定沉著的臨床指導,給了我和同事更多的鼓勵和信心。

院感科科長見我一次,叮囑一次:“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啊!”總務科同事按時在飯點,會給臨時留觀的患者、值班醫護人員按需提供餐飯,讓人在抗擊疫情的數九寒天裡從胃暖到心。

下午,院長通過《寶雞日報自媒體》平臺,向全區人民群眾做了公開講話,表示醫院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來應對疫情,醫護人員正在一線奮力抗擊疫情,冠狀病毒肺炎可防、可控、可治,請群眾放心,請領導放心,倡議大家在家休息,減少外出活動,避免人群聚集……有效打消了群眾心頭的疑慮和恐慌。

入夜後,寒意漸漸襲來。院長、書記親自過問了留觀患者和醫護人員取暖措施,臨時給留觀室增添被子和保溫壺。凌晨5時,值班室電話響起。一名從上海返鄉的年輕姑娘小李,1小時前出現發熱、咳嗽,自測體溫37.4攝氏度。立即報告院總值班,總值班指示,派出救護車接院就診。

小李告訴我,1月前從上海返鄉回到寶雞。最近從電視媒體上看到不少有關疫情報道。雖然身體沒有出現不適,但主動與家人隔離,目前家人也沒出現不適。我一邊鼓勵小李的做法正確,一邊依照處置流程,給小李開具了相關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白細胞、降鈣素原均升高,胸部影像正常。及時向院總值班和領導小組做了彙報,小李回家服藥觀察,期間避免外出和與家人接觸。

送走小李後快凌晨6點多了。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天色漸漸亮了起來。8時多,我和同事交接了工作,我們分別給家人打電話報了平安。

寶雞陳倉:一名黨員醫生的戰“疫”日記

連續工作了24小時,口渴得要命,但是不敢喝水,怕上廁所。24小時內,我們只上3次衛生間。一方面是害怕浪費緊缺的防護服,另一方面因為每穿脫一次隔離防護服就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而且脫防護服就需要半個多小時,還必須是兩個人出來互相幫忙脫衣服,因為要彼此做好防護監督。有限的人生經歷裡,我們從沒覺得自由的上衛生間是一種幸福。摘下護目鏡和防護口罩,望著對方的臉和耳朵被口罩勒出的一道道交錯的印痕,不禁啞然失笑。

走在回隔離宿舍的路上,周圍同事不斷傳來好消息,通過努力已經有隔離的發熱患者反覆測體溫正常,現已解除隔離,目前留觀1例體溫從凌晨截至目前正常,患者咳嗽明顯減輕……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我和同事堅信,黑暗終將回過去,黎明終將到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人民群眾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因為無論在武漢,還是在各自的家鄉,我們全國上下有數不清的齊心協力的醫療團隊,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在日以繼夜的工作著。我們更有強大的祖國給我們做最堅實的後盾,我們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會粉碎冠狀病毒,撲滅疫情,恢復往日平靜、祥和、美好的生活,我們也一定會倍加珍惜每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

作者 張敏 李曉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