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之後,是否會出現逆城市化?

縱觀資本主義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規律,基本在城市化率高達70%以上後才會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我國現在的城市化率是接近60%,還差10%左右,估算中國還需要1.4億人農村人口定居城市才能。

為什麼相差的數據如此之大,我還會認為肺炎之後會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我的觀點如下:

1、中國的城市化過程和治本主義的城市化是本質不同的。

我們知道資本主義國家是通過圈地運動完成的,資本家通過暴力佔領了農民的耕地,強行把農民逼迫到城市為工廠提供低廉的勞動力,這也是貧民窋的根源。這些工人意味永久失去了耕地資源,沒有退路的。

再想想我們的城市化進程,是2004年國家取消農業稅後開始的,基本不到用了20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需要100多年的歷史進程,國家改革開放30,我們理由外資和WTO,完成了從農業社會過渡了商業社會過渡,但是我們和平崛起和人權式的城市化,從農名變為市民的過程中,我們的人民是依舊享有耕地和宅基地的私有權,這意味了我們的市民是可進可退的,這就是我所謂的對比西方的城市化進程我們國家是人權式的城市化,

一個是沒有退路一個是有退路的,這是中國的特色將良心的城市化進程。

有人可能會說這會導致農業的小農經濟存在,做不到西方式的農場模式,效率很低和沒有競爭力。

我這能說可以看看土地政策,國家的戰略是很好的,領導人很有大戰略和真正為普通老百姓服務的。

這意味著我們很大一部分市民是有退路的,出現的現象是在城市裡有一套房子滿足教育和醫療,在農村有基本的耕地。

在過去的高速發展中,確實城市的規模和聚積效應帶來的回報價值遠遠大於農村。

但高價值的基礎是國家的高速發展和穩定的,經過2年的貿易戰,科技戰和金融戰爭以及我們自己反省,也需要青山綠水等等多重因素下,我們的速度從12%進入6%,特別經過肺炎事件後之後不少人開始思路,自己需要完善和保護好自己的退路,自己家裡的宅基地和耕地呢?

這也是一個商機,土地流轉在今年會加快流轉的,農村的以前被嫌棄的耕地和宅基地會被利用起來。

中國的特色的城市化留給了市民迴旋和消化的空間的。國外的逆城市化是有錢在在城市的環境好的地方利用自己財和權開闢出來,中國的逆城市化是不同的,不需要你需要多大的財和權的,可以利用自己的保留的耕地和宅基地就可以開闢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