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大學其省內招生是一本,而省外招生卻是二本?

愛老歌的人


這種招生通常是一些二類院校,985院校和一些好的211院校都是一本招生。出現省內招一本,省外招二本的情況是這樣,該校在本省內知名度高,本省報考人數自然就多,競爭激烈,通常實行省內一本錄取。省二本錄取自然是該校省外知名度不高,生源欠缺,當然要降低檔次為二本招生了。如果省外一本招生,省內二本招生的情況是,該校在省外知名度好,生源好便實行省外一本招錄,在省內二本招生主要是照顧本省考生。


手機用戶66182207994


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學校,在本省內高考錄取是本科第一批,他是一本學校;到了其他的省份,卻又是本科第二批錄取,成了二本學校。還有的學校,在某些省份內部分專業是本科第一批錄取,部分專業是本科第二批錄取,成為既是一本院校又是二本院校的混合體。

一本還是二本,誰說了算?

某所大學在高考錄取中,是在本科第一批錄取,還是在本科第二批錄取,並沒有教育部的統一規定和劃分標準。我國的高考錄取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統一錄取,某個學校安排在本一批錄取還是本二批錄取,實際上就是省級招生辦來確定。某個大學原來在本科第二批錄取,只要學校與生源地的省級招生辦協調溝通好,就可以部分專業進入本科第一批錄取,甚至全部專業進入本科第一批錄取。對於省級招生辦來說,根本沒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劃分標準。裁定某個學校在本科第一批錄取還是本科第二批錄取,省級招生辦擁有完全自由裁量權。說白了,這就是省招生辦來確定的事。

一本院校就一定好嗎?

我考大學的時候,本科第一批錄取的院校,都是全國重點大學,通稱為重點批。本科第二批錄取的院校全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通稱為普通批。後面還有本科自費批,專科批。現在這個秩序已經被打亂了。

現在的本科第一批院校,除了當年的全國重點大學,還有後來進入的師範類院校的師範類專業、以及其他被批准進入本科第一批的院校。上個世紀的全國重點大學,最多時也就99所;到了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也就112所;如今的雙一流院校,全部加起來也就是137所。可是在本一批錄取的院校有多少,去年我我統計一次,在吉林省本科第一批的院校約為250所。現在的本科第一批院校,含金量已經遠遠不如當年的重點批了。原因就是省級招生辦把關不嚴。不是你們省的本一批錄取院校多你們的考生就佔便宜,拉低了本一批含金量,坑的是本省的學生。

學校不是在一本錄取就一定好,有的學校就是善於和招生辦拉關係!

在本科第二批與本科第三批合併以後,本科第二批的底線就是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底線無限低,好在還有個下限。

有的時候不要在乎一本和二本

有的省級招生辦在這個方面對待省內高校的很寬鬆,有時感覺令人難以置信。比如在河北省,河北省有個唐山學院,這個學校在省內有4個專業是本科第一批錄取。但是你們知道唐山學院是什麼水平嗎?到目前為止,唐山學院還沒有碩士點。到現在連碩士點都沒有的本科學校是什麼水平?大家自行腦補吧:河北的考生以一本的分數進到這裡,來了之後發現這裡連個碩士點都沒有。他的同學以二本分數去省外學校,學校可能碩士博士齊全,將來保研也有可能。雙方會是什麼心情?

在談論到某個學校是一本院校還是二本院校時,經常被人指責搞錯了學校的錄取批次。實際上,有些省的招生辦把關不嚴,很多學校的錄取批次比較亂,省內省外標準不一樣,二本升一本很輕鬆,不專門去查他們的錄取批次,還真搞不清他到底是幾本。

但是大家在高考志願填報時不要太在意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特別是成績在一本末端的考生,這個區間有不少學校是一本中的“水貨”,真的不如二本錄取院校中的“乾貨”。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為什麼有些學校在本省一本招生,而在外省市卻以二本招生呢?這是高校為完成自身招生計劃及各地招考辦本省各批次總體招生計劃互相協調的結果。



院校錄取批次調整時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

比如某一年某一高校在本省錄取批次升級,而對外地錄取依舊沿用原有錄取批次。

對於那些有升級規劃的高校,比如從學院升格成為大學,高校一般會提前做出錄取批次的調整,把自身所處省市原來二本批次錄取提升到一本錄取批次。

這種調整對於本省市來說,可操作性比較強,在省級招考院協調下,提升錄取批次,高考錄取分數線的確定由本省招考辦劃定,如果升批次錄取的學校較多,而且本省學校招生計劃中本省人數多,變化會比較大,為滿足升批次高校完成計劃,此時一本批次分數線會有適當下調,而升批次後二本批次院校計劃沒有補充的話,分數線就會相對穩定。

而升批次院校在外省的招生計劃本來不多,學校名氣在外地依然只能適合於原有的二本批次,所以為保持生源穩定計,在外省市依然保持批次不變。

所以會出現一、二本批次同時招生。



院校合併擴張或者專業擴張條件下,不同專業的強弱差別比較大,優勢專業放在一本招生截留優質生源,弱勢專業放在二本招生。

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的,甚至在一些一流甚至於頂尖大學中都比較常見。

對於頂級大學常見採用的是把自己的專業錄取分配在提前批與一本批次分開錄取,從而保證自己的錄取分數線穩定或者提升分數線造成學校在社會上錄取線高,學校實力“提高”的觀感。

而其他類高校無法進入提前批次,就在一本與二本批次中進行選擇。這種情況分幾種情況:

1、學校強勢專業有很大的吸引力,為保障生源質量,和當地招辦協調可以進入更高批次錄取。而其他中、弱勢專業則留在二本批次。

2、學校招生策略需要,這種情況不再延展說明。

3、學校話語權的大小決定。比如有名校的獨立學院按規定在湖南只能進三本批次招生,但是學校母體利用其強勢地位要求其獨立學院必須進入二本甚至一本批次錄取,否則就不在當地投放指標。從而出現一些有悖常理的一些學校進入更高錄取批次的情況出現。



新高考本科批次全部合併會解決這種不同批次錄取的亂象

新高考政策的實施,新的錄取規則是本科批次合併,沒有了一、二、三本的區別,從而解決了不同批次錄取引起的部分考生心理不適的問題,也解決了高校不同批次錄取的亂象。但是提前批依然存在,這個現象如果不作控制的話,同樣的現象也會依然存在。

歡迎關注YiRon 頭條號,為你解決專業選科、高考志願難題。

YiRon


招生規劃是由省教育廳定,學校只是申請,學校定了計劃由本省的教育廳向其他省發計劃,總計劃數據又是由教育部來定的。如學校升格,某省一本計劃多,教育廳都會小範圍協調,出現某個學校某個省招一本,有些二本就很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