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此人是钱学森侄子,获诺贝尔奖后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大国工程师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往前推了至少20年。美国当初甚至开出天价年薪想留住钱学森。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翻开钱学森一生的履历,无疑都是光辉耀眼的成就。除了钱学森,他的家人也有不小的成就,他的儿子钱永刚是我国的高级工程师,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他的女儿钱永真受母亲的影响较大,最终成为一名音乐家。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是钱学森的侄子,他叫钱永健,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钱永健小时候患有哮喘,室外活动较少,所以从小就经常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年仅16岁的他,在一次人才选拔中获得一等奖,20岁获得了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因为荧光蛋白这一伟大的发明,林永健与下村修、马丁·沙尔菲一起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当中国人知道他是钱学森的侄子后,国人为之兴奋,虽然他的国籍并不是中国。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在很多中国人为之开心的时候,钱永健表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听了这些后,国人不免会有点寒心,不过我们可以理解并尊重他的选择,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是在美国生活的,也是美国的学校将他培养成才的。提到钱学森时,钱永健表示很骄傲,但对于国籍,他认定自己就是美国人,只是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液。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钱永健在美国出生长大,不会讲汉语,连自己的汉语名字也不会念。他曾说,“母亲曾跟我讲过许多她记忆中在中国时的往事,我也曾陪我的母亲、夫人一起去过中国。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跟我说中文,也听得懂一点简单的对话,例如‘你晚餐要吃什么?父母总是叫我吃中国菜、学中文,可我不太喜欢中国食物。等我长大后,父母曾希望我娶中国人为妻,我也没有满足他们这个愿望。当然,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毕竟,我有中国血缘。”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钱永健以科学家的理性表述,说明了他对自己祖籍的认识,他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华裔后代的想法。只是,如此直白的说法,也曾受到一些国人的批评。

钱学森侄子获诺奖后: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


在获得诺奖后,钱永健曾表露,新的目标是为攻克癌症贡献力量。聪明而勤奋,是西方世界对华裔科学家共同的认识,华裔聪明的脑袋,是让西方人最为叹服之处。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裔更聪明的原因,是华人对数学教育的重视。华人数学水平比其他族群高,是西方社会一个毫不被怀疑的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