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國罕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宅院群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稱南北宅子),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主西路,西邊毗鄰文廟,是天水市現存的明代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現存的明代品官府第。

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兩處隔街相望的古建築群組成。南宅子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於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距今分別已有395年和388年的歷史。兩處古宅的建築佈局、結構形制、屋頂脊飾、磚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國罕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宅院群

南宅子和北宅子的創建人是胡來縉和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譽為“父子鄉賢”。胡氏民居由於是胡來縉、胡忻父子的私宅,所以其形制基本按中國傳統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構建。

四合院是從正房圍繞中間庭院而形成平面佈局的傳統住宅。且四面房屋相連,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中國四合院以北京清代和民國初年四合院為代表,而胡氏民居雖為四合院,卻以其西北地區特有的構建方式不同於北京四合院。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國罕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宅院群

北京四合院無論正房或廂房均為馬鞍架結構,而胡氏民居除正房與倒座為馬鞍架結構外,廂房則採用俗稱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構建方式,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前後兩進四合院的正屋自明萬曆朝建成之後,未進行過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著400年前的原貌,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極為罕見的。

梁思誠先生說,“中國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無存者。”但因為西北地區的乾燥氣候,使得天水這些磚木結構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發顯得珍貴。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稱它“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築宅院群”。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國罕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宅院群

甘肅省文物局(1998)14號文件對天水古民居的評價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天水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1年6月25日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麥積山石窟、大地灣遺址、伏羲廟、興國寺、大像山、水簾洞石窟等其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同構成了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載體。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國罕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宅院群

胡氏民居其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在甘肅省是唯一的,全國也罕見,為研究天水的歷史沿革、民俗風情提供了珍貴、豐富的歷史資料,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館,又是天水古民居建築文化的博物館,也是甘肅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旅遊場所。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