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宗仁策反的日軍翻譯官

抗戰時期解放區有一首民歌:“1937年哪,日本鬼子進了中原,先佔了盧溝橋,後佔了山海關,燒殺掠搶到了濟南。鬼子就放大炮哇,八路軍就拉大栓,瞄了一瞄準,巴勾!撂倒個翻譯官,兩眼一翻上了西天!”然而在日軍翻譯官中,也有一些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為中國的抗戰勝利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與李宗仁交往密切的夏文運就是其中一位。

被李宗仁策反的日軍翻譯官

夏文運

在廣州初識李宗仁

《李宗仁回憶錄》中提到的何益之就是夏文運的化名。

夏文運1905年出生於遼寧大連。1925年受“滿鐵”老總的資助,以優異成績考入日本廣島高等師範,攻讀歷史和法學。1929年又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成為碩士研究生。1931年春,夏文運回國,被東北的馮庸大學聘為教授兼校長秘書。這年暑假,他又回到日本東京,完成了碩士論文答辯,正式畢業。

“九一八”事變後,馮庸大學遷往北平,因家庭拖累,夏文運沒有跟隨前往,失業在家。因為他學識過人,日語流利,後來被日本軍方錄用,跟隨關東軍司令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1893-1973,日本間諜、陸軍中將,長期負責策反中國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進行推翻蔣介石政權的活動)做翻譯,當上了一名日軍翻譯官。因為“夏”字在日文發音中與“何”相同,所以他對外自稱“何益之”。夏文運日語和中文水平都很高,加之為人忠厚、工作紮實,很快得到日本四大特務機關之一蘭機關頭目和知鷹二的器重。和知鷹二經常帶他交際於關東軍高層,因此他與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岡村寧次這些日本少壯派軍官混得很熟。

日軍侵佔東北後,全國反日浪潮風起雲湧,但是國民政府卻有意壓制人民的反日運動,唯獨兩廣(廣東廣西)不聽中央的。日方見此,便多方派人到廣東做拉攏工作。日軍在廣州設立駐華南特務機關,和知鷹二帶著夏文運常駐廣州。日軍為拉攏、策反李宗仁,安排和知鷹二經常和李宗仁接觸,夏文運充當翻譯,因此李宗仁和夏文運也經常來往,李宗仁有日本客人來訪,都是請夏文運做翻譯。一來二往中和知鷹二不僅沒有策反成李宗仁,反而被李宗仁做通了他的工作,竟和李宗仁相處甚歡,無話不談。淞滬會戰爆發時,和知鷹二被任命為少將旅團長,在大場和中國軍隊作戰。後因發表反戰言論,被日本軍部奪去兵權,改任運輸司令。

李宗仁不僅“統戰”了和知鷹二,而且還把夏文運策反成戰鬥在日軍心臟中的臥底。李宗仁多次和夏文運見面交流,對他印象良好,感覺此人年輕熱情,為人正派,這樣一個年輕人為什麼甘做漢奸呢?所以,李宗仁秘密派人約夏文運來家中一敘。《李宗仁回憶錄》描寫了兩人見面後談話的情景,不妨照錄如下——

我很誠懇地問他道:“何(夏文運此時化名為何益之)先生,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現在我們的祖國如此殘破,你的故鄉也被敵人佔據。祖國命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你能甘心為敵人服務而無動於衷嗎?”

何君經我一問,頓時淚下。他因而告訴我,他於“九一八”事變後入關投效失業的一段往事,以及後來為日本軍部羅致,充當傳譯的經過。

我說:“何先生,我看全面抗日戰爭很快就要爆發了,你希望不希望替祖國盡點力呢?”

何說:“如有機會替祖國報效,萬死不辭!”

李宗仁見夏文運態度誠懇、真心誠意,便與他私下秘密商定,讓夏文運以翻譯官為掩護,做中國軍隊的秘密情報員,利用工作便利,刺探日軍機密。夏文運慷慨應諾,並謝絕任何報酬。

李宗仁的臥底

1934年和1935年,夏文運多次向李宗仁報告,日本派大批人員頻繁到印度支那半島(即中南半島,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舊稱印度支那半島)和東南亞國家活動,並報告了詳細活動情況。李宗仁對這些情報仔細研究後,斷定日本向中國發動全面進攻當為期不遠了。“七七”事變後不久,日軍進攻上海,不久上海、南京淪陷。夏文運在和知鷹二等日本朋友的掩護下,在淪陷區活動自由,經常收集日軍情報發往李宗仁為司令長官的第五戰區。

1938年春,李宗仁坐鎮徐州,指揮津浦線作戰。此時日軍兩個精銳師團磯谷廉介第十師團和板垣徵四郎第五師團,分別沿津浦線和膠濟線分進合擊,企圖佔領徐州,打通津浦線。夏文運非常及時地把日軍戰略部署和兵力分佈的情報發到第五戰區。李宗仁據此決定在徐州東北60公里處的臺兒莊佈下戰場,和驕橫的日軍幹一仗。李宗仁策劃了一場“好戲”,命令善於防守的孫連仲第二集團軍沿臺兒莊運河正面防守,打陣地戰,誘敵深入。令機動性好的湯恩伯第二十軍團拊敵之背,迂迴包圍敵人。又令龐炳勳的第三軍團阻板垣第五師團於臨沂,造成磯谷第十師團孤軍深入的態勢。

1938年2月,日軍板垣第五師團大舉進攻臨沂,欲在臺兒莊與磯谷會師。駐守臨沂的龐炳勳奮勇抵抗,但是由於裝備低劣,寡不敵眾,接連向李宗仁發電求援。此時李宗仁也是無兵可派,在一籌莫展之際,接到夏文運的情報:“日軍北動南不動。”於是李宗仁大膽決策,命令正在津浦南段淮河一線作戰的張自忠第五十九軍馳援臨沂。張自忠在官橋下火車後,一天一夜急行軍180裡,突然出現在臨沂城外,與龐炳勳裡應外合,擊潰板垣師團,殲敵3000餘人,取得臨沂大捷。“臨沂之捷,實為臺兒莊勝利的先決條件”。

板垣與磯谷會師臺兒莊的計劃泡湯了。在臺兒莊,磯谷師團成了孤軍之師,在孫連仲和湯恩伯的猛烈攻擊下,日軍陷於包圍之中,潰不成軍。中國軍隊取得了全面抗戰以來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巨大勝利,殲敵11984人(日軍承認數字),繳獲大批戰略物資,振奮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夏文運以“日軍翻譯官”為掩護,結交反對侵華的日軍軍官,特別是與和知鷹二成為莫逆之交,好多重要軍事機密情報都是和知鷹二給提供的。他還在日籍友人家中設一秘密電臺,與第五戰區情報科聯繫。“其情報的迅速正確,可以說獨一無二。所以,關於日軍進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圍攻武漢的戰略及兵力分佈,我方無不了如指掌。其後應驗也若合符契”。

為此,軍令部曾數次發電嘉獎第五戰區情報科,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是戰鬥在日軍心臟的夏文運冒著生命危險搞到的。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深情地讚道:“何君冒生命危險,為我方蒐集情報,全系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如何君這樣的愛國之士,甘做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

至死不入日本國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上海租界,夏文運因間諜嫌疑,險遭日方特務逮捕,幸虧和知鷹二及時通風報信,夏文運被迫逃往山西太原,與李宗仁的情報聯繫從此中斷。1943年至1945年4月,夏文運任偽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廳長。在此期間,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經常與八路軍進行物資交換,並掩護、解救過包括董必武在內的許多共產黨人。

1945年8月,日軍戰敗投降。盟軍逮捕了曾任日軍侵略南亞、東南亞的南方軍副總參謀長和知鷹二。李宗仁出面證明和知鷹二曾為中國抗戰提供過大量情報,並派夏文運前往菲律賓作證,最終和知鷹二被無罪釋放。

1946年3月,夏文運在北平被國民政府逮捕入獄,並移交山西省高等法院審判。國民黨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函覆山西省高等法院稱:“偽建設廳廳長夏文運罪行無案可稽。”1947年,已經出任北平行轅主任的李宗仁出面保釋夏文運出獄。1948年,夏文運回上海定居。1949年上海解放後,上海軍管會將夏文運逮捕,後遇到一位曾得到過他關照的我方情報人員作證後被釋放。20世紀50年代初,夏文運得知李宗仁已遠赴美國定居,他也經香港轉赴日本定居。1970年,夏文運病逝於日本東京。為保存一顆赤熱的中國心,夏文運至死都沒有加入日本國籍。(來源|《讀者報》 作者|鄭學富)

被李宗仁策反的日軍翻譯官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讀者報》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貓》雜誌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