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一幅山水畫命名?

15971463817


人們形容繪畫、文學、音樂等文藝作品時,常常要用到詩情畫意,意思是說,作品表達出來的意境和情趣耐人尋味,具有強烈的審美感受,給欣賞者的精神能起到很好的滋養作用。

山水畫是我國很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集合了繪畫、書法、詩詞、篆刻、設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優點,本身對創作者的文化修養很高。山水畫的名稱,往往給作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何給一幅山水畫命名?我覺得,只要抓住兩點就可以。

其一,根據作品的主題思想,採用詩句的形式給命名。

在我國傳統文化裡,山水畫表達的主題,在宏觀層面,無非就是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畫家眼裡,世間萬物皆有生命,一座山、一條河、一棵樹、一塊石頭,它們都是生命載體的象徵,具有鮮明的象徵寓意,通過展現它們的形態,來表現豐富多彩的生命精神的能量。

在這種情況下,畫家可以撰寫一句,或者兩句,甚至是一首詩,來給山水畫命名。當然,這種方式對畫家的文學修養要求較高,如果文學修養達不到,不容易寫出。

或者從古詩中摘錄一句或兩句詩,來作為山水畫的名稱,這種方式同樣要求畫家熟悉掌握古詩詞。

像“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採菊東籬下,看門見南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水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人為峰”,等等,我國古詩詞中這類詩句非常多,只要熟悉古詩詞,很容易找到合適的命名。

其二,直截了當,用一個詞語、詞組或成語來給山水畫命名。

實際上,這種方式在目前運用得非常多,畫家常常根據畫面所傳達的內容和意境,用簡潔明瞭的詞語來給山水作品起名字。

比如,表現華山的險峻時,許多畫家喜歡使用“西嶽雄姿”、“華嶽雄姿”,表現蒼茫粗獷的黃土高原時,畫家常喜歡使用“黃土魂”、“陝北情”、“高原風情”,等等。

用詩句給山水畫命名,如果運用得貼切恰當,可以更好地烘托出作品的意境,提升畫面的趣味,讓欣賞者感受到濃濃的文人氣息。

用詞語、短句來命名,如果用得好,同樣能昇華出作品的主題。

可以看出,使用這兩種方法命名,前提是畫家的“畫外功夫”要出色。


鴻鵠迎罡


給一幅山水畫取一個合適的名字,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也是非常有學問的事情。縱觀歷代書畫作品,都會有一個標題,當然也有極少數作品沒有標題,藝術創作者只題一個名款。

好的標題一定是畫龍點睛、是作品內涵的詮釋,更是創作者藝術思想的傳達。譬如人民大會堂的《江山如此多嬌》。但是如何給一幅作品取一個合適的標題呢?

一、直截了當 用標題直接說明作品畫的是什麼內容。如《八駿圖》、《十八羅漢圖》。

二、典故或成語 作品畫的就是成語故事或歷史題材 如《山海經》、《鍾馗捉鬼》等等。

三、借古喻今 很多作品都是題寫古人詩詞,借古人詩詞的內在思想來表達和抒發藝術創作者的情感。如陸儼少《杜甫詩意一百冊頁圖》、《杜甫秋興》冊頁等等。

四、採用幽默詼諧的語句來說明哲理和思想,如豐子愷的作品,當代大師人物黃永玉的作品都是這類。記得黃永玉曾經畫過一隻貓頭鷹送給一個著名主持人,作品落款題寫的內容是:“鳥是好鳥,就是話多。”這種內容就很有寓意,也有深意。

諸如此類的方式很多,可以多看歷代名家的佳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就可以觸類旁通、信手拈來。





無心齋手稿研究


創作出一副好的作品,不亞於十月懷胎剛出生的孩子,要給起一個美好響亮的名字才能"名正畫順"。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任第一任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給中國畫分科為山水、花鳥、人物。山水畫不但畫家喜愛寫生創作,也深受民眾喜聞樂見的題材。欣賞一副好的山水畫可謂咫尺天地。讓人心曠神逸,胸襟頓時豁達,人在畫中游可謂暢神暢意……

歷代山水畫題材名家名作有:

晉代 顧愷之《廬山圖》

隋代 展子虔《遊春圖》

五代 董源《瀟湘圖》

五代 荊浩《匡廬圖》

五代 關仝《關山行旅圖》、《山溪待渡圖》

五代 趙幹《江行初雪圖》

五代 巨然《層巖叢樹圖》

唐代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北宋李成《晴嵐蕭寺圖》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北宋 郭熙《早春圖》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南宋 馬遠 《梅石溪鳧圖》《寒江獨釣圖》

南宋 吳鎮《漁父圖》

南宋 劉松年《雪山行旅圖》

元代 倪瓚《漁莊秋霽圖》、《古木幽篁圖》

元代 王蒙《青卞隱居圖》

元代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溪山雨意圖》

元代 陸廣《仙山樓觀圖》

明代 戴進《風雨歸舟圖》

明代 董其昌《高逸圖》

明代 仇 英《吹簫引鳳》

清代 王鑑《煙浮遠岫圖》

清代 石濤 《山水清音圖》、《仿梅道人山水》

近代 傅抱石 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這些歷代著名的山水大作,無不帶給人們大美享受同時也在令畫家們對這些傳世佳品無不心摹手追著。

山水畫的創作題材不外乎春夏秋冬、山石松竹、橋船屋舍、探友品茗、攜童奏琴、遠眺抒志等,給山水畫命名可參考以下如:觀瀑圖、寒山幽居圖、春山放棹圖、潔秋圖、峽江圖、秋山訪友圖、碧山雲霽圖、早春圖、黃山步雲圖、攜琴會友圖、廬山高嶺圖等等。

中國畫,最終是在畫學養,唯有不斷潛心書海學習積累出深厚的文學底蘊與不斷豐富人生成熟的閱歷時,才能畫出意韻生動的好作品來。人筆俱老水到渠成時,給作品題畫名、題詩賦詞必是出口成章,信手拈來。

藝無止境,修煉吧!

關注《吳自強書畫藝術》,觀看更多古今精彩書畫問答。


吳自強書畫藝術


如果不是命題創作的話,一般來講基本上是根據畫面隨機命名的。

現代人由於照片資料豐富,通常會根據照片再創作,然後就看自己的心情而命名了。

如本人今天畫好三清山後,一時興起就把《三清山圖》搞得猶如旅遊介紹,簡單粗暴的介紹文幾乎把空間都佔領了,反正題字都是有關三清山的介紹。


呂永亮


宜曲不宜直,宜藏不宜露.要在互補,非作看圖識字狀便佳.如傅抱石先生畫華山,題待細把江山圖畫.品之雋永.白石小雞題他日相呼亦令人忍俊不止.


鐵菩薩山人


一副山畫不是畫好了命名,而是題名決定後再作畫,比如李白的詩意畫等,如果畫了一副山水畫再找個名字!那是不會畫畫的人乾的,四不象。


樊一白


怎樣給一幅山水話命,那要請問作者所畫的意境是什麼?想表達什麼?如果只是緊緊喜歡的這幅山水畫,不如以題注詩,帶人地方或以己之名


紛紛擾擾的夢


首先說問題中的命名非常說明問題,《說文解字》:“名,命也。”,足見命名的重要。

山水畫在中國畫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潑墨、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按表現形式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所以,名字的命名不但重要,還應該要有一些區別和注意。

一山水畫的內容

山水畫的命名,首先要符號所畫的內容,要不然再好聽的名字,弄的與所畫風馬牛不相及,不但讓觀者摸不著頭腦,還反而對畫有不利的影響,當然這個內容包含也有很多方面。

比如山水畫表現的是自然,自然有春夏秋冬,有風霜雨雪,千萬不能把季節情形弄錯;

比如山水畫有尺幅大小,還有一些特殊形式,畫可以大中見小小中見大,名字卻不宜如此,否則有了滑稽的味道;

再比如有工筆、寫意、潑墨、水墨等技法的不同,大家知道不同表現方法,題款的字都最好能相呼應一致,名字當然也不能太突兀。

二山水畫的意境

中國畫強調意的表現,山水畫更是如此,甚至有人說山水畫是最適合表現意境,最能與中國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一致的,所以名字要與所畫意境一致,才能錦上添花,才能讓觀者更好的理解。

畫也是作者傳情達意的載體,有些情感可以能很輕易讓人感受到,有一些比較隱晦,如果能有一個好名字,不但可以更好的傳遞,甚至可以有所延展,所以好的題款好的名字,都是畫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畫詩書畫印四絕的特點。

三山水畫命名的方法

如何具體的命名,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習慣,但大體有這麼幾個方面:

直白的表達,

直接以所畫山水的名字命名,或者直接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出,山水畫也有實用功能和美好寓意,直接體現在名字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詩意的表達,

中國畫還是講風雅和詩情畫意的,其實這也比較簡單,畢竟中國詩詞浩如煙海,選取起來也很方便。

特色的表達,

這就與自己的風格和習慣相關,也是作者的修養學識的體現,這也許更適合現代山水畫。

總之,自己覺得對於山水畫的命名,雖然重要也不必太過刻意,本身在構思前,創作中都會有直接的感觸,第一感覺就是最好的,至少不要太過勉強或是刻意為之,畢竟畫才是主角,至少不要喧賓奪主畫蛇添足。


附古代一些山水畫的名稱和山水相關詩句以供參考:

觀瀑圖 寒山幽居圖 春山放棹圖 潔秋圖 峽江圖 秋山訪友圖 碧山雲霽圖 富春山居圖 早春圖 飛瀑圖 溪山行旅圖 黃山步雲圖 攜琴會友圖 廬山高嶺圖 江帆樓閣圖 明皇幸蜀圖 千巖萬壑圖 龍宿郊民圖 瀟湘圖 秋山問道圖 寒鴉圖 茂林遠岫圖 晴巒蕭寺圖 雪景寒林圖 關山密雪圖 千里江山圖 廬山圖 遠岫晴雲圖 山腰樓觀圖 踏歌圖 對月圖 西湖柳艇圖 錢塘秋潮圖 鹿鳴之什圖 春山圖 赤壁圖 九峰雪霽圖 天池石壁圖 洞庭漁隱圖 秋江漁隱圖 華山圖 北京八景圖 . 瓊島春雲 湖山書屋圖 靈谷春雲圖 溪堂詩思圖 友松圖 靈陽十景圖 廬山高 雲際停舟圖 春山遊騎圖 江山漁樂圖 落霞孤騖圖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紅梅工筆佛畫


山青水秀,金山銀山,綠水青山!


鄉下仔的心靈


這幅山水怎樣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