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麼用老家話稱呼“外婆”?

和諧幸福曉路


我是河南人,我們老家把外婆叫“姥娘”,外公叫“姥爺”。

說到姥娘我已經很久沒有叫了,我高考那一年外婆去世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在學校直接就哭了,可當我趕回家看到媽媽哭著跟我說:閨女,你媽媽我以後再也沒有媽媽了。聽到這句話心裡很難過不知道說什麼甚至哭不出來,也不敢去看看姥孃的最後一面。從小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這一輩兒只有姥娘一個人對我好,到現在我也記得姥娘最後的遺憾:老了老了,卻看不見了,要是再看看你們再看看家該多好。

不說了,說多了好想哭呀!姥娘我想你了


緣來西瓜


我是山東郯城人,座落在郯北,對外婆的稱呼就是:姥姥,姥爺,舅舅,妗子,大姨,小姨,這是對外婆這邊的親人統稱,一方水士養一方人,稱呼就是一個名詞,必須根據自己家鄉的稱呼開口,否則歲數大的老人有些看不慣,說你拽文,還沒離開家三天半,就把家鄉的話忘了,這是忘本去一邊歇著吧,哪裡涼快哪待著。

在早年有於生活的艱難,我二姨一家人上了山西落了戶,小姨一家人上了內蒙古安了家,姥姥這邊唯獨剩下舅舅和母親,多少年來不知二姨和小姨什麼原因,對家裡沒有書信來往,姥姥要是想小姨和二姨了,就上俺家和母親聊聊。

因為,二姨和小姨走的時間太長了,姥姥十分想念,啦著啦著不知不覺眼淚就流下來了,母親一邊勸一邊和姥姥擦眼淚,多少年的思念,多少的辛酸,讓老人臨死都沒合上眼。

父母都不識字,姥姥在世的時候,找到的都是不祥細的地址,母親賣兩個雞蛋,買包煙託別人寫封信,可都又退了回來,姥姥在世的時候,沒找到小姨和二姨,母親認為自己沒有能,沒有完成姥姥的心願。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長大了能寫信了,才找到了二姨和小姨的信息,得到了系統充分的聯繫,哪時母親很高興,二姨和小姨都回來了一趟,三位老人得到了最大的安穩。

事情到了這一步,不防把祥細的情況告訴大家,母親,舅舅,二姨,小姨他們終於團圓了,先是熱淚盈框,各敘別離情況,後來臉上都展現出高興的笑容,當時的現場我感覺他們的精神,緊鎖的雙眉放開了,每人好象年青了10歲。


李加呆


我是廣西人,外婆我們會親切的稱她為“阿婆”,外公還是會叫外公,我問過媽媽為什麼這麼叫,媽媽說這樣叫才親。

說到阿婆,又勾起了我對她的回憶,從小阿婆就對我們很好,每次回去都會做好吃的等著我們,記得很小的時候,在阿婆家門口種有一顆很大的柿子樹,每到結果的時候,都能吃到很甜的柿子,那是童年的味道,長大以後再也沒有吃過這麼甜的柿子了。

阿婆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隨著年紀的增長,後背開始慢慢的駝了,晚上沒法仰著睡,都要側著身子,但是她還要幹農活,直到做不動為止,和外公一樣,都屬於他們自己說的“勞碌命”,停不下來,讓他們休息,他們說不幹活難受。

我們家離阿婆家很近,小時候騎自行車半小時左右,每次逢年過節都會回趟阿婆家,後來外出求學到參加工作之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只要每次回去,她都很開心。

阿婆在世的最後一年,因為心肺功能不好,走幾步路就喘得厲害,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家門口曬曬太陽。所以每次回家,都會看到她坐在家門口的一張小板凳上,那個畫面,好像定格在那裡一般。

阿婆一生養大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過得很辛苦,但是我一直記得她臉上的笑容,她不會對我們訴苦,打電話回去的時候,也都會說一切都好。

現在,在另一個世界的阿婆,我也希望,她開心的笑著,一切都好。


sinly慢讀漫思


現在,好像全世界都很喜歡我們東北話,我們東北,外公外婆的叫法,是姥姥,姥爺😉我們這,老話都說外孫不是孫,是狗狗,吃完就走。這話是誰傳承下來的,我不知道,但對於我這個外孫女來說,就比較尷尬了,畢竟我們80後的這一代,姥姥姥爺,還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的,外孫都不是孫了,更別說,我們這外孫女了,就是不吃香,不過,當我們長大成人,把自己掙的工資,過年的時候,給姥姥姥爺包紅包的時候,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感受到,愛和欣慰。無聲的在說我的外孫外孫女都長大了。👵👴


國醫俏郎中


我是蜀人原鄉,小時候老家話稱呼"外婆“ga婆外公為ga公"或不分男女性別都叫gaga

剛又拜讀其它網友的回答,競然有那麼多的地方:那麼多的家鄉的人對外婆都這麼叫,叫來不僅親熱而且親切,不禁想起湖廣填四川,想起媽媽的媽媽,還想起走嘎嘎吃嘎嘎(去外婆家裡有肉等好東西吃)

與外婆對話四首

外婆媽媽奶媽

巴蜀湘音別差

何為多呼嘎嘎

尋根問啥

煙炊湖廣人家

女兒女婿親家

外孫外婆牽掛

老媽奶媽親媽

嘮叨又咋

安命安業桑麻

外公外婆嘻哈

爺爺奶奶嘰喳

媽媽莫氣媽媽

知我想啥

夢迴年少嘎嘎

陽春白雪姥媽

下里巴人嘎嘎

男婚女嫁天涯

婆媳文化

姻緣啼笑真假


千百渡QMSK


在廣東,講白話的土著對媽媽的父母稱呼:粵語外婆外公↣亞婆、亞公。

外婆一般叫亞婆(po4)、婆(po4)婆(po1);外公一般叫亞公、公(gung4)公(gung1)

孩子們對自已父母稱呼:粵語爸爸媽媽↣老豆、老姆。



攔不住刨根問底


北方一般是稱呼為lǎo lao。比如東北,西北,京津、河北,河南,山西,甘肅,山東等地,南方人稱呼為外婆,比如江浙一帶,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北方的回族也有的地區稱呼姥姥為老孃。

正式的文字表述為外祖母。

粵語區,主要是廣州、港澳、新家婆等地稱外祖父母為公公、婆婆。

閩南語不論是祖父母還是外祖父母都稱阿公、阿嬤(也可較專一地稱外公、外嬤)。





玖子巖


在東北稱呼外婆為“姥姥。”稱呼外公為“姥爺”。

有些幼童分不請姥姥和姥爺,往往將姥姥稱為“小姥”,將姥爺稱為“大姥”。

成年人也會稱姥爺的嫂子為“大姥”。

在東北,“去你姥姥的”是罵人的話。類似於“滾犢子!”

“他姥姥的!”也是罵人的話,沒有特定的詞可以形容,是生氣的時侯表達憤怒或者不滿的語氣詞。

一個人不受人喜愛,往往稱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在東北,說“外婆”大家也都懂是什麼意思,但是很少有人這樣稱呼。


盤錦陽哥


大部分地方叫姥姥!



正能量說事85770629


我是定西人。這裡地方話叫外婆《外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