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土的“扯淡碑”,看完碑文之後,網友:果然扯淡


河南省淇縣的明末“泰極仙翁碑”,

因其碑上“扯淡”二字,也被戲稱其為“扯淡碑”。
碑上“再不來了”等現代化的內容,頗有穿越小說之風,因此也被人懷疑是某位穿越者所立。

河南省出土的“扯淡碑”,看完碑文之後,網友:果然扯淡


碑陰:
圓首處豎刻“碑陰”2字。
正中豎刻“為善最樂”4個大字。
兩側各有聯語一幅,
右刻“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
左刻“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翻譯過來就是:
我沒有辜負上天的期望,沒有辜負人民的希望;沒有欺騙鬼神,也沒欺騙貧苦百姓。有人問我修行的方法,其實也沒有什麼竅門,只在虛靈自然間。

河南省出土的“扯淡碑”,看完碑文之後,網友:果然扯淡

碑文:
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字。
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處”字已殘。“泰”字右刻“扯”,左刻“淡”。
扯字下豎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訪道雲夢修真事蹟已詳載甲申記矣予等不敢再贅翁”。
淡字下面豎刻“生不言壽莫考其紀或曰一十有二紀卒曰然四空門人清琴棋書畫抱病老人立”。
譯文:
扯淡:我仙翁是燕人,隱藏青龍之姓氏。明末甲申年,我來到雲夢山修道成仙。我的事蹟已詳細載入史冊,但像我的姓名一樣,不敢再多說。
我生來不講自已的年齡,也沒有誰考證我活了多大了。(或者說由無實際年齡的“萬歲”,變成了有實際年齡的人)。現在,突然有人對我說,你已經144歲了。我先是愕然,很快就恢復了平靜,終於回答說,對,是的。四大皆空之門人〈即道教徒〉的我,是清白無汙的高潔之人。我整天與琴棋書畫相伴。我已成抱病老人,今立此碑。
綜上,碑首的“再不來了”,或可翻譯為:我再不來參與爭名爭權相互斯殺了。


關於墓主人身份的兩個民間傳說

河南省出土的“扯淡碑”,看完碑文之後,網友:果然扯淡


一說仙翁是明朝沐懷古。

他原來在朝中做大官,後來犯了死罪,臨刑時其僕人代其伏法。從此,沐懷古以為已經有人替自己死了,自己就可以永遠不死。沐懷古逃出北京,一直往南走,因過不去黃河,他來到雲夢山修行。到沐懷古臨死時,他才知道誰也難逃脫死這一關。他慨然嘆道,要知現在,何必當初,扯淡。

(令說明朝勳臣沐氏後人。

明朝覆滅後,沐英的後代逃到淇縣雲夢山伺機東山再起,但直到晚年也未能如願。因此他悲觀厭世,臨死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六字。)

另一個版是崇禎皇帝。

說崇禎皇帝在煤山是自縊是假,趁亂逃到淇縣雲夢山隱居保命才是真。可到了該死的時候,崇禎發現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原以為,已經有人替自己死過了,自己就可以長生;可最終還是得死,於是他感慨地說:真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