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有長安而改都洛陽?

陳修修


謝頭條!唐朝改都洛陽純屬子虛烏有!



古人云:“一天不能有二日,一國不能有二主"。國都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是一個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古代被視為國之根本和風水,一個朝代設兩個京都,不但破壞了王朝的風水,還使一個國家出現兩個中心,實乃國之大忌,這明顯要把國家推向分裂和滅亡的境地。所以,沒有哪個朝代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輕易、隨便變都和遷都,更不要說設立兩個都城了。



事實上,唐朝從李淵建立唐朝開始就建都長安(公元618年),直到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長安一直都是唐朝的國都。



只是武周時期,武則天把洛陽作為她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吃喝玩樂的地方,唐朝政府辦公地點仍在長安,後來武則天被張氏兄弟挾持,武則天差人暗放信鴿向長安求救,李顯、張柬之(宰相)等人率大軍連夜從長安趕往洛陽救駕,武則天才逃一難,經歷這件事情後,武則天把江山還給了李唐,並做出了袝廟、歸陵、去帝號和稱則天大聖皇后的決定。



個別地方、個別人為了給本地貼金,不惜篡改中國歷史,把西周、隋和唐都說成“雙都制",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知未是也


隋唐不分家

先說隋,隋文帝篡位以後,定都長安。他兒子隋煬帝在他死後迫不及待遷都洛陽,為何?因為長安缺糧。隋煬帝以洛陽為中心打造了隋唐大運河,貫通南北,便於運輸糧食。後來隋煬帝作死,打高麗不成又去了江都。於是乎隋亡了

李淵篡位以後,定都長安,他兒子李世民又篡位,有了貞觀之治。然後李世民的兒子高宗李治發現長安越來越不適合做都城——一有天災就沒糧吃,無奈只好讓府兵到其他地方就食甚至待了文武大臣通通到洛陽就食。可這總這麼幹也不是個事兒啊,於是高宗基本就不回長安。乾脆常住洛陽了。

再後來,武則天自立為天子,乾脆就直接把武氏宗廟立在洛陽——建都洛陽了。

唐末,昭宗被迫遷都長安,後哀帝薨而唐亡

所以,隋唐幾代皇帝都嫌棄長安沒糧食吃跑到洛陽就食。

哦對了,唐玄宗生於洛陽,稱帝后遷都長安,然後就安史之亂了。可憐洛陽被長安所累啊!被安祿山一把火燒個精光!

題外,為毛長安的皇帝老是篡位?

(永淳元年正月乙未朔,以年飢,罷朝會。關內諸府兵,令於鄧、綏等州就谷。

……是春,關內旱,日色如赭。四月甲子朔,日有蝕之。丙寅,幸東都。皇太子京師留守,命劉仁軌、裴炎、薛元超等輔之。上以谷貴,減扈從兵,士庶從者多殍踣於路。辛未,以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與將軍閻懷旦等三總管兵分道討十姓突厥阿史那車薄。行儉未行而卒。安西副都護王方翼破車薄、咽面,西域平。戊寅,次澠池之紫桂宮。乙酉,至東都。)


超級無敵小草


別吹了,唐朝末年朱溫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三年七個月後唐朝滅亡。唐朝洛陽也就最後三年七個月裡當了首都,整個唐朝洛陽僅是陪都備胎,名叫東都。

古代皇帝視死如視生,死後葬在首都附近地區,洛陽三朝古都,東周,東漢,西晉三朝,所以這三朝的帝王葬在洛陽附近。唐朝帝王一共20位,除唐昭宗被迫遷都洛陽死後葬在洛陽,唐末帝被廢為諸侯葬在封地菏澤外,剩下18位皆葬在長安附近。陪都備胎請正視歷史。


親爹親爹


關隴集團最早稱“關隴六鎮”、關隴六鎮這批軍事貴族以武川鎮軍人為班底,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是關隴集團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的開始。北周和北齊取代東魏和西魏,是關隴集團從實際掌權到名義上掌權的初次成功;隋朝取代北周,是關隴集團的第二次洗牌;隋煬帝為了擺脫關隴集團控制,從關隴老巢長安搬到洛陽,結果失敗了。



唐朝取代隋朝,是關隴集團的第三次洗牌;武則天改唐建周,則面臨關隴集團第四次洗牌,這從武則天立後,朝中關隴集團代表長孫無忌和諸遂良就大加反對。武則天建周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搬到洛陽。並大興科舉,發明殿試,打破了關隴集團對仕途的壟斷,直接刨了關隴集團的根。


但是武則天只坐了一朝皇帝,關隴集團力量還是很大,神龍政變,武則天下臺,關隴集團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的老根據地長安。


睜眼看西安


中華第一陪都,名副其實。




隨緣150936449


應該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❶關中糧食不夠吃,無法承擔都城的消耗,洛陽靠近大運河,漕運便利,糧食供給充足。

❷唐朝是依靠關隴貴族起家的,遷都洛陽,有利於擺脫關隴貴族的勢力範圍,消除關隴貴族對朝政的干預。

❸唐朝建國前期,主要邊患是突厥,靠近西北,那時候從長安出兵攻打突厥更為便利。中後期,突厥打得差不多了,邊患主要來自東北,這也就是安祿山為啥能夠身兼三鎮節度使,主要威脅在那邊,容易打仗,軍功就多。這時候在洛陽更便於指揮全局,長安的重要性略微降低了點。

❹關中水土流失嚴重,已經承擔不起都城的消耗了。(其實這個和第一個原因有點重合了。)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朝代的首都位置都有由西向東挪動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降水線的變化導致西邊越來越難承擔都城的消耗,所以只能往東遷移了,形勢比人強,被逼的,沒辦法。】


金剛菩提淺談


這種問題問多了,就暴露提問者的水平了,對洛陽形象沒有什麼好處,洛陽是值得尊重的,但當今小部分洛陽人真的是該反省一下,發展與提升知名度,是每個城市的訴求,但要用在正路上,不然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城市之間應該合作共贏,號稱河洛文化的洛陽,怎麼智慧到關鍵時候就補發揮易經智慧呢,陰陽互生,和諧共生。


吾城長安



愛上花開5


歷代皇帝定都都是首選洛陽,建國初期實力不濟才龜縮進犬戎狗城西安,站穩腳跟第一步必然是遷都洛陽,從夏朝到宋朝無不如此


那年東京還很熱


長安始終是首都,洛陽始終是陪都,武周不能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