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什麼一定要殺了李秀成?

用戶59278281768


這個問題問題的有點意思,

一個代表朝廷,一個代表起義軍一個維護的是清朝的統治,一個打算推翻清朝的統治,一個是官,一個是匪在這諸多的關係裡面,不管是哪一種關係,李秀成最終的結果都是被殺,尤其在大清王朝處於內憂外患之際,清朝一方面要卑躬屈膝討好外國勢力,就這都忙不過來,內部農民起義更是火上澆油,所以水火不相容的兩方勢力最終必然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曾國藩畫像

如題目所問:曾國藩為何一定要殺李秀成呢?我認為站在曾國藩的角度來講,於公於私他都要殺掉李秀成,具體情況如下:

【1】首先從於私的方面來講。

1. 殺掉李秀成代表著曾國藩對於太平天國的痛恨。太平天國從興起到滅完,曾國藩從始至終都在對他們進行剿滅,從1851年至1864年,十幾年的時間裡曾國藩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剿滅太平天國,所以太平天國運動讓他發達過,也讓他受罪,太平天國的興衰成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映襯出曾國藩的一些人生軌跡。尤其對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直到攻入天京之後,曾國藩才見到洪秀全而且還是一具屍體,就是這個人與自己周旋了十幾年,所以曾國藩對太平天國是非常仇視和仇恨的。

2. 曾國藩弟弟陣亡與李秀成有很大關係。曾國藩、曾國荃、曾國華三位親兄弟全部投入到清剿太平天國運動這項工作之中,也正是因為有自己兄弟的幫忙,曾國藩才能最終剷除太平天國,而他的三帝曾國華在與李秀成作戰的時候,戰死在三河鎮,雖然曾國荃對李秀成表現出很大的仇視,對其進行了割其臂股肉的殘酷刑罰,曾國藩雖然沒有像弟弟表現出那麼強烈,但是失去弟弟的痛是銘記在心的,所以殺劉秀成成為必然。

3. 出於對自己的保護。李秀成被捕字後,在獄中寫下了回顧自己一生的自述,自述原稿卷末第74頁以後的內容部分被撕去,原稿被曾國藩偷偷帶回家鄉迷藏,而之所以會是這樣,就如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先生考證的那樣,曾國藩在上報朝廷的公文中存在很多誇大之詞,也就是說他在某些內容上進行了誇大彙報,提高了自己的功績,而如果不殺李秀成,一旦朝廷派人過來審理李秀成,那就會發生李秀成供述與自己的奏報不相符,勢必導致朝廷對自己的處理。

慈禧

【2】其次從於公的方面來講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也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他堅持了14年之久,勢力發展到18個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給大清王朝以毀滅性的打擊。作為清王朝的代表,曾國藩知道慈禧太后對於太平天國的憎恨程度,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所以,當作為太平天國後期重要核心成員的李秀成被捕後,他必然會成為封建統治者們萬箭齊發的靶心,曾國藩無論如何嚴懲李秀成,作為朝廷的慈禧太后都不會有任何意見。

所以,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被捕入獄的李秀成的結局必然是死亡,也必然會死在曾國藩的屠刀之下,這不僅解了曾國藩自己的仇,更為朝廷解了憂,一舉兩得的事情。



後世很多人都不解曾國藩為什麼要冒著被朝廷降罪的風險殺李秀成,李秀成明明已經認罪,寫下了認罪的自訴書,曾國藩為什麼不把他交給朝廷立功領賞呢?其實一切原因都在李秀成的自訴書上,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李秀成的自訴書寫了什麼?

李秀成被抓之後用了9天時間寫下了5萬多字的自訴書。自訴書被看守的士兵交給了曾國藩,曾國藩看後讓人從新抄寫了一份三萬多字的上交給朝廷,這三萬多字的自訴書內容是有流傳下來的,全篇內容看上去更像一份認罪書。但是真實性沒有保證,因為這並不是李秀成親筆書寫的自訴書,李秀成書寫的原件一直在曾國藩手中。


上繳朝廷的自訴書為何少了兩萬字,這兩萬字又寫了什麼?

大家都發現曾國藩上繳朝廷的自訴書和李秀成交給他的自訴書相差了兩萬字,這兩萬字記載了什麼?為什麼曾國藩上交朝廷時要把這兩萬字刪掉?

有種說法是,李秀成當時的自訴書並不是所謂的認罪書,而是對曾國藩的勸降書,曾國藩上交朝廷的三萬自訴書是李秀成在像曾國藩介紹太平天國,而消失的兩萬字才是關鍵,是希望曾國藩能夠自立,推翻滿清,建立漢人自己的政權。



曾國藩不敢自立,或者是不想自立,所以把兩萬字刪掉後,把自訴書上交了朝廷,隨後怕事情被李秀成說出去,冒著被降罪的風險把李秀成殺人滅口。

以上就是我對曾國藩為什麼要殺李秀成的分析,如果各位認為哪裡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到留言區留言指正,謝謝!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關鍵人物,天京城被攻破之後,那時候洪秀全已經死了。可以說天平天國的領導人中,就是李秀成的官職最大了。

這時候的李秀成告別了自己的妻兒老小,選擇護衛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逃出去。

但是,最終都被曾國藩給俘虜了。

在曾國藩俘虜李秀成之後,曾國藩讓劉秀成寫了一個回憶錄,大致就是為何他們要起義,又是如何迅速發展壯大,如何被捉的?也就是讓李秀成寫一個從太平軍起義到失敗的一個經過。

這個東西李秀成寫完之後,就被曾國藩給殺了。

要知道李秀成這樣的罪犯,曾國藩是沒有權利直接殺掉的。他最起碼要徵求一下朝廷的意見,畢竟曾國藩的上面還是有皇帝的。

但是,曾國藩沒有接受到任何命令,直接就做主把李秀成給殺了。

當朝廷知道李秀成被抓之後,皇帝還專門來消息,讓曾國藩留李秀成活命。可是,人已經被曾國藩給殺了。

曾國藩給朝廷的解釋,就是李秀成這個人,罪大惡極,為了防止他逃跑,或者別人來救他,因此讓他把犯的罪交代完之後,就直接給殺了。

反正人已經死了,況且太平天國的起義也是被曾國藩給平叛下去的。因此,皇帝也沒有怪罪曾國藩。

那麼,曾國藩為何要急於殺掉李秀成呢?

我想原因如下:

曾國藩欺騙皇帝在先,他說洪秀全是被清軍給打死的。

事實上洪秀全是病死的,也就是說在他們攻陷天京之後,人家洪秀全已經死了。只不過為了洩憤,曾國藩把已經死了幾十天的洪秀全給挖了出來,然後用大炮給轟上了天。

最後,曾國藩告訴皇帝,洪秀全是被自己殺死的。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事情李秀成是比誰都清楚的。曾國藩不能讓李秀成見皇帝,要不所有的事情,就都會被皇帝知道了。

這樣他就犯了欺君之罪。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佔領天京之後,把天京城裡的財寶都給運到了自己的家裡。

據說天京被攻陷之後,各個王府裡的寶貝,都被曾國荃給搜刮走了,所有的寶貝他總共運了半月之久。最終他並沒有把寶貝上繳給國家。

運完所有的寶貝後,曾國荃一把火,把整個天王府給燒了。這也等同於,即使有寶貝,也給燒在了大火當中。

弟弟曾國荃做了這樣的事情,曾國藩肯定要替他隱瞞了。而這樣的事情,李秀成也是知道的,關於天王府裡有哪些寶貝,他是一清二楚的。

因此,不能讓李秀成見皇帝。

李秀成曾經勸曾國藩自立當皇帝,直接和清王朝劃分天下。

李秀成投靠曾國藩之後,曾經勸曾國藩直接在長江以南當皇帝,他願意為曾國藩效犬馬之勞。

談論這樣的話,是要被殺頭的。儘管曾國藩沒有答應,這樣的事情,曾國藩還是不希望讓皇帝知道的。

否則, 皇帝真的猜疑他。畢竟他有這個自立的實力。對於他來說似乎只有殺了李自成,才是唯一的辦法。

因此他只好把李自成給提前殺了。


漢史趣聞


為什麼大家對於李秀成的死爭議不休呢?原因很簡單,李秀成受到了特殊待遇。在當時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被抓被俘之後,通常是由地方官員,上報京師,由朝廷判決。一般情況下,地方官員是不會隨意處置。李秀成這樣級別的匪首的,怎麼說也得搞一個獻俘闕下的把戲,讓皇帝開心開心。

可是一生小心謹慎的曾國藩,在處置李秀成的問題上,他卻一反常態,沒有等朝廷的命令,擅作主張,直接處決李秀成。事出反常,必有妖,曾國藩為何在這個問題上違反他的人生信條呢?

原因就在於曾國藩曾經親自審訊過李秀成,我想在這次接觸中,這位太平天國的忠王先生可能講了一些不可以讓第三個人聽到的話。比如李秀成表示擁護曾國藩,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如果傳到清廷的耳中,以當時曾國藩與清廷那種極為微妙的關係,清廷很難不對曾國藩產生忌憚,甚至產生除之而後快的心理。

對於曾國藩來說,他如果將忠王李秀成的話,一五一十的向中央政府彙報,那他就是一個天字第一號大傻叉。他已經身處嫌疑之地,把這個信息告知清廷,無異於授人以柄,給朝廷一份整自己的黑材料。可是如果自己不上報,就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嗎?

這個事情還真兩說著呢,關鍵是這位忠王先生會不會在清廷的審訊中大放厥詞。如果他把跟曾國藩講的那些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清廷,而曾國藩又沒有及時上報,你猜清廷會怎麼看待曾國藩,你品,你細品。

既然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無論怎麼選擇,都有可能為曾國藩的人生留下一個極大的汙點,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曾國藩當機立斷採取極端手段,畢竟死人是不會說話的。為了自保,為了成全自己的忠義之名,曾國藩只剩下華山一條路,那就是幹掉李秀成,永遠閉上他那張嘴。

根據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縝回憶,他的母親也就是曾文正公的孫女,曾經向她透露,李秀成曾經勸曾國藩造反,曾國藩可沒有這麼大膽子,俞女士還指出李秀成想學姜維。

不僅如此,李秀成的那份自述,也是經過曾國藩親自修改的,並不是原版。1963年,曾文正公的曾孫曾約農,公開了曾家收藏的李秀成親供手跡,這比起曾國藩上奏給朝廷的那個版本要多了幾千個字。可是這還不是原稿,曾約農公開的這一本,應該算是2.0版本,因為這一版本沒有結尾。

根據史料記載,真正的李自成自述,擁有5到6萬字,而目前的這個版本只有33k,差了一大截呢。很顯然,這個1.0版本中有許多不能夠讓清朝政府知道的內容。李秀成的這份自述,碰到了責編曾國藩,曾國藩拿著一把大剪子,頗有當今廣電總局的風采。

這裡剪一刀,那裡剪一刀,經過他的修飾美化之後,方才呈現給了清朝政府。其中許多像曾國藩表忠心,內含曾國藩表示如果他願意造反,李秀成願意提供幫助,甚至去江南地區召集舊部,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和諧的內容。所以曾國藩才決定對這份自述動手,同時對李秀成一勞永逸。

所以曾國藩在和李秀成會晤之後,李秀成的命運就已經這麼愉快的決定了。既然曾國藩不敢與清朝政府撕破臉,那隻能殺害李秀成,來個一了百了了。

李秀成死翹翹之後,他曾文正公依然是清朝的忠臣,是滿清政府的攀天玉柱,他可以繼續幹著他的高官。什麼勸他造反,背叛朝廷,通通來個死無對證,他還是一個天字號的大忠臣,古今中外2000年來大完人,簡直爽的不要不要的。

  


歷史評說


回顧曾國藩殺李秀成時的各種反常表現,我們就不難看出其中緣故了。

不走程序,匆忙殺害

從早期洪大全,到林鳳祥、李開芳,再到陳玉成、石達開、洪仁玕、洪天貴福,所有的“匪酋”都是被擒後,地方都是要上報朝廷,由朝廷判決的。

儘管李秀成被處決是沒有懸念的,但是,究竟是押解京師還是就地處決,要不要公審、遊街,許多細節,都是要朝廷定奪的。

可是,據羅爾綱先生考證,曾國藩是在沒有得到朝廷指示的情況下,擅自處決李秀成的。

而且,曾國藩是在第一次審訊李秀成後,就定下了“就地處決”的決心。

在曾國藩第一次審訊李秀成後,曾國藩在給兒子曾紀澤的信中寫道:“偽忠王曾親訊一次,擬即就地正法”。

此時,本就“如履薄冰”的曾國藩,為何要“不走程序”,擅自處決李秀成呢?

曾國藩的後人透露的情節

1977年12月,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縝教授,曾透露了一個秘密。

羅爾綱先生。

當時,已經半身不遂多年、身患重病的俞大縝教授想要親自把口碑給羅爾綱。但羅身體也不好,不能成行,便委託賈熟村和卞之琳前往拜訪。

俞大縝女士提到:1946年,她的母親,也就是曾國藩的孫女曾廣珊曾在家中提到,李秀成勸曾國藩造反,曾國藩不敢。

當時,賈的紀錄是:李秀成勸曾國藩造反,曾國藩不幹。

俞女士糾正道:李秀成勸曾文正造反,曾文正不敢。

俞女士強調道:她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是決不會說謊話的。

隨後,俞女士還提到:李秀成的供詞是真的。李秀成是想學姜維。

結合俞女士此時的身體狀況,以及她對“不幹”和“不敢”的嚴謹態度,此條可信度極高!

這,正是曾國藩急切處決李秀成的關鍵。

曾國藩對《自述》的大幅刪改,可見急切處決李秀成的主要原因

1963年,曾國藩的曾孫曾約農先生在臺灣世界書局將藏於曾家的《李秀成親供手跡》公佈於世。

對照曾國藩上奏軍機處的稿件,此書多了9000多字,而且,敏感處修改頗多。

但是,這份《自述》仍然是不完整的。

在《曾國藩家書》和《趙烈文日記》中,曾經提到,李秀成自述有5、6萬言。

但曾家藏得這本一共33000字,74頁,全書沒有結尾。

可見:許多內容極為敏感,曾國藩甚至不敢私藏,直接撕毀!

而從已存得《自述》中,可以推測到李秀成到底還有哪些“敏感信息”。

首先,李秀成提到了願降,但一直說自己“我肯為中堂中丞大人出力\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曾國藩不殺了李秀成,難道要把他押解進京,任由李秀成胡言亂語,更何況有些事情一旦從李秀成的口中說出來,曾國藩就算跳鄱陽湖都洗不清楚。

1864年,天京城破,天平天國宣告滅亡,而且還俘虜了洪秀全的幼子洪天富貴,以及天平天國後期最重要的將領李秀成

曾國藩攻破天京後,第一肯定是殺人,長毛一直是清軍格殺勿論的對象,無論天京城內的大小官員,只要像個太平天國的兵都殺;第二就是搶錢,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都城,洪秀全在這裡苦心經營了10多年,而且太平天國對待財物的口號是:物物歸上主。由此可見,天京城內有多少太平天國搜刮來的財富。

殺長毛,這是曾國藩的本分;搶財物,這就有點過分了。

好歹曾國藩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清繳統帥,太平天國的財富甚巨,清朝廷為了剿滅太平天國這十多年算是花了血本,甚至動了國家根基的,都指著曾國藩剿滅了太平天國,發筆橫財,充實國庫呢。這倒好,太平天國巨大的財富不翼而飛,誰能說清楚呢?他能!李秀成。

李秀成的被俘虜給曾國藩帶來的不是功勞,是麻煩!照理說,這麼重要的反賊將領一定是要押送北京,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敵酋解京,梟首祭廟!

但是李秀成知道的太多了,而話也太多了,他既知道太平天國滅亡前期的所有財富去向,甚至清楚這些財富的具體數量,他要是去北京招供出有筆這麼大的財富,而朝廷向曾國藩索要的時候,曾國藩又當如何?

如實上交,欺君!死不認賬,謀逆!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李秀成被曾國藩俘虜後,前期死扛,後期乞活,洋洋灑灑寫了五萬多字的自訴書,他在這份自訴書裡提示了很多太平天國不為認知的秘密,這些秘密也只有他這種太平天國的高層將領才可能知道的,而這些秘密有些是關乎於清軍的,比如某某戰役的勝負,死亡比例;比如某些將領私下與天平天國進行接觸等等。



這些東西要是傳到朝廷,曾國藩是洗不乾淨,脫不了干係的。當然,最要命的是,李秀成在這份自訴書裡,大大的誇讚了曾國藩一通,比之為聖人,且在自訴書中勸告曾國藩擁兵自立,借滅太平天國之勢,推翻清廷,自立復漢!

這就要曾國藩老命了,本想做個良臣,扶大廈而不傾,死後落個“忠”的諡號就行了,沒想到這李秀成來了這麼一出,誰都看得出來李秀成本是為了保命,討好曾國藩,以求放過自己,沒想到這恰恰是早早的送自己上路。


曾國藩要是押送李秀成去了北京,李秀成指不定會招出什麼玩意兒來,既可能有曾國藩、曾國荃兩兄弟貪汙太平天國財物的事實,也可能有勸曾國藩自立復漢的言語,無論是哪一種,朝廷一定會對曾國藩採取措施,曾國藩的處境就非常的尷尬,君不見幾年後,晚清著名的“刺馬案”最後不了了之,曾國藩官復兩江總督,這裡面的政治遊戲水深著呢。

既然李秀成不能送北京,那就殺吧,不等北京詔書到,曾國藩先下手為強,從俘虜李秀成到殺了李秀成,中間只有17天。曾國藩殺了李秀成才上報朝廷,朝廷甚是不悅,但又無可奈何。


沉墨I方之城


曾之湘勇,無國餉之撫,止靠激發人性之惡一城破時劫掠充酬,故兵勇多賭命一搏,死則家屬優撫,生則一夕暴富,民可使由者,不可使知之,湘民為曾所驅使,所過處燒殺搶淫,民不聊生,為掩罪行,多委以太平軍之過。再則秀成懷三國姜維故計,勸曾帝進,曾權利弊不敢為之。故曾怕秀成解京之曰刑臺會審,燒殺不懼,深恐劫財為西后知,秀成惑之以曾不臣之心,引族滅之禍,故誅秀成!惜一代良將殞命!以秀成之智,豈不知乞命無異痴人說夢,唯惑曾可保命以求天國再啟!非惜命矣。曾之才略無他,唯循規耳!非無問鼎之心,實無定國之才!左李出其門而無臣意,驅勇立功而無撫民之念,身喪之時不敢歸鄉,何來完人之譽!設若器大,彼時英美共和已知,驅滿以共和之號,和左李,撫秀成,千古偉業,方是大功!人言續命滿清,避國之分裂,有大功,然則華夏百年辱史,非曾之後愈烈乎?破立之時,止求自保頂戴,置大義於不顧,窮獨之家書,無兼濟天下之志,有戮民掠財之實,何功之於華夏!若主席亦懷其意,止李宗仁矣,何來今日之盛世!


觀音詩院


李秀成是天平天國的重要將領,被洪秀全封為忠王,在太平天國後期,尤其是“天京內訌”後更是太平天國的核心人物,天國的許多大事都有他來擬定,他精明能幹,懂軍事,會調兵遣將,蘇杭等軍事重鎮,都是由他親自率領軍士打下的,而且李秀成痛擊過外國侵略者,就是華爾洋槍隊進攻上海青浦時,李秀成率兵保衛上海,而且包括安慶保衛戰他率軍救援,天京保衛戰他是核心總指揮,曾國藩的湘軍圍困天京兩年多時間,李秀成都拒不投降,他忠君愛主,對洪秀全更是死心塌地的效忠,洪秀全死後,他是託孤大臣,一心一意想輔佐幼天王突圍天京,但後來被曾國荃所抓。

李秀成從小就跟著洪秀全起兵反清,瞭解天國的發展史,而且他在南征北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很多太平軍將領都佩服信任他,況且天京陷落後,天平天國的侍王李世賢是李秀成的堂弟有十多萬人在江西,而且都是效忠李秀成的,所以李秀成在天平天國威望高,本事大,而且死心塌地的和朝廷對抗,如果曾國藩不殺他,後患無窮。所以李秀成在獄中寫完自述和太平天國的發展史後,在1864年8月被曾國藩殺害,年僅四十二歲。


清談點點滴滴


對李秀成先誘騙,後誅殺,不少人因這事將曾國藩視為偽善厚黑之人,其實這有些苛求曾國藩了。

深陷其中難言聖,置身事外方顯真。換是其他任何聖賢,只要面臨曾國藩當時的處境,恐怕李秀成都難逃一死,而且必須還得是速死。

一切只因為李秀成觸及到的必死大忌不是一個兩個。

先說他觸及到的第一個必死大忌。

現在有些大佬喜歡說這麼一句話,有些能人,不把他關在適當的籠子裡,他的能力就是破壞力,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強。

這所謂的“有些能人”指的是哪類人呢?

降將或者野心家。

毫無疑問,李秀成就是這樣一位有契機就能呼風喚雨的降將。

說到曾國藩決意要殺李秀成,有一幕很有名。

金陵城破後,曾國藩到曾國荃大帳,第一件事就是審訊李秀成。見面之後,曾國藩用他那老辣的攻心話術很快就將李秀成搞成了一個降人,然而就在成功拿下李秀成的同時,曾國藩無意間又看到了另一幕。

審完李秀成,湘軍部將趙烈文正押著太平天國投誠過來的陳德松剛好經過曾國藩這裡,於是曾國藩就把這個也是王的陳德松叫了進來。哪知道,陳德松進屋見到李秀成,當即就施了跪拜大禮,嘴裡還虔誠地直呼:忠王殿下——

這一幕讓曾國藩見識到了李秀成在太平天國中的恐怖威望。倘若果真把李秀成放了,只要他振臂一呼,那得是多大的號召力。

如此眼見為實,這樣的人怎能不殺。

接著說李秀成觸及到的第二個必死大忌。

在殘酷的風雲爭鬥中,有一條殘酷的潛規則,一個能揭開謎底的人,多半會在謎底未揭前被幹掉。很不幸,李秀成就是這樣一個能揭開謎底也註定將被幹掉的人。

他能揭開什麼謎底呢?

主要是兩點:一、天京城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攻破的?二、天京城是否存在傳說中的“聖庫”?

在當時,因為缺失對方的權威說法,一切只能以曾國荃的說法為準,畢竟他是攻城破城搜城的第一負責人。那曾國荃的說法是怎樣的呢?一、湘軍破城是血戰,守城的太平軍有十多萬之眾,城破後被悉數殺斃,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二、天京城絕無傳說中的聖庫,打死也沒有。

但在李秀成口頭以及書面供詞中,曾國荃的臉卻幾乎被打腫了。

李秀成口頭告訴曾國藩,破城時,城中軍民不過三萬,太平軍兄弟最多一萬有餘,其中大部分已病餓倒下,能守城者,只有三四千而已。

三四千之敵被曾國荃篡改成十萬之眾,如此謊報戰功,朝廷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再說聖庫,李秀成在書面供詞中稱,天京城裡有聖庫一座,系天王私藏,另王長兄次兄各有寶庫一座,傳說裡面有稀世珍寶,但我未見過。

比起第一條,第二條就更要命了,要知道,當時朝廷上上下下幾乎全在盯著這筆可能存在的錢財,李秀成如果活著,那曾氏兄弟以及湘軍私搶私藏鉅額財富的罪名必將坐實。

既有虛報,又有不報,既有心虛,又有手腳不乾淨,任憑什麼樣的聖人來面對曾國藩的現實,李秀成恐怕都得趕緊去死。

說到這,提一句曾國藩,曾文正百分之八十是俗人,百分之二十是聖人差不多。因為百分之八十的時間他都在世俗中,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勉強無塵而已。

所以不能苛求他!

再說李秀成犯的第三個大忌。

這第三個大忌說起來就有些晦澀糾結了。

李秀成幾萬言的潦草自述中藏著這麼一句話“罪將謝中堂大人不殺厚恩,願召集大江南北數十萬舊部歸中堂統率,為光復我漢家河山效力。”

李秀成這句話可謂是暗藏殺機!敢這麼寫,有意這麼寫,李秀成即是在賭在試探,也是在給曾國藩挖坑。

讀到這句話,如果曾國藩本就有反清自立之心,那他的生機就大了,再有作為的機會也就出現了;而如果曾國藩猶豫,這則是對他的一種鼓惑;而如果曾國藩絕無此意,那這句話就將成為曾國藩的燙手山芋,此話不僅有提醒滿清朝廷之意,更別有用心地在暗示自己和曾國藩曾達成過某種交易。

遺憾的是,李秀成遇到的曾國藩不僅視此意為當前的最大忌,而且甩燙手山芋一點不含糊!

或許李秀成認為曾國藩不敢擅殺他,不敢大肆刪改他的自述!

但在遇大事不糾結的曾國藩那裡,這算得了什麼!

所以說李秀成挖出的這個大忌很讓人覺得糾結!

貌似值得一試,實則只能加速自己被宰。

細細品來,曾國藩與李秀成之間其實是一種很殘酷的歷史或者說是現實,無論曾國藩跟他怎麼推心置腹,結果都是必下殺手;反過來,無論李秀成如何鼓惑效忠,結果都是必死無疑。


黑句本


李守成,加入太平軍後改名李壽成,“天京之變”後由於解鎮江之圍有功,洪秀全親自賜名“李秀成”。當時,在太平天國,名字必須避諱於各王之名,這方面也是很嚴格的。但是,李秀成、楊秀清、洪秀全這三個名字裡都有個“秀”字,說明李秀成並沒有避諱洪天王的名諱,可以看出李秀成在太平天國後期的地位了。1858年,破江北大營後,被封為“忠王”。和陳玉成一起成為太平天國後期重要的“雙子星”將領。


這樣一個重要的人被生擒之後,能活命的幾率很小,李秀成當然很清楚這一點。但是,曾國藩抓住李秀成後,竟然違抗朝廷旨意,將李秀成就地正法了呢?其實,說簡單點,就是兩個字——掩飾。

曾國藩要掩飾主要有兩件事,一是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天京的時候,焚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把天京財富劫掠一空,為了運走這些財富,光曾國荃一個人搬回家的財富就動用了上百船之多,還不包含其他將領所搬走的,而這麼多的財富朝廷沒有得到一分。所以,這必須要掩飾的。二是太平天國幼天王能逃走,是在李秀成的幫助下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點,湘軍攻克天京城後,各將領都在忙著淫殺擄掠,把財寶佔為己有,才給了幼天王逃走的機會,這是非常重大的失誤。左宗棠就是向朝廷上報了幼天王逃走的消息後,才引起“曾左斷交”的。所以,這也必須要掩飾。



天京城破,李秀成被捕後是視死如歸的,曾國藩誘使李秀成寫下“自述”。李秀成的“自述供詞”裡對太平天國的失敗和天京失陷做了總結。而李秀成的“自述”和曾國藩的很多想法不相吻合。所以,曾國藩對李秀成的“自述”做了很多的刪除和修改。


但是,朝廷的意思卻是讓曾國藩把李秀成押解進京。無論李秀成進京之後結局如何,對曾國藩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等於把曾國藩逼到死角了,在權衡利弊之後,才決定不把李秀成解送北京,而是先斬後奏,找個理由將李秀成就地正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