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後的有些股票很便宜,為什麼反而都不敢買?

環球老虎財經


在股市有這樣一句話“大跌大買,小跌小買”。金老師在股市摸爬滾打十幾年,認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正確。關於題主的問題:大跌後有些股票很便宜,為什麼反而都不敢買?

1、金老師很少會在股票大跌之後投資。一家上市公司出現大幅下跌,一定有著原因。而原因一般包括幾種:①、股市氛圍所致。這種情況,是可逆的,如果股市氛圍稍好時,在大跌大買時也就能得個便宜。但是,往往這種便宜,稍有不慎便是虧損,不好把握;②、行業性利空。既然行業已經出現了利空,那麼一次大跌就能止住嗎?很難。往往在行業性出現利空的時候,會出現階段下跌,未來偏空面強;③、上市公司出現利空。上市公司的利空信息分為多種:業績利空、輿論、管理、產品等,都有可能致使利空的出現。如果是假利空,當然在大跌時介入能得個便宜。但更多的則是真利空,而利空的影響下,往往股票價格走勢不會很好。

從各項分析來看,股票大跌以後去投資,反而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或許會出現階段性下跌,得不償失的投資方式,並不可取。

2、股票大跌以後,往往大家的心理因素促使不敢買。

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以後,給人一種感覺,就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仍舊會繼續下跌。這是一種空間想象,畢竟大家接觸股票都是以一種K線的方式接觸,而不是以一種財報面的方式接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了股票價格下跌,第一心理認知就是:不要動,先觀望。

3、有一種情況可以撿便宜。

金老師是一位堅定不移的價值投資者,對題主的問題金老師認為有一種情況可以在大跌以後撿便宜。就是價值股在趨勢明顯向上且業績符合預期的情況下,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的大幅下跌,這種情況可以選擇。當然,這種撿便宜的行為需要投資者突破心理障礙。

總結:大跌以後的股票很便宜,但卻不一定是撿便宜的機會,投資者也是懂得一些,再加上心理的緣故,進而不敢買。當然瞭如果有價值股在趨勢明顯、業績符合預期的情況下出現大幅下跌,是可以考慮的。


厚金說


在回答題主這個問題之前,先聲明一下:本人不是股評派,是技術派、實戰派!

我能負責任的告訴你:我的回答是來源於我的實戰交易經驗,絕非那些“花拳繡腿”的理論知識!

題主的問題是:大跌後的股票很便宜了,為什麼反而沒有人敢買是嗎?

我就用(中國石油)這隻股票來舉例說明吧!

見下圖:

下面有兩幅畫,一幅圖是季線圖,一幅圖是日線圖。

首先從大趨勢(大週期)看大方向看起:這隻股票從45.86元一直下跌到今天的現價5.49元,中途就沒有走強過,用macd趨勢強弱指標就可以輔助判斷!它的黃白線就一直在零軸之下運行,從來都沒有碰到過零軸!可想而知,這隻股票有多弱了!這是它的長期趨勢。

再來看看中國石油這隻股票它的中短期趨勢的日線圖吧:

從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股價還運行在一個下跌線段中,均線還呈現空頭排列,macd的黃白線也還在零軸之下運行。說明現在這隻股票還在空頭行情中運行!所以確定,當下的下跌線段還沒有走完,還不能買入!

在沒有看到此股由空頭轉為多頭之前,無論股價多便宜也不能碰!雖然它已經從45.86元跌到了5.49元,不排除它會跌到3.5元、2.5元!

在A股只能做多才能賺錢,象這種一直運行在空頭行情中的股票,就是再便宜,也是不能買的!

這就是股市裡的有些股票哪怕是跌了很多又很便宜,人們都不敢買的原因!




股探


A股在今年3-4月份構築3288點頂部區域後,近日一路下跌至本週五(14日)的2852點,已經跌去了400點空間。儘管,股評家們堅稱,2838點是A股的跳空缺口,只要補了這個缺口,股市後市還會繼續向上走出新一輪牛市。

但現在多數股民與之前相比,卻更是趨於謹慎。可以說,現在的股市肯定要比3288點,安全了很多,很多個股的股價也便宜了不少。但是,3200點高位卻有人跑步進場買股票,而現在卻無人敢入市買股。目前A股的成交量只有3800億,只及高峰時的三成,說明廣大投資者已經少了之前瘋狂買股的衝動,在買股方面更趨理性。

那麼,為什麼在股市大跌後,股價很便宜的情況下,反而卻沒人購買,而越是股市大漲,股價創出新高後,越是有股民高位接盤呢?首先,本輪股市大跌,在廣大股民積極看好後市的情況下,突然發生逆轉的,這大大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之外,本來一些人眼看過去的套牢盤馬上要解套,或者剛剛買了股票,略有贏利。而現在一遇到大跌,籌碼都悉數被鎖在高位。在前期購買股票虧損慘重的情況下,投資者缺乏越跌越買的信心。廣大投資者害怕現在是股市下跌的中途,所以不敢再進場買股。

再者,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即使股市大跌,股票跌得很便宜,他們也不會輕易出手。因為。股票再便宜,大量股票跌進3元以內又如何呢?價值投資者是希望好的股票跌出其合理估值來。跌得很便宜的股票往往績差股。而價值投資者並不指望績優股的股價跌得有多麼的便宜,但是必須要跌出合理估值來。當然,A股指數也要跌出絕對的低,這樣才能有更多的上漲空間。

最後,本人親身經歷過2001-2005年這4年熊市,在經歷了4年的熊市大跌後,儘管到了2005年6月初,很多股票都已經跌出價值,而且價格也不貴,非常吸引人,但是還是沒有敢來炒998的歷史大底。這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股市經歷了長期的熊市,多數股民手裡面的錢都變成了套牢股票了,看到大跌後股票很便宜,但是都沒錢買了。

二是,主力機構要在熊市底部震盪築底,每一次股市在反覆爭奪之後,往往股市指數又下一城,這樣的熊市是比較嚇人的。不僅是股指不斷跌破前期歷史新低,還有利空消息滿天飛舞。更驚人的是,市場預期股價還有更多的下跌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股價跌出了投資價值,也很少有人敢於此時抄底A股市場的,人們聞股色變。

大跌後的股市很便宜,只是與過去的股價相比的,後面還有沒有更大的下跌空間,誰也摸不透,投資者當然不敢購買。更何況,價值投資者買股主要是買價值,希望個股股價跌出合理價值,並非越便宜越好。我們過去經歷過幾次熊市,真正熊市的底部,也是股市大跌,個股遍地是黃金,但是投資者要麼錢都套在了中途,想買也沒錢買了。要麼看到股價跌迭不休,害怕買了股票,以後會損失更大。總之,以上三個因素導致股市下跌,股價再便宜,也未必有人敢買入。


不執著財經


新手死於追高,老手死於抄底,高手死於槓桿,價值投資者死於滿倉死扛,A股是專治各種不服。各種節奏有各種嗨.把握好可以到高潮,把握不好就是花樣找死。大跌後股票是便宜,為什麼都不敢買?

1.熊市最會教育人

熊市是最會教育人的,經歷過熊市的都知道,最好的應對就是空倉,或者把倉位和交易頻率

降到很低的水平。熊市專治各種不服,越不服氣,死的越快。熊市中新手追反彈、老手抄底、高手融資、價值投資者死扛,到最後一一都會被熊市教育的服服帖帖,要麼認賠交出籌碼,要麼在裡面裝死。

10元的股票跌到5元,夠便宜了吧,但後面還有2.5元在等你,相對10元成本價來說不過又跌了25%,但對於5元進去的人來說,就是跌去了50%。這是熊市中抄底最殘酷的地方,只要你敢參與,不管進場早晚,最後的結果相差無幾。一波熊市中,新手最先出局;然後是逃過了頂的老手,但抄底抄在半山腰又被套後出局;再然後是打爆融資盤,所謂的高手被迫出局;最後就是死扛的價值投資者,這也是為什麼每一輪熊市末期最後跌的都是大白馬。大白馬一跌,熊市基本也就快見底了。因為再也沒有人去拋了,也就跌不動了。去翻翻茅臺、格力去年跌停的時間,看看能對號入座不。

2.熊市末期的無量陰跌能讓人對股市絕望

每輪熊市裡最折磨人的不是主跌段,是最後的無量陰跌階段,時長最長,有點像鈍刀子割肉被凌遲的感覺,每天跌不多,但是天天跌,讓人看不到希望。經歷過12-13年行情的都深有體會,最少筆者是經歷過。那時絕大部分交易者都對股市絕望了,賬號密碼可能都忘記了,街頭巷尾也沒有談股票的事,試問這時誰會去買股票。2018年的行情與當時比,慘烈程度差的多了。

3.少部分還活躍在股市中的交易者中,有能力判斷出底部的人又有多少

遠的不說,就說2449點和2440點這樣的點位,有多少人敢於在附近進場,進場後還能拿住,吃到2440-3288點這一段籌碼的又有多少,關鍵還在於一個交易的能力上。

大跌後的股票很便宜,但是在大跌後還活躍在股市的股民已經去了七八成,如上圖所示,在大盤見到2449的低點時,成交量還不如2010時的成交高,想想當時股票數量才1000多隻,現在3000多隻,可以想象一下,成交萎靡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其次,就是這最後活躍的二三成交易者,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判斷出低點買入,且堅決的持有。在2449點以前,只要放量就會下跌,經歷了熊市還能活著的交易者,大多數熊市思維成了慣性,逢反彈就走,但是終久有一次會走在行情開啟的前夜。

因此,股市真正底部來臨時,股市中已經沒有多活躍的交易者存在,何況就是這些交易者中,有能力判讀出是底部的少之又少。換言之,大跌後的股票很便宜,不是不敢買,而是已經沒有幾個人還在股市中交易,基數少了,自然買的少。

我是禪風,點贊關注,後面的內容更精彩


淡淡禪風


大跌後的股票有些很便宜,有些不便宜。

股票大跌後很便宜,首先得弄明白為什麼會便宜?大家都認為便宜為什麼還會跌?

股票大跌必有原因,或因大盤大跌泥沙俱下,或因上市公司問題而不值,或因人為控盤而下跌。跌有跌的理由,現實存在即為合理。因此,當下絕不便宜。

預期未來是否便宜,這就是一個選股問題了,如同流浪大師一般,要對便宜得被丟棄的垃圾進行分類,其中總能找出許多本不便宜的寶貝。

多少次的股災,多少次的牛短熊長,許多好股票被如同垃圾一般丟棄,如今“牛市”後,股民們忙著“淘金”,早幹啥去了?2018年時不是更便宜嗎?如今股民們搶的,就是2018年底人家從“垃圾堆”中“撿”出來的,擦拭擦拭就閃閃發亮。

然而,垃圾堆就是垃圾堆,能誤丟的寶貝是少數,多數還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垃圾分類,是技術活。

獨此一家實力派,陰陽易變掌乾坤。


股市財狼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其實裡面隱含一個大坑。這個坑就是,什麼樣的股票叫便宜。在多數人印象裡,價格低就是便宜,價格高就是貴。在一般的領域,這樣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在投資領域,這個觀點不正確。試問,如果現在給你機會50塊買茅臺,你買不買?你會覺得貴嗎?500塊呢?同樣的,5塊錢買樂視網貴嗎?

相信所有人都會回答,我會買茅臺不會買樂視網,你看明明買茅臺要花10倍甚至100倍的金錢,可是你們都知道茅臺這個價格是便宜,5塊買樂視很貴,因為茅臺現在股價是1000多一股,樂視網已經退市分文不值。

再來看關於股價大跌的問題,我們經常會在一些評論文章中看到關於錯殺這個理論。他們會說某些股票因為錯殺而股價大跌,現在是買進良機。其實我並不否認存在錯殺的現象,但是大家需要注意一個概率問題,究竟是被錯殺的多,還是沒有錯殺的更多?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其實很多時候,股價是沒有所謂高和低的,見到低點,後面還有更低。那些因為面值退市的股票,有哪個不是新低再新低?最低的那個印記傳媒都跌到兩毛多一股了,如果照一般投資者觀點,從10幾塊開始跌下來,跌了一半算不算很便宜了?股價就賣8塊一股,如果買進,再跌一半到4塊,算不算很便宜?再買!逢低補倉。於是股價再跌到一半2塊!這個股價已經差不多是原來高點一折了,總歸不會再跌了吧?咬咬牙再買。沒有多久,股價再打一折……

這種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股價大跌與便宜之間沒有半毛錢關係,便宜與否只和公司質地有關。結論:大跌後有些股票很便宜,但是仍然不可隨意買入,一定要好好看看公司價值究竟幾何,價格低於價值才是真便宜。


鬼話財經


股票大跌後股票很便宜,為何不敢買。這個問題至少涉及到了三點思考:如何選股?股價是否真便宜?市場情緒如何?下面我淺談下,供諸位交流。弱水三千,取其一瓢。1、關於選股。買股就要買好股,而好股票形同在茫茫人海里找美女,美女肯定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萬眾矚目,具有高顏值、獨特的氣質。好股票自然是市場辨識度最高的龍頭股。具有王者氣質!能吸引市場最多的資金參與,人氣一定超高。而龍頭股多為行業龍頭,有資源壟斷、資金雄厚、技術寡頭、盈利暴力、人氣超高的五大特徵。具有低市盈率,高分紅、淨資產收益率逐年走高等指標特徵。還有一種是題材龍頭,明星股(妖股、短線強勢股),它短期具有資金不斷流入和人氣超高、板塊異動領頭羊三大特徵,這種股與業績無關,而全市場通過資金包裝後靠消息炒作,進行題材催化,之後各路資金不斷接力推高價格的股票。這種題材股是短線高手的最愛,喜歡一夜情,但是因多為整容美女,玩過了沒興趣,被人識破真面目從此就隕落塵埃,無人問津,這種股切記玩一把就走,否則容易丟錢丟命。市場裡的真正龍頭股往往都不便宜,所謂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故只有耐心等待市場錯殺的真正龍頭股而不是爆炒過的題材龍頭股。美女落寞時,往往最能被追到,股票也如此。所以當好股票價格跌破或接近價值時就是出手時,要買就買白富美,白,白馬股;富,資金參與度高;美,股價走勢形態美。2、股價是否真便宜。無人參與投資的股票就是垃圾。這種弱勢股票形同,矮、挫、窮的屌絲男。這種股價長期死水一潭,波動小;行業地位差、業績差、現金流差、沒前途,沒技術、沒新聞、沒有成交量。這種股票即使跌到低位也要遠離,新低之後還有新低、再便宜也別去買。好比未婚去相親,窮屌絲的要求再低也無人注意!3、市場情緒取決於市場的賺錢效應。市場上漲瘋狂,賺錢效應過大,到處人聲鼎沸,人人喊買,資金不斷推動股價上漲,價格嚴重偏離價值。形同大多未婚男追美女都是既不要錢也不要命,追到再說;市場往往在劇烈下跌時,虧錢效應過大從而產生恐慌,丟出了自己帶血廉價籌碼,這時價格逐漸迴歸價值,卻人人喊賣!這時太多人都因為如臨而淵時不知何處是底,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也終於知道了即使是美女也有人老色衰玩膩時,自己也會有資金、精力不濟時。但是正是在這幽暗之時往往最能考驗你的心理承受壓力的狀態和對市場的理解,考驗你的信仰!是透過基本面考慮好,去撿真正的便宜,還是繼續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的繼續等待。而這個問題解決也真很簡單,你把她想成你的夢中情人即可,先花點錢約去星巴克喝點咖啡,先談談,瞭解下基本面,再決定對她投多投少,這是為了避免錯過彼此。然後再進一步深度思考:她估值是否合理?而她是否是你一直等待的真愛?為這份真愛你是否甘願廝守一生!這時請注意別追整過容的偽白富美,假高富帥!買到這種股會被謀財害命!這裡為感謝瀏覽此貼的有緣人,分享三句話幫助條友們股市悟道:1、市場上漲與下跌都是參與者合力的結果;2、股票想要獲利,一定是買在分歧,賣在一致;3、成熱理智的投資者,不會猜頂測底,會在震盪市和下跌市離場休息,只會在股價趨勢向上時等關鍵點突破後才重倉參與。股似人生命運,起起伏伏,不可預知,你說是嗎?


股海取金人


大盤出現大跌大盤出現大跌的主要原因多半是因為宏觀經濟層面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如果是由於這種原因出現的大跌,那麼其中會有很多錯殺的股票出現。有的企業生產經營依然良好,只是由於人們的恐慌而遭到拋售,這時候購買這要的股票,等人們的恐慌情緒消退就可以從中獲取豐厚的利潤。大跌之後股票變的更便宜但是人們就是遲遲不敢入手對這種現象的解釋大多是人們因為恐慌極度害怕所以不敢買入。恐慌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在股票大跌之後哀鴻遍野,人們大多對市場的前景失去信心或者對市場下一步的走勢沒有任何把握,出於恐懼人們大都採取觀望態度。所以恐懼是人們不進行買入操作的最根本原因。 無論是散戶還是專業投資者,作為人,戰勝恐懼是十分困難的。大多數人一定會出於貪婪的本能在市場好的時候大量進行買入,而在市場轉差的時候選擇賣出。大跌後明智股票便宜也不敢大量進行買入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股市暴跌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地震。人們會下意識的感覺到恐慌。害怕有更大的暴跌出現。人們本能的會想要持有最安全的資產“現金”。這種傾向促使人們賣出股票進行持續觀望。

巴菲特最廣為人知的投資成功秘訣就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可見大師的投資成功前提是要戰勝自己,用理性去思考,而不是跟隨直覺與本能。只要買得足夠便宜,基本什麼時候賣都可以賺到錢。但是如果買的價格過高,而賣點又沒有選擇好那麼很可能就會出現虧損。毫無疑問,最好的買入時機,就是暴跌之後。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股市暴跌時買入,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普遍的真理,但是隻有少數人可以做到。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就會在故事中長期保持盈利。要想戰勝市場,戰勝大眾,就要戰勝自己,超越本能反應,這說起來很簡單,卻很難做到。
個股出現大跌上面我們說道如果大盤出現大幅下跌後可以大膽買入錯殺的股票。但是入股市個股出現大幅下跌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因為個股出現大跌多半是由於公司本身的運營狀況出現了極大的不利因素。如果再負面因素沒有消退之前就貿然買進個股很可能就會遭受損失。企業的重大生產事故、收入或者淨利潤的大幅萎縮、重大投資失利等都會造成公司股價的大幅下挫。如果重大利空因素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那麼個股的大幅殺跌則不會停止。 所以在個股出現大幅下跌的時候要理性的研究公司股價的下跌原因等到利空因素都已經消退再對個股進行投資。這樣才能避免在下跌行情中被套。


跑贏大盤的王者


中國股市存在三大問題若不能妥善處理好,中國股市不可能健康發展,也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牛市的到來。存在三大問題即:一是大小非減持造富問題,大小非成本在面值及以下與公眾股高出面值十幾倍至幾十倍高溢價發行,且同股不同價上市交易,只要大於面值就獲取暴利,瘋狂清倉減持,質押變相減持套現在所不辭,已嚴重干擾衝擊一二級市場上的價值體系,跌破發行價跌破淨資產將會是一種常態。二是融券賣空和股指期貨交易與A股不同步交易問題,大機構藉助融券大肆賣空砸盤A股,操控A股走勢,利用股指期貨做空A股獲取鉅額做空利潤,融券變相支持機構T+0交易,對中小投資者有失公平。三是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向增發)問題,用低於市場價向關聯利益集團及大股東輸送利益,解禁後瘋狂套現,嚴重打擊二級市上持股的投資者的信心。大小非減持造富的堰塞湖潰堤風險是中國A股長期萎靡不振熊冠全球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改革大小非上市交易規則,對大小非實行限制性交易措施或實行大小非與公眾股同股同價發行才能上市交易或對大小非實行優先股處理,即同股不同權發行方式。若暫時不能實行大小非與公眾同股同價發行或對大小非作為優先股處理,那麼限售時間最好不少於十年,然後再按比例分批上市交易,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大小非珍惜IPO上市募集資金專心幹好實業,促使實體經濟發展壯大,而不是時刻惦記何時減持清倉造富,這對高溢價發行購買的公眾股的投資者是不公平的,打擊中長期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大小非減持造富是長期困擾衝擊中國股市的最大症結,減持造富是中國股市的最大的風險! lPO決不能成為大小非的隨意提款機,決不能成為造假者的樂園,更不能成為權力尋租的天堂。正是由於IPO劫貧濟富、造富效應如此顯著, 在IPO發行的審核制度和註冊制下,大小非減持的規範制度、退市制度都還不完善,大量企業上市並不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而是為了過了解禁期就瘋狂套現,所以說IPO並未真正服務實體經濟,而是劫貧濟富,浪費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股市為少數人造富功能不打破,難以長期健康發展。大小非減持勝過幾十年乃至幾代人努力奮鬥,畸形上市造富背離上市初衷。治標不治本,減持猛於虎,如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趨勢,發行越多越快減持造富的堰塞湖潰堤風險就越大,就會形成如海嘯式疊加效應長期衝擊困擾中國股市,擾亂樓市抬高房價衝擊外匯市場,大量國民財富被掠奪移民海外,長久下去將危及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中國股市沒法健康發展,投資者看不到中國股市的未來希望,這也是中國股市萎迷不振熊冠全球的主要原因。只有IPO實行大小非與公眾同股同價發行,想高價圈錢或減持和瘋踴上市才能得到徹底抑制,中國股市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IPO實行大小非與公眾同股同價發行面臨觸動利益集團減持暴利的奶酪,會遭到方方面面層層的阻擾,究竟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還是保護大小非造富?這是值得管理層深思的問題,也是中國股市如何走出困境健康發展的問題。


hjm28


“買漲不買跌”向來是市場規律,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都是如此。“便宜”的股票不敢買,與2015年全國各地售樓處門可羅雀,有異曲同工之處。

而“漲過頭”和“跌過頭”,則在證券市場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很便宜”的股票,其實拉長其證券軟件上的K線圖;就不難發現此類股票前期漲幅已經不小。

所謂“很便宜”的股票,只是相對於這些股票從最高點向下調整的幅度;並非其內在價值已經凸顯。通俗形容就是股票的估值還偏高,並無下跌到價值投資區域。

股票的漲跌,很講究“勢”;“跌時看質,漲時看勢”。在今年元旦至今A股市場的強勢反彈中,很明顯“題材股”跑贏了藍籌股;而在4月8日上證綜指創出3288點反彈新高至今的調整中,題材股的跌幅則遠大於藍籌股。而一旦形成下跌趨勢,題材股就很難判斷其估值。疊加市場熱點的轉換,股票的“便宜”和“貴”,就很難以其跌幅來恆定。

還有,股票的估值中,最難確定的是題材股;判斷其有無“投機價值”,主要看其趨勢。而且所有股票的價格估值高低,還需與整個指數的估值結合在一起。

在趨勢為王的證券市場,增加倉位或買入股票;主要依據還是“趨勢”,當然結合股票的具體價格高低也是一個重要方法。在股市不確定因素較多的背景下,寧可錯失機會,不肯錯買股票,成為穩健型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