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歷史名人:汲黯父子死葬滑縣尖莊村

汲黯,字長孺,《史記》說他是"濮陽人"。漢景帝時因為父親的關係被任為太子洗馬。漢武帝時初為謁者,出為東海太守,因治績突出,召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後犯小罪免官,居田園數年,後召拜淮陽太守,卒於任上。此公為官,特立直行,不阿上,不趨時,時有非常之舉。這裡不妨舉幾個例子。

河南滑縣歷史名人:汲黯父子死葬滑縣尖莊村

汲黯

有一次,河內郡(今河南沁陽)發生了火災,綿延一千餘家,皇上派汲黯去視察。他回來報告說:"那裡居民不慎失火,由於住房密集,火勢便蔓延開去,不必多憂。我路過河南郡(今河南洛陽)時,眼見當地貧民飽受水旱災害之苦,災民多達萬餘家,有的竟至於父子相食,我就憑所持的符節,趁便下令發放了河南郡官倉的儲糧,賑濟當地災民。現在我請求繳還符節,接受假傳聖旨的罪責。"皇上認為汲黯賢良,免於追究他的罪責。

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時候,王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朝中高官來謁見田蚡時都要對他行跪拜之禮,他竟然不予還禮。汲黯見了田蚡從不下拜,只是向他拱手作揖完事。這時皇上正在招攬文學之士和儒者,說什麼自己要效法古代聖王堯舜云云。汲黯當面向皇上說道:"陛下內心慾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義,怎麼能真正效法堯舜的政績呢!"皇上一時語塞,心中十分惱怒,怒氣衝衝地罷了朝。公卿大臣都為汲黯驚恐擔心,還有人責怪汲黯不該那樣對皇上說話。汲黯說:"天子設置公卿百官輔佐之臣,難道是讓他們一味屈從取容,阿諛奉迎,而將君主陷於不義境地的嗎?何況我身居九卿之位,如只知愛惜自己的生命,朝廷大事怎麼辦呢?"

汲黯是位老臣,當漢武帝還是太子時,他的職位就比較高了。因為汲黯直言敢諫,不僅得罪了朝廷權臣,還常常鬧得皇上不大高興,所以長期沒有再得到提拔,就連原來一些地位比他低的人都與他成了平級,甚至有的還超過了他。有一次朝見皇上時,他竟公然對皇上大發牢騷:"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柴禾一樣,總把後來的堆在上面。"(原文是"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想不到,他的這句牢騷話竟然流傳千古,成了"後來居上"這個成語的出典。汲黯的本意是指責漢武帝用人不公,讓資歷淺的人官職超過了資格老的人。現在這句成語是用來讚揚在事業上年輕人超越老年人、後人超越前人。

後來,汲黯在一個重大問題上堅持己見,鬧得武帝很不高興,加上他又犯了點小罪,就被免官了。他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但過了幾年,皇上又徵召汲黯做淮陽太守。汲黯託辭有病,不肯應詔。皇上破例允許汲黯"臥治淮陽"——就是躺在家中治理淮陽。這一來汲黯不好再辭,只得去淮陽就太守之職。汲黯去後,果然把淮陽治理得政治清明,皇上下詔讓他享受諸侯國相的待遇。七年後汲黯逝世於淮陽任上。

汲黯死後葬於何地?史志記載大體有淮陽、濮陽、滑縣三種說法:

先說"淮陽說"。在"淮陽說"中也有兩種說法。《明一統志·卷二十六》: "汲黯墓在陳州城東北三十里。"又《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四》"汲黯墓在鹿邑縣西南九十里。"陳州即今淮陽縣,與鹿邑縣同屬河南省周口市。兩種說法,一說在淮陽東北三十里,一說在鹿邑縣西南九十里,其實說的是一個地方,不過在不同歷史時期歸屬不同的縣管轄而已,今天在淮陽境內。然而這個說法很不可靠。《清一統志》明確指出這個說法屬於附會:"(鹿邑)縣有引水故瀆,漢元光中汲黯所開,瀆上有祠,後人因以墓附會。"

再說"濮陽說"和"滑縣說"。"《清一統志·卷二十二》:"汲黯墓,《太平寰宇記》:'在濮陽縣西南六十里,(汲)黯自淮陽太守歸葬於此。又《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八》"汲黯墓在滑縣東。《寰宇記》:'在濮陽縣西南六十里。'"又據《重修滑縣誌》載:"汲黯墓在城東三十里,古名保汲村,今村名南尖冢。""汲偃墓在城東二十五里北尖冢(村)·······古保汲村西北有一古冢,相傳為汲黯之子偃卒葬於此。""濮陽說"和"滑縣說"其實說的也是同一個地方。位於滑縣老城東三十里的南尖冢、北尖冢,正在"濮陽縣西南六十里。"之所以造成濮陽縣和滑縣兩歧的說法,也是由於不同歷史時期行政區劃不同所致。

其實,南尖冢、北尖冢這兩個村名本身就承載著久遠而又確鑿的歷史信息——"尖"也者,"汲黯""汲偃"之合音也!不過,這兩個村名到今天又進一步演化了,分別變成"南尖莊""北尖莊"。這也許是村民們覺得用一個意為墳墓的 "冢"子作村名不那麼吉祥,有意改之的吧。而在人們的口語裡,後邊往往帶上"兒化韻","尖莊兒"與"尖冢兒"聽起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所以久而久之,今人多不知底裡了。南尖莊、北尖莊現在是滑縣留固鎮屬下的村子,據當地人說,兩村村頭的大冢如今還在,不過已經比過去小多了。

這裡附帶說一下汲黯父子的籍貫問題。《史記·汲黯列傳》說他是"濮陽人",其實就是如今滑縣留固鎮的的尖莊村,那裡在秦漢時期正是濮陽的轄地。所謂"壽終正寢,入葬故土",不正是古人的習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