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億參數量,水平接近人類,Google 的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意義何在?

科技巨頭們時不時就聲明在 AI 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此我們已經見慣不驚了。

當地時間 2020 年 1 月 28 日,Google 在一篇博客中介紹了一款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 Meena,號稱“史上最強”,那麼這一新突破會讓人眼前一亮嗎?

26 亿参数量,水平接近人类,Google 的开放领域聊天机器人意义何在?

【 圖片來源:Google Blog所有者:Google Blog 】

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開發難度大

實際上,設計智能聊天機器人是為了應對信息爆炸時代存在的信息過載問題。最初,人們把聊天機器人當作搜索引擎的終極形態進行設計和開發。不同於現有的搜索引擎,聊天機器人可針對用戶的問題自然又通順地給出精準的答案,節約了很多時間,從而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根據使用場景劃分,聊天機器人(chatbot)主要有開放域型(Open-Domain)和任務導向型(Task-Oriented)兩種。

其中,任務導向型主要有問答系統、對話系統聊天機器人,分別指基於用戶的問題給出一個回答(常用於智能搜索、智能家居中的家電控制等場景)和與用戶進行多輪對話的聊天機器人(如客服機器人,銷售機器人等)。

而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也稱閒聊式機器人)顧名思義針對開放域的對話場景,主題、內容不限,比如微軟小冰和蘋果 Siri。Google 在上述博客中表示:

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的研究不僅具有學術價值,還可激發很多有趣的應用,如更深層次的人機交互、提升外語訓練效果,以及製作交互式電影和遊戲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更符合人們心中對「人工智能」的定位,開發難度自然也很大——當前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在於它們表達的內容往往沒有意義,無法與用戶的問題連貫起來,而且由於缺乏基本的常識和認知,不能給出針對性的回覆。

而 Google 開發的 Meena 正是一款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那麼相比現有的聊天機器人,究竟有何突破?

26 亿参数量,水平接近人类,Google 的开放领域聊天机器人意义何在?

【 Meena 和人類的對話內容 圖片來源:Google Blog】

26 億參數的端到端神經對話模型

Google 在博客中介紹稱,Meena 是個 26 億參數的端到端訓練的神經會話模型,是 GPT-2 模型最大版本(15 億參數)的 1.7 倍。據稱,Google 利用 400 億字的數據集,通過 2048 個張量處理單元(即 Tensor Processing Unit,Google 專用 AI 芯片)訓練了 30 天,得到了最佳版本。實驗表明,比起聊天機器人 SOTA,Meena 能更好地完成對話,內容也更具體、清楚。

據悉,Meena 由 1 個 Evolved Transformer 編碼器和 13 個 Evolved Transformer 解碼器組成:編碼器用於處理對話語境,有助於 Meena 理解對方的話;而解碼器則會利用信息生成回覆。而在這一過程中,Google 表示:

研究人員發現,超參數調整後,實現高質量對話的關鍵在於性能更強的解碼器。

26 亿参数量,水平接近人类,Google 的开放领域聊天机器人意义何在?

【 圖片來源:Google Blog所有者:Google Blog 】

雷鋒網瞭解到,Google 從公共領域社交媒體對話上過濾得到了 341GB 的文本,並以樹狀脈絡形式組織文本進行「多輪對話」訓練。研究者將每輪對話作為訓練樣本,同時每輪之前的 7 輪對話為語境信息,共同構成一組數據。據悉,選擇 7 輪對話作為語境,既能保證訓練過程獲得足夠長的語境信息,同時模型也能不超過內存限制。畢竟文本越長,佔用的內存也越多。

新提出的人類評價指標 SSA

根據博客,上述這些表現是由 Google 根據新提出的人類評價指標「Sensibleness and Specificity Average (SSA)」得出的,而此次提出新的指標是因為,目前聊天機器人的人類評價指標頗為複雜,而且也很難形成一致的評價指標。Google 表示,SSA 能捕獲基本的、但對人類對話來說很重要的屬性。

為計算這一指標,研究者測試了 Meena、Mitsuku、Cleverbot、DialoGPT 及小冰等常見的聊天機器人。在測試中,對於每一款聊天機器人,研究者都在 100 個對話中收集了 1600 到 2400 輪,各聊天機器人的回覆都由人類評價者評分(主要依據對話的流暢性和回答的準確性),其各自性能表現如下圖。

26 亿参数量,水平接近人类,Google 的开放领域聊天机器人意义何在?

【 圖片來源:Google Blog所有者:Google Blog 】

不難看出,Meena 相比於現有的 SOTA 聊天機器人,有著更高的 SSA 分數,甚至接近於人類的表現。

困惑度與 SSA 強相關

毫無疑問,人類評價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很多研究者都希望找到一個能夠自動計算的評價指標,而且這個指標要能和人類評價準確對應。

雷鋒網瞭解到,困惑度(perplexity,指一種任何神經會話模型都能輕易獲得的計算指標)是 seq2seq 模型(雷鋒網注:一種循環神經網絡的變種,包括編碼器和解碼器兩部分,是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一種重要模型,可用於機器翻譯、對話系統、自動文摘)中的一個常見指標,用於評價語言模型的不確定性。

而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證明了困惑度與 SSA 高度相關。

實際上,訓練 Meena 正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困惑度,以及預測下一個標記(雷鋒網注:指對話中的下一個單詞)的不確定性——據博客稱,這是因為 Meena 的核心為 Evolved Transformer seq2seq 架構,即一種通過進化神經架構搜索發現的 Transformer 體系結構,能夠改善困惑度。

在博客中 Google 表示,研究者依據層數、注意力數量、訓練步數、編碼器、訓練方式等因素,共測試了 8 種不同的模型,發現困惑度越低,SSA 分數越高,同時兩者的相關係數很高(R^2 = 0.93)。

26 亿参数量,水平接近人类,Google 的开放领域聊天机器人意义何在?

【 圖片來源:Google Blog所有者:Google Blog 】

同時 Google 表示:

研究者將繼續通過改進算法、架構、數據和計算量等,降低這一神經會話模型的困惑度。

Meena 意義大嗎?

根據博客中展示的數據,我們相信 Meena 的確性能出眾,不過 Meena 究竟什麼時候能推出、真正推出後表現如何,可能都要打問號。博客中提到,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就這一研究的風險及益處做進一步的評估,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 Meena,旨在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對此,VentureBeat記者 Ronald Ashri 在其報道中表示: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即便 Google 開源所有代碼,也很少有人能培訓類似 Meena 的模型。Meena 應該還在實驗室裡,操作起來也非常複雜,還不能將其整合到一個工具中,而且 Google 也不可能很快就將其作為一項服務向用戶提供。因此,恐怕短期內 Meena 難以推出。

另外,在實用性方面,誠然 Meena 作為一款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能夠實現多輪對話。不過 Meena 並不能協助用戶完成某項任務、學習某項新技能,或為身處困境的用戶給予情感或心理支持,和用戶的聊天沒有明確的目的。而耗費時間進行無意義的交談,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大背景下似乎並非理想產品。

與此同時,記者 Ronald Ashri 也對 Meena 提出了進一步質疑。正如上文所述,Google 從公共領域社交媒體對話上過濾得到了 341GB 的文本,以此進行進一步的訓練。那麼,數百萬的公共領域社交媒體對話會是這一所謂的「史上最強聊天機器人」的正確數據集嗎?Meena 是否會講出不恰當的話,可能也是一個我們要關注的點。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 AI 聊天解決方案進入生活,我們需要關注最有價值的東西——定義類似人類的對話,並探究這類對話在聊天機器人領域中的角色。

正如 Ronald Ashri 所說:

Meena 讓我們更接近目標,但尚未讓我們達到目標。

參考: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2/01/just-how-big-a-deal-is-googles-new-meena-chatbot-model/

https://ai.googleblog.com/2020/01/towards-conversational-agent-that-can.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