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來上海工作,還說上海的不好?

奢庫名品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同鄉也來上海,而自己的工作門檻又不高,所以,老家有人問他們,他們肯定說不好。


達達尼昂13


先說說我個人在回答這個問題。

我06年16歲就來上海打拼了。剛來上海的時候做個服務員,油漆小工,搬運工什麼的都做過,剛來的時候一個月就五六百塊錢。基本上工資發下來,接不到下個月發工資就花完了。經過一直的努力,後來有了自己一輛九米六的箱貨汽車。最後搞了個搬家公司,身邊也有很多上海的本地朋友跟同事。對我也很照顧。

在上海這十多年中途也去一些城市,就是呆不慣。還是覺得呆在上海比較自在。也現在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市。

一些在上海的工作的人,覺得上海不好,上海人不怎麼樣。那是你還沒有融入這個城市,等你融入這城市了,你一定會發現上海的美好,上海的朋友也很不錯。

你自己都不喜歡這座城,不喜歡這裡的人。怎麼讓這座城喜歡上你,怎麼讓這座城的人喜歡上你。融入你的生活呢?

希望在上海打拼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一起加油吧!

上海我愛你,我的第二故鄉。



隔壁SSi老王


我想從另一種百姓的角度,談談對這個話題的感受。

我父母年輕時就響應祖國號召,去了大西北邊疆建設兵團,在那裡相識成家。我呢,10歲時一個人遠離父母,回到上海借讀。就在我父親曾經就讀的,老房子門口的小學裡上學,近到聽到上課鈴才去上學也來得及。爺爺奶奶走的早,由叔叔嬸嬸照顧我。有的老師同學給我的稱呼就是“新疆人”,這代表著嫌棄;有時候是街里街坊叫我“小新疆”,這代表著親暱。雖然那時太小還不大懂,但是這些不同稱呼之間,包含的複雜情感,我想我還是分得清的。在這裡我要扯開問一問在上海的外地人,學校或者公司裡是不是有同事老師同學,當你面叫你“××人”的?應該很少有了吧!上海人已經客氣的多了。這種變化是隨著居住空間變化而來的。從一個幾平米的空間擠祖孫三代人,吃喝拉撒一個屋,到現在基本可以一人一個房間。環境空間變大了,會使人變得更寬容的,曾經很多上海人的居住條件環境,真的比現在群租條件都差。

回到原來的話題,離開上海故鄉的這些知青,他們的子女回到上海,面臨最大問題就是住房的問題。上海才多大,那裡容得下那麼多人?連我們這些所謂上海土族的後代都被嫌棄,要學著低頭做人,學好上海話,去交朋友,努力融入上海。

現在,我覺得要問一問大家,作為普通老百姓,到了一個新環境,誰不是主動適應,努力工作的?這個世界不是誰都會遷就你包容你。路在腳下!敢於拼搏的,翻山越嶺尋找廣闊天空;想要擁抱親情的,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後,心滿意足迴歸故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心有多寬廣,你的世界就有多寬廣!不論在何時在何處,互相體諒,才是人和人之間友好相處的基石。

我愛上海,因為它是我的故鄉,血脈相連的牽掛在這裡!


feeling83829616


其實很簡單,個人接受教育水平不一樣,各地文化習俗不一樣,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認為自己從小到大接受的東西就是對的,不善於去適應環境,舉個例子,電動車在家鄉騎可以橫衝直撞,但在上海走路闖紅燈都會被令行靜止或者罰款,他們覺得上海人欺負外地人,再舉個例子,各地人說家鄉話天經地義,但上海人說上海話就會被看成排外,在說別人的壞話。。。上海整個城市可以說是全國最規範的城市,最規範就意味著最多約束,這對於有些從小缺少約束的人來說無疑就是地獄,就是歧視。但請仔細想想,難道一個地方法律嚴明,監管嚴格就是錯嗎?這些說上海不好的人,他們會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嗎?他們只能拼了命說上海不好


王曉峰7023


好與不好都是人最直觀的的感受。

有的人在上海能力有限,壓力太大,混不下去,自然覺得上海不好。

有人在在上海能力好,發展好,做的風生水起,自然覺得上海好。

這種主觀的評價,要因人而論。

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來上海八年多了,我不是上海人,我也沒有強大的背景,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來上海努力打拼的小白領。便利的交通,廣闊的視野,方便的物流,國際化的平臺都深深的讓我體會到了大都市帶來的便捷。

我喜歡上海,因為這裡可以給我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我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五湖四海最優秀的精英;

我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全國最好的平臺,企業和各種資源;

我喜歡這裡,因為我網購了任何東西,基本隔天就到;

我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各種國際化的購物娛樂消費聖地。

我喜歡這裡,工作太忙的時候,叫個外賣,20分鐘就能送到讓我安然享受。


我出生在三線城市,大學在二線城市,工作在一線城市-上海。

小的時候隱約中記得,想要立足需要憑藉關係,逢年過節需要去給領導送禮,遇到了麻煩困難需要問問親戚是不是可以幫忙去解決,這種複雜的關係網深深扎跟在心裡,卻又不解其中的原因。這一切都是童年記憶。

大學的時候,去了一個南方城市讀書,發現那裡的路比家鄉的要寬一些,那裡的樓要比家鄉的高一些,那裡的學校要比家鄉的漂亮一些,那裡的車比家鄉多一些,然後會淺顯的覺得這個地方還挺好的。

畢業後,來了上海,當我第一次站在陸家嘴仰望東方明珠的時候,我驚呆了。原來東方明珠這麼美,原來外灘的夜色這麼讓人心醉,原來大上海如此繁華。我就像一個唯唯諾諾的劉姥姥,上海的一點一滴都讓我驚歎。

我想,如果我能留在這裡,那該多好。


在這裡,找工作的時候,你不用擔心誰可能因為有關係而頂替了你;你也不用擔心誰不如你努力就會超越你。你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你想要的回報。上海有成千上萬的大公司,就業的機會遍地都是,企業不會因為的父親是高官而優待你,也不會因你是富二代而包容你,他只care你的能力,你的才華,你自己本身的優勢。

在這裡,沒有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也沒有每天一杯茶的打卡式工作。

這裡適合有夢想,願意拼搏,併為之努力的年輕人。我公司的夥伴會因為一個重要的項目熬夜到3,4點,也會因為一個項目成功而在公司豪買1000只大閘蟹慶功。這裡的夥伴不會因為你爸有權勢而擁戴你,也不會因為你爸是貧民而瞧不起你,沒有人會在意你的出生,你的家境,更多的會關注你的想法,你的創意,你的能力。當競爭變的純粹,當競爭變得相對公平的時候,你就會無窮的鬥志和能量,併為之去奮鬥。

在這裡,路會更寬一些,城市建設會更好。你可以享受到國際大都市帶來的便利與智能。你可以為你的孩子選擇國際化的師資院校;你可以和伴侶去國內為數不多的迪斯尼樂園;你可以用你薪酬很少的比例飛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在這裡,你也可以感受到市民普遍素質會更高一些。很少車在路上鳴笛,養狗的人會隨手清理狗狗的糞便,車廂很少會有人大聲喧譁。


上海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你在享受科技改變城市的同時也會有生活的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來。可是那又怎樣?這不是自己的選擇嗎?

當你用自己1/4不到的月薪買到一個iphone的時候,你會開心的笑;

當你用1/2的薪資就能出國旅遊的時候,你會開心的笑;

當月薪達到有些人年薪的時候,你會開心的笑;

當上海的房價超出外省很多的時候,你會難過;

當別人朝九晚五,你要夜夜加班的時候,你會難過;

當別人已經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你還在為自己夢想拼搏努力的時候,你會難過;

但是,這一切悲喜交加不正是我們的人生嗎?不正是我們的選擇嗎?

上海還很年輕,競爭也很激烈,充滿了殘酷。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個道理在這裡演繹的淋漓盡致。

優秀的人會因為得到的公平的競爭、更大的平臺而變得更加優秀。

扛不住壓力的人會對現實的殘酷會充滿憤怒,然後毅然離開。

上海本就不是一個安逸的城市,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然而不管你喜歡與否,它都會以他的方式展現最璀璨的自己。



六姑娘笑笑


看到一些噴子,實在忍不住,我來說下外地人在上海的感受,上海和北京作為中國最大的一線城市,無疑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各種資源,其硬件和軟件也是全國最好的!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外來人員在這裡打拼!很多人在上海安家,成為新上海人,確實,一線城市收入高,發展機會好,或許回到5.6線縣城連個穩定的工作都難找到。可是大家要知道外地人在上海立足有多麼的不易,房租,首付,房貸,結婚,還有應付各種工作關係及提升工作技能!本地土族有幾個能體會到外地人的壓力!本地土族主業都是收房租,工作都是副業,這也造成了多數公司的外地員工要比上海人員工作努力,也比較優秀!這或許是一些上海人對外地人不滿的原因,認為外地人搶了本屬於他們的機會!

上海是中國開放,管理,軟硬件各方面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但我也經常說上海不好,不好的肯定不是指上面提到的。上海的不好是除了賺錢,沒有家鄉的親情和發小,閨蜜,死黨,真心朋友自己都不知道有沒!畢竟生活不只是賺錢!外地人在上海普遍是一個人在打拼,壓力太大了,除了上班賺錢,幾乎沒娛樂,感受不到親情和家!所以我經常和我老婆說上海不好,只適合賺錢,不適合生活!再加上現在的高房價和高消費,我不說大家都能體會!我公司很多985的研究生畢業幾年都逃離上海了!

另外,請那些噴子們想象下,把你一個人放到美國去打拼的感覺!你會說美國好嗎?


大陳176592537


我是慕青,我來回答。

我是個八零後,上海出生,在歐洲呆過了幾年,現在又回到國內創業。作為一個上海人,我來談談為什麼有的人來上海工作,卻還是喜歡說上海的不好。

其實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團結友愛一切同胞的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對外地人是不排斥的,只要素質沒有問題的,很多同學朋友他們都來自外地,在我們眼中都是朋友,也很願意和他們一起學習工作。

但是在上海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人,他們雖然在上海工作,卻始終說上海的不好。主要原因還是這麼幾點:

第一,心態不平衡

特別是現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有的上海人家裡幾套房,而外地的一些大學生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可能就只能在上海供完一套房子,這個上海真是冤枉,房價漲的高,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情,國家也在努力的控制房價,比如現在上海實行限購,一手房比二手房價格都要低,實際上,慕青身邊有些早年來到上海的外地朋友,通過在上海購買多套住房,都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

第二,覺得上海女人嗲和作

上海是個海派城市,上海女孩從小就是富養長大的,父母都喜歡把女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慕青沒覺得身邊有很作的上海女孩,反而可以自豪的說,上海丈母孃是基本不要什麼彩禮的,所以誰娶了上海女孩其實是福氣。

第三,覺得上海男人怕老婆

其實上海男人不是怕老婆,上海男人是愛老婆,忍讓老婆,為家庭願意多付出,所以上海男人其實是很偉大,又能疼愛老婆,又能掙錢,還能買 汏燒。

第四,覺得上海阿姨爺叔退休工資高

可以清閒的跳跳廣場舞,搓搓麻將,其實吧,上海阿姨爺叔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可沒少做貢獻,而且上海的物價高,這點退休工資也真的不怎麼夠花。

其實說到底, 對上海不滿意的人是因為還沒有徹底融入這個城市,其實上海有很多很好的地方,漂亮乾淨,美食天堂, 上海美女眾多,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素質高,所以我相信,一定時間後,他們一定會說上海的好!        


我是慕青,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關注我,謝謝!


搞笑國民女漢紙


地方沒有好不好之分…關鍵在於待在這個地方的心態…北上廣深確實是超一線城市…上海本著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的態度,接受各個地方的人來發展,更歡迎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來上海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有個別人享受著超一線城市帶來的各種便利條件,還在吐槽上海不好,那是因為這些個別人不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好…身邊有一個江西的朋友,他和他父母過來的時候就兩條被子兩張涼蓆…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真的夠艱苦,他父母努力了…幾年之後在上海買車買房還給他添了個妹妹…他們一家人一直對別人說是上海給了他們機會…心態決定命運


43King


答案是,沒有歸屬感。

為什麼說這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得從我自己當年離開上海去歐洲的感受說起。

我記得我自己當初去巴黎時,對這個世界聞名的浪漫之都也是充滿了嚮往,特地學了法語,學校也安排了不少讓我們體驗當地文化的活動。

理論上上海和巴黎在某些程度上是有些相像的,可當時很多和我一起去巴黎的上海人,依舊生活得很不習慣,回國後也依舊抱怨連連。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作為一個異鄉人,沒有找到歸屬感。

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 感覺當地人排外

巴黎和上海一樣,排外之名也是眾所周知。尤其是當很多巴黎人明明會說英語,卻依舊堅持說法語的態度,和那些堅持說上海話不說普通話的上海人異曲同工。

可是,這真的是巴黎人的問題嗎?

使用自己更習慣的語言,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更何況本來就是在法國,說法語,堅持一些法國當地的習慣,也是理所應當。

作為遠赴異國他鄉的我們,其實更應該去學習他們的語言,試圖主動融入當地的文化,適應當地的節奏,這樣才有我們學習交流的意義。

而事實上,和很多人的固有印象相反,上海在國際上都算得上是比較具有包容性的城市。

大部分的單位在招聘以及晉升時並沒有對是否是本地人作出強制性要求;平時出門在外大家尤其是年輕人也不會因為你不是本地人而對你另眼相看。

而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無法被當地人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沒有找到在這座城市的立足之地。

上海有著國內最好的硬件條件,學校、醫療、交通等都在國內數一數二,但同時要享受到這樣的福利首先還是要能在這座競爭激烈的城市站穩腳跟。

上海看似機會遍地,可每個機會背後面對的競爭和壓力更大,要是找不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就難免會讓本地人覺得你是“佔著茅坑不拉屎”,就是想來蹭上海大城市的紅利和便利,卻不能提供與之匹配的貢獻和價值。

甚至很多人還會因為大都市裡的燈紅酒綠,各色各樣的誘惑,試圖走捷徑,迷失了自己,也葬送了自己。

而相反,如果你能在上海找到個人價值,甚至很多人通過上海,走出國門,走上世界更大的舞臺,此時上海自然會成為你騰飛的助力,幫你走上人生巔峰。

2 文化價值觀上的衝突不可調和

如果語言上還是有可以通過技術解決,比如學習語言,比如互相包容,那價值觀上根深蒂固的矛盾可能很難短時間內解決。

我當時在巴黎,價值觀上受到最大的衝擊,就是熬夜、加班拼命這種事是非常荒謬的,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多掙幾個錢扭曲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巴黎,一頓午飯可以從十二點吃到兩點,大部分商場店鋪雷打不動八點打烊,週日更是全程店門緊閉,因為週日被認為是家庭時間。

當時很多留學生就很不爽,想著辛苦了一週週末本來可以出去玩卻無處可去。卻不知道,這其實是人家由來已久的生活習慣。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自己遺留下來的價值觀與文化特徵,無關對錯好壞,但卻恰恰是這個城市的特點和風采。

就好像有的人覺得上海崇洋媚外,但這卻是追溯到割據時局時就留下的歷史遺留特質,同時也因此讓上海成為了海納百川的國際大都市;

有的人看不慣上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覺得比起家鄉鄰里之間很冷漠,但這既是因為大城市生活節奏快,每個人都自顧不暇,也是因為大家彼此之間尊重彼此的隱私和個體間的獨立性。

3 所有的看不慣說不好,終究源於人

想到巴黎男人和巴黎女人,很多人都會想到一連串的形容詞,浪漫,纖瘦,優雅。

可實際上,真的接觸到巴黎人,很多人又會有一肚子抱怨:

不守時,散漫,節奏慢到銀行辦一張信用卡可以辦上一個下午卻覺得理所當然;

驕傲,固執,堅持自己喜歡和相信的東西而不會變通;

自我,很多時候讓人覺得不那麼顧及他人感受等等;

生活習慣糟糕,抽菸酗酒,年輕人常常晚上轟趴到凌晨,深夜街頭到處都是酒鬼等等

這一切都讓我們對巴黎人之前抱有的幻想全都消失殆盡,很多人更是直接表示以後絕對不會再和法國人打交道。

但每一種文化孕育的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很多人說上海女人作,說上海男人不夠男人,但其實也恰恰因為上海人不論男女都注重細節,也因此讓上海人注重精緻,就像曾經的“老克勒”,個個都是儀表堂堂。

總結:

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特質。我這幾年也去過一些其他國家的其他城市,有的摩登現代,有的安居一隅。

城市本身本沒有好壞之分,但人在其中自然會有喜好有偏愛。但人終究是理性動物,我們要做的還是衡量事情的利弊,最終趨利避害,作出最適合自己職業發展和生活習慣的選擇。

嗨,我是蟹肉,曾就職於五百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外資律所。希望與你一起分享職場百態,實現個人成長。

蟹肉的職場星球


來上海工作,還說上海的不好”的,只是“有的人”,而且就數量上說,只佔“來上海工作”的人的一小部分。不客氣地說,這部分人基本上是失敗者,而他們自身的素質是失敗的基本原因。

為什麼能這麼說?有事實為證:40年來,上海的戶籍人口增加了幾百萬,非戶籍人員的數量更大。原有的上海人在一胎化條件下,不可能給這份增量做出貢獻。可知這大量的人口增量主要是外來人口的貢獻。這外來人口,相當一部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到上海打拼賺到了錢、學到了技術和經營之道,回老家創業去了,又有更多的人來補充。也有最早來的是爺爺輩,現在說不定是孫子輩來歷練了。最早來的人當中,相當多的是沒文化沒技術,就是當小工的。後來來的很少這樣的人了,初中文化算是低的,不少是有中技或以上學歷的。

試想,要是上海真的不好,他們應該紛紛“逃離”,一去不回頭,怎麼會前赴後繼代代傳地往上海跑呢?這些人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自認是上海人了,也確實是站穩了腳跟。自改革開放以來352萬人落戶上海,擁有了上海戶籍。他們也可以說自己是上海人了,他們怎麼會說上海不好呢?

誰會說上海不好?那些在上海沒有得到他們原先想要得到的東西的人,他們覺得上海虧待了他們,於是到網上各種埋怨。只要看看他們說的那些不滿意,就可以看出究竟是怎麼回事了——他們以為上海真的是“人傻,錢多”“遍地黃金”,等著他“速來”彎腰拾。哪有這樣的事!上海倒真的可以憑“彎腰”創起業來的——撿破爛、收廢品。但是你看看那些撿破爛、收廢品的哪個不是兢兢業業錙銖必爭的?上海人沒有往你口袋裡塞東西,就叫做“小氣”?上海的老太太,還真的會白送點東西給收廢品的,那是他長期公平交易,還常常乾點體力活幫老太太把菜籃子提上樓,贏得了人家的信任。

所以說,只有心理準備不足、沒有艱苦創業之心的懶人,才會在失敗之餘各種埋怨上海。這類人,只是少數。

上面說的,主要是來上海打工的人,沒有包括因工作調動、單位派遣、應聘等等而來到上海的人們。因為他們和上海的關係和到上海打工的人們不一樣,心理訴求也不一樣。他們更不可能“端上海的碗,砸上海的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