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偽造族譜詐騙錢財


警惕偽造族譜詐騙錢財


古人云:國史、方誌、家譜國之三史也。國史、方誌記錄一個國家、一個地方在一定時期內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發展之大事。家譜記錄老百姓的家族世系、遷徙、先人功德、生娶歿葬等,是國史和方誌的有益補充。眾所周知,歷朝修撰國史,均是朝中大學士、國史館人員承擔,而地方修志,從省到縣,都是最高行政長官親任領導,由進士、舉人、諸生擔任編輯和採訪。至當代,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史志辦,由有專門通過培訓的人員擔任方誌修撰。至於國譜,歷代王朝,都設有宗正寺,負責皇譜修撰。是故,民間修家譜亦如修國史、方誌,常常是由家族中有道德修養、文化水平最高的出任總纂,由各支各房挑選相應的人選擔任採訪,收集本支本房人員信息,按照修志的原則真實記錄家族情況。

民間家譜,起於隋唐、興於宋。因封建時代,士人出仕,朝廷要考查其出身,民間修譜者往往有攀附名人,偽造家族世系,因此至清代,朝廷曾下令民間禁修家譜。至民國時,民間修譜之風初興。新中成立後,家譜作為“四舊”興,文革期間,地方造反派更是將民間祖宗牌位、家譜列為封建殘餘加以收繳。改革開放以來,民富國強,國泰民安,民間修譜之風又興起。然而,由於民間修譜者修養良莠不齊,水平高低參差,家譜修撰水平普遍不高,家譜的真實性、可信度較差。甚至有的人明目張膽偽造家譜,欺騙同族人捐款,謀取私利,已經達到違法犯罪了。

如2019年,廣西貴港地名叫李某的人,精心偽造明朝開國丞相李善長家族譜,在群裡廣泛宣傳,甚利用廣西政協報、人民網、光明網發表文章,進行宣傳,騙取貴州、雲南、廣西等地不懂家譜的李氏雲集其家,捐款修其祖塋、修宗祠、並正繼續編制偽譜,欺騙更多的人。所幸者,此事件正在被更多有識之士關注, 紛紛發文揭露。

譜者,族史也,史貴真實。發此文,寄望所有尊祖敬宗的善良的人們,增長一些智慧,不要為尋根問祖而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