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可以說非常多,但是再多也還是包含在一個“食物鏈”之中,所以這就出現了生物之間的“天敵”。最近關於“蝙蝠”的消息可以說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熱議段”,因為根據中科院病毒所研究的報告指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所以“蝙蝠”成為了大家熱議的一個新點,但是這也是說的可能性,暫時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只能說“蝙蝠”的病毒源可能相對比較厲害,能夠傳播到人的身上,這裡也間接地提醒了大家,“遠離”蝙蝠這種生物是最好的。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那“蝙蝠”具有天敵嗎?那肯定是有的,畢竟它是屬於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根據科學報告指出,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敵主要有蛇類、蜥蜴等;而對於樹棲型(一些果 蝠)的天敵還有一些猛禽和貓科動物,所以說天敵還是不少,一般我們能夠看到蝙蝠的時候幾乎都是在夜晚,所以蝙蝠多數都是野行的生物。當然蝙蝠一個主要的天敵就是人類,如“關島大蝙蝠”就是因為當地人的捕食而滅絕的。所以說部分蝙蝠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最好別碰,並且在前段時間,因為網紅主播吃蝙蝠的視頻在這次病毒爆發的時候,被扒出來了,引發了不少科學愛好者的熱議,這真的能吃嗎?有人敢吃嗎?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對於主播這個事件,當事人也道歉了,但是具體吃的是什麼“蝙蝠”暫時不明確,我們這裡就不討論了,但是從科學家們對蝙蝠基因組進行研究發現,蝙蝠可以說就是一個“毒物”,存在大量的病毒基因,並且該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面。在公佈的科學數據顯示,蝙蝠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所以就單獨從這數十種的病毒來講,這就已經非常可怕了。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同時對於這個“超級病毒王”蝙蝠來說,還是我們歷史上一些重要的病毒爆發自然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所以在蝙蝠的不斷蔓延之中,它已經在進一步的演變出更多病毒的自然宿主。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蝙蝠成為了上百種病毒的自然宿主。所以自然而言,蝙蝠就是一個“病毒庫”,並且在2017年12月7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石正麗稱,蝙蝠是SARS病毒源,這個也是確定了的,很明顯“蝙蝠”不能向上面主播說的那樣來進行“食用”,而對於說“關島大蝙蝠”被吃“滅絕”了,這個問題相對來說還是相對比較嚴峻了,為何沒有被病毒所侵蝕,暫時也不清楚情況,後續如果出現相關的說明。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我們再來看看,這麼多病毒“纏身”,為何蝙蝠自己不被感染,其實對於病毒溯源的研究來說,中國科研人員發現,蝙蝠體內一個被稱為“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擾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這使得蝙蝠剛好能夠抵禦疾病,卻不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所以野生蝙蝠可能會攜帶很多病毒,但是它們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這就是自己卻不發病的原因。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但是對於“蝙蝠”的情況,如今可能大家聽到它的聲音都害怕。如今暫時科學界也沒有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倒是出現了一個新的說法,那就是有研究表明,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但是具體還需要進行確認才知道,所以暫時的情況大家不要傳播,以官方數據為主,並且根據《柳葉刀》推出“冠狀病毒”專題指出,2019-nCoV很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看來這還是一個爭議的話題,最終的答案還需要等待。

蝙蝠就是病毒庫,演變出上百種病毒自然宿主,自己為何不發病?

當然,從整個病毒發展的情況來看,如今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要再捕獲“野生動物”來食用了,這已經是一個“血的教訓”,如果人類始終去打破生物攜帶的“病毒庫”,那麼就很可能將更多可怕的病毒給蔓延出來,到時候生物病毒傳播到人的身上,然手人又來進行傳播,這不就成為了“人傳人”最可怕的局面了,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警惕,不能打破一些“自然常規法則”,雖然人類屬於生物鏈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生物跨越性”的威脅。如今的可能性蝙蝠病毒就是這樣的,人傳人是非常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