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不僅是“病”,也是“藥”

長江日報早在1月25日,就有一則報道:四十多歲的周先生每天反覆量體溫,大年三十晚上泡腳後測出體溫有點高,在家嚎啕大哭。七旬老父親抱著他說,“不擔心你得肺炎,就怕你是精神出了問題!”老人及時撥打了心理熱線求助。

這位周先生明顯的是病了,“恐懼病”,再不及時治療,也是有生命危險的。

還有些“恐懼病”就不這麼明顯了,比如傳播謠言。這些人的共同心理特徵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白了還是怕,是怕的外在表現症狀。

那為什麼會有人得這種“恐懼病”呢?

因為恐懼這種情緒是我們人類老祖宗應對危險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說,恐懼的本質是“藥”。

設想一個情景,我們的遠古祖先正在密林中搜索前進,突然看到遠處隱約閃現了一道黃白相間的花紋,或者是響起了一聲模糊的獅吼,他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肯定是三十六計跑為上。管它是不是真的呢,先跑了再說。那又是什麼在這電光火石之間就調動了他全身的資源以供逃跑呢?就是恐懼這種情緒。

我們現代的生活環境已經比我們的遠古祖先安全多了,但恐懼這味藥依然在發揮著極重要的作用。

恐懼,不僅是“病”,也是“藥”

視覺懸崖實驗

先說孩子。上面這張圖名曰“視覺懸崖裝置”,是用來研究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結果發現,約從6個多月開始嬰兒就具有深度知覺,證據就是大部分嬰兒拒絕爬過這個“懸崖”去找母親溫暖的懷抱。後來的研究進一步表明,兩個月的嬰兒也對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應,比如心率的變化。

這些嬰兒不可能知道懸崖為何物,更不可能體驗過跌落懸崖的後果,但他們就是“怕”。這已經足夠了。是“恐懼”這味藥讓嬰兒遠離了危險。

我們在之前的《皮孩子,揍之,悔之》、《總覺得孩子被欺負了是一種典型的心理弱勢》、《孩子玩手機到半夜兩點零八分》等文章中還多次提到過行為“邊界”的問題,說父母的責任就是要教會孩子遵循一定的規則,不能為所欲為。怎麼才能做到?還得靠恐懼。

孩子不摸熱爐子,不是因為他懂事,而是怕疼。孩子不撒謊,不是因為他素質高,而是怕你揍他。孩子不敢“坑爹”,也不是因為他疼你,而是因為他知道,你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撈他”,真犯了大錯得自己去承擔後果,他害怕。

所以,農村養孩子有個樸素的經驗,說一個家裡怎麼著也得有一個孩子怕的人,只要有一個,孩子就“作(音左)不了大業”。

再說我們成年人,就說這次疫情吧,我們為什麼那麼老實的待在家裡?那麼聽話甚至是睡覺都帶著口罩?我不能替你回答,但我知道我的真實理由,是因為害怕。用我一哥們的話說:上有老下有小的,怕死了。

再說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你真以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是因為愛?大部分情況下也都是因為恐懼,怕孩子落後,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孩子今後沒有一個好的前程。

昨天的文章我說:面對疫情,教育問題似乎不存在了。為什麼?因為有了更怕的了。

要肯定的說,恐懼這味藥是好藥,成功的幫助我們人類走到了今天,而且依然還在幫我們。但這味“藥”也有些許的缺點,就是用量不好控制,一旦“過量用藥”,就成“病”了。

這就好比“發燒”,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我保護措施,當人體感染的時候,它可以調動人體的免疫系統,殺死細菌和病毒。但是燒到多少度合適呢?不知道。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反應,絕大多數時候沒問題,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有時候反應過度了,效果就會走向另一面,給人體帶來傷害。比如體溫過高,有的孩子就會驚厥、抽搐,引起大腦的缺氧,持續的高溫還會有生命危險。


有什麼疑惑儘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