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園•人文燕趙|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南鑼”作為河北省的地方劇種,許多觀眾原來很陌生。1981年10月在省會石家莊舉辦河北省業餘小戲觀摩演出時,海興縣業餘劇團演出了經過楊雙發整理改編的南鑼劇《頂燈》,該劇被評為優秀劇目。自此人們才認識了這個劇種,對它逐漸熟悉起來。尤其是2007年海興南鑼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類)後,更引起業內外關注。

“南鑼”劇種名稱的由來

南鑼劇源於“羅羅腔”,系戲曲聲腔之一種。清代康熙年間,“羅羅腔”流佈於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有人認為,它是由弋陽腔演變而成,至乾隆年間傳到揚州,隨後,其影響日趨擴大。“羅羅腔”在山西省一帶,又演化出“晉北羅羅”“上黨羅羅”等劇種。它在山東省惠民縣和河北省海興縣等地也早有流傳。同時,“羅羅腔”還被京劇等劇種有所吸收。

青園•人文燕趙|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海興南鑼劇演出現場。

因為“羅羅腔”來自南方,故清初流傳到北方後,人們稱之為“南羅”,因“羅”字與戲曲打擊樂中的“鑼”諧音,遂改為“南鑼”。

對於南鑼劇的由來,還有兩種說法:

一是認為,南鑼這個劇種系由北方“耍孩兒”小曲演變而成(“耍孩兒”小曲又稱“咳咳腔”,源於金元時期的“般涉調·耍孩兒”)。

二是據劇作家楊雙發考證,南鑼劇系由明萬曆年間流傳在海興一帶的民間小曲《打棗幹》(又稱《掛枝兒》)演變而來,元、明兩代稱這種民歌為“時尚小令”。明代沈德符在其《顧曲雜言》的“時尚小令”條言:“嘉(靖)隆(慶)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葺》《羅江怨》《哭皇天》……比年以來,又有《打棗幹》 《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明代王驥德在其《曲律》中也說:“小曲《掛枝兒》,即《打棗幹》,乃北人長技,南人每不能及。”說明此曲始於北方,但後來傳至南方,進一步發展後,又從南方傳回北方。因其主要打擊樂是小廣鑼(鐺子),所以北方人便稱之為“南鑼”。

究竟哪種說法更為確切,有待專家們進一步考證。

南鑼劇種四個發展階段

梳理南鑼劇的脈絡,發現它大體經過了“民樂·南鑼曲”“南鑼秧歌戲”“南鑼戲曲”“南鑼戲曲的復活與發展”四個階段。

青園•人文燕趙|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頂燈》

據湖南《湘劇志》記載,“南鑼”俗稱“七句半”。現在我們聽到的“南鑼”唱腔,輕鬆活潑、清新明快,近似民間小調,又與“吹腔”有相似之處,別有一番韻味。表演伴有雜技、武術、舞蹈等動作,伴奏樂器鑼始終貫穿唱、念、做、打中,嗩吶的運用突出了河北吹歌的民樂特點。

海興南鑼劇的唱唸,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戲文唱詞幽默風趣、動感較強。上滑音、下滑音“哎咳唉咳喲”和“嘚兒”等是南鑼唱腔中所特有的裝飾音,其中“嘚兒”須演員用捲舌等技巧,方能發出嘟嚕音。此外,南鑼的唸白與唱詞均用海興一帶方言土語,聲母“zh、ch、sh”多由“z、c、s”代替,且仄聲韻、“yi”字韻與兒化韻用得較多,這使海興南鑼劇目的演出,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劇情多體現海興一帶民俗,傳統劇目行當大多為一醜一旦(俗稱“兩小”),演出滑稽、幽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人們尊老愛幼、積德行善、勤勞耕織、尚文進取等。“南鑼”流行的劇目有《頂燈》《打麵缸》《打灶王》《打槓子》《打棗》等。

青園•人文燕趙|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老少換》

據楊雙發考證,早在明末清初,現海興縣境內的幾支民間樂隊(道人隊)就吹奏類似《南鑼曲》的曲調,其中著名的有城關鎮馬廠村和趙毛陶鄉許莊子村的兩支樂隊,到清代乾隆年間發展更快,出現了著名藝人劉希元和李玉成。海興縣小梨園村,在清代康熙年間已建立秧歌團,演出南鑼秧歌戲《頂燈》《頂磚》,呂元三扮演《頂燈》中的張其山。到清同治年間,河北梆子、京劇傳入海興,對南鑼影響很大,使之來了一個飛躍。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南鑼的演員行當、舞臺佈景、文武場面已相當規範。

解放戰爭時期的1946年,南鑼作為一個獨立的劇種,終於搬上了舞臺。作為中國的傳統戲劇、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南鑼深深紮根群眾、服務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一直髮揮著為革命鬥爭、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服務的功能。1948年,海興縣的民間藝人參加了解放戰爭的支前工作,他們在江蘇省揚州市小李集鄉舉辦春節聯歡會時,演出《頂燈》,廣受南方觀眾歡迎。

“南鑼”在傳承中發展

進入新時期,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南鑼”更是在傳承中發展。1979年,劇作家楊雙發和曲作家馮世昌,對傳統劇目《頂燈》進行了改編創新。1981年10月,該劇在石家莊舉辦的“河北省業餘小戲觀摩演出”(共有全省24個小戲參演)中廣受好評。這個小戲共兩個角色,夫妻二人一醜一旦,俗稱“二小”,秦腔、川劇、評劇等劇種都有演出。劇情是教育人們戒賭,丈夫(醜)熱衷賭博,不務正業,妻子(旦)教訓他,他就哄妻子玩花活:頭頂燈鑽桌子、椅子,還頂燈打滾,最後竟將燈吹滅——這個小戲,主要展示丑角的表演技巧。海興南鑼的《頂燈》,除展示丑角的表演技巧外,揉進了更深刻的思想內涵。

青園•人文燕趙|海興南鑼劇的演變

《豆腐王》

1982年,楊雙發、馮世昌又創作了南鑼現代戲《豆腐王》,戲曲內容和表現形式都有了新的突破。他們新創的《豆腐王》《招親》等,多次在省市文藝會演中獲獎,引起了國內戲劇界的強烈關注,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並給予高度評價。

尤其是近幾年,海興縣委、縣政府對海興南鑼劇的傳承與發展十分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南鑼劇的保護工作。海興縣文廣新局對南鑼劇的傳承、保護、發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五年計劃,還走訪南鑼劇民間藝人,組織南鑼劇培訓班。海興南鑼劇演員中馬廠村的劉振江、小山村的丁寶江以及郭蘭芳、任景洋、邱月琛、翟廣榮、張餘飛等,都很有影響。

2011年7月13日至15日,受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絕対有戲》欄目組邀請,海興南鑼劇《頂燈》在河北電視臺參加了節目錄制。海興縣文廣新局高度重視,購置器材、服裝、道具,安排專業人員改編劇本,組織專業隊伍參加排練。經過精心的準備,7月13日,一行14人趕赴河北電視臺錄製節目。演出完畢,海興南鑼劇《頂燈》受到在場專家的一致好評,被專家們譽為中國地方戲曲的一顆明珠。

海興縣的民間藝人和藝術家們,繼承、發展了“南鑼”這個劇種,難能可貴,在河北戲曲史上寫下了光彩的一頁。海興南鑼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河北的這個獨特劇種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王德彰/文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9年11月27日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