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對留學歸國人員十分仰慕,現在對海歸人員您怎麼看?

贏在旅途


我覺得如果是在國外名校學習,並且真正學成,那還屬於人才,應得到重視。如果僅僅是在國外念幾年書,除了外國語言方面比國內學生強一些,專業知識並不突出,就跟國內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對待就可以了。


長金老者


過去我們小城很閉塞,偶爾看到一個高鼻樑藍眼睛的外國人,都像看到了稀罕物一樣圍觀,或者在邊上指指點點。改革開放以後,來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中小學都有外籍教師,人們見怪不怪了。那天我在公園跑步,前面有一個外籍帥哥也在跑,旁邊溜冰場上有外籍美女在滑旱冰,根本就沒人奇怪和張望。

過去對留學歸國人員名件,有兩個原因:1、物以稀為貴。當國門打開以後,能出國留學還是極少數有錢人家的子女,或者國內各學院校畢業的高材生。在大學生都是精英人才的時候,留學歸國人員成了精英中的佼佼者。

2、美譽度的延伸。我國解放後兩彈一星的功勳人土,各類頂尖的科技人才大都是留學歸國人員,他們為新中國的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這給社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留學歸國人員都是飽學之士而受人尊敬。

3、崇洋媚外思潮。我國改革開放之前,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和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別,造成了國人崇洋媚外心態,覺得外面的月亮都比我們的圓,所以對留學歸國人員盲目崇拜,給他們超國人待遇。

4、同行相輕陋習。自己培養的學生,由於國內人際關係的複雜,總是帶著放大鏡看缺點,對優秀的人才各種打壓。而歸國人員沒有受這些關係網的影響,反而變成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容易得到重視,從而產出成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人越來越自信,信息越來越透明,摘下有色眼鏡以後才發現留學歸國人員有精英也有渣滓,而且出國留學人員的成分越來越廣,只要有錢有膽,小學生都可以出國留學,不再是高大上的形象了。留學歸國人員已經沒有了耀眼的光環,沒有了超國民待遇,必須和國內的土鱉站在同一平臺進行競爭。

綜上,不要迷信海龜,不要輕視土鱉,現在國內的教育水平並不差,一些科技走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如果是為了學生最先進的科學知識,留學還是比較好的途徑,如果是想去國外鍍金,指望回國後得到重用,趁早打消這念頭。現在的社會是唯才是舉,不會以洋而重。


江雪閣


過去中國的實力不濟,人們普遍對西方有一種自卑心理,看西方都是高人一等,所以那時候出國留學在中國社會看來都是好的,不管有沒有學到真東西,都算是一種鍍金。而目前來說,中國飛速發展已經馬上GDP封頂世界,西方反而陷入停滯,民族自豪感空前,現在出國留學回來已經沒有什麼優待,甚至因為大部分沒學到多少知識(國外碩士大多是很水的,有錢就能上,甚至國外名校也有這種問題),反而將國外的一些習慣帶回來導致格格不入,比較困難。

在可見的未來,世界中心向中國移動,屆時,中國價值觀將成為主流,目前初高中階段就花高代價送孩子出國的人將會被好好上一課。一個是孩子比較小時送出國,世界觀價值觀將跟國外相同,回國很難適應。再一個是,基礎教育階段,中國在世界名列前茅,可以說,小時候送孩子出國,知識沒學到,中國價值觀沒養成,還花費很大價錢,這就是註定以後被社會放棄了。如果真的想要送孩子出國,至少也要到大學階段,目前來說,西方的本科階段還算佔優,以後看情況而定吧!


辰中有塵


留學人員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公派留學的。

一類是自費留學的。


目前我們這裡對公派留學的,還是很尊重仰慕的,畢竟都是精英經過層層的選撥和麵試才出去的,出去的也都是因公護照。這類人業務素質過硬,政治素養高,回來都是按照幹部提拔。

另一類自費留學的,就是很多魚龍混雜了,畢竟現在拿個幾十萬去國外鍍金兩年對大部分的家庭不是什麼難事了。所以素質就不行了,很多很差的,連國內的統招本科大學都考不上,去國外讀個賺國人錢的學校回來搖身一變說是海歸了,這類人現在把整個海歸人員的聲譽給搞臭了,現在我們招人,一定要看國外讀的是不是教育部認可的學歷,另外要看個人的真正實力,靠一張海外文憑糊弄的時代已經行不通了。


腎內科劉醫生


人們常以“月亮圓”來比較中西方差距,認為西方的月亮總是最圓的,西方比中國強;到西方留學被喻為鍍了一層金,因此金光閃耀,無比自豪榮光。所以,能出國留學一直讓人欽慕,而對不能到西方鍍金感到自慚形穢,硬氣不起來。但這種情形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出國到西方並不再那麼成為唯一,因為國家強大了,已讓世界矚目,而不少外讀學子都出自於清華北大,它們的名聲並不很糟糕;能進入國內的高等學府一樣牛氣。

當然,希望進一步外出深造的學子依然不少,但國內情緒的整體變化,不過就認為是去外讀了書而已,未必就好到了那裡;物以稀為貴,現在有錢有能力的人已非昔日可比,送子留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因此見多不怪,不過如此而已,仰慕也就成了昨日黃花了。而且,對那些外出西方留學並加入外籍的學子,已從心底產生不屑而蔑視的心態,這正好可用我近期回答一個已加入美籍而想回國生活工作的人士的問題,網友于文後留言可看出大眾心態狀況。大概可說明這一問題。


正道行953554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越來越多的留學歸國人員;質量,海龜的質量明顯參差不齊了;因此,整體上高看一眼的效應有所下調,他們帶來新思想、新思維、新見解成為大家評判新標準,確實有一些啥也沒學到;相反那些在外留學和工作時間長的,還保持離開時的“左”,以至於讓人誤以為他未曾離開過祖國只是到終南山修煉去了。

你看活躍在媒體上的政委、維教授、平教授都是海歸,那種極左思維方式真的讓人以為是終南山悟虛未成重新做人的。他們沒有對留學國家的感情真的無所謂,對母校對老師也沒有情感還是不符合中國文化底蘊的,他們似乎拿到了個入世的通行證就歸來闖世界了。風風火火的海歸,觀察其思維方式行為舉止,我判斷其沒什麼價值之於國家民族。

當然確有學成歸國,奮戰在經濟、科技、藝術、醫療、教育第一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研究室就是專門為他們成立的。這些海歸人才將帶動專業跨越發展、填補科研空白、用新思想抓教育改革、用新科技治病救人。這樣的人還是大多數,他們依然令人十分仰慕。他們長期海外學習工作可能已經不太適應國內環境,社會要包容、愛護、多溝通、多支援,讓他們歸國工作身心愉快。

現在身邊朋友家孩子出國留學還是挺多的,大家有些見怪不怪了,習慣了,有時候人家的能力之高忘記關注了,但不影響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發揮才幹。從前的客套、讚美、噓寒問暖少了,這是社會的樣貌,不是針對海歸的。現在藥品研發領域,30%是海歸人才;關注他們的能力吧。大學老師,最難評判,有的科研成果不突出,但帶學生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我相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常需要海歸的思想和貢獻,對外開放留學和海歸是重大成果,教育最能改變人,他們帶動國內的人進步與世界同呼吸共進步。


雲端美


清末洋務運動,留洋孩子個個是寶貝,回國造船修鐵路,開啟中國工業化;民國大師,留東洋、留西洋,開風氣,倡新民,著作成經典,影響至今百年不衰;改革開放公派出國留學生,回國成一代中堅。

無他,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落後了,明白西方現代科技知識人才太缺乏了,而且大部分人是文盲。

現在,咱就說一個最近的事實:2019年底美國門戶報告日前發佈數據:2018年各國赴美留學人數109.5萬人,創歷史新高,但增速僅為0.5%,為近年新低。其中最核心影響因素,源於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增速放緩,後續乏力。2018年赴美中國留學生近37萬,佔美國國際留學生的33.7%,雖仍在增長,但同比僅增1.7%,為十幾年來最低增速。

根據最新的門戶開放報告,佔據赴美留學主力位置的本科生在本年度增長僅有0.2%,增長基本停滯。研究生增長也後勁乏力。根據美國研究生院相關組織去年披露的數字,最近6年,赴美研究生申請量全面下跌,除2015~2016學年出現一次正增長外,其餘年份全部是負增長。

不僅僅是美國,與美國比較接近的加拿大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中國也長期位居加拿大第一生源國,但在2017~2018學年,中國學生增長乏力,被印度超越,已經下降至第二位,增長僅有1.8%,淨增長2000人。

中國赴美留學人數,一直佔據中國留學人數1/3以上,赴美留學增長乏力,從一個側面預示了出國留學市場即將到達山頂,天花板已近。

你說那麼多留學生,還可能像以前那樣值錢嗎?

而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已突破50萬人,還在繼續增長。

無他,這就是趨勢。




中文寫作入門心法


我個人覺得海歸其實在就業的時候並沒有天然的競爭優勢。人事部在面試選擇的時候,還是更加註重能力,潛力以及公司要求的匹配度。再者說現在出國非常容易,只要家庭條件可以。海歸都是一把一把的,因此我感覺海歸沒什麼競爭優勢。

其實因為很多原因例如信息差,很多人對海歸的看法是有偏見的。如果你是自費留學,意味著你家庭比較富裕,即使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家庭一定是可以的。面試找工作的時候,面試官普遍都會認為家庭富裕的人不能吃苦也不夠努力,尤其是對於公司的激勵制度不敏感。相反對於家庭不富裕的人或者有經濟壓力的人,會為了錢拼命工作,但是對於那種家庭富裕的人,公司漲了幾百塊績效遠不夠買一個高端的包包,更談不上激勵的效果。從企業角度來說找一份珍惜這個工作的人肯定比找一個有沒有這個工作都無所謂的人來說合算。所以這些剛回來的海歸和國內本科畢業生相比,國內本科畢業生優勢更大一些。

如果你是海歸,則意味著你的穩定性會差一些。當然,這也是應屆生普遍面臨的問題。但是對於海歸,這更加不穩定。因為你的朋友圈朋友們更有錢,更有社會關係,所以會有更好的發展。人之所以產生不穩定的現象,是因為對比,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同學都混的不錯,工作也很氣派,你就會無法安心自己的本職工作,開始產生了跳槽的想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諮詢員小葉


在我思想領域裡,對過去留學生確實十非仰幕,因為那時出國留學的較少,而那些留學生都是各大高校裡,出類撥萃的高才生,尖子生,他們出國留學都肩負著重大責任,去學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然後回國用所學技術和知識,回報社會來推動社會發展,為人民造福。而現在留學生多數還是揹負著這樣抱負出國求學,這些留學生也值得敬仰,而有少數留學生,在國內就是差生,出國留學目的是為了度金,這類留學生不值得敬仰。大家認為呢?這只是本人看法,不喜無噴。


雲中大鵬鳥668


現在也很仰慕,只是沒有過去仰慕的程度強烈了。過去留學人員數量少,而且公派的比較多,而學成歸來的也少。那是十分稀缺的人才。現在的留學人員數量大,學成歸來的也很多。現在的自費留學的人佔了很大的比重,因此質量上有所下降。而學成歸來的數量也很大。雖然仰慕程度有所下降,但是這也不是一般家庭有所做到的。但是有一個十分好的現象是,現在的海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學有所成含金量十分高的人員,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啊。也反應了祖國綜合實力的極大的提升,國際地位,國內發展環境提高了的最直接的體現了。因此,讓人們仰慕的同時,我們又是多麼的高興自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