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定環衛人員防控規範:疫情期間一天消毒6次、口罩至少兩層

成都制定環衛人員防控規範:疫情期間一天消毒6次、口罩至少兩層

“這種20L一桶的消毒液一天大概要用6桶,裝滿大概40多斤重。”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在成都成華區新山生活垃圾壓縮站看到,門口負責消毒的工作人員一身從帽子、護目鏡、口罩、防護服再到長筒雨靴“全副武裝”,“累還好,就是有點熱”,工作人員稍微向下拉開工作服,裡面只有兩件薄衫,而即便這樣,下班還是一身汗。

3日,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委獲悉,為切實做好環衛作業各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成都市制定了《疫情期間環衛作業人員防控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適用範圍包括全市環衛清掃保潔人員、垃圾收轉運及消殺人員、中轉站及環衛公廁作業人員、環衛企業及政府部門基層管理督查人員。

成都制定环卫人员防控规范:疫情期间一天消毒6次、口罩至少两层

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泊位

一天消毒6次

先消毒,再從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中收取口罩,然後再套上新的垃圾袋,再消毒;兩個環衛人員一個在前提著收的垃圾袋,另一個在後面跟著消毒。3日上午,環衛工作人員對成華區東華一路的廢棄口罩進行了收取。

之後這些口罩被小型轉運車送往成華區新山生活垃圾壓縮站。該壓縮站之前負責成華區生活垃圾的壓縮處理,一共有三個泊位,對應著三條壓縮線。記者在現場看到,面對處理車間最右側的接受壓縮後垃圾的運輸車廂上貼有黃色的“廢棄口罩收集專用車”的標識。

壓縮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站已經將最右的壓縮線設置為廢棄口罩處理專線,只壓縮處理廢棄口罩。經用壓縮處理的廢棄口罩會送往成都祥福垃圾焚燒廠處理。“目前每天大約有160公斤到200公斤左右的廢棄口罩”。

除了門口身背消毒液的工作人員,還有一位同樣裝備的工作人員圍著整個壓縮站不斷地噴灑著消毒液。“每天至少會消毒6次,期間有車進出又會進行消毒”。除了對車輛設備進行消毒,所有工作人員輪換的時候,也會對自身以及用具進行消毒。“這些防護服可以反覆使用,每次下班後,都會用消毒液消毒,之後關起來曬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