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部位出了問題,竟能由這個最不起眼的器官反應出來

壇妹在上大二那一年牙齒出了問題,凌晨兩三點被疼醒的經歷現在想起來還心有慼慼,治好以後,壇妹就再也不敢亂吃東西了。

說到牙疼,可真不是大病,但真應了那句話“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而且去醫院看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保護牙齒,確保口腔健康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件事。

壇妹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跟“牙”有關的事。

身體部位出了問題,竟能由這個最不起眼的器官反應出來

一、人類使用潔齒產品由來已久。

潔齒品的發明和使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那時候人們主要是用白堊土、動物骨粉或浮石來清潔牙齒。18世紀英國開始工業化生產牙粉。1840年,金屬軟管的發明促進了潔齒品形態改革。1893年維也納人發明了牙膏,從此牙膏開始大量發展並逐漸取代牙粉。我國的第一支牙膏於1926年在上海生產。

牙膏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基礎牙膏通常由摩擦劑、保溼劑、表面活性劑、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活性添加物以及色素香精等混合而成。特種牙膏是指具有特殊性質的牙膏。含氟牙膏加有活性氟化物,可預防齲齒;葉綠素牙膏加入葉綠素,對防止牙齦出血及口腔異味有一定功效;藥物牙膏在牙膏中添加各類藥物,對牙齦出血、口腔異味和牙本質敏感等有緩解作用。

身體部位出了問題,竟能由這個最不起眼的器官反應出來

二、牙齦出血,別輕視。

牙周炎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第四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牙周炎的發病率高達80%~90%。

很多人不把牙齦出血當回事兒,也不會及時去處理。小毛病一拖再拖,可能會造成牙周硬組織損傷,越來越嚴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好的。

發生牙齦炎時,牙齦紅腫至暗紅色;刷牙出血、咬硬物出血或者早上起床時發現口腔有血絲。牙齦炎還會表現出口臭的症狀。如果炎症累及到硬組織,牙槽骨萎縮,則表現為牙齒鬆動、移位,咬東西無力、疼痛等。

所以,大家出現牙齦出血的症狀時,一定別小瞧了它。

牙齒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全身的健康狀況,以及疾病發作風險。一旦牙周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其他疾病,必須引起重視。研究發現,有牙周炎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壓。

身體部位出了問題,竟能由這個最不起眼的器官反應出來

三、牙齒上的“小黑點”可能“吃”掉一整顆牙。

從蛀牙到只剩一顆爛牙根,其實是一個長期不斷演變的過程。牙齒剛發生齲壞時,往往能夠在牙面上細小的溝紋裡看到黑點,如果不及時處理,齲壞的範圍越來越大,爛到足夠深時可能侵犯到牙神經,牙神經發炎,出現牙痛症狀,牙髓炎也就發生了,此時需要做根管治療。如果還不處理,壞掉的牙神經會讓牙齒繼續腐爛,直到牙齒沒辦法保留。

要想預防齲齒,選對牙膏很重要。不過,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牙膏不是保持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的神藥,它只是刷牙的輔助用品。

目前我國的牙膏主要分為三大類:普通牙膏、氟化物牙膏和藥物牙膏。

普通牙膏及含氟牙膏常規使用都沒有問題,但是,老年人及易患齲齒的人群推薦含氟牙膏。藥物牙膏建議在口腔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牙齒遇冷、熱、酸、甜等敏感者,可使用脫敏牙膏或在口腔醫生指導下間斷性使用脫敏劑。孕婦和輕度牙齦炎者可以選擇含鹽牙膏,由於氯化鈉中無過多的化學添加劑,是可以長期使用的安全的弱消炎類牙膏。

壇妹還得再嘮叨一遍,牙膏不是“靈丹妙藥”,它只能起到預防和保護的作用。如果牙齒出了問題,還是要到醫院口腔科尋求醫生的幫助。

最後,快要過年了,壇妹祝大家牙齒和身體都健健康康的,平安喜樂過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