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家長如何選?

晉視聽


兒童讀物如何選擇?

首先要看你家孩子的年齡段啊,不同的年齡段喜歡看的讀物,和需要看的讀物各有不同。

例如我家孩子,今年2.7歲,他不太喜歡講故事的書,估計可能會聽不懂,那麼就要找再容易一點明白的書給他看,下圖是我在圖書館裡借的書,借了4本,一本是故事書,他不愛聽,所以沒有拍出來。其餘三本,一本英文單詞書,是我覺得他需要看的,另外2本是他喜歡看的,一本是找不同,另外一本是學習各種手勢代表的各種意思,他樂此不彼,喜歡重複看,還要和家長互動。當然這讀物的事,除了看孩子的年齡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愛好來選擇啦。不一定要選擇我們認為是對的書,當然這個選擇要看孩子的年齡啦,如果他太小,你可以選擇你想他看的讀物,如果他又肯接受那是最好的啦。如果孩子喜歡自己選擇我覺得選擇權還是要交給他們,多聽她們的意見,這才能增進親自間的和諧進步啊。畢竟不論孩子和家長都在一起成長。





町町一家子


如何幫孩子選擇圖書

不少朋友來信詢問如何給孩子選擇圖書,希望我能推薦一些書目。

選擇圖書的原則及注意事項,我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的《不看“有用”的書》《好閱讀與壞閱讀》文章中已給出一些。請大家先看一下那兩篇文章。

本文另給出幾點建議:

一、學齡前兒童的閱讀應該以圖畫書為主

有不止一位家長說看過我的書後,知道應該讓孩子讀字而不是讀圖,就給孩子買來以文字為主的書看,結果孩子不喜歡。實際上他的孩子才2歲或3歲。這種情況讓我大吃一驚。

我書中有篇《好閱讀與壞閱讀》裡談到“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這是針對大一些的孩子,針對真正的閱讀而言。學齡前兒童的閱讀其實只是閱讀的準備階段,這個時期主要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並且通過閱讀認識些字。它必須是以興趣為核心的,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對那麼多字感興趣呢?家長們在理解問題時必不能太機械,要靈活。

至於這個時期的孩子該讀什麼,我很難說具體,一是很多年不買幼兒讀物了,不瞭解近年的情況;二是少兒讀物現在層出不窮,可讀的很多,只要沒有不健康內容,讀什麼都行。不妨多買幾種,孩子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

具體地,面對那麼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兒童讀物,如何挑選?請看下面第三條建議。

當然,流傳多年的童話確實不錯,最好給孩子讀一讀,如中國古代神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

二、不要過分關注年齡和閱讀書目的對應性。

有的家長問3歲的孩子該讀什麼書,或是問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應該讀什麼書。這是比較難回答的問題。課外閱讀不是做功課,不存在哪個年齡哪個年級該讀哪些書的問題。

孩子在四五歲前的閱讀大家差不了多少,一般都是讀圖畫書。但六歲以後,基於孩子以前的閱讀基礎不一樣,並且開始形成他們自己的興趣,孩子們在閱讀水平和興趣上會表現出明顯差異。

所以孩子該讀什麼書,不要太關注孩子幾歲、上幾年級,應主要看他以前的閱讀基礎是怎樣的,還有他的興趣是什麼。比如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有可能以前很少閱讀,識字量也不夠,如果推薦看純文字作品顯然不現實;但有的孩子已讀過多部大部頭小說,就可以推薦一些更有高度的作品。

一本書適不適合孩子看,最主要的是看他願不願意看,只要孩子願意,就可以。不要人為拔高,也不要人為阻礙。當然這並不反對家長可以有意地推動孩子提高閱讀口味,就像我書中《閱讀需要誘惑》寫到的那樣。

三、要擇選正規出版社所出的作品,尤其一些名社的。

有的家長可能為了便宜或方便等原因,給孩子買地攤書(包括盜版書),這樣得不償失。地攤書(盜版書)除了印刷質量差、錯別字多以外,有的內容也不健康。有位家長給我寫信說她從地攤上給孩子買本書,裡面的故事和畫面挺恐怖的,結果嚇得孩子再也不敢一人睡覺了。內心有怕,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沒一點好處。

至於哪些出版社值得信賴,我在這裡不便、也無法一一羅列。家長們自己在這方面應該有常識、有判斷。最保險的一個辦法就是進正規的新華書店去買,或上信譽好的網站去買。

三、具體選擇哪本書:第一選經典,第二選口碑。

凡是好書才能流傳下來,凡流傳多年的才能稱為“經典”。所以,買書選經典一般錯不了。比如《紅樓夢》,有誰會選錯呢。

可當下市場上有這麼多書,來不及等時間大浪淘沙,光看宣傳又時不時地上當,怎麼辦?

有一個簡單辦法:大家上網看一下讀者評論,多看一些,如果只看幾條,可能不準確,多看一下評論會留下一個綜合印象。不過,凡事不絕對,現在一些出版商家故意在網上做假評論,做假榜。例如某知名圖書網站:某本書在很短時間內突然獲得好多五星,基本沒有一、二、三、四顆星,待進入了終身五星榜,或在五星榜上引起人們的注意後,就很快消聲匿跡了。所以,以我的經驗,一本書能在噹噹網上獲得五星在65-75%,四星在15-20%間,加起來好評率在85-95%間,就是好書,如果僅五星得星率一項就在90%以上,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為操作的後果。還有一個鑑別辦法,就是看噹噹五星榜的“累計榜”,而不是近期排行,也會看出一些道理來。

(所以:如果你買到了好書,最好去留個言;買到了壞書,同樣去留個言。發揚互助精神。呵呵)

四、“家長希望孩子看的”和“孩子自己想看的”兩方面要結合起來。

孩子太小的時候當然得家長選,但孩子上學後,能自己閱讀了,就要給他一定的主動選擇權,家長不要“書書代勞”。經常帶孩子去書店或書圖館,讓他對這個環境熟悉,讓他習慣自己去選擇讀哪本書。

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推薦一些。人們一般都會推薦自己讀過並且喜歡的,這是最方便和準確的。如果有的家長不喜歡閱讀,實在不知道推薦什麼,可以問問周圍愛讀書的人。實在問不到人,就上網——方法同三。

有些書買回來,孩子不喜歡看,適當誘惑即可,如果孩子實在不願看,也不要強求。尤其當這本書是孩子自己選的,家長切不可因為孩子不願去讀就責怪說:這不是你自己選的嗎,怎麼買回來又不讀了。這樣說會傷害孩子自尊心和閱讀興趣。這方面浪費一些錢也是合算的,重要的是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找到喜歡的圖書。


李品品


首先是要正面導向的,比如說幼兒類的就引導小朋友積極點的繪本,教會家長和小朋友如何克服入園困難的,都是可以選擇的。其實雖然說是給孩子看,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作用不小,可以給家長一些技巧了解孩子的心理。

第二就是要選擇語言或者繪本畫風比較簡單的。簡單淺顯的語言和圖畫更能幫助孩子接受和吸收,也能輕鬆的轉化為自己的觀點,讓小朋友逐步建立比較正面的觀點,也算叫做初步的教育。

第三就是要營造和孩子共同學習的氛圍,開始說過,其實學習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也是家長的學習,通過幼教書籍,繪本,父母增加和孩子的親子交流的同時,還能糾正家長的一些成長的誤區。

總而言之,家庭的共同學習氛圍比很多課外教育的效果更加明顯,也能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