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調漂算是釣魚人的基本功,從學釣魚的第一天起就會研究怎樣調漂。調漂學起來也不難,不管是調四釣二還是調五釣二,基本上五分鐘內都能學會。但是很多新手關於調漂卻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認知,一個不小心就陷入“靈”和“鈍”的陷阱裡出不來。路人甲想說調漂真的沒必要糾結靈和鈍,不管怎麼樣調漂我們其實不是調的幾目,也不是釣的幾目,而是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所有調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魚吃得舒服,能夠及時準確的反應出魚口,中魚率自然會高。

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一般就是三種,雙餌懸浮,一餌懸浮一餌觸底,以及雙餌觸底。當然了,還可以分得更精細一些,輕觸底,完全觸底以及躺底。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一個個的分析這些調釣的優劣以及適合什麼樣的魚情,希望能夠解開新手釣友們的一些疑惑。

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首先聊雙餌懸浮

雙餌懸浮顧名思義就是雙鉤掛上餌料之後並沒有將漂尾完全壓下去,漂尾還露出了目數。咱們都是通過調高釣低來實現的,比如說我們空鉤調6目,單餌重1目,那麼掛上雙餌後還有2目露出水面,這時候只要漂尾的目數不超過2目,雙餌都是沒有觸底的。這種狀態我們可以通過上下推動浮漂來釣離底,釣浮,釣水皮都可以。特別是針對魚情突變上浮,截口多,以及目標魚本身是非底層魚的時候用得比較多。比如說你抽白條,肯定是雙餌懸浮的,並不會直接釣底。需要注意的是,在雙餌懸浮的情況下,如果餌料在不停的融散,漂尾露出的目數會越來越多,直到完全溶解漂尾變成調目為止。

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再就是一餌懸浮一餌觸底

這是很多釣友都喜歡的一種釣法,很多人會認為這種釣法特別靈(最經典的就是調四釣二)。確實這種調釣有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子線都是繃直的,只要魚吃餌就能將浮漂帶動。而且這種狀態下餌料剛好觸底,即使水底環境比較複雜(比如說醬層較厚)也不好影響,比較容易被魚發現。在上餌懸浮的情況下,餌料還能一直融散誘魚,誘魚的效果會比較好。

但是路人甲想說很多人其實沒有掌握這樣調釣的精髓,因為要實現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就必須要對調漂的參數有足夠的瞭解。比如說調目,鉤重,餌重。不然你即使調成了調四釣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比如說你空鉤調6目,單餌重2目,鉤重1目,前面說了浮漂露出2目就是雙餌懸浮。那麼露出3目呢?下鉤肯定有一目的重量被水底承擔了,儘管是調6釣3,但這卻實現了一餌懸浮一餌觸底。但是空鉤調4目,單餌重5目的時候,釣2目還能實現一餌懸浮一餌觸底嗎?顯然不可能。所以餌料在水底的狀態並不能單純的看調幾釣幾,還要看鉤餌和浮漂之間的配比。

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雙餌觸底

對於這種狀態,其實可以細分成很多種,比如說雖然下鉤觸底,上餌也觸底但子線是繃直的,也有可能下鉤完全觸底,上鉤子線略松,也可能是雙鉤完全躺底子線彎曲。這樣調釣的好處是什麼呢?主要是浮漂向上的牽引力比較小,特別是釣目大於調目的時候,比較適合在魚口比較輕的場景,因為這種狀態下魚嘴容易將餌料吸入嘴裡。但這些狀態,從理論上講最靈敏的還是上鉤子線繃直,下鉤觸底,如果子線彎曲得太狠又太鈍了,反而比較適合小魚鬧窩,流水的場景。

調漂沒必要管什麼“靈鈍”,把這幾個關鍵弄懂,中魚率能輕鬆翻倍

結束語:調漂並不難,但你不能想著去調幾釣幾,也不能單純的認為調幾釣幾就能實現你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想要調出你心目中的狀態,浮漂的吃鉛量,鉤餌的重量這些數據是一定要知道的。而且也不要過於糾結釣目,只要出口清晰,中魚率高,你管它調幾釣幾呢?你釣的是魚又不是調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