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35歲中年危機,有沒有福利待遇還不錯壓力也不大卻想著要辭職的大叔們?

愛喝酒的小老鼠


(一)

我35歲的時候,在體制內工作。單位級別不算低,收入、福利等保障都還不錯。

吃飯有食堂,早餐晚餐5毛,午餐1元,能吃的很好;住房單位給分配,雖然沒有產權,但是房租低廉,每個月只有150元;衣服單位發,量體定製,對於樣貌普通的我,也能增添幾分英氣;收入還算尚可,月薪在本地相當於1平米的房價。

從職業發展上來說,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往前走,可以到一個不算高的位置,雖不顯赫,但對出身農家的我來說,也算光耀門楣,沒有愧對父母的期望。

很多人很羨慕我。

但那時候,我內心非常矛盾,也非常不安。

矛盾的是,未來的發展一眼看到了頭兒,一輩子衣食無憂,但也註定一輩子平淡無奇。

不安的是,如果有一天,我將被迫離開體制內,我還有生存的本領和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嗎?


(二)

我的父輩都是典型的農民。

我之前所有的成長經歷,都沒有父母的廕庇,都是靠自己一點點摸索,走了很多彎路、錯路,但是勝在技能基礎紮實,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是業務骨幹。

那時我就想,要再學一點東西,做一些準備,如果將來真失業不發愁,如果想創業有依託。

之後,我開始學攝影、攝像。

我希冀的是,將來可以憑藉這兩項技能,創辦個文化公司或者婚慶公司,錢不需要很多,超出體制內就成。

我學東西不算慢,半年時間就有了成果。

我給朋友拍的肖像照片,連續兩年在單位年終照片評選中都獲得了第一名,朋友的同事紛紛向他打聽,是哪個攝影機構拍的,想找我來拍。

編輯的紀錄片,被做媒體的朋友稱讚不已,還接了幾個做宣傳片的活兒,掙了一點小錢。

後來,我又開始琢磨做口才教育。

這其實是我一直以來的情懷。

我從大學開始,就喜歡參加演講、辯論。工作後,寫作和表達又是最常用的兩種技能,一直身上都有文筆和口才不錯的標籤。

同時,就前景來說,口才是一個人必備的技能,同時又是很多人的痛點,當時覺得這東西很有市場。

但是,對於一個長期在體制內工作,沒有真正直面過市場競爭的我來說,怎麼起步呢?

恰好,我的一個朋友是做少兒英語教育的,他非常支持我。

“你先別租房子,先用我的地方招生上課,等有經驗了再擴大規模!”

朋友的支持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從那以後,我在工作之餘,開始籌備開設少兒口才課程。

但是在朋友那裡招生開課的設想,一直沒有實現。

畢竟我還有工作,週末也常常需要加班,沒有穩定的時間保證。


(三)

在我38歲的那年,我的女兒上的少兒口才輔導班(之前我為了學習少兒教育經驗,專門給女兒報了一個口才課外班)經營陷入困境,老闆要轉讓。

我的愛人想接手做,徵求我的意見。

她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很多人都反對,但我特別支持她。

一方面,她之前從事的生意不好做了,我希望她有個事做。

另一方面,我是想自己做,“你如果做不好還有我呢!”。

也許是命中註定,第二年,我們的單位出現了變動,

領導徵求我的意見,問我願不願意離開。

我二話沒說,就說“沒問題。”

讓我主動走出體制內,還真沒有足夠的勇氣。現在有人推動我離開,對於內心一直躁動的我,正合心意——我終於可以走出舒適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啦!

於是,我離開了單位,開始了我的口才教育創業之路。

如果您堅持看到這裡,一定希望看到我順風順水、青雲直上,最後創業成功、財務自由。

感謝您的善良。

但是,我讓您失望了。

編一箇中年人毅然跳出體制內、勇敢追尋夢想走上創業路、最後登上人生巔峰的故事,很容易,但我沒法那麼寫。

那麼做,我擔心會誤導別人。

事實上,創業這幾年,是我人生經歷最多痛苦、最多掙扎、最多煎熬的幾年。


(四)

兒童素質教育,市場很大,需求旺盛,很多人做的都很好。

我的那個做英語教育的朋友,幾年時間,買了幾套房子,買了車,身家幾千萬。

我一開始也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對未來極其樂觀。

但是,現實是冰冷的,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很快擊碎了我的幻想。

和房東出現摩擦,房東強行把房子收回,趁我們不在強行破門而入搞裝修,辦公用品、書、老師的物品全是磚石塵土,一片狼藉……

找到了新地方,掛招牌需要審批,審批了3個月遲遲通不過,最後還是找朋友協調才得以掛上牌子……

裝修投入很大,希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老師上課不行,一個學生也招不上來……

一次開試聽課,因為課程沒有吸引力,課沒上完家長和孩子就走光了,心情低落之下,倒車的時候又把別人的車撞了,賠了幾千塊……

解決了老師的問題,又發現課程內容有缺陷,白天忙著宣傳沒時間,開始天天熬夜修正課程……

老師和課程的問題解決了,開始拓展合作,合作方看出了我們的困境,壓價很低,沒利潤咬著牙也做,就為了養活老師……

終於開始能夠穩定招生了,因為給員工待遇不夠,老師開始陸續離職,每次走一個老師,家長就怨聲載道,學生一個接著一個的退費……

最慘的一次,是一年春節後,最出色的兩個骨幹教師一下子全走了,課都沒人上了,欲哭無淚……

一個品行不好、欠了別人很多錢的員工,私自把課程回款轉走還賬,和一個機構大半年合作的收入全打了水漂……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有新的更嚴重的問題出現。

半年了,賠錢!

一年了,還是賠錢!

一年多了,還是賠錢!

這中間,和妻子的關係急劇惡化,兩個人互相埋怨,爭吵不休,孩子每次都嚇得不行。有時候整夜整夜睡不著,不停的質疑自己,你到底行不行?到底該不該放棄?

一個聲音說,你根本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強,你根本不行!

另一個聲音說,這些都是成長必須經歷的,必須付出的學費!

一個聲音說,放棄吧,放棄了就不用再受煎熬了!

另一個聲音說,不能放棄,放棄了你就永遠失去了自信,永遠站不起來了。

非常痛苦的經歷。

那段時間,頭髮幾乎全白了。


(五)

總結我這幾年的經歷,有很多深刻體會。

1、體制內的職場人,不要把平臺的光環誤認為是自己的能力。我以前下基層,接觸的都是市級、縣級領導,到省內哪個城市都會有朋友接待。其實,這都是平臺帶來的資源。一旦一開平臺,你和普通百姓毫無區別。

2、在體制內工作,不要三心二意。我當初的同事,甚至很多我不看好的同事,在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依然選擇堅持努力,最後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相比之下,我在體制內的時候,想的都是如何跳出體制內,做的都是跳出體制內的準備。正是這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態,造成我在體制內的工作經歷是不成功的,儘管這是我的主動選擇。

3、中年人無論是離職創業還是跳槽,都儘量不要脫離自己熟悉的領域。學習是要交學費的,試錯的成本非常高昂。

4、最大的困難永遠源於內心,一時的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被打垮。敢於直面挑戰,戰勝內心的怯懦,內心會非常驕傲而且充盈。

5、創業不易需慎重,人不經歷不成長。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想創業的朋友,要首先做好創業失敗的準備。創業之路,很孤獨,但也能加速人的成長。有過這樣的體驗,無論成敗,都人生無悔。


雷人說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茉莉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就說兩個案例。兩個人都是茉莉的前同事,都是在35歲左右辭職的,無競爭的國企的中層,兩個都是大叔,而且他們的收入和家庭環境都還可以,就是沒有經濟壓力。而且是畢業就在國企,但是這兩人,一前一後就辭職了,紛紛在朋友圈發出:年輕時候不拼搏,等到老了要後悔之類的話。

其實這兩個領導真是待遇算是比較好的,但是公司內部的環境就不好,互相傾軋的情況很嚴重,即使這兩個同事都已經是靠著自己努力,但是覺得自己在公司以後看不到希望,也覺得在這樣的公司只會消磨人的意志,一個跳槽到了私企,一個去了學習深造,兩個人都追尋自己的夢想了。

所以其實越是經濟基礎比較好的人,越有多的選擇機會,因為沒有什麼顧慮。反而是我們這些為了家庭在奮鬥的人,會有很多的顧忌。

所以綜合來說,還是要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


Molly小秘書


當然有!很多職業其實就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你眼巴巴羨慕不已的工作,同時也是很多人備受煎熬的工作。我就是中年人,身邊這樣的朋友不少,列舉幾個故事,大家看看!

政府男

我有個大學同學,不同專業但關係不錯!他研究生畢業後回到了他們家鄉,山東某西南部以牡丹著名的地級市,考上了選調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公務員。工作不忙,生活安逸,薪資待遇在當地非常不錯,也有身份。總之很多人肯定會一直熬下去!



而他卻在35歲左右辭職了,沒錯!從公務員辭職了,據說為了這個辭職他還頗費了一些周章,最終在當地都呆不下去了(周圍親戚朋友都說他傻!),他辭職後去了省城做生意,天天累的跟狗一樣,但折騰了幾年之後,竟然做的相當不錯!貌似掙了不少錢!


上次遇到他,問他後不後悔!他說不後悔!問他為什麼?他說他不喜歡小城市公務員那種氛圍,他也不敢做任何越格的事。現在多好,自己做生意掙錢自己花,想去哪個會所去哪個會所,想約誰約誰,瀟灑自在沒心理負擔,就是做生意太累了,操心!

外企男

下面這個是我同班同學,原來在某歐洲外企,做電力設備的,一路順風順水。而且也沒有什麼35歲危機,因為他們這個行業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工資待遇福利也比較不錯。


而他竟然主動辭職了!辭職之後就沒有再找工作,而是自己創業了!也是做電力設備這一行,但發展的不怎樣,沒怎麼掙到錢,而且天天忙的黑天黑地。就像網上說的,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啊!


但是他現在比較正能量,我看他朋友圈裡天天都是“五點起床”,“叫醒你的應該是夢想而不應該是鬧鐘”之類。搞得我們這些天天在大企業混吃等死的人,都不敢跟他多說話,我相信他心裡肯定在鄙視我們沒有夢想!

國企男

這個是我親戚,在浙江某發達城市國企工作,本來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擔心裁員,工資待遇還可以,工作也極其輕鬆,按說他就應該這麼呆下去了,可他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卻毅然辭職了!


理由是要去上學!我真的哭了!你上學你不能在職學習嗎?可他不!據他父親(我的一個長輩親戚)過年時對我說,他不是為了學歷,他就是為了學習,就是為了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然後他就辭職去讀書了,現在在浙江大學讀博士!天天也是忙得很,但他樂在其中,目前他家的收入基本就是以前資金的理財收入,好在他老婆也是國企的正式員工,暫時沒有什麼生活壓力!

高管哥

某次聚會,認識個朋友,約40歲,是某民營小公司的高管,公司給他配了股份!言談舉止意氣風發,讓人熱血沸騰,他說他現在每天工作到12點半,週末也不休息,他感覺很充實,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他以前是同行業知名外企的一名經理,在這家知名外企服務了十多年,工作早已輕車熟路,壓力不大。但他卻主動接受挑戰,從公司主動辭職,去到這家民營企業,開始了比996還996的工作。


他還建議我也辭職去民企,然後他說“你這樣在公司混著,怎麼實現人生價值?”。說實話,這個話題我沒考慮過,我現在考慮的就是按時工作,然後空閒時間想發呆就發呆,想陪娃就陪娃,想看劇就看劇,想喝茶就喝茶,我沒考慮過人生價值!


總之35歲時,有不少職場人真的是福利待遇不錯,壓力也不大,卻主動辭職了,而辭職的原因基本就兩種,第一就是想要掙更多的錢;第二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到底什麼是人生價值,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20年老職場,只講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當然有。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有計劃的人

這類人有著明確的人生、職場規劃,對於35歲這個年紀來說,可以說是經驗、精力、思想……都在絕佳平衡的時候,所以這時候往往是事業起步的最好時機。

(二)被迫辭職的人

講白了,就是職場環境/個人問題,導致在職場內坐如針氈,度日如年。或者說,面臨 的是,到底自己先走還是被人趕走的現實。


blackyou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此之前都願意放棄現有的福利待遇,選擇辭職下海經商。

幾十年的職業生涯,要經得起裁員潮,分享兩個成為職場長春樹的不二法門。

1、終身學習,持續做出更好的成績(工作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和提升競爭力(一專多能,不要輕言放棄學習任何覺得與本職無關的工作知識。)

2、選對努力的方向,萬一選錯不要緊,趕緊找出正確方向去努力,不要猶豫,不用後悔,因為不到最後,你永遠不知道你過去的經驗在將來的職業發展中有什麼意義。


美家前沿


35歲好像才是男人正直壯年階段呀,這個時候都應該想穩定的賺錢養家餓


毛利利土4


看你說的這樣子,估計是有點不太滿足現狀了吧,其實沒必要辭職,畢竟在找一份待遇不錯的公司也不好從頭混起來了,別人公司都也是老人了,你可以試著找個兼職什麼的,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有額外收入,這樣應該心理上會承擔多一份壓力,畢竟壓力產生動力,下班之後多學習學習,把時間都利用起來,修煉自己,提升自己,消防工程師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考個證書穩穩的額外收入,這樣生活豈不是更有意義?


築材教育


啥子人都有,好多35以上的混天過日的不在少數,很多連中年危機是什麼都懂不起的大有人在,福利好壓力小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安下心來上班,比如受不的委屈的,這山望那山高的,追求要自由的,等等。全看個人想法,中年危機沒有自身條件的親身體會,是感受不深的。


用戶5843764056428


如果我是你待遇還不錯,壓力也不大的話就不會有離職的想法,因為一旦真的離職你會為自己的衝動買單,除非你有更好的出路吧


A春捲


沒有,福利待遇一般,壓力也大,想著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