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俄羅斯的蘇47金雕,到底是“懷才不遇”還是“空有其名”?

雪地萌熊


在五代機的摸索中,走在最前沿的航空公司可沒有山寨對象供參考,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理解的先進理念進行研發探索。“金雕”戰機就是蘇霍伊五代機研發中的第一款驗證機,他主要是對俄羅斯的複合材料、前掠翼帶來的高機動性技術、電傳操控系統、以及後視雷達進行驗證,或白了蘇47“金雕”只是一架技術驗證機,是用來積累數據的小白鼠。但差一點就被俄空軍選擇為下一代戰機,只是最後俄羅斯空軍還是覺得F22的理念更適合未來空戰,承認蘇47點歪了科技樹,於是放棄轉而重新研發T50

美蘇爭霸時期,在武器各個研發領域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差距並不明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繼承了絕大部分遺產,因此在五代機(美國稱四代機)最初的競爭中並不落後。

蘇霍伊從1997年首飛的S-37(Su-47的試驗機),他的出現吸引了世界軍迷的目標,其獨特的外形也積累了大批粉絲,特別在中國倍受關注和歡迎。俄羅斯戰機的傳統非常注重狗鬥性能和電子壓制,這些在S-37驗證機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驗證了俄羅斯在未來戰鬥機多功能性領域(空戰、對地打擊)、超級機動性、隱身性、短距起降技術、最新複合材料、以及後視雷達(蘇47發動機兩側兩個圓錐,比較長的一個就是後視雷達,短的一個是減速傘包)等方面技術。他走了和F22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在很多性能方面也領先於F22,但從對未來空戰作戰理念上應該與美國F22有著差距,這也是被俄羅斯放棄的根本原因!

蘇47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的前掠翼,其獨特的採用了前、中、尾3對機翼,給飛機整體升力係數帶來了加成,還降低了機翼的曲折載荷,降低了機動是的誘導阻力,帶來的效果就是超強的機動能力,超強的狗鬥能力。

而且大展弦比機翼、升力大的優點還增大了航程、實現短距起降等好處,這些都在蘇47上得到了驗證。

當然蘇47的一個亮點就是試驗了後視雷達,尾部發動機兩側比較長的一個圓錐內就裝著一個小型的後視雷達,為蘇47帶來了真正意義的越肩攻擊能力,這是其他戰機不具備的。

此外,蘇47的氣動設計也考慮減小正面雷達波的反射面積,他同樣有著內置彈倉,在腹部中央位置,但是僅僅只能裝載2枚導彈,從這方面來說俄羅斯當年已經開始考慮隱身問題,當然與F22的隱身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美國其實也進行過類似的規劃研究,不過終究後來不了了之,由此可見這種技術在美國看來並不可取。

綜合來說:從技術研發上來說,蘇47也達到了蘇霍伊最初的既定設計目標的,也算是一款成功的戰機,特別在機動性方面是強於美國F-22A“猛禽”戰機的,在在其他某些性能方面也超過了F22的性能。但是在對未來空戰理念的理解上,蘇47輸給了F22,這是最致命的,俄羅斯放棄蘇47轉而研發參考F22性能參數的T50,說明俄羅斯自己也承認在未來戰鬥機研發方面點歪了科技樹,這要是在蘇聯時代恐怕並不算大問題,但是對俄羅斯來說就是致命的問題了!


狼煙火燎


蘇-47不是懷才不遇,也不是空有其表,而是生錯了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個個來看。

蘇-47是目前為止前掠翼的巔峰設計,而目前主流的主翼設置全部都是後掠翼機型,蘇-47無疑是一個很另類的存在。

但這能說明它空有其表嗎?不可以,蘇-47其實是解決了前掠翼的典型問題的,而且也有很多優點。

蘇-47是前掠翼的巔峰設計,在普遍的後掠翼和變後掠翼的設計中,前掠翼的飛機可以稱得上是稀有了,由於前掠翼的翼根位置十分靠後,所以一般情況下是設置鴨翼,不帶平尾,X-5就是典型例子,蘇-47雖然有平尾,但是平尾的效率較低

蘇-47解決了彈性發散的問題。前掠翼佈局的飛機早在二戰時期就出現了,但是人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前掠翼戰機有著天然的劣勢,那就是氣動彈性發散的問題。

因為金屬材質機翼不是絕對剛性的 , 在氣動力,慣性力,振動力等力的作用下往往會發生彈性變形 。相對於後掠翼,前掠翼在這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

前掠翼是向上彎曲疊加向前抬頭的彎扭變形 , 這使機翼迎角加大 , 升力更大 , 進 一步導致彈性機翼彎扭變形引起迎角反覆增大 , 如此產生惡性循環 。當飛行速度高到一 定值時 , 超過機翼彈變極限 , 迎角的任何擾動 , 機翼的顫振抖振都會引起變形突然擴大 , 造成機翼折斷或破壞。

這是二戰時期德國首次製造出的前掠翼轟炸機JU-287,其實在蘇-47之前,美國人也製造了X-5驗證機驗證前掠翼+鴨翼的組合

通過增加材料剛度來解決問題的話,往往結構要增重到無法容忍的地步,所以前掠翼在早期被放棄了。

但是蘇-47通過複合材料解決了這一難點,複合材料結構的面板鋪層厚度和纖維方向可以發生任意的變化,因此能夠控制複合材料機翼的剛度來扭轉變形,而代價則是微不足道的重量。

當然理論上是這樣的,有關蘇47的相關介紹也是這樣介紹的,但是實際蘇47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表演過高速飛行,具體情況還是未知的。

蘇-47的優點也有很多,高亞音速升阻比和失速從翼根開始等等,所以說蘇-47空有其表恐怕不是很合適。

這就是升阻極曲線的例圖,前掠翼的機型的升阻極曲線的彎度係數更小,可以理解為曲線相對來說更直一點,那麼對應的結果就是,升力係數增加同樣多的話,阻力系數增幅更小,升阻比就會更大,機動性就更好。(a角是攻角,升阻比是關於速度和攻角的函數)

但是蘇-47是懷才不遇嗎?恐怕也不是。蘇-47是蘇-27之後的下一代戰機,也就是五代機。在五代機尚未出現時,標杆尚未出現時,對於五代機的部分要求就已經表現的較為明顯了:比如隱形。

而蘇-47由於前掠翼和鴨翼在正向RCS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而且自身也沒有嚴格的遵循隱形外形設計原則。再加上其本身擅長亞音速不擅長超音速,所以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蘇-47放到現在根本就不算五代機。

F-22就是超音速和隱形性能良好的典型例子,準確的說自蘇-47和米格1.44破產後,目前的蘇-57是俄羅斯以不變應萬變的結果

而隱形和超音速這兩大缺點足以將蘇-47打入冷宮,他擅長的亞音速性能在現在能夠發揮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所以蘇-47也不能說是懷才不遇,因為人家現在都要電視機,你是個收音機,完全沒有市場,不能你空有一身屠龍術,但卻沒有用武之地啊。

只能說蘇-47生錯了時代,要是它和蘇-27一個時代,在那個普遍重視飛機機動性的時代,蘇-47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英雄光


蘇47金雕其實內含兩重問題:1.前掠翼技術的最終驗證 2.不合時宜的強行上馬。

對於前掠翼技術的驗證,其實這條無可厚非。“金雕”完成了蘇霍伊真正實用型的前掠翼戰機成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的確為前掠翼技術打造了一座里程碑。

如果這個時間再提前個十幾年,或許SU-47還能成神;如果僅僅作為技術驗證機進行驗證,它也沒問題。可偏偏蘇霍伊的“金雕”在2000年左右還在進行戰機的成品定型,這就屬於不合時宜的強行上馬了。

當年美國的F22一出臺,就等於已經將5代機的標準給確立了出來,並且美國人的脈絡統括的很好: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巡條件下的超機動能力。這些成了現代五代機的關鍵指標。

但是當年的蘇霍伊沒管這些,依然頑固的將“金雕”給熬出來了,在美國人拼命發展隱身技術,完善F22、發展JSF的時間裡,俄羅斯人硬是把時間給浪費掉了。

最後,2006年F35戰機成功首飛,而蘇霍伊的SU-47只能黯然的完成幾趟飛行,便悄無聲息的下線了。

在現代超視距、隱身、高強度電子對抗的空戰模式下,戰機的單純機動性能指標被排到了最後,僅此一點就註定了SU-47的不合時宜,它是落後於時代發展潮流的。而且SU-47從出臺之時就已經廣受質疑,整個世界航空界都對蘇霍伊仍然堅持前掠翼技術高機動戰機的舉止感到奇怪。

當時有一個相當普遍的傳言:“金雕將採用等離子隱身技術”。認為SU-47完全不照顧隱身能力,是因為俄國人掌握了更先進的隱身技術,它可以使新戰機不依靠外形設計和特殊材料達到隱身的目的。然而沒有任何人見到俄羅斯進行任何一項等離子隱身的技術驗證,也沒看到SU-47安裝相關裝置,這成了實實在在的一樁流言。


到最後,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標準的“金雕”當然就這樣被擱置了,它體現出那個時代俄羅斯航空設計者的一種食古不化。在俄羅斯國家經濟尚未好轉,新型戰機標準已經日趨明朗化的時候,仍然咬緊牙關把SU-47完成定型,這不是“金雕”懷才不遇,更不是“空有其名”,純粹是某些人想把自己未做完的夢再堅持做下去罷了,他們還沉浸在蘇聯時代SU-27贏得的那些飛行表演榮譽中,完全忽略了戰機在機動性能外的廣闊天地。

實際上後來我們也看到了,SU-35比SU-47靠譜的多,直到SU-57時代俄羅斯人才把丟掉的時間追上來一點。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金雕,它仍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技術驗證作用,許多技術被應用在後來的戰機上面。


王司徒軍武百科


蘇47只是一款技術驗證機,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俄羅斯五代機的發展已經證明蘇47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沉寂許久的蘇47突然間又回到軍迷的視線中,以地面展示的形式亮相航展,引起蘇47擁躉的又驚又嘆。

這架獨一無二的蘇47已經不滿足飛行要求,只能以這種悲涼的方式躲在一角接受粉絲的朝見。蘇47時隔多年再度亮相航展,也讓很多蘇47擁躉暢想:這款獨一無二的戰機能否起死回生、量產服役呢?

筆者認為,無論我們再怎麼吹捧、懷念蘇47,作為俄羅斯探索五代機技術的一款技術驗證機,蘇47已經它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蘇47沒有未來。

蘇47在全球範圍內斬獲擁躉無數,主要原因就是它採用了獨具一格、驚世駭俗的前掠翼佈局,再加上鴨翼和推力矢量發動機,蘇47擁有鬼神莫測的機動性能,彷佛UFO一般。

蘇47最突出的標籤就是前掠翼佈局,自飛機誕生以來,幾乎都採用後掠翼或平直翼,前掠翼鳳毛麟角。縱觀人類航空史,只有納粹德國的JU-287轟炸機、美國的X-29驗證機、俄羅斯SR-10教練機,以及本文的主角蘇47採用前掠翼。

作為前掠翼飛機的始祖,JU-287噴氣式轟炸機式納粹德國末期眾多末日武器之一,在試飛中顯示了超越於時代的優秀性能。

X-29是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的技術驗證機,在先進飛控的支撐下,前掠翼的X-29顯示出了極強的機動性能和短距起降能力。

俄羅斯SR-10教練機,前掠翼賦予其優異的起降性能和低速操控性能。教練機可能是前掠翼佈局最合適的方向。

與傳統的後掠翼相比,前掠翼飛機在飛行中氣流沿機翼根部流動(後掠翼則相反,向翼尖流動),避免了氣流在翼尖失速,使得機翼整體氣動效率好、升阻比高。前掠翼佈局有如下幾個優點:

1、由於氣動效率高,使得戰機的機動性能好;

2、起降性能改善,降低起降滑跑距離;

3、提高飛機低速度飛行時的可控性,降低失速速度,提高飛機在低速時的安全性。

但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即便前掠翼有如此多的好處,同時前掠翼佈局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缺陷,正是這些缺陷使得前掠翼戰機只是”看起很美“

首先,前掠翼佈局超音速性能差,因為兩個向前的翼尖會產生激波,大大提升了超音速狀態下的阻力。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蘇47的最大平非速度僅僅在1.6左右;

其次,前掠翼佈局戰機的前向雷達截面積較大,因為前掠機翼與機身的夾角時巨大的信號折射源;

第三,前掠翼的翼尖升力效應強,會使機翼應力過強產生變形,而變形的機翼又會進一步提升升力效應,引起惡性循環,最終將嚴重破壞機翼結構,甚至造成機體解體。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必須對前掠翼的機翼加強結構強,這樣會造成體積和重量增加,反噬掉前掠翼佈局帶來的好處。

正是因為以上的缺陷,使得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沒有任何一款前掠翼飛機修成正果。


正如前文所說,蘇47只是一款技術驗證機,並不是一個軍隊型號。其任務就是為五代機研發驗證、探索相關技術。對於其最大的特點前掠翼來說,與五代機隱身、超巡的要求相悖,所以前掠翼技術被證明不適合五代機。蘇47對俄羅斯五代機最大的貢獻反倒是最不起眼的腹部彈艙,被蘇57繼承了下來。

同期俄羅斯還有一款技術驗證機,那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米格1.44,採用了鴨式佈局,超音速性能一流,但是隱身性能非常差。說起隱身性能,當時俄羅斯方面所謂的”等離子隱身“技術真是騙到了一眾軍迷。更匪夷所思的是,一眾找爹黨竟然將它奉為殲20的俄國野爹,簡直不可理喻。

所以,蘇47雖然憑藉特立獨行的前掠翼佈局虜獲一眾粉絲,但是從戰機發展的角度看並無可取之處,只是人類在飛機研製進程中一個小插曲而已,懷念一下就好,沒必要成為執念。

至於某些軍迷的這種怨念,還是放下吧,別糟蹋殲20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蘇-47“金雕”戰鬥機是一款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製造的前掠翼戰鬥機,它的前身就是S-32戰機方案,S-32戰機方案和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1.44戰機一樣,是當初美國啟動隱身戰鬥機研發項目後蘇聯上馬的反制項目。

S-32戰機方案在輩分上應該是屬於五代機的(按中國標準是四代機),採用非主流的前掠翼氣動設計,計劃裝備新一代航電系統和機載武器。相較於蘇聯當時最先進的蘇-27、米格-29戰機來說,S-32戰機方案綜合性能有一定的提升,說它是下一代戰機也是勉強可以的。

當然了,如果是和美國的F-22A隱身戰機這種正兒八經的五代機比較起來,S-32戰機方案肯定是底氣不足的。所以,在很多專家眼中,S-32戰機方案和米格1.44戰機一樣,只不過是增強版的四代機罷了,本質上並沒有從非隱身戰機到完全隱身戰機這種質的飛躍,以如今的眼光來看,S-32戰機方案並沒有太大的發展價值。

有趣的是,當初蘇聯解體前蘇聯空軍就已經將米格1.44戰機確定為它的下一代戰機,S-32戰機方案落選,也就失去進一步研發的資金、動力。而蘇聯的轟然解體,給了米格1.44戰機當頭一棒,兩款戰鬥機又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由於國內市場嚴重萎縮,兩家設計局為了混口飯吃,都把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

最終的結局也是人盡皆知了,蘇霍伊設計局的蘇-27、蘇-30系列戰鬥機連續獲得好幾個大訂單,得以撐過最艱難的那段時光。而米高揚飛機設計局則沒有那麼幸運,一直沒有什麼大訂單,最終也逐步沒落下去。

依靠大量的出口收益,蘇霍伊設計局竟然有了本錢將S-32戰機方案發展下去,它的改進型號被命名為S-37戰鬥機。1997年9月25日,S-37戰鬥機完成了首飛,不久後它又被俄羅斯空軍初步承認,又獲得新的官方名字——蘇-47“金雕”戰鬥機。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首飛的蘇-47“金雕”戰鬥機只是屬於一架技術驗證機,連原型機都算不上。當時它宣佈要上機的,由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引領的先進航電系統、新型AL-41F型航空發動機、新機載導彈很多連影子都還沒有,蘇霍伊需要猴年馬月才能完成它們的整合。

俄空軍賦予它蘇-47的名稱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向國際市場推銷,獲得研發資金罷了。最終蘇-47“金雕”戰鬥機這招並沒有吸引到什麼沒頭腦的大戶人家,它也就慢慢停留在機庫裡吃灰了。

在後來蘇-57戰鬥機的研發中,蘇-47“金雕”戰鬥機也曾經出來試飛過,作為科研試飛機承擔了蘇-57戰鬥機內置彈艙設計的部分試驗任務,也算是發揮出一點價值了。


科羅廖夫


歷史上的蘇聯空軍曾經非常強大,誕生過很多在航空工業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優秀飛機,比如著名的米格25,圖160,蘇27等等。

(圖160戰略轟炸機)

但是在蘇聯解體前夕,蘇聯空軍的戰鬥機質量就有點逐漸跟不上美國了。典型例子是美國F16服役以後,蘇聯在三代機上出現了短板,逐漸與美國空軍拉開差距。

(蘇聯三代機蘇27)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科研經費遠遠不如蘇聯。沒有了蘇聯的窮兵黷武,俄羅斯與美國空軍開始逐漸拉開代差。隨著蘇聯武器的逐漸老化,俄羅斯空軍的頹勢顯露了出來。


在美國F22已經列裝十幾年之後,擔當俄羅斯空軍希望的是“金雕”蘇47。

不得不說俄羅斯人的文采非常好,想象力非常豐富。你有黑鷹嗎?我有白天鵝,比你漂亮。你有猛禽嗎?我有金雕,比你好看。

蘇制武器在雜誌上、網上一次又一次秒殺美製武器,贏得滿堂喝彩。但俄羅斯科技人員不會停下探索腳步,他們要研製更新的,名聲更“躁”的戰機。

被稱為金雕的戰機,據稱頭上有幾個光環。


一、獨一無二前掠翼。

二、遙遙領先五代機。

三、鈦鋁合金、複合材料打造。

四、花樣表演、空中翻滾。

五、閃展騰挪、近距離格鬥。(保持航跡不變的情況下,完成0半徑的轉彎和完成0半徑的筋斗,在空戰中機頭可以隨時指向敵機,並實施攻擊。)

六、低空飛行、低速飛行,偷襲能力強。

七、“隱身”能力槓槓的。(在飛機全身都是隱身材料,包、遮、蓋、擋、散五招齊用,飛機的雷達反射信號和紅外信號小米粒大小面積。)

八、外形美,像美國科幻片的外星人飛機。

九、大騙子。(主動電子干擾,被動電子干擾。)

十、全自動。(自動操作系統,自動火控系統。)

曾在一個節目中看到一個大腕讚美金雕如何如何了得,讚美有個訣竅就是藉助敵方抬高蘇制、俄製。


這個大腕說,因為金雕太厲害,把美國人嚇得睡不著覺。美國國會國家防禦委員“戰術飛機分會會長”麥卡因中將說,蘇47將成為F-22的埋葬者,讓美國斥巨資研製的F-22成為一堆廢鐵。

可是翻遍了報刊、雜誌,查閱了好多資料,就是不見“美國國會國家防禦委員”這個組織,估計是個地下組織,所以網上沒有它的片言隻語吧。

那麼說到底,金雕究竟厲害不厲害呢?

平心而論,金雕是一款優勢劣勢都很明顯的飛機。

很多朋友看到這款飛機,都會很驚訝,這款飛機怎麼機翼向前呢?

蘇47是極其少有的擁有前略翼結構的飛機。其氣動外形的設計集蘇軍幾十年設計經驗之大成。蘇47如果量產,將會是世界上機動性最強的飛機,沒有之一,在近身格鬥中沒有飛機可以勝過它。

但是,現代空戰中,戰鬥機近身格鬥已經非常少有。金雕飛機為了機動性,犧牲了幾乎其他所有的性能。他的載重、續航、加速、雷達、隱身等性能都很弱,比之三代機尚有不足,更不要說跟四代機(我國劃分方法)競爭了。

所以,金雕飛機沒有量產,也的確是“懷才不遇”,只不過這個“才”並沒有多大用處。這麼優秀的近身格鬥性能,如果用在六十年代簡直是無敵的。可是現代空戰中,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小約翰


蘇47金雕戰鬥機是空有其名的典型,他完全背離了五代機發展的概念,且先不說他和如今的五代機比起來是否是符合標準的五代機,就說在當年蘇聯進行的五代機發展中,蘇47也不是米格1.44的對手,他也背離了蘇聯對空軍的要求,反倒是米格1.44和蘇聯的要求最接近,作為主要項目進行發展。

圖為俄羅斯蘇47金雕戰鬥機,他強化了機動性,削弱了其他所有性能。

在蘇聯於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五代機發展計劃後,一共有3個方案進入了備選,蘇霍伊設計局拿出來的是前掠翼戰鬥機方案,也就是蘇47金雕戰鬥機;雅科夫設計局拿出的方案是前置鴨翼的戰鬥機,類似於米格1.44;而米格則拿出來米格1.44。這三款戰鬥機中,米格1.44最符合蘇軍對於五代機的要求,也融入了蘇軍的作戰思想,被稱為一種“體系衝擊機”,因此被選為主要發展項目。

圖為米格1.44戰鬥機,蘇47金雕戰鬥機不如當代的五代機,也不如當年的米格1.44。

米格1.44和蘇47金雕同臺競技,為啥米格1.44最終會獲勝呢?原來,米格1.44強調高空高速作戰性能,搭載AL41發動機,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其次,米格1.44進行了充分的隱身考慮,使用了S型發動機進氣道,平行機翼邊緣設計,而且在米格1.42驗證機模型上使用了彈倉等隱身設計,只不過後來因為蘇聯研發成功等離子隱身技術,依靠等離子發生器給戰機套上一層不反射雷達波束的“等離子外衣”,因此才對隱身外形進行了設計削弱,在米格1.44設計上更加重視機動性能。

上圖為米格1.44五部雷達的位置,下圖為米格1.42的設計,可見米格1.42一開始考慮了彈倉、機翼外緣平行等隱身設計,只是後來又了等離子發射器,所以才削弱了隱身外形。

米格1.44一共有5個雷達副天線,其中前部機首部位有3部,後視雷達有2部,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強於美國的F22戰鬥機(只有1臺傳統的機首火控雷達)。米格1.44高速、隱身、態勢感知力 強、機動性優秀,削弱了隱身後,基本和目前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處於同一種設計思路之中:隱身不太先進,但是航程遠、掛載強、超音速性能好。而蘇47金雕就不同了,他完全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五代機性能。

圖為蘇57、米格1.44、蘇47金雕等三款俄羅斯的五代機一起飛行,體現出俄羅斯強大的航空工業技術基礎。

蘇47戰鬥機沒有進行隱身外形設計考慮,只是設置了一個腹部彈倉,不過這個彈倉很小,只能容納2枚中距離導彈或者4枚格鬥導彈。蘇47因為採用前掠翼設計,飛機的飛行速度大大降低,無法進行高空高速作戰,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在中低空飛行,當然,前掠翼帶來了良好的機動性,不過這種碾壓四代機的機動性,在其他五代機上也能找到,蘇47只是突出了機動性,在其他領域一塌糊塗。

圖為蘇47金雕戰鬥機,他的設計偏重於中低空、中低速性能,依然是四代機能量空戰那套理論。

航程上看,蘇47不如米格1.44和蘇57,速度上看,也落後於米格1.44和蘇57,隱身上看更不如米格1.44和蘇57,完全不是一個五代機該有的樣子,只能算是加強的四代半戰鬥機,最終徹底被俄羅斯放棄在情理之中。


海事先鋒


蘇-47金雕戰鬥機,在上一代的軍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在當初的軍事雜誌和網絡媒體上,都能夠見到關於它的敘述,甚至有些報道還將它神話了。該型戰鬥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前掠翼設計,同美國的X-29試驗機非常類似。蘇47金雕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是1.65馬赫,航程33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為35噸。該機還有著很強的機動能力,能夠以45度或更大的迎角進行戰鬥,有不少人都認為這種飛機代表著未來戰鬥機的方向之一。

蘇47金雕戰鬥機,是蘇霍伊公司研製,當時其研發的目的,只是作為一款技術驗證機,不作為主力戰機,因此段時間內無法進入現役。蘇47作為一款戰機而言,其技術是前衛的,設計也相當大膽,沒有深厚的技術功底是不敢嘗試的,這也充分地表明瞭蘇霍伊公司的技術實力。可是技術先進不一定就代表著戰鬥力的強大,在戰鬥中能用得上的技術才是最好最先進的,蘇47是典型的技術先進而實戰能力有待檢驗的戰機,直接用作主力戰機的風險太大,還有就是因為技術太前衛,缺乏驗證。說它就是因為其氣動佈局十分有特色,不是常規的後掠翼,而是前掠翼,再加上隱身,超機動能力,基本上達到了4代機的技術標準。

蘇-47金雕戰鬥機配備有1門30毫米機炮,可配備多種型號等空空導彈和多種對地打擊武器。該機的另一個特點是在亞音速飛行時有著極高的靈敏度,可以快速地改變攻角和飛行路徑。蘇-47戰鬥機的建造材料主要鈦鋁合金,複合材料使用的比例是較低,在俄羅斯採用T-50戰鬥機方案之後,蘇-47戰鬥機停止研發,最終與服役無緣。


老兵說軍事


這話說的,咱應該說是生不逢時更準確一點。

如果說Su-47能夠在Su-27的年代橫空出世,那麼極有可能帶動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戰鬥機沿著另外一條科技樹進行發展。會導致F-15這樣的戰機根本不會出現,而美國會借鑑X-29、X-31的技術搞出一大堆的高敏捷性戰機與之對抗。


然而Su-47在1997年才開始首飛。上世紀90年代末,戰機的空戰形式就已經改變成利用中程導彈進行大面積殺傷的方式了。而先敵發現、先敵開火早就成了一個定勢。而Su-47這種後發先至的格鬥型戰機也就成了花架子。不理解這句話的看下面動圖。

戰爭和武器就是這樣,所有的武器設計都是有時代特性的,若是理念落後於時代,那麼就是在某個方面做的再好其實也都會輪為“花架子”。


但相反過來說,如果是在討論能量機動的範疇內討論Su-47,這就是當今世界無敵的一架戰機了。

前掠翼的優勢太大了,其他戰機的設計是很難超越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戰機被設計成前掠翼的原因了——真的是很強!


Su-47並非懷才不遇,而是生不逢時。所以,大家也就能明白為什麼W君並不看好矢量發動機為殲-10B帶來的超機動特性了吧?


還不懂?看動圖:


軍武數據庫


前掠翼飛機本身就是一次跨越巨大的嘗試。由於其前掠翼的設計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結構發散問題。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還不敢貿然採用這一誘人但又存在巨大風險的技術。

而且俄羅斯航空界內部的不良競爭。典型的就是米高揚設計局推出的米格1.44。雖然它們同為第五代驗證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投資巨大,以及俄羅斯當時複雜的正局和衰退的經濟),最終Mig1.44和Su47都被俄羅斯空軍所否認(其實Mig1.44就是個攪局者)所以蘇47到底怎麼樣可能只有設計者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